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兵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澜清提出了双方合作的先决条件,那就是杜邦家族必须放弃向日本出口武器装备,否则双方没有合作的可能。而伊雷内的态度也让李澜清很震惊,这位杜邦总裁竟然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了。随后李澜清也按照承诺将墨西哥的代理权给了杜邦家族。

    虽然墨西哥的市场并不是很大,但是李澜清相信一年下来的利润绝对不会少的。况且杜邦家族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军火公司,而且还是全美最大的矿业公司,李澜清还是希望和他们在军火以及工矿业生意上有所合作,而不是青霉素。

    事实上杜邦家族之所以如此痛快的就同意李澜清的条件,一方面固然是青霉素药物的暴利所诱惑,另一方面未尝不是国内的局势迫使杜邦财团必须尽快抽身。要知道现在全美绝大多数的人对于残暴的日本政府和军人都没有太大的好感,反对美国和日本政府进行军火生意充当侵华帮凶的呼声越来越高,几乎每个一段时间就会有城市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

    而作为全美最大的军火商,同时也是日本进口武器最重要的提供商,杜邦家族是当其冲,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由于美国武器火力虽然强大,但是弹药消耗太过于严重,因此日本军中还是倾向于进口德国货或者是自行生产,所以杜邦家族虽然是日本最重要的军火供应商,但是每年的销售额并不是很高,除了双方几年前那单无烟火药的交易之外,其实交易额并不是很高。

    这利润少不说,还要承受如此大的压力,伊雷内早就想抽身了,只不过家族内部的一些人一直在反对而已,现在正好以此为借口抽身。

    先不说杜邦家族,马铮最看重的还是苏联。作为紧靠绥察地区的唯一的军事大国,马铮最希望还是可以和苏联人合作了,毕竟地缘关系实在是太近了。

    而华夏公司同苏联政府这边谈判也是比较顺利的,一方面李澜清对于苏联为中国支援了大量的军事援助而心存好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延安方面打过招呼了,所以谈判也比较顺利。

    与其他各国不一样的是,马铮德希望与苏联进行全方位合作,什么叫全方位合作呢,也就是双方除了可以在青霉素这一个项目上合作,同时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合作,比如石油工业和军事工业等。

    而且考虑到苏联现在国内的经济正处于高展阶段,资金极为缺乏,所以伍连德允许苏联以石油以及汽车、战机来抵货款,双方可以在外蒙地区进行交易,方便又快捷。(。)

第五百八十八章:7000万订单(第十一更!)()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八十八章:7ooo万订单(第十一更!、求月票、求一切!)

    苏联方面并不清楚华夏公司和八路军以及延安方面的关系,这是马铮刻意要求的,他很清楚莫斯科那个大胡子的霸道。一旦知道华夏公司和八路军之间的关系,很可能直接伸手要,因此在让李澜清出国前就特意和主席商讨过这个问题,马铮的意思就是装作不知道。

    对此主席等人也没有意见,只是叮嘱马铮,希望华夏公司还是出于大局考虑,给苏联方面一定的优惠。

    有了这些合作基础,双方的谈判很顺利。很快,苏联经济建设委员会副主席切尔科夫同李澜清在旧金山签订了合作协议,苏联可以于39年1o月前为华夏公司提供价值两千万美元的工业设备和武器装备,并且送到中苏边境地区,而华夏公司则是要为苏联免掉那15oo万美元的保证金。

    另外第华夏公司要在出厂价上给予苏联一定的优惠,此外双方还要在石油工业以及军事工业等多个方面进行合作,例如双方一起建立和开油田等。

    合同签订完之后,各国迅将15oo万美元的保证金存到了李澜清设在花旗银行的户头上,同时存入花旗银行里的还有5ooo万美元的货款以及价值两千万美元的黄金。之所以出现黄金是因为华夏公司有规定,各国今后所有的货款都必须以美元结算,如果没有美元的就以黄金交易,英镑、马克、卢布等等一概不承认。至于国民政府行的法币华夏公司更是不相信,所以无奈之下很多国家只好用黄金来与华夏公司交易了。

    关于公司的产能,现在已经有4条生产线开始加班加点生产,每月可以生产价值五千万左右的产品。此外华夏公司设立在旧金山北郊的工厂正在不断地加紧建设,预计半年后产能将提高到现在的十倍左右。

    毕竟生产技术和设备都是现成的,他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建设厂房和搭建生产线,至于生产原料之类的都废不了多少事儿。

