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郎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董郎顾-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够重整朝纲,定当尽心尽力辅佐孟德大人。”

    众人闻言,也都击掌欢呼。

    曹操又说:“原本今天要开军事会议,讨论与袁尚之战役。但现在粮草严重不足,影响到今后的军事行动。所以首先讨论如何解决粮草问题。”

    任峻首先讲了目前存在的困难。

    任峻说:“一日三餐已不可能。就是一日二餐也不能维持多久了。如果后续粮草不及时跟上,恐怕严重影响军事行动。”

    董祀立即想到自己的饭铺,工场和铁匠铺。

    他站起来说:“义父,我那几个商铺应该有些进账。我立即去查一下账,然后除了留足成本,其余盈利都给这边送过来。”

    “好。祀儿的商铺是我的小金库。但目前还不够大。我的十万大军粮草所需太大了。”曹操看着董祀说。

    董祀想,之前三家铺子虽然收益还行,但毕竟都是小打小闹。看来我必须要做大生意,才能赚大钱,补充曹操的军需。

    这时枣祗站起来了。他说:“我之前与子和先生多次讨论过这个问题。现在其实每家诸侯军队都存在这个麻烦。无论袁绍,公孙瓒,袁术,都有粮草不足影响军事行动的问题。”

    “伯达,你有何高见呢?”曹操转向任峻问。

    任峻答:“我认为,我们可以采用武帝时在西域一代实行的屯田制。这样就可以保证军粮的长期供应。”

    “屯田制?”曹操摸着下巴思索着。

    “子和呢,你说说看法。”曹操又问枣祗。

    于是,枣祗把他了解的西汉时期屯田的情况做了个汇报。

    汉文帝时,为了西部边疆地区的安宁和巩固,为了能有足够的军力抵抗各少数民族外来侵略,朝廷在河西走廊一代建立的屯田制。公元前169年,一开始是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去戍边屯田。后来又有军队参与,以军队制式开始了陇西屯田、金城屯田、张掖屯田、三边屯田,即在“河西四郡”全力推进“西域军屯”。当时,国家预作耕牛、种子等方面的先期投入,让军人以军事建制去垦荒种地,收入归国家所有。民户也可参与,且免三年租税。

    汉武帝时,屯田又向西推进,实行了渠犁屯田、轮台屯田、车师屯田、伊循屯田、莎车屯田、乌孙屯田等,对天山地带的开发,倾注的力量尤为巨大。屯田的结果是分担了汉政府经营西域所需的浩繁支出,使耕地面积成倍翻番,当地军民粮食自给自足,还有部分上交国库。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曹操听罢点头赞许。

    与会者纷纷议论着。董祀不由想起20世纪的新疆建设兵团,以及北大荒的垦荒。这说明屯田这一制度确实不错,延续了近两千年呢。

    “我觉得屯田这个政策可行。”董祀首先表态支持。

    曹洪说:“屯田好是好,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的部队现在就快要断粮了。”

    任峻也说:“对,先得解决燃眉之急。”

    曹操看着董祀问:“你那几个商铺现在还有多少余款?无论如何先支援我一下吧。”

    “没问题。”董祀立即回答:“我争取明天就给你送些钱来。”

    会议即将结束时,夏侯淳忽然站起来说:“主公,我有个建议,不知当说不当说?”

    “你说。”曹操看着他道。

    夏侯淳踌躇一番才开口:“据说,董卓老贼在洛阳和长安都有过盗墓行为,听说还把武帝的棺材打开了。”

    “你什么意思?”

    “我想说的是,屯田既然远水解不了近渴,不如我们也……。”

    “去盗墓?!”曹操终于明白了。

第75章 大战袁术(1)() 
曹操思索片刻,摇摇头道:“掘人坟墓,这是大逆不道之事。”

    “可我们现在军需吃紧,必得有快速解决之良策。”夏侯淳说。

    曹操道:“但是,这一办法恐为世人所唾弃,容我再想想。你们也思考下是否还有其他办法。”

    正当曹操为盗墓之事思考未决时,忽然有探子来报:袁术收留了被曹操打败的黑山军残部以及匈奴于夫罗等,并与朝廷派来的兖州刺史金尚一起,计划向曹操发起进攻。

    “胆大袁术,勾结被曹军打败的土匪结伙,还加上那个什么金尚,竟然来袭击我?!”曹操闻此信息大怒。

    此时,袁术与亲兄弟袁绍早已不睦,已然分道扬镳。袁术仗着兵力强壮,占领了南方大部地区。而曹操与袁绍还处于结盟状态,故曹操与袁术敌对是必然。

    曹操召开军事会议。

    曹操说:“如今袁术等于向我宣战了。我欲与之决战一场。大家以为如何?”

