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是十姓的大本营,在襄阳,墨氏的存在感很弱,黄顺还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妥。但此次离开襄阳,一路上的遭遇,所有大事,几乎墨氏有关。这不得不引起黄顺的重视:墨氏,在中原,已经有相当的力量布局,不容小觑。
矩子家族在与自己的一次战斗中,损兵折将。是否会因此激怒大矩子,亲自出来对付黄顺,还是未知数。但西域墨门那边,却是与黄顺不死不休的关系。
邺城,正是他们力量最为集中的地方。黄顺早有心理准备,这次来到邺城,一定少不了一系列的暗杀、刺杀相随。
好在黄顺已经习惯了,他身边的一众亲卫,对付墨氏的刺杀,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虎跳崖一役,也表明,黄顺的亲兵,与墨氏刺客比较起来,武力上已经可以相抗衡。再加上黄顺变态的装备辅助,还有曹植的暗影卫掠阵,黄顺相信,这次,一定会让对手吃不了兜着走。
这次来邺城,黄顺也做好了主动出击的准备。被动挨打当然不是黄顺的风格。上次来到邺城,黄顺还很弱小,必须蛰伏以自保。
这回,夏吟坊庞大的身躯,再怎么蛰伏,也掩藏不了,一味的蛰伏,反而会让人感觉黄顺别有所图。
既然如此,还不如就此亮出獠牙,让所有人看清自己的实力,免得以后无休止的骚扰。
反正黄顺最为顾忌的曹氏,已经做出了他们的反应:要把整个荆州和江东的财税大权,交到夏吟坊手里。
也就是说,曹氏依然在全力支持夏吟坊,支持黄顺。
当然,黄顺也想过,曹操此举,有安黄顺的心的意思,但黄顺背地里也有自己的打算。彼此算计下,有梦的帮助,黄顺相信,自己赢面更大。
因为一些基本的判断,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十姓的力量,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而十姓的力量,已经基本上掌握在黄顺的手中。
现在,曹氏需要对付的敌人,明处是孙权和刘备,暗处是西域墨氏,根本轮不到十姓。曹氏实力虽然雄厚,还是难免有些捉襟见肘,荆州地面,还需要十姓为曹氏稳住局面。
同样道理,曹氏更不希望十姓完全倒向刘备。所以,对待十姓,曹氏依然是争取为主,提防为副。
正是在这样的基本判断下,黄顺才有与曹操暗中较量的底气。
既然黄顺无需顾忌曹氏,其他人,就更无需顾忌,甚至,黄顺还需要在他们面前展示强硬。
所以,这次来邺城,黄顺是有大干一番的准备。不仅仅对墨氏,还有那个司马氏。
此前在柴桑,黄顺就怀疑,司马懿已经盯上了自己,并且参与了对自己的刺杀行动。虽然没有证据,但黄顺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回来到邺城,正好来一次打草惊蛇,看看司马氏的反应。黄顺已经想好了,不能再由着司马氏按照他们的设想,一直运作下去,必须把他们浮上水面,大家公开较量。
不是说天命属意司马氏吗?那就应该是,无论条件多么恶劣,司马氏都该屹立不倒才是。早早的把司马氏搬出来,还能起到隐藏自己的作用。
毕竟,相比自己,曹氏对司马氏更忌讳。如果在自己和曹植的联手下,司马氏依然能够见招拆招,从容应对,岂不是从实力和运气这个角度说明,司马氏就是所谓的真命天子吗?
