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顺上喘着放下黄蓉,笑道:“你老子我可比不上家里那些侍卫。等再过几年,连着几个,你老子也做不来了。”
“老子是什么意思?”黄蓉歪着脑袋,很认真的问道。
黄顺哈哈大笑:“老子就是爹的意思。哈哈。”
“我也要姐姐刚才那样的抱。”小黄襄在白雪怀里,看着姐姐那样,很是羡慕,咧开小嘴就哭。
黄顺当然不会厚此薄彼,连忙从白雪怀里把黄襄抱过来。黄襄还小,就没敢使劲,轻轻抛了几次,便轻声问道:“这下襄儿满意了吧?”
“不行,我还要!”小黄襄很快就从中发掘到乐趣,高兴的笑着,连连说道。
白雪照顾黄顺体力不济,连忙把黄襄抱过去,用带回来的布娃娃吸引了黄襄的注意。
这下,黄武不干了,哇的咧开嘴就哭,还直接倒地打着滚表示自己的愤怒:凭什么两个妹妹都抛了,就他没有?
徐莹赶紧上前劝慰,只是不行。众女上前,拿出各式玩具逗黄武,还是没用。
徐莹起身,歉然的看着黄顺,说道:“这孩子,都让我惯坏了。”
为了表示自己对孩子们一视同仁,黄顺毅然过去安慰黄武:拼了这把老命,也要抛黄武一次。
黄武一听,立刻张开手,就让黄顺抱。
黄顺叉开两腿站立,双臂用力,使出吃奶的力气,总算把黄武抛了起来,却再也接不住,直接被黄武重重的砸倒在地上。
黄武有黄顺做垫子,自然毫发无伤,还乐得哈哈大笑。终于不再要求黄顺抛接他,欢天喜地的爬起来,玩玩具去了。
黄顺躺在那里,揉着腰,慢慢的起来,还未说话,就听周围响起一阵嘲笑声。
“三少这身体,啧啧,差的太远了!”
“酒色过度,早就掏虚了吧?”
……
一听这些阴阳怪气的声音,就知是张苞、关兴他们那帮人。
黄顺还没来得及反驳,赵统已经问向黄武:“小武子,你说说,叔叔我能抛你几次?”
黄武丝毫不顾及黄顺的脸面和感受,老实说道:“赵叔叔抛的我可高了,连抛十几次都不带歇的。”
赵广上来拍着黄顺的肩膀,乐呵呵道:“换成我,单手都能把小武抛起来,你呀,差得远呐!”
黄顺脸上终于挂不住,恼怒道:“你们这群愣小子,今儿来这里,就是为了讥讽嘲笑我的,是不是?”
魏贲说道:“我们可是奉军师之令,前来迎接的。”
彭威他们终于注意到这里的动静,撇开妻儿,走过来给黄顺撑腰。
“你们几个混小子,自己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还嘲笑别人?我家少爷以谋略见长,体力上自然不行。你们为什么不去找军师比武艺?”
张苞不服气的说道:“可三少还是黄将军的关门弟子呢,他这么弱,岂不是给黄将军丢脸吗?”
提起黄忠,黄顺这才想起,今天来到码头欢迎的人群中,不但诸葛亮的身影不见,连关羽、张飞、赵云他们也未见身影。
“玄德公是不是已经带人出发了?”黄顺拉住赵统,问道。
赵统点头道:“走了快一个月了。”
“那江陵城谁留守?”
“他,他,他爹都还在。”赵统一一点着名说道。
黄顺暗想:还以为刘备能给自己一些惊喜呢。谁知跟梦里的一样,刘备还是带着黄忠和魏延,庞统为军师,进川了。留下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与诸葛亮一起,守江陵。
“那他们怎么没来?”黄顺问道。
赵广凑上来,说道:“当然是在家里准备酒宴,给你接风啦。”
“姐夫知道我们来码头了,特意吩咐他们不来的。”徐莹走过来,说道,“本来连他们也不让来的。谁知他们不听话,还是偷空跑来了。来了还是捣乱。”
黄顺嘿嘿怪笑起来,“我就说嘛,姐夫再怎么昏头,也不会派他们几个出来办正经事。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关兴、张苞他们丝毫不以黄顺的话为意,嘻嘻哈哈的离开黄顺,跳上靠岸的大船,到处晃悠着玩。
跟在陆吟霜后面的孙尚香,从下船后,就一定盯着徐莹的脸看,徐莹却一直故意不去看她。孙尚香也很有耐性,就那么一直盯着。
终于,还是徐莹先放弃这种另类的对峙,也看向孙尚香。两人四目相对,孙尚香走过来,说道:“我该叫你三嫂,还是徐姐姐?”
