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他们,维护自己的利益,跟孙氏和四族分庭抗礼。”
“喔?”诸葛亮眼前一亮,感兴趣道,“有些意思,这里面什么道道,你详细说说。”
黄顺长话短说道:“道道很简单。这次我们大张旗鼓造访江东,江东上下,肯定都很重视。我这次来,是为了秣陵城的归属问题;玄德公是为了江陵城的归属问题。
围绕着秣陵城和江陵城,可以预见,我们夏吟坊、玄德公、孙权和四族之间,肯定有一系列的利益交换。
好比一桌好酒好菜,有资格上桌享用的,只有我们四方。其他人等,只能干看着。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十分的担心:我们四者之间,有利益冲突需要妥协时,割自己的肉是不现实的,合伙拿他们开刀,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就算他们能够提前预知,却因没有资格参与谈判,根本没有机会代表自己,为自己说话,避免厄运降临。
解决这一困境的最好办法,无非是两条路:第一条,想方设法取得参与谈判的资格;第二,买通四方中的一方,为自己说话、代言。
第一条路,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根本不可能。四族的存在,已经让孙权够头痛了,怎么可能再扶持另一个四族出来,跟自己过不去。就算有这条路,时间上也不允许。
既然第一条路行不通,那就只有第二条路可行。四方中,谁更有可能为他们说话呢?当然是我们夏吟坊!
于是,徐慎便秘密接受他们的委托,来与我接触。说只要我能答应,他们愿意从此依附夏吟坊,听从夏吟坊的号令。”
刘备笑着摇头:“你这种左右逢源的优势,看着我都眼热!只是,我听了半天,也只是夏吟坊的生意,与我何干?”
黄顺笑道:“这里面油水太大了!我怕我自己独吞,老天会认为我为人太贪婪,太自私。要是老天因此收回我的好运,那不就糟了嘛。所以,我愿意跟玄德公共享。当然,玄德公也不是吃白食,也要有所付出才行。”
刘备当然问道:“付出什么?”
黄顺老实回答道:“具体的,我也没想好。钱,玄德公缺,而且,自己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所以,钱的事情,我就不麻烦玄德公了。
人,玄德公虽然麾下人才济济,但玄德公自己有更为宏大的规划,人手也是不够用。所以,人,我也不会麻烦玄德公。玄德公派一代表即可。
我初步想的合作,就是生意。只要玄德公答应,将来拿下西川后,将川茶和蜀锦在江东的生意,交于我们夏吟坊打理。我就愿意,把从江东得到的好处,分成给玄德公。”
诸葛亮哈哈大笑:“不愧是三少!到现在,还在惦记着这两笔生意不放。”
庞统笑道:“当初在江陵,我们不是达成一致,由我们以夏吟坊的名义,做川茶和蜀锦买卖吗?三少现在又这么说,难道是要变卦吗?”
黄顺撇嘴道:“我是言而无信的人吗?川茶和蜀锦的生意,我既然答应不插手,就不插手。但这跟我刚才说的并不冲突。我只是说,在江东,这两样生意交由夏吟坊打理。
其实,准确说,是交由江东夏吟坊打理。江东夏吟坊,主要由江东人士主持。目前主力是四族,其他小姓********。以后,或许孙权,也会在里面插一脚。
所以,后面的江东夏吟坊,大致会形成三足鼎力之局。其他小姓相比四族和孙权,实力明显不足,需要我们的大力扶持。
我的想法便是,玄德公把江东的川茶和蜀锦生意,尽数交由江东夏吟坊的小姓堂会打理。这样,小姓堂会就有了能够长期与四族和孙权鼎足而立的资本。我们呢,也便能持续不断的从他们身上,获取可观的收益。”
刘备慢慢点头道:“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
黄顺趁热打铁道:“岂止不错,简直是个绝妙的主意!我们从他们身上得到的,绝不仅仅是那一点点金钱。捎带着,我们还能通过他们,影响江东的政局。我想,这才是玄德公更为看重的所得。”
刘备显然早就想到这层,闻言哈哈大笑,“我自己的一摊子都照顾不过来,理会江东内政做什么?倒是三少,对此才更有兴趣吧?”