这样,曹氏全神戒备司马氏,自己就有了从容发展的空间。只要自己能够把河西四郡的大部分控制在手,自己的翅膀就算硬了,到那时,黄顺甚至不需看任何人的脸色。
提前把司马氏暴露出来,还有另外一个目的。现在,曹操尚在,一旦曹操真的认定司马氏就是拿梦中的三马,以曹操的个性,才不管天命不天命,先灭了司马氏满门再说。
可以说,这个时候司马氏暴露出来,是相当危险的。能够保证司马氏安全的力量,就只有西域墨氏。
西域墨氏不是一直在主动找黄顺的茬吗,黄顺就攻其所必救,逼得对手回防。攻防转换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破绽,这些破绽,曹植的暗影卫,完全可以利用,给予对手以痛击。
对付司马氏,黄顺有想法,不想司马氏这么早倒下;曹植有顾忌,怕触犯天命,对曹氏更为不利,但对付西域墨氏,他们两人没有任何思想负担。即使把西域墨门连根拔起,两人也好不留情。
要是运气还站在黄顺这边,让黄顺和曹植联手,把西域墨门留在邺城的势力,一网打尽。再加上南阳城的发现,顺藤摸瓜下,打掉西域墨门的人口贩卖线,相信西域墨门实力再雄厚,也要元气大伤。
而如何对付西域墨门,黄顺也有了大致想法。上次在邺城,萧凝刺杀黄顺,已经暴露了墨门在邺城的布置:以楼舍为掩护。
那事后,许蒙和褚仁就加强了侦查,褚仁去河西后,许蒙仍然没有放下。黄顺对此,对许蒙有过指示:可以侦查,但不要采取任何行动,更不要因为对方与曹氏为敌,就想着与对方联手。这是黄顺所绝不允许的。
这次来邺城,借助许蒙的力量,黄顺完全可以对西域墨门来一次旗开得胜,取得开门红。
许蒙本来一直留在曹操身边,出谋划策。潼关告破,许蒙就回到邺城。许蒙是曹操的心腹,或许,许蒙回邺城的同时,曹操也回来了。
若果真如此,那曹操回到邺城,就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
(本章完)
第716章 曹操行踪()
这么长时间的潜伏,说不定,曹操除了观察曹丕和曹彰外,还在暗中监视着西域墨门的一举一动也说不定。
以上是白雪、程瑶、彭威、彭风、荆恬和程郊等人帮助黄顺梳理出来的邺城各方关系概况。
这样一来,很明显,再没有弄明白曹操到底身居何处时,黄顺绝不敢有大动作,至少,按吴老的说法,入宫秘密见皇帝一面这样的事,就不可能。
虽然黄顺非常想见皇帝一面,虽然这个皇帝已经是个傀儡。但皇帝就是皇帝,天生的光环效果,就足以吸引着黄顺。既然有机会能够见上一面,黄顺当然非常向往。
要弄清曹操的去向,最关键的人物,还是曹植。于是,黄顺在冷落了曹植几天后,终于又找上门去,约着曹植来自己车厢里喝酒。
曹植晃悠晃悠的过来,一进车厢就嘲笑道:“生意谈完,这才想起我来?怎么赚钱的营生,硬是没有想到我半分?”
黄顺一手拉着曹植入座,一边说道:“他们都是些小商户,跟我们夏吟坊合作,还是看在我们夏吟坊离邺城太远,对他们鞭长莫及,人家这才愿意跟我谈生意。
就这样,我们还谈了几天几夜,小心谨慎着呢,生怕我们以大吃小。我若是再把你这魏王的五公子叫过来,你就是打死他们,他们也不敢跟你谈半文钱的买卖。”
生意上的事,黄顺随便找一个理由,就能说的情真意切,冠冕堂皇。
曹植撇嘴道:“真看不懂你,凭夏吟坊的能量,多少大买卖排队等着你去做,你还在意这些小虾米?”
黄顺正色道:“小商户自有小商户的本事。有些生意,我们做不来,或者不敢做,他们就敢。跟他们打交道,赚钱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与邺城的一些商户交上朋友,生意往来的过程中,还能通过他们,了解一些邺城的动向。起到收集情报的作用。”
曹植说道:“在邺城,你想收集什么情报,我的暗影卫做不到?非要巴结那些小老百姓?”
黄顺说道:“譬如,你的情报,你的暗影卫,就肯定不会告诉我。做大事,不能偏听偏信,情报来源越多越广,情报的真实性就越高。
你的暗影卫,当然是收集情报的行家,但毕竟是你的,我还要私下里收集一些曹氏的情报,这些,你的暗影卫就做不到了。咱们是朋友,我也不藏着掖着,反正我也没有恶意。
而且,我反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万一你被什么人控制住,情报传不出去,我还能通过其他途径获知你的情况,及时出手相救。”
曹植失笑道:“你就不念着点我好,什么人会费尽心机的控制我?”
黄顺说道:“譬如说世子,譬如说墨氏。”
曹植楞了一下,黄顺说的虽然轻松,但这句话的分量却是极重,重到曹植平时都不敢想。
“你倒真是举重若轻。你说的这么轻松,是不是,早就有了对付之策?”曹植深吸一口气,说道。
黄顺说道:“对付之策,临机应变而已。我现在能做到的,就是拼命发展壮大自己。只要我的实力够强,别人就不敢随便对付你。所以,趁着你还有自由,你得多多帮我才行。帮我就是帮你自己。”
曹植笑骂道:“去你的!听你这说法,我以后肯定就是阶下囚了。那我还不如趁现在还有自由,跑到襄阳接受你的庇护得了。反正被抓了还得麻烦你来救我,我这是省了你的事了。”
“你跑到襄阳,你就不怕别人跟去襄阳,把你和我一块连锅端了?”黄顺说道。
曹植一愣,说道:“为什么非得这么针对我?上面后魏王,有世子,怎么我就成了众矢之的了?”