徐莹毫不在意孙尚香话中的揶揄,说道:“以前我是你三嫂,现在,你三哥去了,我也改嫁了,自然就是你徐姐姐了。”
孙尚香狠狠瞪了黄顺一眼,说道:“你这人,真是荤腥不忌。”
黄顺连忙走过来隔开她们二人,说道:“这里面,情况很复杂,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解释。”
孙尚香却不准备放过徐莹,问道:“当日三哥府上鸡犬不留,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徐莹惨笑说道:“那你也该知道,你三哥府上,是有逃生地道通往外面的。若你三哥想活,他可以不用死的。可他宁可战死在外面,也不愿走地道逃生。只是把我交给家将,通过地道逃了出去。”
(本章完)
第613章 多面刘备()
“你逃出去后,为什么不去找二哥,找国太?”孙尚香问的咄咄逼人。
徐莹冷笑一声,反问道:“在你弄清楚这些之前,你更该好好想想,你三哥,为什么宁愿死,也不愿逃生。是谁害的他生志全无?”
孙尚香愕然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黄顺连忙打岔道:“都说了,这事非常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这事都别说了,以后再说。”
孙尚香见黄顺认真起来,研究了黄顺的脸色几秒钟,确认黄顺动了真格的,耸耸肩,“我才不愿管你那些破事呢。”
徐莹还要说话,也被黄顺拿眼逼了回去。码头上人多嘴杂,断不是处理此事的好地方。
码头上简单的见面后,黄顺便带人坐上马车,赶往城内。还没有玩够的关兴几个,也骑着马,跟在后面。
江陵城内与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相见,自然又是一番热烈的寒暄。从开始至接风宴结束,话题始终集中在进川这件事上。
黄顺算是半个自己人,他们说起话来,也没多少顾忌。黄顺仔细的倾听,不断的发问,只一个酒宴结束,就把事情前后弄了个七七八八。
首先有动作的是汉中的张鲁。本来张鲁厉兵秣马,严阵以待西凉曹军的进犯。结果斥候传回来一个消息,却让张鲁有了别的想法。
曹操率领大军进入西凉,本来确实想要直下汉中的。可是,阳平关的坚固险峻,让曹操迟迟不能下决心大举进攻。
很快,河西四郡因为彼此之间争夺地盘,打的不可开交。当然,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王珣出其不意抢夺凉州城造成的后续一系列影响。
曹操马上敏锐的从中发现:这是进入河西,拿下河套的好机会。
于是,两条路摆在眼前:一条是按既有方略,攻打汉中,威逼西川,压缩刘备、孙权的伸展空间,把刘备和孙权压在荆州一隅。另一条就是趁虚而入,深入河西。
虽然河西地界,在曹操的战略版图中,远没有汉中重要。但汉中张鲁不是吃素的,贸然开战,曹操并无十分获胜把握。但进军河西,却是手拿把攥,没有丝毫难度。
曹操借鉴荆州之战的教训,深怕一旦阳平关久攻不下,师老兵疲,张鲁和刘璋唇亡齿寒,结成抗曹同盟,联兵对付自己。所以,决定暂缓进攻汉中,改为经略河西。
河西走廊,张鲁不算陌生,当张鲁得知曹操大军向河西纵深处挺进时,张鲁便做出判断:曹军一时半会,绝难从中抽身而退。
张鲁的判断,完全有其道理:河西地面上聚居的都是些什么人?那可不是守着土地耕种为生的汉人,而是游牧为主,四处为家的胡人、羯人、羌人。
别看他们人数较之曹操大军不多,但胜在进退灵活,曹军进,他们便退,然后伺机深入曹军身后,断曹军的补给。
他们的士兵,每人都有不下三匹战马,真打起仗来,丝毫不吝惜马力,奔走如风,几千人的队伍,日行四五百里,稀松平常的事。
曹操大军到达一处,要想站稳,就只有就地筑城防守,才能有效的应对这些胡人的骚扰。但筑城哪是一时半会就能成就的?