诸葛亮更是说道:“说到我们的私心,我们还巴不得江东一直维持现状,孙权处理内外事务,有心无力呢。
这笔生意,三少只说及我们的收益,自然是很有诱惑。但江东人士不是傻子,孙权和四族更不会坐视不理。他们能允许夏吟坊堂而皇之的插手江东,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三少帮助孙权和四族,消洱矛盾,巩固内部。
夏吟坊只有做出如此贡献,江东上下,才能勉强接受夏吟坊进驻江东,领导其他小族,参与江东政事。
从长远看,三少如此做,无疑是给一头江东猛虎打开了囚笼。这头猛虎,一旦出笼,便不再受控。它给天下大势带来的影响,非同小可。
若它一心攻击曹操,当然对我们有利;但若它想柿子先拣软的捏,那我们势必要首先遭殃。”
(本章完)
第464章 见孙权()
黄顺摇手道:“让我在他们之间做个和事佬,顺便捞捞好处,是可以的。让我帮着孙权消除孙氏跟江东大族之间的世代血仇,不说我没那个意愿,我根本也没那个能力好吧。
再说,这么帮孙权,对我有什么好处?孙权完全掌控了江东,四族的位置往哪里摆?论关系,我与四族的关系更近,不可能帮着孙权坑四族好吧。”
庞统摇头道:“非也。荆州一战,江东虽然获胜,却没有乘机扩大战果,其内部的掣肘,有很大关系。后来,无论是在合肥与曹军几度对峙,还是在江陵,与我们针锋相对,江东始终不能发挥出十分的力量,被迫处于守势。
经历过这些事件,可以说,现在的江东上下,都已经意识到,在外有强敌的当下,江东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整合内部,形成合力。
这一点,江东上下早已形成共识。之所以还未达成一致,是因为他们之间战略猜忌太大,没有可能几方面坐下来,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这种情况下,协调各方,充分倾听他们的诉求,在此基础上,拿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来,就成为江东上下对夏吟坊最大的期许。
而夏吟坊严守中立,不觊觎社稷神器的宗旨,天然的符合这一居间协调的身份需求。可以说,普天之下,能够胜任的,只有夏吟坊。
江东有迫切的需求,三少再有这样的意愿。此事要说做不成,打死我也不信。”
庞统的分析,跟白雪的意见差不多。黄顺知道,自己的一套说辞,糊弄不了眼前这几位明白人。便笑道:“既然江东整合内部,是大势所趋,那我们当然就顺势而为啦。还能从中获取可观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江东整合完内部后,对外的方向问题,这个问题就复杂了,一定说江东的矛头会对准玄德公,有失偏颇。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在江东的事务上说上话,避免首先与江东交兵,没有问题。孙刘毕竟还是联盟嘛。孙刘之间的矛盾,不就集中在江陵城的归属上吗?
为了避免这个矛盾点爆发,你们两边,不是都想好了缓冲吗。邀请我们夏吟坊入驻江陵城,不正是起这个作用的嘛。
既然如此,你们还怕江东头一个拿你们开刀吗?他真敢如此,我们夏吟坊在此事上就放弃中立,与你们站在一起。”
刘备点头道:“三少一句‘顺势而为’,着实包含有大智慧。孙权英明果决,又富于春秋,他统合江东,不过是时间问题。
我们从中作梗,是没必要的,能想方设法从中大赚一笔,已经是上策。若能趁机深入江东内政,成为江东的一方势力,更是上之上者。
我明白三少的盘算,江东小族,实力不足,夏吟坊又是外来户,二者联合,也未必能成就大事。若能得到我们的支持,独占江东川茶和蜀锦买卖,或许,就能取得与四族和孙权鼎足而立的资本呢。
这事,利人利己,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拒绝。”
黄顺拍手笑道:“如此,合作愉快!”
庞统说道:“等等,主公答应了,但报酬一事,还没谈呢。跟你这个生意油子打交道,马虎一点都不行。先小人后君子,这些事情,现在就定下来,省得后面闹纠纷。”
黄顺苦着脸,说道:“川茶和蜀锦在江东的收益,有三成,是你们的。这总可以了吧?”
刘备和庞统点头,表示黄顺还不算抠门。
诸葛亮却笑道:“这些是细水长流,我更关心的,是头一顿的大餐,三少能让给我们什么东西?”
“什么头一顿的大餐,我怎么听不懂?”黄顺装糊涂道。
诸葛亮笑道:“我还不知道你?江东小族,不立即拿出足够打动你的好处出来,你能那么好心,帮他们说话,维护他们的立场?这才是大头!既然是合作,当然是双赢,你想着吃独食,就不好啦。”
刘备和庞统一下猛醒,说道:“他们说是小族,那是与孙氏和四族相比。比起我们,个个的腰都比我们粗。他们能够拿出来的东西,肯定还是留在江东,我们带不走。所以,我们也不眼馋。
既然三少说了,不吃独食。三少在江东,吃下这么一顿好的,是不是,也该从口袋里,拿出点好处来,补偿一下我们呀?”