    现在唯一让马铮担心的是和国民政府的合作,说实话,之所以与国民政府合作完全是为了抗战,为了保存国家元气。整个抗战中华民族共伤亡35oo万人,这个数字一直是伍连德不敢想象的一个数字,而这些人里面有很多一部分是战死的。而在战死的那些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伤口感染所导致的,所以马铮才要和国民政府合作。目的自然是为了减少伤亡,保存中国国防力量的元气。

    但是马铮更清楚,此时的国民政府已经从根子上烂了,他担心药品会大规模流入日军上,所以对于国民政府对药品的使用有了明确的规定。任何药物使用必须要在专业的严格的正规的医院内使用,战场上丢失15盒以上的青霉素药品就必须与华夏公司打招呼,国民政府也要严格规范青霉素的使用。一旦查出有人勾结日寇,将药品卖于日本人,华夏公司有权立即停止与国民政府之间的合作。

    青霉素生意让华夏公司一夜之间成了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大公司,连带着伍连德也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医学家了,因为在华夏公司对外的声明中,青霉素是伍连德和李澜清共同研出来的。但是为了保护李澜清,除了亨利以及伊雷内等有限的几人之外,没有人知道李澜清其实是华夏公司的事迹控制者。

    而第一批交易就达到七千万美元的事情也通过秘密渠道传回了国内,这让延安的诸公也倍感惊讶,随即主席亲自下令,将李澜清以及这个计划的全部资料封存,列为党内最高机密。

    看完李澜清传回来的电报之后,马铮既欣慰又心疼,想到那个柔柔弱弱的丫头竟然因为自己的一个决定就远赴重洋,至此千山万水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而且还要时刻面对各种危险,这让马铮感到很是愧疚。

    但是这种事情马铮又不相信别人,交给别人他还不放心,只有委屈自家小媳妇儿了。

    不过这种愧疚之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另一个好消息所取代了,徐英辉告诉马铮,李澜清此外还通过秘密渠道来信息,说第一批工业设备以及购买的武器配件已经从加利福尼亚启程,算算时间这几天恐怕就能抵达沿海地区,到时候他们必须去接应一下。

    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消息,不过唯一让马铮感到遗憾的是,现在他们仅仅只是在鲁西地区站稳脚跟,还没有来得及向山东腹地挺进展,因此这次只能前往冀东地区接应了。

    好在整编三师现在展的很不错,势力已经渗透到了整个冀东地区,到时候由他们出面就行了,大不了马铮亲自去一趟也行。

    马铮没有在察哈尔久待,很快就再次返回冀南了,因为那里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处理。主要是山东独立师现在攻占了石门以南几乎整个冀南地区,该怎么处理这么大的地盘还真是一个问题。

    说实话,如果没有绥察军区的存在,马铮倒是希望可以依托冀南地区作为根据地,然后向山东慢慢渗透辐射。但是现在他在北方有绥察军区四五十个旗县需要管理,在鲁西也有大量的地盘需要照看,助理还要伺机向山东腹地挺进,因此没时间也没有精力留在冀南。

    至于冀南本地的行政公署的实力有限,马铮知道他们根本就吞不下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因此怎么处理这件事情还真的需要仔细斟酌一番。

    同时马铮很清楚日本的底蕴还是很深厚的,明治维新的成果绝不是一两天就能消耗完的。而这场战争还要继续打下去,时间至少还有五六年,所以打鬼子不能操之过急。

    再说日军华北方面军,这支日军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军事力量盘蹑在华北的时间已久,想要在短时间内将他们连根拔起那是不可能的。这段时间虽然看似绥察军区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绥察军区也是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这也是在消耗绥察军区的战争潜力。

    马铮意识到这样下去日军固然讨不了好,他们想要快展也是不大可能了。这两个月的苦战使得绥察军区元气大伤,尽管抢得了大块的地盘,但是士兵伤亡了近万人,虽不能说得不偿失,但是也很让马铮心疼。

    士兵的伤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武器弹药的消耗。尽管包头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很强大但是限于原料的限制,再加上还要供给八路军总部以及12o、129、115师以及晋察冀军区等部队,所以马铮所部自己的武器弹药也不是很充足。

    这次作战将绥察军区军工部苦苦累了三个月积累的武器弹药消耗殆尽,这让马铮看到了中日之间的差距,同时认识到两国之间的这场战争必须是一场长时间的持久战,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想通了这一点马铮自己立即转变作战方针,以防出现巨大的损失。他一方面命令晋中前线的部队立即返回大同,只在朔州以及代县一带留守很少一部分兵力。

