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三国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颠覆三国记- 第4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顺抚掌笑道:“这里有没有敌情,为什么不能出去?新到一个地方,任谁都是好奇的,你作为一个大男人,连这点好奇心都不能满足身边的女孩,也太不称职了。”

    男青年一愣,问道:“你何以知道我们新来?”

    女孩踹了男青年屁股一脚,嗔道:“笨!本地人谁会来住驿馆?再说,我们一身蜀衣装束,明眼人一看就知我们是从成都来的。这点道理都不明白!”

    男青年神情一下肃然,向黄顺拱手道:“成都马军都尉、禁军统领兼内宫行走李政,父亲乃梓潼太守、镇远将军、领荆州牧李严,这是舍妹,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黄顺心中恍然:原来是李严的儿女,难怪会出现在这里。李严日后是蜀国重臣,与之交好,自然非常有必要。

    “襄阳黄顺,正是在下。”相比于李政的啰嗦,黄顺的自我介绍,简洁明快,效果却比李政的话好得多。

    女孩一听前来搭话的人竟是大名鼎鼎的黄顺,眼睛里立马全是崇拜的小星星,“你就是那个夏吟坊坊主的黄顺?太好了!今天我可见到真人了。”

    这种类似后世明星与粉丝见面的情形,黄顺经历多了,眉梢都不带动一动,脸上浮现自己对女人最有杀伤力的微笑,点头道:“正是在下,姑娘以前听说我的名字?”

    少女掩嘴咕咕笑道:“天下谁人不知黄顺大名?我还在小时候,黄顺这个名字就已经如雷贯耳了。”

    黄顺继续保持着自己最优雅的状态,说道:“看你如此崇拜的样子,关于我的传说,一定是把我夸上天的了。”

    少女咯咯笑道:“恰恰相反,在成都,人人都说你是冷酷无情的大奸商,不忠不孝,毫无廉耻,还是个超级大色魔。”

    黄顺小小惊讶了一下,笑道:“那你见到我,应该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激愤才是。怎么会……”

    李政刚要说话,却被少女急忙打断,自己抢先道:“我才不会轻信那些传言呢。对待谣言,就该剥丝抽茧,去伪存真,才能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揭去那些传言的凶恶表层,露出来的,就是一个大英雄黄顺了。”

    黄顺始终看着少女,眼角也没落下李政脸上苦笑摇头的动作,心知大概怎么一回事,嘴上却夸道:“小小年纪,就能不从众,独立思考,只这一点,就已经强过世上大多自以为是的男子了。”

    得黄顺称赞,少女脸上立刻乐开了花,连忙说道:“我叫李晴,你记好了。”

    黄顺点点头,正要再说话,萧凝说话道:“小姑娘,如果你能在黄顺面前保持镇定,不是表现出现在这般花痴样子,我就佩服你了。”

    李晴立即不满道:“你是谁,凭什么这么说我?”

    萧凝摇头不语。李政这得到机会说话,“妹妹,不信你就回家照照镜子,你现在这副少女怀春的样子,傻子都看得出来,阅女无数的黄顺能看不出来吗?你要是想在黄顺面前要个好印象,最好表现的矜持些,哪怕刚才跟我一副张牙舞爪的母老虎样子,也比你现在的表现强。”

    李晴一下捂住了脸,连连跺脚道:“真的有那么明显吗?羞死人了。”

    黄顺说道:“向往大英雄,渴望心目中的白马王子,骑着高头大马来接她,是每个少女都会做的美梦。这没什么可丢人的。黄顺既然在你心中是个英雄,你对他心怀向往,很正常。只是今天见到真人,让你多少有些失望吧?”

    (本章完)

第940章 进宫() 
    李晴非常开心道:“恰恰相反,能够白手起家的人,我的印象里,黄顺一直是一位虬髯大汉,一身肌肉。没想到,今日一见,就是个文弱小书生,反差之大,让我都感觉人设崩塌了。”

    黄顺还要说话,彭威远远的跑过来,告诉黄顺:“刘备那边派人紧急请黄顺过去一趟,人就在房内等着呢。”

    黄顺皱皱眉头,说道:“刘备那老小子,找我做什么?不会又想从我这里捞什么好处吧?”

