黄顺这时才笑了一下,但也是转瞬即逝,说道:“其实,这个想法从我见过蔡琰后,就有了。本想着以后有机会,再好好研究。但现在情况危急,就顾不上那许多,先造出来用着,好不好使再说。”
原来,黄顺从蔡琰处听说了塞外骑兵的强大,就想着打造一支理想中的完美骑兵。只是花费太多不说,很多东西,黄顺还不想便宜了曹氏,让他们学了去。
保密的重要性,黄顺很清楚其分量几何。所以,黄顺初始的打算,是回到襄阳后,才启动自己的一系列想法。
但现在,还是小命重要,其他一切,都得靠边站。所以,黄顺必须要提前启动自己心中酝酿了几天的计划。
首先,黄顺要把后世才能出现的马镫,提前打造出来。马鞍加上马镫,就可以保证骑手在马背上更灵活的动作,从而彻底解放出双手,用来持握兵器,与敌人搏斗。
小小的马镫,看着不起眼,却是骑兵从此成为战场主力的决定性发明。黄顺通过神梦,很清楚马镫的威力。
然后,黄顺要把后世才出现在战场上的重骑兵,提前打造出来。打制一批适合于骑兵所用的战甲和战马所用的护甲,大大增强骑兵在战场上的自保能力。
后世电影中,经常出现一个浑身插满弓箭的重骑兵,仍在战场之上,奋勇杀敌。这就是护甲的作用。
在黄顺的心里,这个重骑兵,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就相当于后世的坦克,是可以横冲直撞的。用重骑兵冲垮敌人的阵型,后面轻骑兵上前就是砍瓜切菜,最后步兵上前打扫战场。完美的步骑配合!
光有这些还不够,在黄顺看来,现在军中所用的拒马、鹿角,太过小儿科。不过是几根木头绑在一起,勉强起个拦截作用,被人用枪一挑就掀翻在旁了。
为了加强营寨的防护力,必须打造钢铁拒马,还得便于携带。使用时,组装完毕,四角用楔子钉入地下。黄顺相信,就是李元霸在世,也拿它们没多少办法。
黄顺把自己的想法,唾沫星子乱飞的说完,直接说呆了屋里一众人。
许蒙先发声道:“主公,小祖宗!你要这么装备你那二百来号人,得需要多少钱呐!再说,披着几十斤重的钢铁护甲,你不怕马匹承受不住?”
祖蓝也道:“所有拒马全用钢铁事先打造,这得多重!一路长途跋涉,增加许多负担呢。”
黄顺语气坚决,不容否定,“战甲过重,平日里不穿戴,战时才穿;负担重,那没办法,总比图省事,把命送了强。”
祖渊是上过战场的,黄顺说的这些,虽然听起来有些异想天开,但放在战场之上,绝对是威力巨大的存在。
“少爷的想法很好!这样,我与盛方他们好好研究一下,少爷在旁指点。我相信,很快就能拿出符合少爷要求的东西。”祖渊说道。
见其他人没有异议,许蒙小声说道:“生铁、铁匠,我们都没多少,怎么办?”
黄顺说道:“这个我去找曹丕和曹植,让他们帮忙解决。”
……
黄顺遇刺的消息,很快在邺城传开,曹丕和曹植先后来探望黄顺。黄顺趁机提出要求,曹丕和曹植自然满口答应。
另一边,司马府邸,司马懿回到家,避开下人,对着管家墨昆在怒吼:“那个苏默,你不是说是你的人吗?怎会做出这种事情?若黄顺在我这里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交代?你要害死我啦!”
墨昆一脸阴沉,沉声说道:“主公处是非之地,反而最为安全。谁也不会想到,在司马府上,是主公派人对黄顺下杀手。只可惜,那小子有些运道,那么近距离的刺杀,竟还是被他的侍女挡开。那个程瑶,果如传说般厉害。”
司马懿吓一跳,忙澄清道:“我可没有要害黄顺的意思。这些勾当,是你背着我做的!”
说完,司马懿疑惑的问道:“黄顺与我们无冤无仇,更不会妨碍我们什么,墨公为什么非要跟他过不去?”
墨昆阴寒一笑,说道:“我投靠主公时,就已言明,我是来辅佐主公成大业的。拦在主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我都会一一铲除。
这个黄顺,虽远在襄阳,却是曹操属意的人选。曹操着意经营襄阳,就是怕后世有人对他的子孙不利,借襄阳势力来自保。
而主公要成就大业,最大的障碍就是曹氏,我所做的所有一切,就是我最终对付曹氏做准备。
现在襄阳十姓,最出风头的便是夏吟坊。若坊主黄顺在邺城遇刺,而曹操却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说法,十姓只会把这笔账算在曹操头上。到时,曹操的一番苦心,就要白费了。”
司马懿不以为然,说道:“豺狼当道,安顾狐狸。眼下我们最大的阻力并非黄顺,先生执意对他下手,有些轻重不分,主次不明。”
?