    荀彧等人都说此战必打无疑。

    “袁术比之袁绍更加不如。人品与能力都更低一筹。”荀彧说。

    戏志才道:“袁术仗着自己有30万精兵和几个州的土地,以为自己了不得。其实他是个高傲自大,胸无城府之人。此人必无前途可言。”

    “二位所言更让我增强了战胜袁术的决心。”曹操看着二人说。之后他又问计于大家:“但我军目前与袁术相比仍是弱势。关于具体作战方针,谁有计谋良策?”

    董祀立即表态:“我有话要说。”获得曹操点头允许后,董祀说:“我的计谋是:围点打援。”

    曹操问:“围点打援……这与围魏救赵有异曲同工之处?”

    董祀说:“对。目前袁术号称30万大军。他的主力位于封丘。而在匡亭仅有刘详5万人守卫,这是他的弱点。我军可抽调一部分精兵强将围打匡亭。袁术得知匡亭被围必然来增援。此时,行军中的袁术必定想不到我们会在路上突袭他。我们切断其大部队互相之间的联系。搞乱他的阵脚后,再各个击破并乘胜追击。”

    曹操闻言思索半晌,之后说:“好主意,围点……打援。”

    “万一袁术不来匡亭呢?”曹洪问道。

    董祀胸有成竹地说:“他肯定会来的。袁术并没有多少文韬武略,虽然他很自以为是,但其智商并不高。他自高自大,简单粗暴,自以为聪明,这是他的性格特点。”

    曹操说:“我以为董祀的战术可取。这是我们战胜袁术的好方法。各位还有什么高招?都提出来议一议。”

    戏志才说:“我也认为董祀之计是个好方法。”荀彧也点头同意。

    见大家并无异议,曹操开始点兵:“夏侯淳,夏侯渊,你二人领兵2万去围攻匡亭。”

    “是。”夏侯兄弟领命。

    “荀彧领3万兵马固守兖州。”

    荀彧答:“是。”

    “其余将士随我袭击袁术主力。”

    众人均表示赞同。

    智商不高且自以为是的袁术,果然打错了算盘。他原以为曹操定会与他主力决战,而自己仗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一定能打败曹操。匡亭的刘详是他为了准备切断曹操逃跑后路准备的。

    刘详见曹操部下2万人马来战,就对他的部下说:“曹贼素来狡诈,我料他城外必有伏兵,此番乃诱我出城厮杀,传我将令,无我军令,不得出城迎敌。”

    当下刘详一面紧守城池,一面命传令兵送快信给袁术,只待袁术前来解围共同破敌。

    刘详信中显然夸大其词:“曹贼势众,举十万悍匪围弱城。未将逞勇,捐数升热血报主公,五万士卒苦斗酣战,将士白刃血红,狼烟蔽日月,杀声冲太空,朝夕退顽敌几次,早晚念援军数声,职部泣血顿首拜,望穿双目盼救兵!”

    袁术一看,曹操居然没有按照他的设想前来与主力决战,而是首先攻击匡亭。他感到不可理解。于是,头脑简单的他被打乱了阵脚,情急之下急忙率大军前来支援匡亭。

    这下正中曹操下怀。他忍不住对身边的董祀说:“祀儿,袁术果然头脑简单匹夫之勇,完全按照我们的设想行动。”

    董祀笑道:“这下要看我们的了。”

    曹操开始点兵:“诸将听令!”

    曹操将将令一一下发,最后一个将令却握在了自己手中。

    众将一看,曹操欲亲自带着典韦,引一万铁甲重骑及防弩车仗直击袁术中军心脏。众部下纷纷上前阻止,曰:“主公不可亲自为之。让末将前去与袁术交手。”

    大家认为,让曹操当诱饵去套袁术这条恶狼,岂不是太危险了!现在将领众多,还用得着主公亲自出马以身犯险吗?

    曹操说服大家仅用了一句话:“此计不妥?请出妙计安之。诸将军如哪位自认能在袁术心目中代替曹某,曹某求之不得。”

    是啊,你们谁能代替我享有曹操在袁术心中的威望,我就让给你这个领军位置。

    这一句话把大家说哑巴了。再无人敢言。

    于是,曹操与典韦披挂出阵。董祀与曹昂紧紧跟随。

    很快地,袁术的前方哨兵来报:“秉主公,有万余敌军趁夜色从我前军与左军的结合部潜入了我军防区二十里,内卫军正竭力抵挡,但来敌甚是剽悍,人马俱披重甲,现已被他们占据离此十里的一座土山,前军无军令不敢回马歼敌,左军无将令不敢分兵侧向,请主公定夺。”

    “嗯?何人领军?”正与朝廷委派的“兖州刺史”金尚在一起的袁术问。

    哨兵答:“月黑天暗,不能细辨。”

    “命内卫弓弩将其围住即可,待天亮时再作攻杀,其余各部不得妄动。”袁术下令。

    “得令!”

