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郎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董郎顾-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于去哪里学习,曹操并没有说。

    不几日,一个清好天气,曹操忽然对董祀说:“我带你出门一趟,咱爷俩今天去一个地方。”

    “去做什么?”董祀不解。

    曹操回道:“去了就知。”他又说:“我前阵子带兵演习操练太累。这两天放松休息。带你出去散散心。

    曹操做事一向神神秘秘。比如上次带自己夜袭张让,到了张家自己才知是刺杀。今天又要带自己去哪里呢?

    他们经过大半天打马疾驰,来到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这是一座朴素的农家大院。曹操和董祀下马之后进入院内。

    曹操朗声叫道:“伯喈先生,看看谁来了?”

    只见一位中等身材,国字脸的中年男人闻言走出来。此人看上去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一派书生气息。

    男人一见曹操,立即笑脸相迎:“哇,今天是什么好日子?春风把孟德吹到我家来了?”

    “许久不见,孟德想念伯喈先生了。”说着话,两人的手就握在了一起。

    董祀不由得被蔡邕的儒雅气质所吸引。他早先曾看过蔡邕的资料,知道此人是汉末首屈一指的大文豪,通晓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琴棋书画,是个文科全能全才。而且他是曹操曾经就读的“太学”里最负盛名的教授。曹操与他是师生关系。

    “太学”是汉末最著名的高等学府,相当于21世纪的清华北大。

    两人寒暄过后,蔡邕显然看到了曹操身后的董祀。

    “这位是……”蔡邕看着董祀问道。

    曹操立即介绍说,此少年乃自己一个至交好友的儿子。好友和妻子皆因病去世,去世前把儿子托付给曹操照顾。自己就算是他的养父。

    蔡邕看着董祀夸奖道:“此少年生得眉清目秀,且眼神精明透彻,一看就是个聪明睿智,活泼好动的孩子。”

    “老师所言极是。祀儿来到我家后曾经大病一场。痊愈后像是换了个人,诸事一点就通,且还具有下厨,设计家具以及经商才能。”

    “哦?祀儿年方几何?”蔡邕来了兴趣。

    “一十五岁。”曹操答。

    蔡邕再次打量着董祀,说:“这孩子身高和样貌看似不止一十五岁呢。应该是个早熟的天才。”

    董祀一听,立即拱手作揖道:“董祀拜见伯喈先生。请先生多多指教。”

    蔡邕一听笑道:“哈哈,这孩儿确实很有礼貌,非一般小儿也。”

    蔡邕又问曹操:“孟德近日在做何事?辞官之后一直赋闲在家?”

    曹操回道:“曹某现如今正在招募士兵,准备联合其他有识之士,起兵抗击董卓。再不讨伐这个祸国殃民的老贼,曹某已经忍不住了!”

    “好。乱世出英雄。孟德就是当今英雄。我一直看好你。”蔡邕说。

    曹操微笑:“老师最近如何?学生们都还好吧?如今还有困难吗?”

    蔡邕道:“我的学堂开馆后,自从你帮忙招了一批学生,如今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已超过百人。老师我的收入也见涨。目前一家人生活绰绰有余。”

    “那就好。老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幸遇上乱世,被那些宦官地痞欺凌,又是发配边疆,又是流落他乡,可叹可悲也。曹操我当尽最大可能支持老师。”曹操诚恳地说。

    “孟德,你已经帮我太多了。乱世不求其他,如今我能在这乡间过上平静自足的生活,除了仰仗羊太守的收留,再就是你的帮助了。你们的恩德,蔡某永生不忘。”

    曹操说:“老师不必客气。帮助你度过难关,也是孟德我为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你是当今文化集大成者,必须得以保护。”

    “孟德如此一说,让我万般感动。”蔡邕说着,就热泪盈眶了。

    董祀不由得想起这位汉末首屈一指大文豪蔡邕的人生遭遇。

    蔡邕与前朝太尉乔玄相交甚好。乔玄性格刚强,不阿权贵,待人谦俭,一生为官清廉。由他举荐蔡邕入朝为官。

    在朝中,清正廉明的蔡邕曾多次上书纳谏,建议罢免一批贪腐无能的狗官。因此,这批人及他们的亲属得知后对他恨之入骨,决计陷害蔡邕。他们上书皇上,为蔡邕罗织了莫须有的罪名。蔡邕因此被送入监狱。当时的中常侍王甫等人还建议将他弃市——在菜市中当众问斩。幸而宦官中也有好人——另一位中常侍吕强怜悯蔡邕无辜,于是替他向灵帝求情,灵帝想起蔡邕以往的清廉及纳谏,下诏将他免死。但蔡邕与家属还是被流放至北方荒凉之地——五原安阳县。'27

