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三国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颠覆三国记-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弄得黄顺只有苦笑:他们几个人,每人一百护卫,这是出游,还是出征?好在现在与曹操关系不错,倒不用担心曹操那里误会什么。

    (本章完)

第159章 护送军粮() 
准备工作还不用急,毕竟中间还要过年呢,这可是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每年提前一月,家家户户都要开始忙年。只是,像黄顺这般少爷,一般是无所事事,不过躲在家里猫冬而已。

    这时候,黄顺再次打算带人出远门的消息,黄府上下都传遍了。黄承彦自己早年就走南闯北的,自然支持黄顺,老夫人那边自不必说,黄承彦的态度就是她的态度。

    得知这个消息,只是乐坏了那些有望跟随着的家丁和侍从。上次跟黄顺去一趟江东的,个个完好无损的回来不说,还都赚的盆满钵满,吃的膘肥体壮。

    所以,跟随黄顺出门,是黄府中最大肥差。这已是府中人士的共识。于是,善于打探钻营的他们,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得知此次黄顺出门,还跟上次一样,带一百人的队伍。

    每个人都暗自掂量自己在府中的地位,自感肯定能跟着的,得意洋洋,晚上做梦都能笑醒;自感没戏的,便百般委托那些黄顺身边的铁杆,尤其是黄顺从荆家村带出来的护卫,更是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让他们给自己捎带些东西回来;最揪心的是那些有希望跟着,却也有点悬的,个个使出浑身解数,托人找关系,要在黄顺一行中占住一个位子。

    那些能够在黄顺跟前说上话的,更是早早跟黄顺打了招呼,一定要带上他们。连祖蓝和祖桂两兄弟,也非拉着黄顺,让他给他们开书面凭证,答应带他们一起走。

    难怪祖蓝和祖桂不放心,黄顺还真有留下他俩,帮自己打理夏吟坊的意思。所以,这俩兄弟,对黄顺的口头承诺都不放心,非得白字黑字才心安。

    当然,府中也不是人人上赶着,陆吟霜这边,就倒过来,变成黄顺上赶着邀请她去。

    “吟霜,你是江南美人,江南风景虽然隽秀,可塞外也别有风趣,你去了,一定会喜欢的。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这次你不去,以后想去,都未必能成呢。”

    黄顺围着陆吟霜,百般的劝诱她跟自己一起去。身边的红袖和添香都被说服了,也加入劝说的行列。陆吟霜只是放心不下女儿,沉吟良久,还是决定不去,留在家里看孩子。

    陆吟霜不去,红袖和添香自然也没戏。黄顺没办法,陆吟霜决定的事,他只能照办。再去找徐氏,询问她的想法。自然也是不去,黄武交给谁她都不放心,非得在自己眼前看着才行。

    就在这时,彭威跑过来告诉黄顺,曹真那边有请。

    曹真可是目前荆州的实际掌权者,他找自己做什么?按说江陵战事紧急,他该一门心思考虑江陵才是。十姓的事,前面曹植早就做通工作了。

    如此想着,黄顺驱车来到曹真府邸,意外的,马谡、庞尚、林卓、向充等人都已在场。

    “夏吟坊的各位堂主都在,看来,这个曹真,是要跟我们夏吟坊做生意呢。”黄顺打趣了一句话。

    “让你小子猜对了!”一声爽朗大笑,曹真在张郃和李通的陪同下,精神十足的走进来,向大家施礼致意。

    “我们几个可都是忙人,要谈生意,跟下面的管家谈就是。就为这个,把我们几个堂主召集来,是不是小题大作了。”马谡大咧咧的很拿自己的堂主身份当回事。

    曹真大笑说道:“这可是涉及百万贯的大生意,你们的那些管家,怕是不敢做主吧?”

    百万贯的大手笔,立刻让眼前这几位不差钱的堂主们眼睛放光,纷纷站起来围过去,讨好的问怎么回事。

    张郃说道:“江陵前线战事紧张,虽然目前城中物资不缺,但为长远计,必须提前做好后援准备。

    我们三个一商量,所需物资那么多,不下百种,要我们一一去收集,累死也办不到。在襄阳,没人比你们夏吟坊的势力更大。借助你们的力量,收集战备物资,岂不省时省力?而你们,也可从中大赚一笔。双赢的买卖,对不对?”

    一听曹真有意把整个襄阳对江陵的支援物资筹集任务交给他们,黄顺他们都是脑袋一阵眩晕:这可是天量!即使从中抽取一个点,夏吟坊也将是财源滚滚。

    筹集粮秣,本来就是各处衙门的责任。只是襄阳特殊,曹操所设衙门,触角伸不了那么长。当然,他们可以慢慢建立自己的势力。但曹操跟他们明言:襄阳,以十姓为主,衙门,是为他们做服务的!

