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一笑,说道:“你是为白天的事情而来?”
黄顺拍手笑道:“果然是师傅救的场子!”
黄忠不当回事的摇摇手,说道:“正好路过碰上,顺手的事,你不用放在心上。”
黄顺自己找座椅坐下,看着黄忠,说道:“师傅出手,我还不至于大晚上的赶过来道谢。只是心中有些疑问,若今晚不能解开,总是睡不着。这才冒昧过来打扰。”
“你问吧。”黄忠招呼程瑶坐下,自己挑了挑灯芯,和蔼的笑着。
“师傅先后曾经指点过很多人武功,却从没正式收过徒弟,为什么却破例收我为徒?论资质,论志向,就算师傅有心收徒,传授衣钵,也不该是我才对。”黄顺终于问出早就有的困惑。
黄忠哈哈大笑,“难为你憋得这么辛苦,这时候才问出这话来。没什么别的原因,我就是看好你,才收你为徒的。”
黄顺当然不会满意这一笼统回答,继续问道:“师傅看好我?我一无武功底子,二无练武志向。虽然拜师学射,也远不如别人练功练的勤快。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练腻歪,就放下不练了。师傅说看好我,我实在看不出来,我有哪点好,让师傅看上了。”
黄忠笑道:“退回十年前,你说的这些,我都认可。但现在嘛,我还就看好你说的这几点了。”
“师傅可否说的更详细些?”
“这话说起来就长喽。”黄忠捋着花白胡须,“我从小就醉心习武,尤其喜欢射箭。在我看来,能够远距离用弓箭解决战斗,就没必要非得近身格斗分出胜负。
后来,随着射艺日益精进,其他武功,我便尽数放下,一门心思的钻研射术。这一钻研,就是三十年。
直至过了花甲之年,仿佛一下顿悟,我终于明了纪昌所说的‘不射之射’之精髓所在。原来自己在射艺上,走过那么多弯路,可以说绕了一个大圈,最后又回到原点。
此前,我早已因射术精湛而闻名,不少习武之人慕名而来,希望能够投入我的门下习射。我一直觉得,论射箭,我自己尚没有琢磨透,怎能去教授别人,误人子弟呢。所以,我便一直没有收徒,顶多指点一二而已。
等我悟透了‘不射之射’的精髓后,这才有收徒的想法。但有志于习射的人,在我看来,都不合适跟着我学。我不希望我的徒弟,也跟我一样走过那些弯路。
我要找的徒弟,首先一点,便是没有丝毫的武功根基。只有一张白纸,才能完全接受我的理念,没有其他掣肘。
其次,心性要随和,不能过于执着。过于执着,便容易走极端,总想着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出人头地。
这样的徒弟胚子,可不容易寻找。这些年来,你还是我遇到的人中,第一个满足条件的。”
“我倒觉得,大多数孩子,都符合你的择徒条件呀。”黄顺不信自己那么特殊,偏偏就满足了黄忠择徒的条件。
黄忠摇头道:“小孩固然是一张白纸,却不定性。一旦在射箭上寻找到乐趣,就会全身心扑上去,犯了执着大忌。”
“我还是头次听说,收徒不要执着的的徒弟。”程瑶忍不住插嘴道,“练功是件苦活累活,没有一颗执着的心,无论如何坚持不下去。黄将军不要执着的徒弟,有什么道理吗?”
黄忠说道:“道法自然,武功也是如此。再高的射术,再精妙的招式,也是后天苦练,让身体记住这些射术和招式而已。一个人,能够练到不经头脑,身体直接出招,已是罕逢敌手的高手。因此,便停留在这一境界,终生再无寸进。
其实,还有更高层的武学境界,就是让心记住那些招式。达到这一境界,招式的使用,甚至无需经过人的头脑和身体!往往自己都不知怎么回事,招式已出,敌人已中招倒地。或者敌人的偷袭已到眼前,头脑和身体都来不及做出反应,但心已出招,挡住敌人的必杀招。
我这么说,你们能领悟的透吗?”
程瑶似懂非懂的摇头:“再厉害的招式,也是经由身体使出,怎么可能摆脱掉身体,由心使出招式来呢?”
黄顺却眼前一亮,拍案惊呼道:“潜意识!第六感!”
(本章完)
第437章 抢亲()
这下连黄忠也好奇起来,“什么潜意识,第六感?”
黄顺这才发觉,自己无意中,使用了两个梦中才有的概念。于是,黄顺便把人都有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之外,还有第六感,就是潜意识。解说了一遍。
潜意识,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存在。是人类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通过代代相传,无数先辈们留给后世的压箱底的保命能力。
譬如,即使一个婴孩,见到比自己大的东西,也知道害怕躲避。这就是潜意识的作用,是人类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总结的保命意识:大就意味着危险!