黄顺来找刘备,本来就是抱着这个想法。但同样是给,施舍一般,高高在上的给,那是侮辱人。给的不动声色,甚至让对方觉得,这就是你该给的,接受一方,在此过程中,没有丝毫负担。这才是高明的给付。
黄顺此前在新野,虽然秉持这个原则,毕竟是新手,无论手法还会操作上,让人一看,就知他在故意掩饰自己赠送刘备钱财的真实目的。
如今几年过去,黄顺准备再次对刘备输血,不但手段高明的多,手法也纯熟了不少。
黄顺之所以再次对刘备慷慨解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次来到柴桑,孙权、四族、刘备和夏吟坊四方会谈,孙权和四族是坐地虎,夏吟坊是各方争取的力量,都不可能接受吃亏的结果。只有刘备,既有求于人,又没有强横的背景,很大的可能是,为达目的,不得不在其他方面让渡利益。
若孙权和四族强势,刘备很有可能即使最后得到江陵城,也没有力量向西川进取。这样,刘备困在江陵城,不但黄顺希望跟随刘备的力量一同进川的规划落空,黄顺的江陵分舵计划,也会因刘备的滞留江陵而流产。
更为关键的,若刘备在进川准备上浪费太多时间,让关中的曹操争得先机,先一步从汉中进川,那刘备作为三足鼎立中的一足,就要提前退出历史舞台了。
黄顺能够笑傲当世,纵横捭阖,靠的就是依靠梦的帮助,能够提前预知三分天下。黄顺的一切布置,都是建立在三分天下的基础上。
若刘备不争气,没能成为三分天下中的一分。天下变成了两强对峙。虽然黄顺在曹操和孙权处都有布置,但毕竟黄顺投入的大头,都在刘备处,可谓损失惨重。
再加上,黄顺最大的希望,就是看到姐夫能够避免梦中的悲情结局,一直梦想着姐夫掌握蜀汉政权时,自己能够更帮助姐夫,完成大业。
所以,权衡局势和利弊后,黄顺不得不未雨绸缪,先行给刘备打针强心剂。让刘备知道,在江东的损失,能在黄顺这里得到充分的补偿。
(本章完)
第465章 周瑜的箭伤()
“补偿嘛,肯定是有的,”黄顺笑嘻嘻的说道,“但是,现在,我不会给你们任何承诺。毕竟,这事还只是个意向,八字还没一撇呢。等我从他们身上切实的捞到了好处,我一定不会忘了玄德公的那份。
若玄德公对我不放心,可以让姐夫做监督嘛。咱们毕竟还是一个阵营,如何分配好处,好说话。多了少了的,我不会与玄德公过多计较。相信玄德公也不会跟我较真,是不是?”
刘备哈哈大笑,“三少说的大实话。”
黄顺交代完自己的事,就要准备撤。刘备这段时间一直没捞着黄顺,心里很是没着没落的,现在黄顺主动送上门来,哪能轻易放他走,死活留下,又与黄顺计议了半天到柴桑后的协调行动,这才放走黄顺。
接下来的路程,风平浪静,平静的表面掩藏着暗地里的风云涌动。黄顺再也没机会修炼心法,不是刘备、诸葛亮找他有事,就是马谡、林卓他们找他商议进城后的日程安排。就是他自己,也需要找陆吟霜、白雪、程瑶她们商议一些事情。
对黄顺来说,悠闲的日子已经远去,还未到柴桑城,他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十几天后,大队人马终于赶至柴桑城下,孙权带领麾下文武百官,齐齐出城远迎。三千丹阳兵站立官道两厢,旌旗猎猎,衣甲鲜亮。路遇小块平坦地段,便有花样百出的民间舞艺、杂耍搭台演出。衣服五颜六色,扮相更是千奇百怪,漂亮的堪比仙女,丑陋的宛如怪物,唱腔更是南腔北调混搭,却杂而不乱,向荆州来客展示着主人高深的文艺修养。
黄顺久闻孙权大名,今日却是头次见到真人。当然是目光灼灼,盯着人家不放。
但见孙权,头戴麒麟吐火张良冠,身穿精心裁剪的青色箭袖窄腰采风袍,脚蹬三角虎皮纹路靴。眉似刀裁,眼若明珠,阔嘴大耳,鼻梁高挺,脸色温润如玉,走路龙行虎步。谦和不乏锐气,热情不失冷静。不愧未来的江东之主。曹操见之,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今日黄顺见之,更是自惭形秽,不堪与之比肩。
黄顺盯着孙权,同样的,孙权对黄顺也是闻名已久,头次见面。大老远的,目光就牢牢锁定黄顺,上下打量。
孙权眼中的黄顺,黄巾裹头,素袍窄衣,难掩主人的高贵潇洒。面皮白净,细眉细眼,透出十分的洒脱和精灵。绽颜一笑,宛如女人般妩媚可人;凝眉沉思,形象不输当世一流军师。果然是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