“魏王那边,多年积威之下,怕是无人敢去对付他。至于世子,相信无论是司马氏还是西域墨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对付方案。
只有你,现在的你是否暴露我不知道,但以后,你肯定会暴露的。曹氏的保障,就落在你身上。单就这点,别人就不会放过你。”
“对付你不是更直接?”曹植不忿道。
“我这些年来遭遇多少暗杀?我不过是小小的襄阳黄氏三少爷,有那么多厉害的仇家吗?要是针对我们黄氏,针对我自己,我怕是根本就长不了这么大。早就被害死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魏王锁定我为曹氏保障之后,我的多灾多难的生涯才开始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只要你在,就算我死了,这份保障不还是在吗?”
黄顺笑了笑,说道:“魏王不在,你也不在,我能否还能坚持默默的躲在曹氏后面,我自己都不知道,都对自己没有信心,你就对我这么有信心?”
曹植默然,沉默半响,说道:“万一那个天命,应验在你我身后,又如何?”
黄顺笑道:“那我们就权当以西域墨门为对手,大战了一场呗。既然西域墨门在天命的庇佑下,肆无忌惮的入侵中原,我们奋起反击,挫败西域墨门的阴谋,不也是大事一桩吗?”
曹植笑道:“你真是鬼精灵,不管怎样,你都是躲在后面捡便宜。我总是排前面挨板砖的命。”
黄顺也笑道:“眼下,就有一件挨板砖的事,需要你去办。”
曹植说道:“我还以为你是找我喝酒的,原来还是我自作多情了。敢情你这是有事找我帮忙!”
黄顺笑道:“左右都是我们俩的事!我能做的,什么时候麻烦到你这里过?这件事,实在是非你不可。”
曹植笑道:“真的非我不可?那我岂不是可以好好想想条件怎么开了?”
黄顺说道:“你最好还是先听听什么事,再考虑敲竹杠的事。”
“你说你说。”曹植喜笑颜开道。
黄顺说道:“我们这两天,又再次仔细帮你研究了一下世子争夺的形势,发现一个之前从未发现的状况,对你,可能有所不利。”
“不利?怎么个不利法?”曹植问道。
“你不是已经退出世子之争了吗?我们的分析结论却是,即使你表态退出,你仍然存在当上世子的机会!”
(本章完)
第717章 说服曹植()
“你不是从一开始就说我没机会吗?我这可是听了你的劝,这才认真退出的。你现在却告诉我,我还有机会!你这是在耍我吗?还是你,总是跟我唱对台戏?”曹植怒了。
黄顺讪笑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也不是算无遗策的完人嘛。再说,当时你也坚持了真理,没有理会我的劝告。
后来,你坚定决心,退出世子之争时,我早已不再在世子的事情上劝说你了。所以,我的这点小失误,也没对你造成什么影响吗。”
曹植说道:“还说没有!就是因为你的话,我处处受制于四哥;也是因为你的话,我的脑子里一直在考虑着退出的理由。直到终于找到一个能够说服我自己的理由后,我就义无反顾的退出了。
现在,你告诉我,当初你的判断有误。还笑嘻嘻的跟我说,对我没造成什么影响,你不能这么不负责任!”
曹植的反应之大,超出黄顺的预料之外,下意识的往后挪了几下,说道:“你现在看上去,怎么像个怨妇似得。你是要我对你的一生幸福负责吗?我可不搞基。”
曹植被黄顺夸张的演技逗乐了,说道:“你一直表现的算无遗策,我几乎是下意识的就相信你了,现在你告诉我,当初你的判断错了。天呐!我怎么这么倒霉!你的判断出错,这样的小概率事件,怎么就让我碰上了呢?”
黄顺上来搂着曹植,说道:“何止你,当我反省过来时,我为失去支持你,一举多得世子之位的机会,也是痛心疾首哇。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吃,既然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我们只能往前看,对不对?再说,我不是说了吗,你还有机会。”
曹植一把推开黄顺:“你不搞基,我也不是搞基的人,少跟我搂搂抱抱的!”
“先说说你为什么说你当初的判断错了,我感觉很有道理啊。要不,我也不会认同你了。”
于是,黄顺又把他们的分析说了一遍。曹植听完,一拍大腿,悔道:“父王就是这样的人呐!可惜,若你早想到这点,我们联手,世子还不是非我莫属吗?你你,真是害人不浅。”
黄顺连忙躲得曹植远远的,忙忙把曹植还有机会的分析说了一遍。
曹植听后,更是懊恼:“照你这么说,我现在什么也不能做,只能等着父王那边下最后的决心了?那还不如一点机会没有,我安心的过我的小日子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