    彭威一愣,显然没料到黄顺会如此说话。荆恬接口道:“他找我们少爷肯定没好事。再说,谁说他请我们就非要去的?要我说,少爷跟李晴小姐在这里聊天正高兴着,就先让那边等等好了。”

    彭威这才看到眼前还有一男一女两位外人,顿时心领神会,说道:“刘备那边是老相识了,这边少爷新认识的朋友,当然要先紧着这边了。我知道回去怎么说了。”说完,彭威就要往回走。

    他们几个的说话,真把李政、李晴兄弟吓着了。

    “皇帝召见,是你的荣幸,你还敢推三阻四讲条件?”李晴瞪圆了眼睛,不敢置信道。

    李政则连连摆手,说道:“皇上召见,你还是赶紧去吧。要是让皇上知道,你在我们这里耽搁,不止你有罪,我们也吃不了兜着走。妹妹,我们还是赶紧回家吧。”

    这回,李晴不再任性了,乖乖的跟着离去,只是一步三回头的十分不舍。

    黄顺微笑着目送他们离开,这才对彭威说道:“那我们也回吧。肯定是姐夫跟刘备说了我们的事情,事关重大,刘备要亲自见我了。”

    彭威说道:“孔明那边也捎出话来,刘备情况很不好,这次是安排后事。让少爷过去的时候,言语谨慎些。对一个快死的人,总要有起码的尊重。”

    黄顺哂笑道:“姐夫就是小心,我是那种不着调的人吗?人家好歹也是天子,我再怎么牛,也是臣子,这点分寸我还是有的。”

    回到驿馆房间,一位内侍打扮的人,正在那里等的团团转,看见黄顺进来,确认了身份,没有马上带着黄顺去,而是先絮絮叨叨的向黄顺介绍礼仪,告诉黄顺,待会怎么走,走几步,怎么行礼,说话,怎么听训等等,把黄顺的头听得足有两个大。

    “打住!”黄顺说道,“刘备当皇帝没几天,还不至于就忘了以前。我是个粗人,刘备素来知道,他不会在意我的失礼的,你还是赶快带我前去见刘备,误了大事,你吃罪不起。”

    侍者惶恐的连连说道:“皇上的名讳也是能混叫的?死罪,死罪!”

    黄顺说道:“要是你非那么死脑筋,一定要守着你那套所谓利益,那也行,我脑子笨,要学会,怎么也得十天半月。你要是觉得皇上等得起,你就在这里慢慢教,反正我不急。反正不是我要见刘备,是刘备要见我。”

    面对黄顺这般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人,侍者也是没了脾气,只好先带着他过去。去了交给领班,把黄顺的态度跋扈情况告诉领班,他就算完成任务,之后黄顺惹出什么祸端,就跟他没关系了。侍者如是想着。

    领班到底比这位侍者见识的多,听完侍者的小报告,不仅没有夸奖侍者做事认真,反而连连向黄顺赔礼道歉,说他一时疏忽,没有交代清楚,惹出这么多事来。

    侍者一脸的不可思议,直到被领班支走后仍是一副不能置信的表情。领班带着黄顺,继续往里走,边走边向黄顺说道:“皇上的情况不是太好,孔明是最晚赶到的重臣。今天,所有来人都已经在皇上那里集中,皇上有话吩咐。”

    黄顺听得不断点头,领班不愧是领班,寥寥数语,就向黄顺介绍了大量的信息。看来,刘备不是单独见他,而是与其他人一起。难道,自己也在托孤之列?黄顺可没敢如是想。

    可能是要交代重新夺取荆州的事,绕不开自己,这才自己叫过来吧。黄顺心里紧张的做着盘算。

    领班带黄顺走了一段路,交给另一位内侍,自己就离开了。看样子,眼前这位是刘备的心腹内侍,对黄顺的情况很是了解,单独与黄顺走在路上,黄顺在沉默,他主动说话道:“坊主愿意在这时候回归大汉朝廷,我们这些做小人的,都非常感激坊主。眼下朝廷大事,怕是只有坊主才能撑得住了。”

    黄顺惊讶了一下,看了他一眼,说道:“看来朝廷大事,你知道的不少吗?”

    内侍谦卑的说道:“在皇上身边待的时间多了,自然听得就多了。今天跟坊主说这番话,已经是违反宫内内侍规定,但我还是忍不住说出来,就是想当面向坊主表达小人的崇敬之情。”

    黄顺说道:“你很会来事,好好做吧,我看好你,你很有前程。”

    内侍连忙谦虚了几句,便不再多说话。这个时候,黄顺更不准备多说话。此处已是刘备的深宫大内,能有份在这里的人,个个都是刘备的心腹,谁知他们是不是来套黄顺的话的。

    在不明情况的情况下,沉默为金就是最好的选择。而且,黄顺反而能够从他们的说话中,了解到这里的很多最新信息。

    再走过一段路,终于看见诸葛亮的身影,诸葛亮担心黄顺一路上出什么意外,一直关注着来的路上,所以,他是第一个发现黄顺来到的人。

    诸葛亮疾走几步过来,拉着黄顺小声说道:“待会我们会一起进去见皇帝陛下,你不要乱说话,皇上问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就好。皇上身体很不好,不时昏迷,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要见他,必须等在这里,等着他从昏迷中醒过来。”

    黄顺听得不断点头,同样悄声问道:“你进来这么久,还没见过刘备?”

