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郎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董郎顾-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董祀那天得知蔡文姬的婚讯后,确实失魂落魄,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一天。他喝了不少米酒,独自躲在卧室里睡了很久。直到灵儿找他用膳把他叫醒。

    他努力告诫自己:大丈夫何患无妻?男人不能被这些儿女情长纠缠住。

    也不知如今蔡文姬与卫仲道过得怎样了?曹操可能怕引起自己伤感,自从那次与蔡文姬离家出走被他“抓”回来之后,他从未在自己面前提起蔡家的事。

    “趁着现在部队休整,今天我带你去蔡先生家里看看吧。”早晨用膳时,曹操忽然对地说。

    曹操做事一向雷厉风行,想到哪里就去做。董祀对他的脾性已经有所习惯了。也许他现在认为自己早已把文姬这件事放下了?

    父子俩分别骑着和绝影和闪电,一路快马加鞭朝蔡家飞奔而去。

    傍晚时分,他们终于到达那个江南小镇。这里的气候明显比陈留要湿润温暖。董祀和曹操的衣衫都已经汗湿了。

    父子二人下马,走进那个熟悉的庭院,董祀心里不胜感慨。他想起在这里自己与文姬的嬉戏笑闹,那时的快乐场面一一涌入脑海。庭院里每一个角落,每一处园林,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以及他们欢乐的笑声。此时此刻,物是人非,让董祀不由得心灰意冷。

    丫鬟翠翠听闻有来客,走出房门前来观望。

    “曹大人来了。”翠翠看到他们急忙微笑着打招呼:“还有董郎啊,快请进。”

    翠翠说完就进屋去通报了。

    堂屋里,蔡夫人赵五娘出门迎接客人。赵五娘说:“曹大人好久不见呢。今天怎么有空过来?这是董郎么?又长高了,比先前结实了不少呢。”

    曹操说:“我的部队最近在休整,故抽空前来看看蔡先生和你们全家。”

    谁知赵五娘说:“哎,你还不知道吧?我家官人已被被那个董卓征召到长安朝廷宫里去了呢。”

    “啊?!他进宫了?怎么会啊?”曹操一听,与董祀面面相觑大吃一惊。

    董祀问:“董卓那个老贼,他招蔡先生进宫干什么?蔡先生早已被罢免,他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将啊。”

    赵五娘答道。“不知道啊。他命人送来诏书,说是朝廷需要蔡先生去辅佐,还说务必要到。”

    “蔡先生接到诏书就去了?”曹操问。

    “一开始没有。我们回了封书信,说身体不适不能前去。哪知道他立即又送来回信,说这是皇上旨意,如不去就是违抗诏书,必诛杀全家。”

    “啊?!董卓老贼,竟然出此下策进行人身威胁?”曹操气得怒不可遏不由得抬高了声音。

    董祀也是心里一惊。他想起蔡邕那白净面貌,温文尔雅的声线和笑容。他弹琴时的投入的样貌,下棋时为自己支招的神态……这么好的一个人,被董卓那杀人不眨眼的家伙硬招进宫,恐怕凶多吉少。

    “这……如何是好?”曹操在屋里踱来踱去,又停下来问赵五娘:“师娘,他有没有来信或者回家?可说到在那边做什么?”

    赵五娘答:“过年时,官人回来过一趟。他说在宫里还好。董卓把他奉为座上宾,好吃好喝让人伺候着,还一天之内给他连升三级呢。”

    “哦?!”曹操和董祀闻言互相对望一眼——搞不清董卓安的什么心思?

    曹操在屋内继续踱着步子,来回走动的同时在思考着。

    董祀也在迅速思考着这一问题。之后,他根据史料记载迅速得出了答案:“董卓一直挟天子令诸侯,把持朝政。他也许会想到像王莽一样在某一天篡汉,自立为帝。”

    曹操听到这句话,停止了踱步,问:“祀儿所言不是没道理。但眼下蔡先生的生命安全如何得到保障?那个董卓老贼,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无论如何,跟董卓在一起总是不安全的。”

    赵五娘也是表情惶惑不安:”适逢乱世,我们也是没办法啊。官人是个读书人,胆子小,又怕家人受连累,不得已就去了长安。”

    曹操说:“我前一阵子忙着率军与董卓的西凉军战斗,没有顾得上来看蔡先生,谁知他竟遭这种劫难……”

    董祀说:“那我们随时打探消息,看看能否想法子把蔡先生从宫里接回来。”

    “这个恐怕有难度。”曹操低头沉思着,然后说:“夫人,您别太担心,自己也要保重才好。我们会想办法与蔡先生取得联系,努力想办法保证他的安全。”

    赵五娘急忙行礼道:“谢谢曹大人,谢谢董郎。”

    曹操道:“师娘不必客气。”随后曹操忽然想起什么,问:“你家文姬婚后生活如何?常回娘家么?”

