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三国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颠覆三国记-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受质询。

    黄顺痛苦的捂着脑袋,说道:“这个家伙又怎样了?你慢慢说,容我有些心理准备。”

    褚仁回到邺城,一方面加强对河西的形势掌控,另一方面,就是对司马氏加强了渗透和侦查,尤其是墨昆那帮人,更是褚仁的重点侦查对象。

    曹操用兵潼关,司马懿也跟着上了战场。墨昆没有一同跟随,而是留在邺城。自从上回在黄顺那里跌了跟头,墨昆低调了许多,不再嚣张跋扈的在很多事情上替司马懿做主,而是扑下身子,为司马懿做其他大族的工作,同时结交曹氏诸兄弟,发展人脉。

    墨昆毕竟习惯了高高在上,做这些低三下四的活,开头还觉得新鲜,充满干劲,时间一长,就失去了兴致,索**给手下去办,自己又开始动着脑筋,想他自己的招了。

    司马懿寄回的家书中,有提到曹操一旦占据关中,便会向西凉发展,威慑汉中。墨昆马上眼前一亮,终于发现了他大展身手的好地方。

    西凉靠近西域,诸部杂居,与西域民风民俗差不多,而且,西凉远离邺城,做事没有诸多顾忌,墨昆完全可以放手大干。只要能在西凉一带打出一片天,进而占据河西,对司马氏日后窃取大位,也不是大有裨益吗?

    反正现在的司马氏,需要韬光养晦,基本上也用不上墨昆及他手下的一众人手。既然如此,还不如让墨昆带他们出去,在广阔的河西地面,折腾一番,就算不成,至少,也是锻炼了队伍,熟悉了地形。

    说干就干,墨昆兴冲冲的带人离开邺城,来到潼关前沿,自己一人找上司马懿,告知自己的想法。

    司马懿对墨昆的态度,自始至终没变,可以利用,绝不倚重。墨昆愿意去西凉折腾,那就让他折腾去。反正折损人手,也不****司马懿的事;有了成就,司马懿也能跟着沾光。至少,司马懿日后可以把子侄辈派到西凉,发展势力。

    得到司马懿点头的墨昆,当即离开,带着他的人,先南下南阳,再通过武关,进入关中地区,然后直奔长安,从长安赴西凉。

    “现在那个墨昆,人已经在西凉了?”黄顺惊问。墨氏刺客的厉害,黄顺想起就心有余悸,若墨昆已在西凉,他绝不会去凑热闹。乖乖打道回府,才是正途。

    褚仁嘻嘻笑道:“听说我连墨昆的路线都摸得这么清楚,主公被吓到了是吧。放心,他现在该是刚到南阳,离西凉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黄顺开始打起退堂鼓,说道:“既然张既和墨昆都盯上了西凉,不久曹操大军也会拉过去,我们去凑这个热闹,合适吗?还不如想想,怎么趁曹操和马超对峙潼关时,从中捞些便宜,赚点银子花,才是正路。”

    褚仁当即反对道:“这怎么行!西凉那一小块地方,我还没看上呢。那个张既、墨昆都盯上西凉,就让他们去。我们撇开西凉,直接穿越腾格里沙漠,拿下凉州城,就成了。”

    祖渊立即拿出褚仁带来的河西地图,一番找寻,找到凉州城的位置,再看看西凉地区,二者之间,相距足有千里!不禁咋舌道:“真亏你想的出来!这绝对是疯子才能想出的主意。

    凉州城是羌人的大本营,那里一年四季都有重兵防守,就凭我们现有的力量,就算偷袭,也不大可能得手。而且,我们绕这么一个圈,完全没有后方,太过冒险了。

    就算我们侥幸打下凉州城,在整个羌人世界里,不啻捅了马蜂窝。我们拿什么抵御蜂拥而至的羌人?”

    黄顺也凑过去看了,看的哈哈大笑:“褚老,你这是地图上用兵呢。你难道不知道,我们要赶过去,既然穿越沙漠,还要翻山越岭吗?除非我们轻装前进,否则,怕是到死也过不去。轻装就算到了,我们拿什么攻城?你也胡子一大把了,用兵比我还幼稚。”

    褚仁嘿嘿冷笑,接口道:“能人所不能,敢做人所不敢想,方能成就大事。当年曹操千里突袭乌桓,谁能想到?结果曹操赢了!现在,只要少爷敢下决心,你们所说的问题,都有办法解决。”

    黄顺连连摇头:“这样太冒险了,一旦失败,逃都没处逃,直接被那些羌人给撕碎了。我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褚仁还想再说,祖渊拦住他,说道:“比起这个,我们似乎还是讨论下眼下的榆林城,更有意义。”

    褚仁一翻白眼,反问道:“榆林城有什么问题需要讨论?”