    袁术心里犯开了嘀咕:曹操这是干吗?送一小股人马来让我吃掉?试探我的军情部署?还是来测探我军的战力?不会愚蠢到凭这点兵力对我实施“斩首行动”吧?

    正疑惑之间,下属又报:内卫军抵挡不住来敌推进,正缓缓退守中军。

    袁术一听这还了得?大叫道:“待我披挂亲战!”

    还未等袁术披挂妥当,一个振奋人心的绝好消息报来:借箭矢流火之光,有人认出了敌军的指挥大将,正是青州军主帅曹操本人!

    袁术听闻后一惊:“不会错吧?”

    传讯兵答:“认出的人是曹操的同乡,不会错。”

    袁术闻言不由冷笑:“只这万余人马与自己来斗?曹操若不是不自量力,就是还小看我袁术。”就这么点兵马简直就是送到嘴边上的肉嘛。于是他两眼放光,扔下手中正在吃的香桔看了一眼身旁的金尚,身子几乎探到了那兵士的面前道:

    “此话当真?”

    袁术的脸本就瘦削,此时一双大眼圆睁,有若骷髅一般,那传讯兵见袁术这般模样忙道:

    “回将军,有曹操老乡指认正是曹操,不敢有误!”

第76章 大战袁术(2)() 
这座土山上光秃秃的,连根草都少见。虽然此时尘土飞扬,但袁术目光何其锐利,一眼就看到了远处正指挥士卒的曹操,顿时面露喜色。

    袁术马上来了精神,心中大喜道:哈哈!曹操啊曹操!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没想到我高估你了,竟然撞到我刀口上,取你头颅就在今日也!

    袁军虽围定了土山,四面齐攻,只是因曹军异常勇猛,却始终无法攻上土山,直急得袁术抓耳挠腮。

    袁绍当机立断,紧急派飞骑传令:右翼向中军靠拢;前军左军各留万人对敌警戒,全部主力围住深入之敌,内卫部队全部随我出动,今天本将军要亲斩曹操!

    天大亮了。军情又报至袁术处:左右均未发觉敌军有大的行动。前方约有青州军步兵约万人,正与留守的我军重骑前锋在进行拉锯战。

    骑兵领军校尉几次请示出击——毕竟防守不是骑兵的长项。都被袁术阻止了,胜负的要点不在前方,就这样纠缠下去最好,只要攻下了被自己重兵围住的小土山,以后的仗就不用打了,那是青州军的脑袋——曹操在那儿呢。

    由于曹军在小土山上占据了居高临下的地势,袁术军的骑兵派不上用场,仰射的箭弩比不得曹军俯射的射程,少许的火箭一时引不着曹操的营寨。袁术组织了几次敢死队了,都被曹军的弓箭手射死在曹营寨前,攻坚战一时陷入了胶着状态。

    曹操看着山下的袁军道:“袁术以为轻而易举就能抓住我曹操,太狂妄了。”

    董祀在一旁说:“义父,你的计划第一步成功了。袁术大部队本想去增援匡亭,现在被截在这里。”

    “我的具体战术就是先打乱他的步骤,以我为诱饵拖住他的中军。继而让其他四路人马分别袭击他的各个部队,把他的大部队搅成一锅粥,然后……他就不战自败了。”曹操捋着胡须笑道。

    “佩服!义父不愧久经沙场老谋深算。”董祀连连点头。

    此刻的袁术虽然攻坚失利,但还是很兴奋,因为确认了被围困的敌军中确有曹操本人,两人甚至还搭上了话。

    袁术大叫道:“冒牌兖州刺史的阿瞒将军,你已被我全面包围,没有退路了。黑山军和于夫罗都已是我的手下,请你认清形势及早投降,不要再跟着袁绍混了,免得血流成河人头落地。”

    曹操一听大笑:“袁公路,别高兴得太早了!我劝你还是认清形势,尽早撤围退军,以免全军覆没。”

    “呵呵,曹阿瞒,你这个冒牌兖州刺史。看到没有?皇上任命的正牌兖州刺史就在我身边,就是这位金尚先生。咱们今天就看谁全军覆没。”

    “无需废话,袁公路,你有本事就上来吧。”

    嘴官司打不下去了,就在攻守上见分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暂时谁也无法奈何谁,但总的形势看似对曹操不利,毕竟被袁术围了个水泄不通。

    对曹操来说,目前的战场态势正是计划中的。现在只等一样事了,等着围困自己的袁术主力调动撤退。袁术的主力会退吗?那就要看曹仁与曹洪了,对这两位亲信将领,曹操是无比信任的,自己决定实施这个近似于疯狂自杀的作战方案时,就等于将自己的性命交给了这两位勇谋皆出彩的将领。

    终于等到了。袁术的大军开始了明显的调动,精锐的内卫军顶到了前面,大部骑兵已南进,估计是曹仁与曹洪的战术行动有了效果。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