    流放结束后,蔡邕一家辗转来到好友羊续担任郡守的南方。

    曹操对恩师蔡邕一向都很敬重。他的敬重,并没有因为蔡邕的流放和隐居而降低。在他眼里,蔡邕是中国第一号文人,绝对的国宝。

    董祀心中敬佩曹操,也因此敬佩他的老师蔡邕。

    他忽然想起——蔡邕不就是蔡文姬的父亲,自己未来的老岳父么?呵呵,曹操可真是带自己来对了地方……

    两人正说着话,只听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父亲,母亲让我通知你,该用昼食了。”

    董祀随着声音望去,见到了让他惊为天人的美女——蔡文姬。

第25章 美女文姬() 
出现在董祀面前的是一个绝色美女。她肌肤胜雪,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自有一番清雅高华的气质,让人为之所摄,自惭形秽,不敢亵渎。但那冷傲灵动中,又有一种勾魂摄魄之态,让人不能不魂牵梦绕。

    若能娶到蔡文姬,我这辈子该有多么幸福……董祀陷入了白日梦中。

    看呆了的董祀,忽然想起神仙姐姐刘亦菲。虽不能说完全相似,但蔡文姬起码神似刘亦菲。

    看到董祀出神地望着自己,蔡文姬友好地对他粲然一笑。

    忽然间,一群与蔡文姬年龄相仿的半大孩子全都呼啦啦涌了过来。

    蔡邕一看,不失时机地介绍道:“来来来,大家互相认识一下。董祀,这是我的女儿文姬。”

    曹操也说:“这是我的义子,董祀。今天特地带他来认识各位。”

    蔡邕指着他的学生们说:“这些都是我的学生。这位是卫仲道,这位是羊衟,这位是……”

    学生们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董祀。

    董祀见到这群汉代学生,也充满好奇。

    蔡邕一家为老朋友的到来十分高兴。蔡夫人赵五娘立即吩咐厨房加了菜,热情款待曹操父子二人。蔡家就像过节一样,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昼食开宴了。蔡家的餐食比曹家不同。这里肉食并不多,但蔬菜制作精细,味道上乘。

    董祀与蔡文姬相邻而坐。

    董祀一边吃饭,一边忍不住继续偷窥美女。除了美貌和文雅,文姬身上仿佛有一股香气缠绕,把董祀吸引得不由自主地呆望着她。

    “嘻嘻,你手里的著掉了呢。”文姬提醒董祀。

    董祀低头望去,自己的筷子确实掉在了餐桌上——果真秀色可餐啊,自己已全然不知食物为何味道了……

    董祀又看了一眼曹操。他与蔡邕二人相谈甚欢,并未注意到自己的失态。师生二人依旧在议论朝政。

    蔡邕说:“……听说孟德前一阵任济南相期间,下大力气整治贪官污吏,一下子免了八人的官职,还拆除了那些骗钱的神庙,老百姓大快人心。果真如此吗?”

    “哈哈,有这么回事。”曹操笑着回答:“我一看那些贪官污吏就来气,一个个全都利用权力中饱私囊。我手上有了点权利,忍不住就要收拾他们。”

    “你现在又回到朝中做官了?”

    “没有。不久前我被认命了一个什么典军校尉,我没去。后来又被任命为议郎,我也托病不去。嗨,原本宦官当权就民不聊生。现在倒好,又冒出来个恶霸董卓。汉朝天下岌岌可危啊。”

    “言之有理。孟德,我是一介书生,对诸侯和宦官强权无能为力。国家就指望你们这种治世能臣了。老夫认为你很有潜力,希望看到你成为锄奸驱霸的一代英雄。”

    曹操说:“老师的话,曹操记住了。这辈子我曹某生为男儿,就要为社稷江山出力,为黎民百姓造福。”

    二人一边说着,一边饮酒助兴。

    曹操一转眼看见了蔡文姬,高兴地说:“那不是你的神童女儿吗?待会儿给我们弹弹琴,怎么样?”

    蔡邕笑着答:“好啊。吃罢饭,让琰儿好好给你们弹奏几首。还有我的另外几个学生,也让他们给你表现一下才艺。”

    原来蔡文姬大名叫做蔡琰。文姬是她的字。

    吃罢饭,文姬就坐下来弹琴给大家听。

    董祀再向文姬望去。只见她此时换了着华丽的丝绸衣裙,头上梳着两个小抓鬏。皮肤细嫩红润,一双玉手白皙柔滑。她纤细柔美的一双小手在七弦琴上优雅地划过,美妙的琴声响彻在空中,流淌在蔡家大宅的每一个角落。文姬小小年纪,已经表现出相当的妩媚优雅气质,令人赞叹。

    董祀心下蠢蠢欲动,有一种想要把美人揽入怀中的冲动。

    文姬弹奏了父亲谱曲的《坐愁》《秋思》和《幽居》。

    几曲终了,“哗哗哗,”一阵热烈的掌声。董祀拍得山响。

    曹操瞪着眼睛看了文姬半晌,忽然捻着胡须说道:“蔡大人,你这个小女儿,才貌双全,聪明伶俐,真是绝佳碧人一个,将来不知什么人才能配得上她哦?”