    祖渊说道:“我们占了人家的城,你难道就不怕,那些潼关前线的羌人,一怒之下,挥兵打回来吗?还有,你那个主子,就没给你什么锦囊妙计,让你给曹操下下绊子?还有我们少爷说的,趁着两边大战,想办法捞点实惠,才是最实在的。”

    黄顺拍手大笑道:“对对,这才是我们该严肃认真研究的事儿。你刚才说的,慢慢议,不急。”

    褚仁见祖渊和黄顺对他苦心经营的河西战略不感兴趣,也知现在诸多条件不成就,黄顺怕担风险,只好先放下,改说别的。

    (本章完)

第283章 圆满解决() 
就在黄顺、祖渊和褚仁三人密室共议大事时,外面发生了一件大事,闹将起来,无论程瑶还是呼延康,都摆平不了,无奈,只好来打断三人的谈话,抓他们到前台,出面处理。

    原来,呼延辽带兵外出扫荡,今天满载回城,本来是满怀喜悦,心情荡漾的,谁知路上却碰上一件糟心的事。

    大街之上,呼延辽竟然撞见几个汉人合伙欺负一个羌人大汉!这就有点稀罕,往日里看惯了那些羌人、羯人欺负汉人,现在竟然反过来。呼延辽好奇之下,便驻马看个热闹。

    谁知那个羌人一见呼延辽的装扮,就知他不是汉人,不顾一切的推开对他拳打脚踢的汉人,上前抱住马腿就开始痛诉汉人的暴虐。自从汉人的强势城主来到,汉人咸鱼翻身,便开始了对羌人、羯人的打击报复,程度之烈,令人瞠目结舌,不敢置信。

    呼延辽听那个羌人说的夸张,便随口向那几个打人的汉人求证。那几个汉人嘴里骂骂咧咧的,根本不把呼延辽放在眼里。

    汉人的话虽然难听,呼延辽还是听出来了,那个羌人没有撒谎,当下大怒。呼延辽自己就是胡人,感情上自然向着胡人。现在看胡人被汉人如此欺负,他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便不再废话,使个眼色,示意亲卫上前,先把眼前这几个敢冲撞自己的汉民做了再说。

    那些汉民,生活在胡人的压迫之下久了,察言观色的本事不是一般的高,呼延辽的脸色一变,他们就知不好,撒腿就跑,边跑还边喊:“救命啊,贱胡又欺负我们汉人啦!”

    现在的榆林城里,到处都是汉人,这一嗓子喊出来,呼啦便围上一群汉人,群情激愤,跟呼延辽的亲卫对峙上了。

    呼延辽知道,黄顺正在四处招揽汉民,这些汉人,在黄顺眼里都是宝贝。他可以惩罚的名义杀几人,但一群汉人,他还真没那个胆子,下令全屠了。

    那些汉人看出呼延辽的犹豫与胆怯,不禁胆气更壮,干脆把他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不让走了。

    呼延辽这个气呀,挥手一马鞭,便抽向距离自己最近的汉人大汉。那人毫不含糊,直接倒地,满地打滚,撒泼的喊:“胡人杀人啦,胡人杀人啦!”

    人群一阵骚动,开始有人大胆的抢呼延辽亲卫的手中武器。眼看现场就要不可收拾,姚节和毛义的巡逻队来了。驱散人群,这才把呼延辽一众解救出来。

    事件虽然过去,可呼延辽心里那个憋屈,气冲冲回府后,就要去找王珣理论这事。还未出门,便驻步不前。呼延辽一想,得多了解些情况,特别是搜集一些汉人欺凌胡人的事例,这才能更好的支撑自己的愤怒,自己在王珣面前,就更理直气壮。

    现在,整个榆林城,到处都在上演着汉人对羌人、羯人的反攻倒算大戏,呼延辽的调查,毫不费力。

    于是,准备充分的呼延辽,就盛气凌人的找王珣理论这事去了。

    王珣这些天,一天到晚听到的都是残暴的胡人如何欺压汉人,虽然这些天他出面帮汉人狠狠出了口恶气,但心中终是激愤难平。这个时候,呼延辽找上门来,替胡人打抱不平,这不正好撞到枪口上吗。两人立刻针尖对麦芒,呛呛起来。

    两人各自的护卫一看主子动了真火,当然义不容辞的上前助阵,这下,两边就是真正的剑拔弩张,一点火星就能造成流血冲突事件。

    程瑶和呼延康得到飞报,马上赶过来,程瑶拦住王珣,呼延康抱住呼延辽,把二人勉强分开,这才把一场内讧化解。

    两人被分开,嘴上仍然不放松,继续据理力争,指责对方袒护一边,歧视另一边。

    程瑶和呼延康听了一会,也听出来了,两个人都有一肚子理!现在两人尖锐对立,谁也不肯妥协,谁也不能妥协,她俩你看我,我看你,一时也想不出好办法平息这场风波。

    这个时候,程瑶想到黄顺,这事,只有他出面,才最合适。

    了解完前因后果的黄顺,也感到挠头:这事,牵扯到汉胡关系,非常敏感。偏向哪一边都不行,和稀泥更是要不得。黄顺还真不知,如何处理才能恰如其分。

    黄顺现身后,呼延辽和王珣都闭了嘴,等着他说话,给这场争执来个最终判决。两人都认为,自己在黄顺那里,更为重要,黄顺肯定会向着自己。所以,两人都是得意洋洋的瞥了对方一眼,眼神的含义出奇的一致:小子,我这边可是来了撑腰的人,看你怎么吃瘪吧。

