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郎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董郎顾-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呵,”曹操大笑道:“祀儿,你的拒婚理由听上去冠冕堂皇。但是我总觉得你心中另有他人。对不对?”

    董祀犹豫着——要不要把自己非文姬不娶的感情说出来?

    谁知此时,曹操说了一句让他惊讶的话,他笑着说:“其实对男人来说,一辈子应该不止一个女人。你无须顾虑那么多。没听说现在流行这么一句话么: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第90章 说服陶谦() 
听到曹操如是说,董祀吃了一惊。

    不过他继而一想,这也能理解。莫说汉代,即使在21世纪,女性遭受歧视,被性骚扰的还是很多。退回到1800多年前的汉代,妻妾成群,歧视女性的大男子主义也就多见不怪了。

    “义父,我现在还是……不想过早婚配。还是以事业为重吧。”董祀从未想过与文姬之外的女人结婚。

    曹操笑了:“好吧,我尊重你的选择。等你什么时候想要女人了,想结婚了再说吧。”

    靠!听了这话董祀心中有一丝不快:这么说,我想结婚的时候还得来找你?非你女儿不娶?

    嗨,罢了罢了,先不管了。

    对于成功收编了30万黄巾军,又通过掘梁王墓获得大批黄金珠宝的曹操来说,下一步的目标自然是扩张版图,占领更多地盘。

    为此,曹氏集团再次开会商议。

    汉末地图摆在众将领面前。

    向北方看,是袁绍占领冀州地盘。向南望去,正是被曹操不久前大败后逃至九江的袁术。东方且距离最近的,当属陶谦治下的徐州。

    曹操说:“袁绍老兄,我目前与他还算是同党,暂且不管。他兄弟袁术刚被我打得落花流水,且九江距离较远,去那里我们后勤粮草会有困难,故暂且放过他一马。我现在应该对付的,首当其冲是隔壁不远的的陶谦老儿。”

    众将领点头表示同意。

    董祀站起来发表意见:“陶谦这人年已60,参加过讨伐黄巾军,以及多次战役。有一定作战经验。且多年为官,担任过多处县令,以及徐州牧等官职,在民间有一定威望。我觉得我们应该先礼后兵,不应让世人议论我曹家军打击清廉好官。”

    曹操听后,思索片刻开口道:“董祀说的有理。大家不妨也谈谈看法。”

    曹洪说:“哎,跟这老家伙啰嗦什么?打他娘的!”

    夏侯淳道:“估计这老儿不会与我们结成一家。可以先修书一封,然后做好打的准备。”

    “陶谦并非高傲自大之徒。但他也不会轻易听我们的,拱手交出地盘。”荀彧说。

    曹操最后定音:“那就做好两手准备。一边首先修书请他与我们联合,另一方面随时准备出兵。”

    曹操又与荀彧和戏志才商议,最后发了封书信给陶谦。

    信中说:恭祖先生,如今天下割据多家豪强自成一体。袁术竟然与亲兄弟都反目成仇,岂能与你陶大人和睦相处?而我曹家青州军精兵强将,代表着中原最强盛的军队,是将来平定战乱维护朝廷的唯一希望。请你看清形势别走弯路,早日与我军结成联合体。切切!

    曹操派人把此信送至陶谦住处。多日之后仍不见回复。

    曹操与部下再次商议。大家都说陶谦这老头明显不把曹操放在眼里。既然这样那就开打好了。

    只有董祀与荀彧不同意。

    董祀说:“陶谦没有回复我们。但他也没有明确表示要与我们为敌。我觉得还可以再争取一下。”

    荀彧说:“我们要以理服人。让他看到我们的诚意。也让所有人都看到曹操是君子而非小人。我们从不随便欺压别人,除非你太过傲慢无礼。比如袁术那种人。”

    曹操皱着眉头道:“你们二位说的都很有理。但我们目前到底该如何做才对?如何才能让世人觉得我曹孟德是个正人君子,从不欺压别人?”

    听到这里,董祀忍不住站起身来:“义父,董祀愿意到陶谦处,与陶谦当面交流,说服他与我们握手言和,成为曹家军的盟友。”

    “你到陶谦那里去说服他?”曹操一听顿感十分惊讶:“你跟他又不熟悉,咱们曹家军与他并无任何往来……万一有什么……”

    董祀说:“义父请放心。我对陶谦的性格略知一二。他不是那种凶残之人,也不暴虐。我不会有危险的。”

    曹操捋着胡子思忖半晌,终于吐口:“好吧。那你就去一趟。你得做好准备。”

    董祀:“我知道该怎么说。你放心好了。”

    “万一有什么……我会血洗陶谦的驻地。”曹操狠狠地说。

    董祀笑:“那种情况不会发生的。”