    “孟德过奖了哈。小女只不过生在我家,多学了点文化,粗通文墨而已。哪里有才貌双全哦。

    “哈哈,蔡大人谦虚了啊。你家女儿就是个小美女么。美女加才女,将来看谁有福气能娶回家?”

    “曹大人,莫开玩笑了。不说孩子还小吧,我这罪臣子女,能有碗饭吃就不错了,哪敢指望嫁得好?”

    “哈哈,你这不是暂时的么?如果朝廷易主,或者改朝换代,你或许又能成为朝廷的座上客,大家敬仰的大学问家了。”

    曹操这句话完全是随意说的。

    董祀想起史书上记载:不久后这句话就兑现了。但是,蔡邕成为朝中座上客没有多久,江山又一次异人。而后,蔡邕就从座上客变为阶下囚,而且最终丢了性命。

    他想,希望如今的蔡邕能躲过此等厄运。

    接下来,蔡邕宣布:“下面由学生羊衜来给大家背诵《诗经》里的篇章,好不好?”

    “好……!”又是董祀带头击掌。

    腼腆的羊衜有些紧张,目光不敢看其他人。他站在那里目视前方,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地背诵着: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哈哈,静女,”董祀忍不住在下面悄悄文姬说:“你就是那个静女。”

    “瞎说!”文姬把嘴边贴在董祀耳边道:“你……真有点顽皮。”文姬觉得这个董祀确实真够调皮捣蛋。

    最后,由蔡邕的另一个得意门生,才子卫仲道给大家表演书法艺术。

    卫仲道衣冠楚楚。他的衣服看上去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折痕都很少。只见他走到案几旁坐下。不慌不忙拿起墨盒上的毛笔,轻轻地沾了沾研好的墨,一副目中无人地样子,管自书写起来。

    他的字,继承了蔡邕的结构严整,点画俯仰,变化自如,法度有素,看得人十分舒畅。

    董祀在一旁看了,不由得评论说:“这个字很有功夫啊。不知道我要练到何年何月才能到这种地步,看得我心里紧张了。”

    “你会紧张吗?”文姬觉得他一点也不像紧张的样子。

    最后,蔡邕自己亲自上阵,挥毫泼墨,画了一幅自家宅院风景图,引来了一片叫好声。

    末了,曹操严肃地把董祀叫到一边说:“为父我看你是一块值得雕琢的好材料,想进一步培养你。先前你已经跟我学了些武艺,虽不甚精通,但以你的年龄也不错了。现在,我有意让你跟着蔡先生学习诗书礼仪,以及琴棋书画。人生在世,文武两项都要精通,才能驰骋世间,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董祀已经按捺不住对文姬的神往了。即便曹操不说,他也会请求当蔡邕的学生。于是他急忙应道:“祀儿知道,一切听从义父安排。”

    曹操让自己跟蔡邕学习,这可真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与文姬谈一场风花雪月浪漫不已的恋爱,该有多么美好!

    曹操又说:“至于你的生意,每逢周末学堂歇息时,你可以回去打理一下。”

    董祀点头称是。生意他不担心,因为早已安排妥当。一周一次回去检查是最好不过的。

    曹操又对蔡邕说:“蔡大人,我决定把董祀放到你这里学习。让他学点文化知识,知书达理,将来再跟着我做事。你看如何?”

    “好的。完全没问题。”蔡邕看着董祀道。

    于是,董祀按照曹操的安排,上前行礼跪拜蔡邕,正式成为蔡门弟子。

第26章 学堂生活() 
董祀与羊衜和卫仲道等人一样,成为蔡家的寄宿生。他住在蔡家读书学习,兼学琴棋书画等各种技艺。

    羊衜比董祀年长五岁。生得眉目俊朗,线条柔和,脸庞圆润,只是很有些腼腆,什么事情都埋在心里,不善于表达,而且一说话脸儿就红。

    卫仲道比董祀大两岁。他的面孔呈现棱角分明的冷俊,乌黑深邃的眼眸。董祀觉得,按照现代人的说法,他的相貌就是一个字:耍酷。

    据文姬介绍,卫仲道无论学习什么都非常认真,一定要把道理搞明白,方法问清楚,然后才开始行动。他一旦开始做事,必定非常认真一丝不苟,争强好胜追求完美,从不人云亦云。

    董祀想起史书记载,卫仲道是蔡文姬的第一任老公,匈奴左贤王是第二任,而董祀——自己是第三任。

    我为何不能成为第一任呢?对啊,我现在就争取成为第一任嘛。凭我的能力完全可以实现。他对自己信心满满。

    他早已上够了21世纪的学堂。在这个“汉学”里,虽然觉得很新鲜,但自己并不想规规矩矩,更希望过有趣的生活。他觉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