从这个角度看,张鲁据此得出曹军一时半会不会撤出河西的判断,完全正确。
张鲁的兵马此时都已经调动起来,大军在握,什么事也不干,再度解散,退回原地去,张鲁感觉有些太过浪费。好不容易把人聚到一起,那就怎么也得寻个对手打一架。
抢出阳平关,攻打曹操的城池,张鲁还真没那个胆量,于是,西川的刘璋,就成了张鲁选择的对手。
反正张鲁跟刘璋的关系,一直就很僵,边界上小大小闹一直就没停过。只是两边内部都有各自的问题,大规模交战,倒是一直没有发生。
张鲁这边,以道教立国,兵马都是由教众组成,平时都是散居各地,种地务农,操持各种职业,养家糊口。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才聚在一起,组成传统意义上的军队,对外作战。
所以,不是非常的理由,张鲁一般不会大征兵,因为征一次兵,国家财税就要少好多不说,还要搭进去不少军费开支。张鲁算是当家的知道柴米贵,手头有俩钱,知道省着花。
刘璋那里,嫡系兵马拱卫成都,分散各地的兵马,虽说名义上也是刘璋的人马,但刘璋却不用花费一文钱用来养兵。既然刘璋不掏钱养活他们,刘璋要调遣他们,自然也需要费些力气。
西川与汉中的边界战事,显然不足以让刘璋费那个力气。更不足以让张鲁大征兵一次。
但现在不同了,张鲁的兵马已经大聚,既然曹军跑了,那西川与汉中的边界小摩擦,就成了张鲁动兵的最好理由。
刘璋虽然昏庸,但手底下不乏智谋之士,张鲁征兵令下去,就有人提醒刘璋,要做好应对汉中的战争准备。
刘璋虽然舍不得调集西川各地兵力,赶赴西川与汉中交界处,却毫不吝惜一纸文书,告知边界将士:提高警惕,准备打仗。
张鲁兵马的异动,西川第一时间侦知,并以十万火急的速度,迅速传报成都刘璋。
刘璋一听张鲁大兵即将压境,顿时有些慌神:他有些自知之明,自己这个西川主,可不是靠兵打出来的,完全是靠着父亲刘焉传下来的。就是刘焉,也不是铁血之人,他能取得西川,完全靠着一纸朝廷任命书而已。
刘璋父子在西川,就没经历过大阵仗,做的最多的事,就是与西川各处的豪门贵族和稀泥,搞妥协。
现在,刀兵之祸近在眼前,从未打过仗的刘璋,顿时有些六神无主,几次召集手下谋臣,商议对策。这个时候,早已被马良说服,与刘备暗通款曲的法正,看到了机会。
别人如刘巴、黄权、赵累之辈,只知大谈特谈双方兵马数量和资源优劣,浑然不考虑刘璋的个人实际情况。只有法正,瞅准了刘璋不愿打仗,更不会打仗的特点,瞅着一个夜黑飞高的晚上,独自来找刘璋献策。
法正的计策非常简单,在多数现代人眼里,简直就是汉奸想法无疑。但在刘璋眼里,却是难得的妙计!
(本章完)
第614章 未来打算()
法正的献策很简单:西川之兵,断然挡不出汉中兵马的侵犯。即便能够挡住,刘璋因此元气大伤,自身地位也是难保。还不如借兵迎敌,与西川境内大征兵相比,完全就是花小钱办大事。
当世能够出手挡住汉中兵马的势力不多,几乎用脚趾考虑也能得出结论:只有荆州的刘备最合适。
先不说那些同为汉室宗亲的虚话,就事论事,也是刘备最合适。
刘备的战略,自刘备与六姓走近那会就已经确定:就是抢夺荆州,取代刘表的地位。
一番荆州大战,刘备与六姓虽说竭尽全力,仍然没有完成全据荆州的目标,江凌城只占了一半、襄阳和南阳更是牢牢控制在曹操手中。
此时的刘备,做梦都想着挥兵北上,拿下襄阳,攻取南阳,坐稳荆州牧。但刘备麾下兵马不少,只是基本严重不足,粮食鲜薄,根本不足以支撑刘备的大规模用兵动作。
所以,刘备一直在与江东蘑菇,希望江东能够支援他足够钱粮,让他完成一统荆州的夙愿。
可惜,江东虽然有扶持刘备的意愿,却不希望刘备在荆州坐大,为自己树立一个可能的强敌。所以,江东对刘备,也是哼哼哈哈,应付了事。这让刘备非常郁闷,甚至不惜低三下四的亲自跑去江东,面求孙权,却仍没有多少收获。
刘备的困境,对西川来说,完全不成问题。只要刘璋派遣一使者,告诉刘备,只要刘备愿意亲自带兵,帮助西川打败入侵的汉中兵马,刘璋愿意资助刘备,助其完成一统荆州的夙愿。
刘备不但立即爽快答应,还能因此对刘璋感恩戴德。而且,有刘备在荆州,足以制止江东蠢蠢欲动的吞并西川的野心,西川就更为安全,刘璋就此可以高枕无忧。
法正的说辞,真正说到了刘璋的心坎里,刘璋当即答应。第二天,就召集众幕僚商议此事。不出意外,其他人都是异口同声的反对,反对的理由更是充分:刘备也是天下枭雄,岂能引狼入室、自毁基业。
众人的说法,也有道理,刘璋又有些犹豫了。法正不失时机的再次单独来劝刘璋:那些人,只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刘备若是有野心,早在刘表在世时,就答应刘表,从刘表手里接过荆州牧的官印了,何至于目前这般窘境?
看那刘备戎马一生,可曾做过半件对不起宗室的举动?没有!刘璋同是汉室宗亲,刘备断然不会侵夺刘璋的西川,这个法正可拿头担保。
法正都这么说了,刘璋终于下定决心,要派遣使者,与刘备通洽。于是,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