    诸葛亮说道:“没见过,怎么把你叫进来?我知道,你跟皇帝之间,关系并不融洽,但皇帝非比凡人,他也知道,此次大败之后,蜀汉朝廷需要你这样的人站出来支撑。这次能让你在这个时候到这里来,便足以说明问题。”

    黄顺点头道:“如果刘备真有如此胸襟,容得下我,容得下夏吟坊,我不介意做他的忠臣。”

    诸葛亮拍拍黄顺的肩膀,说道:“这才像样。”

    (本章完)

第941章 等候() 
    两人没说几句话,关平兄弟就紧跟着迎过来了。相比诸葛亮,他们显然很惊讶黄顺竟然也来到了这里。相比之下,还是年龄更长的关平,隐隐猜到黄顺来到的原因,说道:“三少,如果荆州有战事,我们兄弟几个,愿意效力三少麾下,血战沙场。”

    黄顺摇头道:“你的心意我领了,如何调兵遣将,可不是我们私底下说了算。我们上头有天,这事,是天说了算。”

    关平点头表示理解,关兴等人说话就不客气了,“刘伯父就算是皇帝,也管不到你的夏吟坊吧?我堂堂大坊主,这点事还做不了主?”

    面对关兴孩子气的问题,黄顺不便于回答,还好有关平在,一把把弟弟拉到一边,告诫他说话小心。

    这边的动静,渐渐吸引了所有正在耐心等候人的目光,赵云看见黄顺,眼前一亮,快步走过来,问候了几句,便叹息道:“如果三少早来几天,局面或许就不是现在这般了。”

    黄顺知道赵云所说的是黄顺要是在战争时期就明确加入蜀汉一方,此战肯定是另一番结果。

    “世事难尽如人意。那时,就算我想,皇帝陛下也定然不允。一切都有定数,我们只有平静接受才是。”黄顺轻轻回了一句。

    赵云轻叹道:“皇上有时想的确实多了些。希望老天保佑,让皇上安然度过此劫,只要我们蜀汉的力量能够再次凝聚,我们就可以横行天下。”

    黄顺瞅了赵云几眼,没有接话,心里却因此起了不小的波澜:此前只知赵云是员优秀的武将,在梦中,后世更是把赵云评价为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顶级武将。但赵云从来没有在政治方面有过什么建树。但今天这番话,足以说明,赵云对政治也很有见解。

    一句“力量再次凝聚”便说明,在赵云心中,对孙权的大战,撇去战场失败的因素外,导致失败的内在主因,是蜀汉内部力量分裂了。分裂的标志便是代表六姓的诸葛亮被疏远,导致与孙权做殊死一战时,代表六姓力量的夏吟坊作壁上观,并没有出手帮忙。

    这次在行宫深处看到黄顺的身影,赵云自然能够想到,刘备已经想通,开始重新重用六姓。可惜脑子转过弯来的刘备,却已经是命不久矣。所以赵云才会感慨,希望上天能给刘备多一些时间,让他自己弥补自己的失误,一手整合蜀汉力量。

    在梦中,白帝城托孤的桥段,是没有赵云什么事的。现在,在这里看到赵云的身影,再加上黄顺对赵云的刮目相看,黄顺明白,在刘备这些托孤重臣中,赵云的地位,堪称中流砥柱。

    无论是诸葛亮还是李严,背后都有强大的本土力量支持,只有赵云是一直跟随刘备的老人代表,对刘备最为忠诚。蜀汉要想重新崛起,离不开诸葛亮和李严,但蜀汉要想不变质,不改姓,就只能依靠赵云。

    想通这点的黄顺,说话自然谨慎了许多。此前赵云一直在政治上没什么表现,看来不是不能够,而是有意的韬光养晦,暗地里观察各方势力的动作。既然看清楚了这一点,黄顺当然不会轻易在赵云面前暴露自己的底牌。

    “成大事者,总有很多身不由己。对此,孔明和我都没有什么怨言,子龙还是坦然接受吧。”黄顺也是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

    黄顺的说话,显然让赵云吃了一惊,一会才说道:“三少果然老成了许多,不再是以前我认识的那个被人一激就炸的毛头小伙了。”

    “彼此彼此,岁月蹉跎,人总会长大的嘛。”黄顺说道。

    这边说着话,那边孤坐等待的李严,也站起来走了过来。赵云主动介绍了他们,两人互相致意后,黄顺便主动说道:“适才在外面与李政兄妹偶遇,相谈甚欢。日后有机会,一定府上拜访才是。”

    李严失笑道:“李政古板的很,你能与他相谈甚欢着实不易。倒是妹妹李晴,快人快语,陌生人前不欺生,相处的来。”

    黄顺说道:“知子莫若父,不错,确实大部分话语,都是妹妹包办。”

    谈起儿女,俩人的关系立刻拉近了许多,此前因为刘备病情带来的压抑气氛,也缓解了不少。

    听黄顺和李严各自说着自己儿女的难管教,赵云也加入道:“我那两个儿子,也着实令我头痛,一天都不让人省心。”

    黄顺说道:“你说的是赵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