    于是,董祀出发到陶谦那里去了。

    徐州府内。

    董祀到徐州府门前,下马向士兵报上大名。说是曹操派来的特使,请求参见陶谦大人。

    等了半个时辰,才见有人来到府门外,请他进入。

    董祀想,陶谦想必一定惊讶于自己的到来。思考半晌不知如何与自己相见。

    进门之后,董祀见到的是一个身材形瘦削,花白胡子的老头儿。东汉那会儿,60岁已经是长寿之人了。

    陶谦的客厅很简洁。仅有两位属下作陪。

    “在下董祀拜见恭祖大人。”董祀立即拱手作揖行礼。

    陶谦赶紧回答:“谢谢。请坐吧。”

    董祀坐下之后,进一步自我介绍道:“我是曹孟德大人的义子,名叫董祀,受父亲委托,特地前来拜见恭祖大人。”

    “哦。”陶谦看了一眼董祀。

    “先前父亲曾修书一封送与恭祖先生,不知大人可曾收到?”

    陶谦闻言停顿了一会儿,这才答曰:“嗯。收到了。不过我先前诸事繁多,未能及时答复。”

    董祀暗想:他一定在考虑如何答复。因为举棋不定所以干脆置之不理。

    “恭祖大人,”董祀继续说:“父亲派我来此的目的,就是与恭祖大人当面讲清楚,希望与你牵手,联合共同对付袁术等强权霸主。”

    “哼……”董祀只见陶谦鼻子里哼了一声,低声道:“当前乱世之下,都说他人是强权霸主。谁能分辨好人坏人?”

    董祀说:“义父曹操自从入仕途以来的所做所谓,想必你也知道一些。他在洛阳与济南担任官职时的表现,多为民众称颂。据我了解,恭祖大人也是一位受民众欢迎的好官,你与我义父其实都是同道中人,理应相互理解,成为朋友的。”

    陶谦抬头看看董祀,似乎在想这个年轻人说的还挺有道理。

    于是,董祀进一步说:“恭祖大人应知,义父手下又多了一些谋士。他们都是从袁绍那里过来的。因为仰慕义父的才华和人品,投奔了他。这也足以说明义父是个有前途,有未来的好人。况且,先前桥玄大人也极力推崇过义父,说他是治世能臣。许劭也很看好他。”

第91章 噩耗传来() 
陶谦听了董祀的话,谨慎地说:“你说的似乎有些道理。但是,我作为朝廷任命的徐州牧,在这战乱年代,确实有些无所适从啊。”

    董祀说:“我十分明白恭祖大人的心理。设身处地替你想想,确实也听不容易的。”

    听到董祀如此一说,陶谦点点头,对他有了几分好感。

    董祀接着说:“现在各方豪强都在扩展版图。袁绍和袁术兄弟反目,他们都有自己的地盘,但也各自在兼并当中。或许将来也会有战事交集。”

    陶谦沉思着。

    董祀继续说:“袁绍是我家义父的发小。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彼此很了解。他虽然出身四世三公家庭,但在人格上是有缺陷的。”

    陶谦抬头看着他。

    “关东军联盟他是盟主。可他并没有带领大家欲董卓的西凉军作战。最后是联盟内部互相内斗,不欢而散。他还想另立以刘虞为主的朝廷。其实他是想成为另一个董卓。只不过没有机会而已。”

    陶谦闻言点点头。

    “荀彧等人之所以投奔了义父,就因为他们在袁绍身上看不到希望。”

    陶谦再次点点头。

    “再说袁术。这个人的品质和人格比袁绍又差了几个档次。”董祀看着陶谦说:“他仗着自己有些军事实力,占据南方一些地区。前不久被我们打得一败涂地,退守到九江一带。”

    “嗯。他的队伍实力原比孟德强很多,但经过这一仗大大削弱了。”陶谦不得不承认。

    董祀继续说服陶谦:“西部地区咱们先不说。就东部而言,现在实力最强的,非我曹家军莫属。”

    陶谦无可奈何地点点头。

    “所以,我劝大人还是认真考虑一下徐州的前途问题。为了徐州百姓,为了大人你和家人的安全,选择与我们联合是最好的方式。”董祀结束了自己的话。

    陶谦思索片刻,终于说:“好吧。我再认真考虑下,会给你们答复。”

    董祀起身告别。

    回到兖州,董祀把陶谦的态度告知曹操。曹操一听很高兴,说:“祀儿办事极其可靠。”

    未几,曹操的老父亲曹嵩捎信给大儿子,信中说,如今兵荒马乱的,自己在哪里都觉得不安全。现在得知曹操已经做了兖州牧,而且势力大增。于是想过来与儿子团聚,也好有个靠山和照应。

    曹操当然十分欢迎。无论如何老父亲要来投奔自己,作为孝子哪有不欢迎的道理?