    既然曹操有言在先,曹真自然乐得省事,大事直接找十姓即可。与十家打交道,可比与千家、万家打交道容易的多。

    而张郃更是懒人办事,他突然发现,夏吟坊就是个杂货铺,十姓都有人在里面。只要他们搞定夏吟坊,就等若搞定了十姓。也就是说,只要搞定夏吟坊一家,就等若搞定了十姓。

    而且,夏吟坊在他们眼里,是小鬼当家。小鬼再难缠,也比那些老奸巨猾的老狐狸好对付。所以,张郃一说出夏吟坊三个字,曹真和李通立刻拍案支持。

    果然,黄顺他们一听如此好事砸到他们头上,纷纷拍胸脯表态:只要荆州有的,就没有他们弄不来的。黄顺甚至打包票:只要价格足够好,他甚至能从江东进货。

    郎有情,妾有意,他们很快便达成一致。曹真当即把第一批物资名单交给他们,让他们去筹集。五人拿上名单,欢天喜地的去了。

    这笔生意太大,单独一家都完不成,只能各人分分,明确谁负责哪些。祖蓝和祖桂趁机提出,既然分工了,就不好再吃大锅饭,怎么也得给多出力的多一些报酬。

    五人一商量,很快拿出主意:谁负责经手的生意,赚的钱,个人抽出三成做辛苦费。剩下的汇总一块,大家一起使用。

    黄顺暗自盘算过,就算只有收益的三成,这趟生意做成了,自己至少进账十万贯!

    名单被五人哄抢而空,人人仿佛打了鸡血,亲自盯着下人们干活。第一批物资很快筹集到位,准时交货。

    曹真也很痛快,当即开库付钱。

    头一笔生意做成,紧接着便是第二笔、第三笔,曹真订单源源不断。而且,听说往江陵运送途中,不是很顺利,经常被人打劫。物资丢了,还得再筹,夏吟坊的生意自然更是红火。

    ?

    (本章完)

第160章 对阵关张() 
如此一来,所有人,都投身为曹真筹集粮秣辎重的大业中。向充第一个向黄顺表态:塞外他不去了,就留在襄阳,把生意做大。

    有了打头的,很快,马谡、林卓、庞尚也纷纷告诉黄顺:自己不去了,生意就忙不过来。

    黄顺跟他们抱怨说话不算话,他们便拿出另一套说辞来应付:黄顺是夏吟坊坊主,开拓的事,责无旁贷。他们只是堂主,把夏吟坊原有生意护住,做大即可。

    与他们几个,眼里只有曹真那几个钱不同,黄顺手下那帮人,从祖渊开始,直到盛方、彭威他们,这段时间虽然被黄顺拉着做曹真的买卖,却都是第一时间跟黄顺敲定:让他们做这些,可以,但出发去塞外时,他们是要放下这一切,跟着一块上路的。

    敢情是生怕黄顺以生意忙为借口,不带他们一起玩,先把黄顺的嘴堵上。黄顺没办法,只有一一同意。

    私下里一盘算:现在自己可谓日进斗金。这么红火的日子,在自己出门北上时,就再没有了。因为自己实在没那么多人帮忙打理这些买卖。

    黄顺本质里,跟马谡他们一个德性。这么一盘算,自己损失这么大,让黄顺直接就有放弃塞外的冲动,就留在襄阳赚大钱了。

    但是不行!白雪提醒他,他可是跟人家许蒙和褚仁击掌立誓的。做人,首要是要讲信用。何况,许蒙和褚仁是他的属下,更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没办法,黄顺只好忍着肉痛,一方面,与马谡、庞尚说好,自己走后,这边的买卖,让他俩接手。这俩人,一个对自己忠心耿耿,一个滑不溜秋,比自己还机灵,都是黄顺最为信得过的人。

    既然肉总要割,就让最好的兄弟吃了吧!

    另一方面,黄顺抓紧时间,拼命的捞银子。之前他大话,跟曹真承诺的从江东运货,现在,黄顺也真就付诸实施了。

    很快,江东徐慎和陆琳那边,就有第一艘货船上路了。能打动徐慎和陆琳的,当然不是黄顺的友情,实在是此中获利丰厚,不由得他们不动心。

    就在每个人风风火火赚银子时,曹真再次找上他们,提出新的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帮忙往江陵运送物资。酬劳好商量,绝对让他们满意。

    这是让夏吟坊,让十姓插手曹军的军事行动,非同小可!曹真做出如此决策,自有他的苦心。

    首先便是关羽和张飞骑兵的威胁。关羽和张飞是当世数一数二的大将,他俩带着数千骑兵,一门心思盯着曹操的运粮线,没几只运粮队能够安然到达江陵。

    当然,曹真手下不乏大将级高手,张郃和李通都能胜任。但运粮队里民夫占了多数,派遣过多护送士兵,消耗太大,尤其是军马,每天光草料就几十斤。

    襄阳至江陵,少说也得走上一月时间。多一匹马在路上,消耗就得增加五六百斤草料。多上几百匹马,运到江陵的,就没多少东西了。

    单纯的步兵又无法抵挡骑兵的冲击。这让曹真有些束手。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消灭、至少是赶走关羽和张飞。

