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顺说道:“做人不可太过贪婪。这事,我既然脱险,那下面就该换成他们心惊胆战了。对付我不要紧,连刘禅都捎带着,这可是灭族的大罪。此事不需证据确凿,我们只需让刘禅相信是谁干的就行了。”
萧凝问道:“那就是说,你心中已经有嫌疑人的人选了?”
黄顺说道:“有吴懿在,太后就是他的最大靠山。他要影响刘禅,确实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我们防不胜防。最好的办法就是趁此机会,除掉吴懿。只要吴懿一倒,相信江州那些官员,就不会再像现在般齐心了。”
徐莹提醒道:“吴家在西川根深蒂固,不是那么好连根拔起的。一个不好,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黄顺说道:“所以,这次我们不出面,得让那个赵云出来做这个恶人!赵云不是老奸巨猾,老想着最后下注吗?这次咱们就逼他表态站队。只要刘禅的意志足够坚定,就不容赵云再骑墙。”
从刘禅那里得知赵云对自己的真正态度,黄顺早就想给赵云找点麻烦,这回正好。借此事把赵云彻底与自己拴在一起,让他不得不跟自己一条战线。
第二天,黄顺早早起床,来到皇宫。皇宫守卫早已认识黄顺这位武威侯,不用通报,直接放行。
黄顺来找刘禅,发现刘禅早就候在御书房了,正两眼炯炯的看着他。
“一看皇上的状态就知道,皇上肯定是一夜未睡,对不对?”黄顺上来就问道。
“发生这么大的事,朕怎么睡得着?”刘禅神色冷峻,“回宫后,朕越想越是害怕,这很明显是知道朕的行踪,特意针对朕的行动。若不是黄顺你机警,朕和你昨天斗难逃劫难。此事朕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那皇上一夜的功夫,调查出什么没有?”
刘禅说道:“从那几个侍卫入手,朕查出来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背景:汉中!”
“汉中?”黄顺大惊失声道,“皇上怀疑是魏延?可魏延如何得知我们的行踪?我们的行踪,可是相当隐蔽呀。”
刘禅说道:“朕想了,朕告诉过太后,太后在宫里闲话说起很正常。魏延在朝中一段时间,还搞过一次选秀。借助选秀,安插一批宫女内侍在宫中,再容易不过。魏延能够得到消息,不困难。尤其是他在有心的情况下。”
“有心这个词,皇上用的好。”黄顺顺着刘禅的话说道,“可是,魏延有什么动机要对付我和皇上?”
刘禅说道:“动机太多了。对付你的动机不用多说,你比朕还清楚你们之间的恩怨。至于对付朕,那只能说明魏延有了反心。朕这里几乎每天都收到魏延要反的奏折,只是一直压下罢了。现在看来,此事不是空穴来风呀。”
刘禅认定是魏延,这完全出乎黄顺的预料,一时也不好说话。恰好此时,刘禅问道:“你那里可有什么发现?”
黄顺连忙说道:“我的发现与皇上的不一样。皇上怀疑魏延,我却怀疑吴懿!”
“吴懿?”刘禅惊讶一声,“不可能吧?朕对吴家向来不薄,他为什么要对付朕?”
“可能不是针对你,而是针对我呢。”黄顺苦笑道。
“针对你?”刘禅说道,停顿了一会,方继续说道:“你且说说你的发现。”
发现黄顺是没有,黄顺便把吴懿是幕后的逻辑推理长篇大论的说了一遍。只把刘禅说的一愣一愣的。
“此事背后的心机,竟然有如此之深吗?”刘禅有些震惊道。
“事关重大,当然是极尽所有可能之能事。”黄顺郑重回答道。
刘禅犯难为了,“如果你的说法属实,那朕要对付的就是太后!这可如何是好。”
“事情究竟如何,我们现在也没有确定,未必就是吴懿做的呢。皇上不是也在怀疑魏延吗?”黄顺见机打圆场道。
刘禅说道:“可是你刚才说的一环扣一环,没有丝毫漏洞,让我如何能不相信?”
黄顺说道:“不管是魏延还是吴懿,都是朝中一支柱,没有足够的证据,动他们不得。此事不能善罢甘休,既然有两个嫌疑人,那我们就分头行动,调查他们个底掉。”
刘禅一想,点头道:“不错!不能善罢甘休。那你想调查谁?”
黄顺说道:“吴懿身份特殊,我调查他,有些碍手碍脚。我还是调查魏延吧。凭我跟魏延的矛盾,我也不可能袒护与他。能查出十桩罪,绝不会只落实九桩。”
刘禅也为难,“吴懿你不愿意碰,朕也不好动他。”
(本章完)
第1095章 意外之喜()
黄顺正等着刘禅这话呢,闻言马上说道:“吴懿身份特殊,皇上确实不好出面,不过,有一人却非常合适。”
“喔?是谁?”刘禅大喜问道。
“赵云赵子龙!”黄顺非常肯定的说了一句。
刘禅皱起眉头,“赵子龙?子龙轻易不过问政事,此事让他出面,怕是不容易吧?”