    于是他安排应劭去接应父亲。因为父亲恰好要路过陶谦下辖的徐州某地,所以曹操就派人给陶谦送了一封信。大意是我父亲路过贵地请给与方便。这封信就好比是路条。

    曹操想,你陶谦正在犹豫中,我父亲路过正好是检验你对我态度的时候。如果父亲一路没有干扰平安到达,就说明你对我还是友好的。

    陶谦安排了部下张辏ソ铀筒茚浴U飧稣抨'原来是黄巾军下面的一个小头领,后来投降了陶谦。

    谁知张辏Ы拥讲茚灾螅诨に退劫鹬萑サ穆飞希蛭吹讲茚源舜笈疲谑茄酆觳灰眩股绷瞬茚砸患摇

    话说,曹嵩虽然早已不做官了,但他毕竟在皇城里为官多年,有一份雄厚的家底。为避战乱,他用马车载着一家老小数人并全部家财,从藏身避祸的琅琊郡起身,到儿子曹操所在的兖州地界去。就是这些家财让张辏а酆欤还艘磺猩绷瞬茚匀摇

    张辏比嗽交踔罅⒓刺优堋U嬲嗔颂涨T舅投砸栏讲懿儆淘ゲ痪觯庀伦涌珊茫窒戮谷簧绷瞬懿俚睦细盖住K饣岫肷硎亲煲菜挡磺辶恕

    曹操闻言,当然是既为老父之死痛心疾首,又对陶谦恨之入骨。

    曹操一天之内闭门不出。他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无人敢去劝慰。

    董祀唯一知道的是,自己先前到陶谦那里说服他归附曹操的一切成果,现在都付之东流了。

    丁夫人一天两次来到门口,敲门喊曹操去吃饭。曹操都没有任何回应。

    丁夫人对董祀说起,忍不住就要落泪。

    董祀走到曹操紧闭着的门外,轻轻扣门后,大声说:“义父,我知道你内心的痛苦。世上最大的悲伤,莫过于亲人离世,特别是生你养你的父母。而且,祖父大人死于非命,如此令人震惊。这种悲伤非常人能够遇到和理解,我完全能够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我与你有同样的感受。”

    说完这一席话董祀就住口了。他想让曹操回味一下自己的话。

    果然,过了几分钟之后,曹操打开了房门。

    董祀看到他的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他不想让别人看到他的悲伤。

    “祀儿,“他拍了拍董祀的肩膀:”还是那句话:知我者,祀儿也。“

    董祀立即说:“义父,虽然悲痛,但是身体第一。曹家军几十万人还等着你指挥呢。先吧用膳。

    “嗯。”曹操跟着董祀走向厨房。

    飧食间,曹操一言不发地吃着,同时喝了许多酒。

    丁夫人见状,劝他少喝点,酒喝多了伤身。

    曹操道:“别管我。今日不多喝点,我无法入睡。”

    董祀没有劝他。他知道一个做儿子的,在自己有了一定势力和能力之时,却不能保护家人,让老父亲被人屠杀……。那是一种什么心情。

    就这样,曹操一个人独自喝着闷酒。

    喝着喝着,他忽然就发作了,大叫道:“陶谦老贼!竟敢杀我家老父,你等着吧,我要灭你祖宗八辈!我让你在这里当什么徐州牧!我要让你这里鸡犬全无,寸草不生!”

    陪在他身边的人都被这歇斯底里的发作吓了一跳。包括董祀在内。

    他心里压抑的愤怒,他一直不想流露出的痛苦,都随着这一声怒吼发泄出来了。

    发泄之后,曹操继续喝……最后就趴在餐桌上睡过去了。

    董祀只好与他人一起把曹操扶到卧室里,嘱咐丁夫人照顾。董祀对丁夫人说,如果有事赶紧找自己。

    回自己宿舍的路上,董祀在想:古人常说的“如丧考妣”不过就是如此吧。曹操虽是治世能人,但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子,父亲去世对他打击还是蛮大的。

第92章 起兵讨伐() 
醉酒后的第二天,曹操显然还处于愤怒和痛苦之中。

    董祀小心翼翼地区看望他。

    只见曹操坐在书房里,看到董祀进来,也不像往常那样打招呼。仿佛根本看不见他进来了。

    “义父……”董祀把声音放得很低:“夫人问你朝食在哪里吃?要不要送到书房里来?”

    因为曹操从昨天得知父亲一家的噩耗之后,一直不理任何人,连丁夫人都不敢来看他。于是大家委托他的“红人”董祀前来看望他,顺便问他在哪里吃早餐。

    “你说,我曹操活到现在,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了吧,没想到我父亲竟然这样……”他并不答复董祀的话,似乎没听见。他站起身走到窗口伸手推开窗户,看着外面的景色道:“我家老父亲,好歹也曾是朝廷命官,担任过三公九卿之高官。谁知最终却是如此悲惨下场……”说完,他又伸手抬袖似擦拭泪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