    但江陵兵马都用在与周瑜的作战中,襄阳兵马倒是可以出征,只是对手太滑溜,大军一动,关羽和张飞就跑的无影无踪,大军回来,他们便再次回来。曹真根本拿他们没有办法。

    目前江陵物资还足够使用,襄阳这边的物资到不了,不影响战斗使用。但对士气的影响,才是致命的。

    曹军新败,本来士气就不高,后方粮道再被对方截断,时间一长,势必造成混乱,江陵难保。

    其次,六姓与刘备的关系匪浅,六姓子弟,多在刘备帐下效力。让六姓负责护送军粮,看关羽和张飞还拦不拦。

    拦,势必就要得罪六姓,这就达到离间六姓与刘备的关系;不拦,正合曹真之意。如此一来,难题就踢到关羽和张飞那边,就看他俩如何选择了。

    最后,曹操不是一直在拉拢十姓吗?十姓若答应帮忙运送军粮,在外面看来,等若十姓答应为曹操效力。这对曹操经略荆州,是最大的利好。

    这事,让十姓那帮老家伙答应,难上加难。但夏吟坊这帮小鬼不同,他们眼里,更认得钱,才不管那么多弯弯绕。只要曹真给的钱合适,他们肯定能够答应。

    但是这回,出乎曹真预料,几人非常谨慎,都看着黄顺,让他做决定。黄顺虽然认钱,可也清楚,做生意赚钱还有话讲,但帮忙护送军粮,性质完全不同。必须小心从事。

    曹真也不是让他们当场表态,见他们为难,便让他们回去考虑考虑,三天后给个答复。

    黄顺自己拿不准,回去便召集自己的智囊团:祖渊、祖蓝、祖桂、白雪、程瑶,再加上彭威他们四个,聚在一起商议此事。

    几只大小狐狸凑一起,很快就商量好了:江陵城对于刘备,虽然重要,但此时,江东势大,江陵城势在必得,刘备根本无法插手。

    最好就是曹仁坚守江陵城,挫周瑜于城下,让江东兵马知难而退,换刘备带人攻城。

    所以,在江东未撤兵之前,必须确保江陵城的防守能力。也就是说,这笔买卖,完全值得接手。

    这里面的道道,就算关羽和张飞看不透,但刘备和诸葛亮肯定看得透。不会造成刘备与六姓之间的矛盾。

    打通了自己的小盘算,黄顺立刻找到曹仁,答应护送军粮,开始商议具体的细节。

    军人办事,雷厉风行,黄顺一答应,曹真立马就有生意送上门。几天后,黄顺、马谡、庞尚、林卓、向充五人,便意气风发,亲自带人,护送军粮上路。曹真方面,只派张郃带着几个护卫跟随。

    “黄”“马”、“庞”、“林”、“向”五姓大旗再次高高飘扬。队伍人数虽然不多,不足千人,骑兵不过三百,但旗帜林立,气势逼人。尤其是五姓大旗,在荆州地面上,极具威胁力。任谁想打他们的主意,都得掂量掂量。

    关羽和张飞果然就在掂量着是否纵兵拦截。前面拦截了几波,兄弟俩尝到甜头,截获粮秣辎重无数。这些日子,外派斥候更多,侦查范围更广,生怕漏过一支运输队。五姓如此张扬的赶路,他俩自然早早得到消息。

    (本章完)

第161章 江陵战局() 
“二哥,干脆抢他娘的!”张飞骂了一声,怒道,“六姓那帮人,首鼠两端,脚踩两只船。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他们不知道我们兄弟俩的厉害。”

    与张飞相比,关羽还算冷静。他知道,夏吟坊与十姓还是有区别的。十姓选边站队,夏吟坊却没有。

    很显然,这个夏吟坊,就是十姓保留的一股力量,不会归属任何一方,从而保证无论谁胜谁败,十姓都至于跟着覆灭。

    而夏吟坊里做决策的,是与黄顺同龄的一帮毛头小伙。跟他们打交道,不能按着与十姓打交道的路子来。

    而且,曹真此举,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刘备与六姓起冲突,他好从中渔利。黄顺那帮小子年轻不懂事,被曹真重利诱惑上当,是完全可能的;但自己不能轻易上当,哪怕放过一批物资到达江陵呢,也不能轻举妄动。

    关羽思来想去,决定先拦住问问话,听听黄顺他们几个怎么说,再决定如何行动。

    两军相遇,黄顺五人非常紧张。黄顺最怕张飞那种,上来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阵冲杀。真出现那种情况,黄顺只能二话不说,先行带人跑路。相信自己跑了,即使是张飞,也不会穷追不舍的非要自己小命。

    而关羽的做派,最为黄顺所喜。有话好好说嘛,即使道理讲不通,好歹看在彼此关系不错的面子上,放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