“轻易不干涉朝政,不代表不能干涉朝政。子龙身上的最大责任,就是保障皇族的安全。现在,皇上外出遇刺,幕后黑手实力强大,让赵云出马,名正言顺。我想不出赵云有什么可推辞的地方。”
刘禅显然跟赵云打过交道,对赵云的打太极功夫深有领教,“朕可以试试,但最好你能在边上帮朕敲敲边鼓。”
“没问题!”黄顺本来就是想借此逼迫赵云站队,自己也在,更能让赵云明白,应该明智的站在哪一边。
刘禅听说黄顺答应,大喜,立马派人出宫,唤赵云进宫。
不多时,赵云就姗姗来到,不仅赵云来到,还带了赵广一起。刘禅拿眼瞅了黄顺一眼,黄顺点点头,表示没有关系,该怎么进行还是怎么进行。
刘禅便把昨天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当然有些事实该隐瞒的还是要隐瞒,譬如刘禅的角色就巧妙的替换成了刘永。
赵云听完也是一脸的震惊:如此明目张胆的针对皇室成员动手,还是头一次!
赵云严肃道:“此事不能等闲视之,必须一查到底。”
刘禅说道:“嫌疑人已经有了,只是此人乃朝中重臣,一般人动他不得。就是朕也有很大顾虑。朕思来想去,只有卿家出面最为合适。”
赵云一下谨慎起来,什么人竟然刘禅都感到棘手?“不知嫌疑人是谁?”
“车骑将军吴懿!”刘禅直截了当说道。
赵云一下站立起来,看了黄顺一眼,便激动道:“不可能!杀刘永对他有什么好处?皇上不要偏听偏信,残害忠良。”
刘禅看了一眼黄顺,黄顺知道,刘禅这是要自己出头回答,便说道:“赵老将军,单纯对刘永,确实找不出什么理由。都当时还有我在。吴懿要杀我,无论理由还是动机都很充分吧?就算那吴懿没有动刘永的意思,但他在刘永还在场的情况下就对我动手,显然也是存在将刘永一起杀人灭口的意思。
当然,事实究竟如何,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才请老将军过来,请老将军主持,将此事调查清楚。如果老将军能够证明吴懿无罪,那是最好。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蜀汉一顶梁柱倒塌。”
赵云很是坚决的说道:“事涉皇室,臣当然责无旁贷,但请皇上允许,臣的调查范围不仅限于吴懿,所有与此事有关的人事,臣都有权调查,务必要查个水落石出。”
刘禅有些犹豫,他知道,赵云这么一查,他出入红灯坊的事情就瞒不住了。但黄顺却不在乎,刘禅出入红灯坊,不过是小孩子好奇罢了,而勾起刘禅好奇心的人却是太后!怎么查,吴懿也是难逃嫌疑。
黄顺说道:“赵老将军如此要求,合情合理。老将军是皇上最为信任的臣属,希望老将军秉公而断才是。”
赵云哼了一声,不看黄顺,只盯着刘禅。刘禅见黄顺发话,也只有点头答应。
赵云来的快,去的也快。临走时,赵广回头与黄顺对望一眼,黄顺点点头,表示无事,赵广这才回头跟着赵云去了。
“黄顺,要是让赵云这么查下去,朕的事情岂不是败露了?”刘禅担心道。
“皇上放心,”黄顺说道,“赵云不是别人,他即使查到了,也不会到处宣扬。这一点,皇上也该信得过才是。如果不让赵云深入调查,怎么挖出背后的黑手?”
“那魏延那边呢?”刘禅问道,“也让赵云插手吗?”
黄顺说道:“如果赵云能力足够胜任,我倒乐得轻松。但魏延远在汉中,要调查魏延,起码也要赶到汉中去,赵云怕是没有这份时间。说不得,还得我来办。”
刘禅说道:“赶到汉中去?你就有时间了?”