再譬如,人们普遍对黑夜存在恐惧,这也是潜意识的作用:黑代表着危险。也是人类先祖付出惨痛代价后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黑夜里少出门,外面有猛兽出没。
潜意识可以避开人的大脑和身体,直接指挥人的行动,以趋吉避凶。很多千钧一发之际避开危险,逃脱一劫的人,事后回想当时,整个人大脑一片空白,当机了。至于自己当时怎么能够做出事后回想都有些匪夷所思的动作,逃过一劫,却是怎么也说不上来。
其实,这就是潜意识在指挥着人的身体,避开了风险。完全没有经过人的意识。事后,人通过意识来回想当初的行动,自然想不通。
黄顺连说带比划,又举了一大堆例子,总算让眼前的两人,明白了潜意识和第六感的概念。
黄忠感叹道:“人比人,气死人呀!我几乎花了毕生时间,才参悟透这个道理,也仅仅是在射箭上参悟透而已。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已经领悟到这一层,甚至都起好了名,道理一套一套的。是我太笨,还是你太过聪明?造化弄人呀。”
黄顺连忙说道:“我不过是机缘巧合,听别人说起过这个道理,觉得新鲜,就记住了而已。师傅是靠自己悟出来的,悟出一点是一点,真正是属于师傅的东西。不像我,也就痛快痛快嘴皮子。”
程瑶则说道:“什么潜意识,第六感,弄得人头都大了。我还是更关心眼前的问题。黄顺的条件,怎么就能被黄师傅看上,成为你的唯一弟子呢?”
黄忠继续说道:“黄顺无志于武功,于武学上堪称一张白纸。但我承认,我看走眼了。他的见识,显然在我之上!
而且,黄顺即使接触到射艺的精髓,也不会被其迷惑住心神,一头栽进去,出不来。这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执着的人最容易走岔路的环节。我栽进去,用了三十年时间,才勉强走出来。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
黄顺能做到,是人主射,而不是射主人。只消遇到好的师傅,黄顺就能掌握最高射艺,成为一代射箭高手。”
“可是,黄顺也说了,他没有恒心,不知什么时候就放弃了。就这样也行?”程瑶还是不死心,继续问道。
“哈哈,”黄忠大笑,“射箭本来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是人们步入歧途,这才越弄越复杂,好像射箭是件多大的事一样。
我开始便教黄顺盲射,就是让黄顺从开始接触射箭,便是心射。一切的射箭技巧、动作,都在心中完成。这样训练,进境一日何止千里。不过几月时间,黄顺现在,已经能做到心中定位,不失目标所在了。
我相信,再过数月,心到手到箭到,黄顺就能做到。”
听黄忠如是说,黄顺马上想起白天自己临出手那一刻那个美妙的感觉,连忙告诉黄忠。
黄忠惊讶道:“没想到,你的进步,还在我预料之外!照你这么说,当时若你手中拿的是一张弓,而不是一枚铜钱,无需我出手,你自己就能办到。”
黄顺惊喜道:“真的吗?”
黄忠长身而起,笑道:“现在外面一片漆黑,无需遮眼,我们现在就出去试试。”
能得黄忠亲自指导射箭,黄顺求之不得,连忙起身,跃跃欲试的跟在黄忠后面。
摸黑来到院后的演武场,黄忠插好箭靶,让黄顺记好位置,然后带黄顺来到一百步开外的射箭位,交给黄顺一张弓,一支箭。
黄顺习惯的闭上眼睛,用心感知箭靶的位置,弯弓搭箭,仔细的调整方位。良久,这才一松手,嗖的一声,一支箭钻进夜幕之中,不见了。
三人来到箭靶处,果然,一支箭,稳稳的插在正中心!
程瑶忍不住雀跃道:“真的射中了唉!你怎么做到的?”
黄顺摇头,笑道:“别问我,我刚才之所以长时间不射,就想在心里体会这种心射的感觉,结果什么也没有,最后就是对着心中的箭靶中心,射了出去。就是这么简单。”
程瑶惊叹道:“心射的道理,我多少也懂一些了。我只是纳闷,你就算心中有箭靶,可你的手上,并没有任何的射箭技巧,怎么能射这么准的?”