(本章完)
第194章 重骑兵问世()
墨昆笑道:“主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现在,因为曹操猜忌,主公郁郁不得志。但曹操毕竟年事已高,而且,主公现在,也没有做好准备,不宜对曹操有所行动。但这个黄顺不同,虽然现在不显山不露水,以后定会成为主公大敌!
主公请想,这个黄顺,与曹操、曹丕、曹植都非常交好。无论曹操之后,是曹丕还是曹植当权,都会视黄顺为腹心股肱。以夏吟坊的势力,加上曹氏的支持,朝堂之上,还有第二人能与之争锋吗?
黄顺若一心向曹,主公毫无机会;黄顺若有异心,也是他成功代曹自立,而不是主公。所以,有识之人,必须扼杀危险于萌芽之中。趁现在黄顺尚不成气候,做掉他。”
司马懿敲着脑袋想了半响,仍是摇头不同意,“这个黄顺,我对他的印象,是个没有多少野心,只会投机钻营的家伙。你非要把人想的都跟你一样,这是钻牛角尖。”
墨昆显然极为自负,对司马懿的说法,根本不入耳,站起身,准备结束这次谈话,“好吧,既然主公不同意,那么,对黄顺的行动,我只动用自己人,不会用司马氏一兵一卒。
如此,即使以后事败,也无人能查到主公头上;成功,不过死了一个黄顺,主公与他又无多大交情,死了就死了。至少,少了一个潜在的对手。
我做这么多见不得光的事,都是在为主公大事能够顺利进行扫除障碍,并无半分私心。”
说完,墨昆转身走了。司马懿看着墨昆的背影,叹了口气。安慰自己道:墨昆说的有点道理,有这个黄顺在,自己以后要挖曹氏墙角,千难万难。
这个墨昆,虽然脾气古怪,不近人情,头脑却精明的厉害。黄顺的威胁,自己尚未觉察,他却已安排好了杀招。现在,不管他为人如何,总是自己一大助力。
接下来几天,褚仁传回消息,果然,怡香院的老板,就是夏侯渊的一个夏管家。那个苏默,是两年前入院。夏管家一看这个苏默,气质高冷,色艺双绝,见面就说自己卖艺不卖身。夏管家便就势答应,将这个苏默,栽培成怡香院的头号台柱子。
两年来,在她身上花费重金的贵族子弟,不下数百,却没一人能够得逞,得到她的身子。而且,如夏管家当初算计,越是得不到,苏默的身价越高,名声越大,渐渐超越邺城所有名妓,稳居头名!
而那些人,也越是趋之若鹜,傻呵呵的上赶着送钱,听一曲苏默的歌舞,然后再找一个模样身段还过得去的歌姬搂着泄火。
事发当日,苏默失手后,就再没回过怡香院,服侍苏默的几个丫鬟,也不见了踪影。各处城门也没有苏默的出城记录。
褚仁判断,应该是跃墙出城了。墨氏培育的杀手,邺城的城墙虽高,还是挡不住他们。
按墨氏的一贯行事风格,一定会在城外有数个秘密据点,苏默应该就藏身其中。像褚仁自己,就在邺城外,秘密设了三个基地。这些地方,连许蒙都不知道。
所以,褚仁说,除非她再次出来行刺,否则,要想找到她,比大海捞针还困难。
黄顺自己,也从没想过能找到她。这几天,黄顺特意追着祖渊询问了不少墨氏刺客的事,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黄顺的后脊梁就阵阵发凉,晚上成宿的睡不着觉。
墨氏培育出来的刺客,实在太可怕了!
当初,墨氏被朝廷通缉追杀,伤亡惨重。而墨氏对付朝廷的手段,就是培育一流刺客,刺杀皇族成员和朝廷大员,以血还血。
汉景帝时,曾有剿墨校尉一职,一年之中,七换其人。前面六任,全部死于墨氏的刺杀中。
后来,墨氏远赴西域,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站稳脚跟,要生存发展,仅靠一双勤劳的双手是远远不够的。
对那些仇视他们,以及觊觎他们财富的人,必须狠下心来,斩尽杀绝,才能确保墨氏安全。所以,源源不断培育刺客,就成了墨氏的生存保障。
后来,前汉为王莽所篡,天下大乱。墨氏效力西川公孙述,在刘秀派兵攻打西川过程中,三位领兵大将吴汉、来歙、岑彭,两位死于墨氏刺客的刀下:来歙、岑彭一生征战,战功卓著,却终结于刺客之手,令无数后人扼腕叹息。
现在,天下再次大乱。没想到,曾经令前汉朝廷闻之色变的墨氏刺客,重现江湖。而他们刺杀的对象,却是小人物:黄顺!