    两个人都期待的看着黄顺,等着黄顺发话支持自己。两边的眼神讯息都收到的黄顺,更感到头大:两人立场针锋相对,根本就不给黄顺站中间立场的空间。

    “要是白雪在就好了,她一定有办法。”为难之际,黄顺不禁思念起白雪来。现在,白雪不在,无人替他出谋划策,只有黄顺自己硬着头皮面对了。

    “王珣,你怎么搞得?”黄顺知道不能冷场太久,虽然还没有什么好主意,却也只能先开口,镇镇场子。黄顺决定,先两边各打五十大板再说,“我让你把那些汉人从羌人、羯人手里解救出来,可不是让你偏向一边,对另一边打击报复的。无论羌人、羯人都是你的治下百姓,你该一视同仁才是。”

    王珣有话要说,却被黄顺粗鲁的一挥手制止。

    说完了王珣,黄顺的矛头便指向了呼延辽,“你路见不平,仗义相助,这个没错。汉人欺负胡人,当然不应该。只是我想知道,胡人欺负汉人时,怎么不见你这么仗义呢?你扪心自问,你这次替那个羌人出头,是出于公心,还是因为你自己也是胡人,所以才要替他出头?”

    呼延辽也有话讲,还是被黄顺举手打断。现在的黄顺,话匣子打开,已然收不住了。

    “我不止一次跟你们讲过:汉胡平等。这不是一句空话,一句口号。可你们呢?可有把这句话真正放在心上?

    你,王珣,那些羌人、羯人欺压汉人,是该惩治,但不能这么个简单粗暴的报复式的惩治。至少,你得像个地方父母官一样,立案、侦查,开堂审理,认罪、判决、签字画押吧。

    而且,你也得讲究个方式方法,杀一儆百吧?难道,为了给受欺压的汉人出气,你准备把那些羌人、羯人全杀了吗?汉胡冲突几百年了,彼此都有血债,真要追究起来,随便抓起个人来杀掉,也不会杀错。这种报复式的惩治办法,有意义吗?人全杀了,谁来供养你?

    还有你,呼延辽,街头上看见几个汉人欺负一个羌人,你就驻马问个究竟。胡人在你心中,就不能被汉人欺负了是不是?你若愿意管这些闲事,以后我可以专门让你管这个,打仗的事,我另安排别人。

    在榆林城,汉人被那些羌人、羯人欺负的久了,现在开始伸张,难免有过火的时候。你不反思羌人的不对处,反抓着汉人打人的事不放,你什么意思?胡汉平等,在你这里,是真正的平等吗?

    今天,你俩的冲突,看似都占着十分的道理,却都有十分的理亏。你们不是小老百姓,你们的手上,掌握着全城人的前途和生死,你们能意气用事吗?

    现在,我命令你们,各自回去,写份检查交给我,不少于一千字,不要拿来糊弄我。我觉得检查的够深刻,才能过关。否则,就一直写下去。”

    (本章完)

第284章 算命() 
黄顺一番痛心疾首的话,终于将二人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二人低着头,不说话了。

    这时,程瑶好奇的问道:“少爷,刚你说的检查,是什么东西?”

    黄顺噎了一下,刚才只顾嘴巴的痛快,忘了检查这东西,是梦中的玩意。

    “检查吗,跟检讨差不多。写检查,就是让他俩认清自己的错误所在,深挖自己内心深处的错误意识,做出深刻反省。不能我长篇大论说一通,他俩谁也没往心里去,以后该干嘛还干嘛,这不是浪费我一番口水吗?所以,检查必须写。”

    呼延康“喔”了一声,恍然道:“原来是这样。我三哥有难了,他提笔就头痛。哈哈。”

    程瑶则拍着王珣的肩膀,像个老师般勉励道:“好好写,就当是少爷给你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不及格可是不行的喔。”

    王珣红着眼睛,拿手狠狠擦了一把,突然大步走向呼延辽,在他面前站定,大大的鞠了一躬,说道:“是我太鲁莽了,不配做一城之主,更不配做三部盟主。我向你道歉。”

    王珣这一突然举动,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呼延辽更是如此。

    “不不,是我太狭隘了,还以下犯上,是我不对。”呼延辽连忙也给王珣鞠躬道歉,“我没把少爷说的胡汉平等当回事,以后,我一定注意,坚决改正。”

    两人互相道歉完毕,对视一笑,握手言和。

    程瑶和呼延康欢呼:“这事终于解决了!”

    黄顺很有成就感的看着二人冰释前嫌,脸上却不表示出来,“别以为你们私下里言和,就可以逃避写检查。明天这个时候,我就要看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