    另一方面马铮命令冀南战场上的八路军各部收缩兵力,而独立师各部更是迅集结,将地盘包括大城邯郸也让给了冀南行政公署。并且由冀南行政公署出面将这段时间的战果,也就是包括邯郸城在内的一市六县打包卖给了石友三。(。)

第五百八十九章:挖坑(第十二更!)()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八十九章:挖坑(第九更!、求月票、求这石友三是何许人也?其人在民国时期也是有名的任务,不过他的名气绝对不是什么好名声。石友三一生中投机钻营,反复无常,脚踏两只甚至于多只船。曾先后多次投靠冯玉祥、阎锡山、******、汪精卫、张学良、日本人,而又先后背叛之,被时人称为“倒戈将军”,。

    这可不是国人在污蔑他,而是确有其事。不过石友三此人脸皮极厚,倒戈相向是转眼间的事情,翻脸比翻书还快说的就是这种人,因此被人成为倒戈将军也坦然受之。

    石友三最先投入冯玉祥部下,任其马夫、亲兵,后随冯逐渐升迁,石友三曾经任营长、团长等职。后冯玉祥出任西北边防督办,便提升石友三为第八混成旅旅长,驻防包头,任包头镇守使,成为其十三太保之一。

    1924年,冯动********,成立国民军,石友三任第六军军长兼第六师师长。随后,国民军遭到奉系、直系和晋系的围攻,石友三负责对晋系的军事行动,由于晋系的指挥官恰是其师商震,两军达成停战协议,后冯玉祥兵败远赴苏联,南口大战国民军溃不成军。

    由于石友三与晋军早有妥协,反面收容了许多散兵,石友三的第6师增编为3个师。随后国民军撤至归绥、包头后,代理指挥张之江等决定进入甘肃,石友三不愿西行,便联络韩复榘投降阎锡山。冯玉祥回国,表示概不追究,石友三便离开晋军,跪在冯玉祥面前,痛哭流涕地悔罪。旋即被任为第5路司令,并参加了国民党的第二次北伐。

    蒋桂战争爆后,双方都想拉拢冯玉祥。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冯玉祥决定联合桂系通电反蒋,命令各部暂往西撤。石友三率部奉命开往许昌,******的私人代表钱大钧也到达许昌,交给石友三5oo万元犒赏费,任石友三为反逆军第3路总指挥。第二天,石友三便大骂冯玉祥,宣布其“十大罪状”,投靠了老蒋。

    这年秋天,石友三被******任命为安微省主席,旋即又被命令所部开赴广东讨伐李宗仁、陈济棠。石友三及其部属不愿离开北方南下,更担心在途中被蒋军消灭。这时,两广及唐生智也派人来游说,联合讨蒋,石友三同意。唐生智领衔通电讨蒋,石友三出兵配合,命令排列在长江北岸的数十门大炮一齐炮轰南京。不久,唐生智被蒋军击败,石友三再次通电投靠阎锡山,以求获得保护。

    193o年春,冯、阎酝酿讨蒋,拉拢石友三。石友三又一次回到冯玉祥的麾下。中原大战爆,冯阎军呈现败势,石友三再次投靠老蒋。就这样石友三在民国时期不断地更换着主子,有奶就是娘,城头变幻大王旗,这倒戈将军说的就是他,一点也不冤枉。

    抗战爆后,石友三部编在宋哲元之下任一八一师师长。同年底,石友三任69军军长。山东被日本占领后,石友三奉命留在敌后进行游击战。石友三为保存实力,遂转而与八路军合作,希望在其支持下确立对山东的控制,******、杨秀峰曾到石友三部工作。

    石友三这样一个狡猾的老军阀很清楚眼下的局势,更明白手中军队的重要性。由于他本人出尔反尔的性格,无论是******还是八路军对他都没有多少好感,现在石友三所部在日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没有三几年是别想恢复元气,除非是得到******政府的支持。

    不过石友三很清楚蒋委员长的为人,想要吃蒋某人的米就必须让蒋某人看到你的价值,但是他手中的部队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不小,根本无力动大的攻势。

    而对于八路军抛出来的橄榄枝,一开始生性多疑的石友三并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石友三甚至于认为这是八路军给他设的一个套,想要石友三为背黑锅吸引日军的火力。

    但是很快石友三就心动了,因为他看到日军似乎很忌惮冀南的八路军,明明就在正定县和石门驻扎着日军的一个步兵师团,但是愣是不敢南下攻打区区几百公里外的邯郸城。

    这一下石友三心动了,不是他看不到这一点风险,而是相对于那点风险来说,只要他能将邯郸守住一个月以上,石友三相信收获将是大大滴。

    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