    听闻曹操问到女儿,赵五娘叹了口气说:“哎,别提了。文姬嫁过去不到一年,卫仲道就因病故去了。”

    “哦?那个卫才子竟如此短寿?”曹操惊讶地问。

    董祀听了这个消息,心里却松了一口气,甚至有些畅快。虽然他知道这种心思有点不道德。

第49章 再见文姬() 
“是的。”赵五娘说起女儿的婚事,更是一脸惆怅:“当初卫家来提亲时,我就问过媒人,是不是仲道身体不好?看他平时病病殃殃的样子。当初媒人说他就是早产,看起来比较瘦其实没病。谁知这一结婚,还不到一年就走了。让我家文姬守寡。哎……”

    “文姬他……还在婆家为仲道守孝吗?”曹操问。

    赵五娘答:“文姬原本是想在婆家为仲道守孝三年的。他们夫妻俩感情很好。但是,她婆婆脾气不好。婆婆说出的一些话很让文姬难堪,于是她就从婆家搬回来了。”

    “哦。那……现在文姬就在家中?”

    “是的。”赵五娘说完,就叫翠翠去叫文姬出来与曹大人见面。

    文姬在家?董祀一听乐了。

    虽说现在文姬已是丧夫之女,结过一次婚了。但在董祀心里,她依然是世上最美好的女人。一想起文姬那娴雅温润的面貌,董祀就按耐不住心中的那份情愫,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欲念……

    须臾,只见装束素雅的文姬如一支空谷幽兰般悄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她身着一袭淡蓝色衣裙,通身只有蓝白两种颜色,就连头上的钗簪和步摇也是蓝白两色。显而易见,她这是依然在为卫仲道守孝。其实,除去各种五彩颜色的点缀,倒显得文姬更加如出水芙蓉一般,宁静高雅。这是董祀见到她的第一个感觉。

    见到两位客人,她先是微微愣了一下,随即先屈膝给曹操行了个大礼。

    曹操忙挥手道:“琰儿不必大礼,免了吧。”

    文姬又看向董祀。只见她莞儿一笑,象征性地稍屈身行了个常礼。

    董祀急忙还礼,同时说:“谢谢琰儿。”

    赵五娘忙招呼众人落座。丫鬟端上茶水。

    “文姬瘦了,”曹操爱怜地说:“不可过于悲痛。要当心身体,照顾好自己。”

    “谢谢曹大人。文姬精神尚可,不必担心。”文姬接着又说:“文姬现在努力读书,习字,抚琴。正在逐渐找回往日的快乐。”

    “你这……”曹操指着文姬的孝服问:“还要穿多久?”

    “文姬说还是再为仲道守孝三年吧。”赵五娘替女儿回答。

    三年……时间不短可也不算长。董祀不由得心里转了个念头:到那时,我是否能与文姬结重续旧情,进而结为秦晋之好?

    虽然自己的穿越年龄还不到20,但汉代男人18岁就可以结婚了吧?

    董祀正在入神地想入非非,只听丫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董郎,夫人喊你与小姐一起去用膳呢。”

    夜幕降临,已是掌灯时分。

    董祀看了一眼对面的文姬。文姬朝他微微点头。二人一同起身,跟在曹操和赵五娘身后来到餐厅。

    依旧是董祀熟悉的制作精细的餐食,量不多但很可口。

    坐在文姬身旁的董祀,又闻到了文姬身上诱人的香气。这香气犹如一种魔力,吸引着董祀靠近文姬。

    “文姬,你……现在过得可好?”董祀激动得有点磕磕巴巴地问。

    文姬微笑:“我很好。每天读书,弹琴,习字,仿佛又回到了过去读书的时候。”

    “区别只是我不在了,对吧?”董祀又恢复了往日的调皮和挑衅。

    文姬依旧笑:“你与曹大人可好?你们在与董卓的军队打仗吗?是不是很危险?”

    “还好。我没事的。我武艺高强,身体倍儿棒,刀枪不入呢。”董祀拍了拍胸脯说。

    之后,他想了想赶紧小心翼翼地问:“你这个……守孝……只要半年吗?”