被这么一群训练有素的冷血杀手盯上,黄顺那小胆量,哪受得了。当天晚上就失眠了,稍有个风吹草动,就吓得躲到床底下,瑟瑟发抖。
害的白雪和程瑶陪着他,也是一夜未睡。
按程瑶的说法,黄顺应该感到荣幸才是。毕竟,有幸死于墨氏杀手手上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黄顺能被他们盯上,起码说明,在墨氏眼里,黄顺至少跟他们一个级别的。
还是白雪会劝人,她说:“祖老对墨氏内情非常熟悉,墨氏刺客的一些联络用语、动作,包括他们的惯用行动方案,祖老都很清楚。
让祖老把这些教于程瑶。由程瑶一天到晚不离身的保护,外面还有彭威他们护在四周。墨氏刺客也是人,不是神,他们也会无计可施的。至少这次,他们就失手了嘛。”
但黄顺就是心有不甘,若自己值得刺杀,倒也罢了。关键是自己什么都没做,没碍着什么人。
若非要硬说碍着谁,那就只能是塞外那些整日里风吹日晒的异族牧民了。自己这次去,可不是友好的使者。但这些还未发生呢!
再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一想到有一群精于刺杀的人盯着你,时刻准备着给你致命一击,谁的神经也受不了。
褚仁很知黄顺的心情,当下就表示,他这就回西域一趟,一定弄清楚,墨氏那些人来到了中原,投靠了谁。一定把这事弄个水落石出。
只要明白对手是谁,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褚仁自己也训练有一批手下,刺客对刺客,褚仁有十分的自信能够获胜。
褚仁说干就干,立即收拾行装,单人匹马踏上归程。
祖渊则为黄顺分析目下情形,在邺城,刺客应该不会再现身。最快的现身时间,也会是在他们去塞外的路上。所以,当下,研究路上的安全防护,才是重中之重的事。
事关性命,黄顺当然不会马虎。几天时间内,黄顺全部精力都放在与祖渊与盛方他们研究防护问题了,连对曹珊、许灵和褚英闻讯过来问候,也置之不理。
见到她们,黄顺反而想起一事,当面就郑重其事的告诉她们:带她们一起出塞的事,取消了!
许灵和褚英知道黄顺是担心她们的安全,虽然心有不甘,却默默不作声,曹珊却不行,当时就跳了!
“白雪和程瑶能去,为什么我就不行?”曹珊叉着腰,盛气凌人的质问黄顺,逼上前的脸,几乎与黄顺的鼻尖相撞了,“我也能与你同榻睡觉,不会给你增添防护负担的。”
?
(本章完)
第195章 邂逅呼延康()
黄顺不禁啼笑皆非,把手放在曹珊的脑门上,轻轻推开她一臂距离,说道:“咱好歹也是个尊贵的郡主身份,还未成亲便跟男子一屋同榻。你不在意,我还在意世人背后戳你们曹氏脊梁骨呢。
再说,当着人家许灵和褚英的面,你说的这么露骨,不怕她们受不了吗?这事没得商量,我会告诉曹丕和曹植,让他兄弟俩好好看住你的。什么事,都等我回来再说。”
提及这事,黄顺突然想起蔡琰,不禁有些犹豫。自己出行塞外,仰仗她的地方多了,但现在出现刺客,导致路上的风险徒增,不宜带着她,让她冒险。
黄顺思来想去,终于决定连董祀和蔡琰夫妻俩也不带了。为此,自己亲自上门解释。颇费黄顺一番口舌,董祀和蔡琰总算勉强答应。
安顿好一众女人,黄顺便心无旁骛的研制战甲。黄顺对这些打仗的玩意,虽然透过梦,知道有这么些东西,隐约也知大体模样,但具体设计处就一无所知了。
好在祖渊和盛方他们早年都是跟着黄承彦上过战场的,有丰富的战场经验。黄顺的超前设计理念加上他们的实践经验,擦碰出花火,很快,一系列战甲设计相继确定,并由邺城内最好的工匠打造出一套成品。
武沛亲自装束检验成果,黄顺身边知道此事的人,都在边上围着看热闹。
新式战甲,头盔是全包结构,只有眼睛处留有明显的空洞,这也是新式战甲不多的漏洞之一。当初设计时,本来黄顺追求完美,想把这一漏洞也堵上,因为没有合适的材料,这才不得不放弃。
按祖渊的说法,战场之上,敌人要想准确的刺中眼睛,几率太小,尤其在骑手只需防护住眼睛时,几率更是低到近乎为零。
鼻孔处也有孔方便喘气,但孔却是向下的。嘴巴处的孔略大,便于骑手喝水,但这里的孔是可以开关闭合的,战斗时都不存在破绽。耳朵是露在外面的,没办法,战场上,保持敏锐的听力很重要。这里也是可能遭受敌人攻击处。
战甲上身前后是整块的铁板,防护力更为强大,连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