黄顺说道:“我没说马上就出发。怎么也得孔明任丞相这事落定了再说。”
刘禅说道:“此事看来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有一个名正言顺的丞相出来,帮朕料理政事。为了阻止孔明为相,竟然连杀人灭口的事情都做出来了,还有什么事是不能做的?朕不管了,孔明为相,明天朝会重开,就敲定此事。”
黄顺没想到,此事竟然促成了刘禅最终下了决心。真是意外之喜。黄顺喜道:“有孔明坐镇朝廷为相,皇上就可以轻松多了,等我从汉中回来,再见皇上,肯定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第二天的朝会,刘禅果然换了副面孔,根本不用双方再辩论,直接说道:“孔明为相,是先帝定下的事情。先帝的顾虑,还有你们的反对理由,前面的朝会已经论辩的很是充分,朕认为,没有必要再论辩下去。孔明的才能和忠诚,满朝文武无一能提出异议。这足以说明,孔明为相,是众望所归。至于你们提及的遗诏和顾虑。朕相信,孔明在位,足以确保平安。如果有朝一日,孔明老迈,回家养老,朝中自然是后浪推前浪,自有一代人才出来挑起大梁。此人或是出身荆州,或是出身西川,或是出身汉中,但无论出身何处,都是我蜀汉大臣。
身为蜀汉皇帝,若如果连这点胸襟都没有,如何一统九州,如何德及四方?所以,孔明为相,今天就成定议,任何人,不得再有异议。否则,即是欺君犯上,谁也救不了你。”
刘禅的突然强硬,让双方都愣在那里。半响,吴懿头一个反应过来,出身说道:“孔明为相,臣等确实没有意见。但黄顺其人,必须远离朝政,不得插手。”
刘禅说道:“这个自然!就算你们想让黄顺插手,人家还未必愿意呢。荆州那一摊子事,不比我们朝廷的政事轻松多少。”
(本章完)
第1096章 荆州得失()
黄顺见状,伸了个懒腰,懒洋洋的说道:“政事我确实不感兴趣。不要说朝廷这堆破事,一想到我辛辛苦苦做事,你们却坐享其成,还在那里横挑鼻子竖挑眼,我就避之唯恐不及。
不仅朝廷的政事我不插手,荆州那边,我也准备放手了。我真正感兴趣的,还是跑江湖赚钱、养家。就赚钱这事来说,与那些所谓的蛮族打交道,比起我们这些汉人,我更愿意与他们待在一起,交朋友,做事。至少,他们没有汉人那些歪歪心眼。
好啦,我也不说了。这次朝会,我从头至尾参加,也算见识了至高无上的朝会是怎么个样子。于我来说,这就够了。现在孔明已经确认为相。荆州士层在朝廷里有了强有力的牵头人,那我也就放心了。以后这里,我不会再来了。”
说完,黄顺便起身往外走。刘禅叫住黄顺,问道:“你说荆州那边你也准备放手了,什么意思?”
黄顺说道:“荆州那边,我早已做好安排,让孔明的儿子诸葛弘和诸葛瞻去打理。所以,以后,你们再怀疑六姓有什么企图,有什么歪心思,脏水不要忘我身上泼了,请直接对准诸葛孔明即可。”
刘禅惊讶道:“据朕所知,诸葛弘和诸葛瞻还都是孩子呢。再说,荆州交给他们两个,以后怎么办?”
黄顺说道:“这就要看孔明如何安排了,孔明就算大度到把荆州交给朝廷的官员来打理,我也没有意见。一句话就是,我要归隐了。”
刘禅宣布孔明为相,还没有引起朝中大臣多大的骚动,黄顺的话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心里开始盘算,今后的动向。
尤其是李严,马上就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机会!但这回李严聪明了,转念一想:黄顺只答应交出荆州,可没说夏吟坊怎么样。如果夏吟坊仍然牢牢控制在黄顺手里,那荆州无论谁当家,都绕不过黄顺去。大小事情,只要黄顺不点头,在荆州就铁定行不通。
李严摇摇头,继续闭上眼睛,气定神闲。
李严的镇定是有道理的。李政和李晴的书信已经传回李严府。平叛大军正在回朝廷的路上,诸葛亮在路上已经明确说明,回朝后,平叛大军的统领人选,将由李政担任。而李晴,则会成为襄阳黄氏的新媳妇。
如此一来,有李政继续统领大军,掌握兵权,李家在朝廷的地位丝毫不会削弱。有李晴嫁入黄家,等若又为李家设了一层保障,就算以后江州集团式微,也有夏吟坊的存在确保李家的利益。
这样一来,李严还有什么可追逐的?当然是稳坐钓鱼天,坐山观虎斗了。朝廷斗争再厉害,管他屁事!反正不管哪方获胜,于他没有影响。
本来这事,黄顺是非常抵触的,十万个不愿意。但事后,黄顺也逐渐想明白了。自己要想在明面上主持荆州,以后就少不了各种政事的打扰。只看蜀汉朝廷的朝会就知道,刘禅一个基本上都甩手掌柜,都有些伤神。荆州那边,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黄顺没有忘记,荆州那边有十姓,虽然对外统称十姓,似乎铁板一块,其实内部各家过各家的日子。黄顺之所以能将十姓整合起来,是因为黄顺能够为十姓带来超大的利益,其利益比起服从黄顺统一管辖所失去的利益相比,要大得多。所以,黄顺似乎没有经历过内部矛盾斗争,一路走来都很顺利。
但这条路是以黄家,以夏吟坊的损失为前提的,注定不能持久。再说,十姓的胃口越来越大,而黄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