    “这个完全看我自己,没有人决定我要守多久。我是因为仲道的人品很好,想念他为我做的一切,所以想再为他守上半年。”

    “哦。”董祀急忙点头表示明白。

    书香人家的千金小姐就是不一样,知书达理文雅柔和。董祀想,看来自己与文姬又有了在一起的可能。他忍不住说:“早上出门时,义父没告诉我要来你这里。不然我会带礼物给你的。”

    文姬道:“不必了。我这里有很多呢。再次见到你很高兴。”

    董祀一高兴,忍不住悄悄拉起了文姬的小手。文姬急忙缩了回去。

    文姬看了看母亲。曹操正和母亲说这话,并没有注意这边。

    文姬瞥了一眼董祀,悄悄说:“祀儿别造次!请放尊重些。”

    “我太想念你了啊。”董祀也悄声说。

    文姬低声道:“我现在守孝期间,千万不能做出格的事。否则一生名誉就毁了。”

    董祀急忙吐了下舌头,抬手作揖道:“抱歉,抱歉。董祀不敢了。”

    文姬看他那调皮样,转身又捂嘴笑了。

    吃罢饭,曹操和董祀与蔡家人告别,踏上归途。

    “文姬,我还会再来看你的。”董祀恋恋不舍地对文姬说。他现在还不敢说出要娶她的话。因为文姬守孝还未到期,说早了怕引起她反感。

    这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秋日的夜晚,凉风习习,正合适走夜路。

    曹操对董祀说:“这乱世里,真是什么事都会发生。一阵子没来看望蔡先生,还不知他竟然也被董卓那老贼掳进宫里去了。”

    “我觉得,董卓是拿蔡先生为他遮挡门面呢。他干了很多杀人放火的坏事,知道众人都厌恶他,于是把蔡先生拉了去,让大家知道他是爱才的,并不是粗鄙不堪的野蛮人,也是懂得尊重文人雅士的。”董祀说出自己的看法。

    “嗯。你说的有道理。”曹操继续说:“但是,蔡先生在宫里的情形,应该相当于伴君如伴虎,整日里提心吊胆。”

    “没错。这种日子应该很难捱。”董祀说。

    曹操又说:“还有一种情况更麻烦。现在董卓是众矢之的。想要杀死他的人肯定是大有人在。如果这些人去杀董贼,会不会殃及蔡先生?”

    “是啊,蔡先生现在等于是董卓豢养的文人,为他服务的。”董祀补充道:“有人要除掉董卓时,搞不好会有殃及池鱼的情况。”

    曹操看着董祀:“可是,我们现在无法帮助蔡先生啊……”

    董祀点点头,陷入了沉思。

第50章 混入皇宫() 
董祀自从蔡家回来后,文姬的影子就一直在他眼前晃动着。

    我一定要娶文姬为妻。他暗暗告诉自己。

    可是,现在文姬父亲,自己未来的岳父大人被那董卓老贼胁迫进宫,如何营救他于水火之中呢?

    这是董祀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如果不去营救,他也许没问题。反正董贼把他奉为座上宾。但是,万一董贼倒台,蔡先生的命运恐怕就有危险。或者,现在就有人嫉妒董卓对他的好,想加害于他呢。

    我如果能把蔡先生救出来,老先生一定会念及这份救命之恩。那么,我与文姬结婚不就变成很靠谱,可能性很大的事情了吗?

    回来之后,董祀躺在床上夜不能寐,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为了蔡先生的安全,更为了自己与文姬的婚事,他应该而且必须做点什么。这是他现在集中精力考虑的问题。至于如何去做,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思考。

    一直到鸡鸣犬吠天光大亮,董祀还没睡着——他彻夜失眠了。

    晨起后,因为一夜未眠,董祀神情恍惚无精打采。

    朝食的时候,曹操看到他问:“祀儿,今晨如何这般萎靡不振?”

    董祀想了想,就把自己思忖一夜的事告诉了义父,但他只说想报答蔡邕老师,想救他与水火之中。关于文姬之事并未提及。

    曹操听罢捋着胡须道:“我儿能够如此之考虑,也算是对恩师的一番好心。但是,想要救他却并不容易。”

    “我想到进入长安城,看是否能成为皇宫里的侍卫。倒时或可伺机救助蔡先生。”这是董祀灵机一动想出的办法。

    “进入长安城?去董卓管辖下的长安,那可是有如虎穴啊。”曹操有些惊讶地看着董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董祀说:“不去长安,安得救出恩师?”

    曹操哈哈笑道:“我儿史书读的不少。班仲升的名句你也熟悉?”

    董祀答:“知道啊。我不是也喜欢读书么。”

    曹操继续说:“你的心意是好的。但是……长安毕竟是危险之地,老父恐你去了之后有什么闪失……”

    董祀看着曹操说:“义父,凭孩儿的智慧,一定会随机应变。我绝不会傻乎乎与那董卓及其手下死磕。您请放心好了。”

    曹操叹了口气说:“哎,我又何尝不想去救恩师呢?只是……”

    董祀道:“义父,以你的特殊且知名身份,是不可能去长安的。而我一介小生,又是蔡先生之前的学生,去那里求个职,被录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对吧?”

    曹操思索片刻,点点头说:“嗯,这倒是个办法。”

    董祀一听曹操认可,就说:“那我就准备准备,到长安城去溜一圈。”

    “不过,你可得做好万全准备,那董卓老贼非常歹毒,据说一句话不对,他就会杀人。”曹操叮嘱道。

    董祀答:“义父大人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