黄忠笑道:“你还是没有从之前的谬误中走出来,通过磨练手上的技巧,达到习射,如我般,用了毕生精力才达到;而黄顺,你也看到了,不过习射几个月,就已经是天下少有的射箭高手了。这就是大道至简的道理:过了心射这一关,其他技巧,根本不成问题,无需专门练习便能做到。”
为了让程瑶相信,黄忠特意在黄顺面前,演习了一把连珠射的技巧。一连十支箭,成一条直线,射了出去。
然后,根本不给黄顺试手的机会,直接让黄顺用连珠射的技巧,再射一次。
黄顺接过弓,在心中模拟刚才黄忠的动作,这回没有迟疑,张弓就射。
“天呐!”边上程瑶一声惊呼。黄顺连忙睁开眼,急切的问道:“怎么了?我射出来了吗?”
黄忠带着他俩来到箭靶处,之间十支箭首尾相连,插在靶心处。
“这便是心射的威力!”黄忠只说了一句话,便无需再言。眼前铁的事实,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黄顺摸着箭矢,直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射出来的效果。
“天呐!少爷,”程瑶捂着嘴,不可思议道,“一夜之间,你就变成武功高手啦!”
(本章完)
第438章 众人拾柴()
这下连黄顺都有些大惑不解,问黄忠道:“我从来没有练过连珠射法,为什么能够射出来?”
黄忠笑道:“这就是心射的威力。掌握了心射,那些花里胡哨的射箭技巧,根本就是一点就通。
你忘了,我除了让你每天训练心和手的配合外,还给了你一片口诀让你每天背诵十遍。那篇口诀,看似简单,却是心射的总纲。你能有今天的成就,口诀功不可没。”
“原来如此!”黄顺喜滋滋的道。
……
从黄忠处出来,程瑶一路上都在默默的想着事情,很安静。黄顺却沉浸在兴奋中,不停的说话,手舞足蹈。
后来发现程瑶异常的沉默,便好奇问道:“你在想什么?”
程瑶点头道:“我在想少爷一直跟我提的:无招胜有招。本来我以为自己已经领悟了,今晚跟黄老将军一番接触,我发现,我对‘无招胜有招’的领悟,得以更深一层。其中的道理,与‘大道至简’有异曲同工之妙。”
黄顺点头道:“你能领悟到这一层,就说明,你的武功修为,又进境了。现在,我身边的人,早已无人是你的对手,你对自己的武功,到底有多大把握?”
程瑶笑道:“真正的高手,我只见识过墨爱。我感觉,现在如果墨爱站出来,跟我单打独斗,我有把握不败。”
黄顺拍手欢笑道:“你既然有这个自信,那就一定能做到!你只做到不败还不够,还要能战而胜之才行。这样,即使墨氏派出超一流杀手,我们也不怕了。”
程瑶嘟起嘴,没好气道:“就知你会这么说,我知道啦。”
说完,程瑶想到黄忠,忍不住赞叹黄忠真是一代高人。末了,又问道:“刚咱们也没看见黄老将军的家人,他们不在这里吗?”
黄顺说道:“师傅就没有家人。”
程瑶吓一跳,“黄老将军年过六旬,怎会没有家人呢?”
黄顺说道:“当年师傅醉心于射术,其他诸事不顾。后来虽然娶妻生子,却不幸夭折。妻子伤心过度,也不幸过世。师傅从此便再不娶妻。也就一直没有子女。”
程瑶有些惋惜道:“可惜,黄老将军多好的人,却没有后代继承他的衣钵。”
沉默了一会,程瑶又道:“或许,老将军一直思念他的亡妻,又或者,他觉得自己一心钻研射术,对妻儿关心不够,心怀愧疚吧?”
黄顺点头道:“你的这些猜测,都有道理。但这些毕竟是师傅的隐私,我们还是不要刨根问底的好。”
接下来的日子,黄顺主要被刘备拉着,商讨如何上路,以及到了柴桑,如何共同面对孙权。
刘备想的很多,却十分零碎,几乎是想到什么就拉着黄顺说什么。有时候,黄顺也感到十分好笑:这个刘备,怎么说也是五十出头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患得患失,跟个不经事的少年似得。
一天晚上,黄顺难得留在家里,没有在外面赴宴。陆吟霜她们便拉着黄顺,让他给她们讲故事。
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黄顺带着她们,来到院里的平台处,欣赏着满天繁星,讲述那些斗转星移,却依然流传不息的历史故事。
在黄顺讲完两个,第三个故事刚开了个头,彭威从外面走了过来,歉意的向陆吟霜她们告了罪,便上前,交给黄顺一封书信。说是江东方面派人送过来的。
“来人呢?”黄顺一边拆书信,一边问道。
彭威道:“江东方面只把信送到鲁肃处,由鲁肃派人送交少爷。”
黄顺点头不语:如此谨慎,自然是怕刘备方面知晓。也只有鲁肃,才能随时掌握自己的行踪,瞅准今夜的机会,把信送过来。
黄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