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机智的样子。
如果自己在论道上吃了瘪,今晚就陷入被动,被他们压着。
而秦永正和廖刺史等,也会借着这次聚会,扬名一把吧。
看似老好人、正派的廖刺使,显然并非等闲,挺有心机。
老子要赚钱,谁有空跟这些老酸儒瞎扯,要不是看在是潜在客户的份上,才懒得理会。
然而,自己可以无所谓论道吃瘪,但绝不能容忍销售计划搁浅。
要是今晚被压着,不能主动,势必也无法施行销售计划。
今晚,自己的角色转变成商人了,作为有理想、有抱负、有头脑的三有商人,自然要扭转这个局面。
其实论道这东西,的确是儒士们除了诗词之外,最为喜闻乐见的话题,白天在经略府,已领教并试验过。
高守淡淡笑道:“秦老所谈问题,白日里在经略府也有涉及。”
一听说,高守今天在经略府,与忞山先生、章经略相公和种机宜,有过类似论道。
所有人脸上,都露出惊讶神色。
经过白天的经历,高守明白,所谓论道,就是谈论一个符合儒学的哲理概念,如果是深深影响人思想的哲理概念,即是名言,但这个名言需要千锤百炼,符合当下,又能发人深省。
自己肯定没那本事,但可以通过前世记忆见闻,稍稍改动,或直接照搬,抛出去让大家去思考讨论。
这样会省下不少事。
在经略府,也是涉及自己不愿深谈的话题时,抛出“存天理,导人欲,且知行合一”的说法,引发了忞山先生、章经略等长久的沉默,以及后来对这观点的持续讨论,应付起来,还算顺畅。
原话分别来自后世两位不同年代的儒家圣贤,第一句是朱子的“存天理,灭人欲”。
但这句名言,几百年的验证下来,弊大于利。
人欲,不是那么好灭的,宋朝或多或少正是灭了自己的人欲,不思进取,然后被人欲泛滥的异族灭国,着实可叹可笑。
所以,高守改了一个字,把“灭人欲”改成“导人欲”。
欲望不可抑灭,但可以引导。
只要方向正确,引导得万众一心,这股子类似信仰的力量,将可怕到难以想象。
正如草原游牧民族中的黄金家族,他们把欲望引导向对外扩张,无休止扩张,终成上帝之鞭,统治半个世界。
若换成大宋现在这些儒士的思维,即便有那实力,最多也就夺回幽云十六州,然后忙着加固长城,建设城墙、皇宫,躲在防御系统里谈诗论道,风花雪月,纵情享乐。
要知道,眼下游牧民族没有长城、城池也没有城墙,甚至没有墙,只有帐篷,帐篷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省下来的钱财、精力、时间,大都用在强健军民,发展军事上。
可能不一定人性,但很有血性,至少比故步自封,坐等被灭国,沦为亡国奴要好太多。在这国家间弱肉强食,征战不断的环境中,只有一条真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而下半句,“知行合一”这个理念,在前世影响深远,被认为是儒道中最接地气、最实用的一句哲理,因此高守把这句,串在后面,一起说出来。
当时在经略府,也没想太多。
此刻。
听到高守道出“存天理,导人欲,且知行合一”后。
廖刺使、秦永正等,面色迅速凝重起来,或是嘴唇紧闭,一语不发,或是双唇微颤,似在重复默念。
佟掌柜见此情形,也立时哑然,不敢出声,从众人的表情上明显看出,是被高守的话给镇住,难以想象一个年未弱冠的少年郎,能一句话把一群老儒给镇住,从高守似笑非笑的表情里,他终于明白什么叫做‘深不可测’。
罗夫人想说出口的话语,暗自吞了回去,美目异彩闪闪,凝视在高守棱角分明的脸上。
第090章 一句镇全场()
无尽夜空,纯澈静谧。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多么美好的意境。
一股清幽、恬静感觉,迎面而来。
可是,约的人太多,难以控制,闹腾喧嚣,一切诗情画意都将被破坏殆尽。
就如,杏心园。
昨夜与今晚,截然相反,形成鲜明反衬。
当然,约的人其实也不多,大多人是主动登门造访。
自从高守进了内院之后,在外园的杏树林、荷塘边、凉亭下的人们,漫无边际的闲谈,不少话题都关于高守,同时,人们也在打听高守在内院的情形。
进进出出的包月楼店伙计和廖家下人,就成了人们重点打听的对象。
于是乎,秦永正对高守发起的论道,很快也被绘声绘色的传了出来。
刚开始,听说高守受秦永正发难,就觉得高守要糟,因为秦永正是渭州的诡辩名家,专注诡辩几十年,古稀之年的秦永正,更是老成了精。
而能作诗词者,不一定能言善辩。
高子御年仅十六岁,阅历见闻有限,对儒家学问的探究,绝对不能跟古稀之年的老儒相比。
且高子御看起来,也不是能说会道之人,在抱月楼被一群儒生围攻羞辱,都没能争辩几句,话语少得可怜,惜字如金。
昨夜抱月楼见过高守表现的人,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论道辩驳,是高守的弱点。
没多久。
高守只会诗词,对儒道一知半解,不过尔尔的论调,不知从哪里开始,迅速传播了开来。
人群中的荆霜夜,眉头微蹙,低声问荆十九:“申家帮闲也混进来了?”
荆十九点点头,目光锁定在一名道貌岸然的老学究身上。
那名老学究,也正是申玉才作出沁园春后,故意高声惊叹的那位,名叫吴戚,自号半坡山人。
吴戚旁边聚集了一堆人,正在大谈论道对于文人的重要性,认为诗词偏向于嬉娱,而论道,才是最为崇高,最为接近圣贤行事原则,是重中之重,学问的最高境界,吴戚引经据典,不断搬出关于孔子、孟子的教诲与记载。
吴戚言谈中,明显泛着一股酸味,言外之意,仿佛是在说,高守只会做个诗词,不算什么,对儒道没有深刻见解的话,不能认定为有才学。
这样一说,不少儒生文士纷纷点头附和,认同这个高大上的见解。
荆霜夜听了几句,暗自摇头,昨夜诗会上,一个年未弱冠的少年郎,技压群雄,惊叹之余,嫉妒也是难免,可是也没必要一有机会,就想打压,让人家出丑?这些个看似儒雅的文人,其实心内肮脏之极
然而,不久后。
随着高守的一句“存天理,导人欲,且知行合一”,流传出来。
消息所到之处,人声渐寂。
吴戚刚听到这句后,呵呵干笑一声,张口就想批驳,可是等到这句话在他脑袋中转了一圈后,骤然间,他竟不知道该如何批驳,额头冒起细密汗珠,在众人的注目下,表情尴尬至极。
字面意思浅显易懂,但内中的深奥哲理与缜密逻辑,越是细思,越是能体现出来。
虽知高守这句话,看起来是可以批驳的,但急切间,搜索脑袋中所有的词汇与记忆,却难以找到相关联且合适的反证,没有有力的反证之词,批驳太过苍白,毫无意义。
吴戚心神惊颤的意识到,在高守的这句论道之语面前,他水平远远不足,辩论一句的资格都够不上。
其他清楚这句话含义的人,也是眉头紧皱,陷入深深思索。
不明其义的人,等着别人解释,见那些对儒道理解深刻的名士,脸上那惊愣困窘表情,以及突然间的沉默与深思,也都不敢过多打扰。
所以,声音越来越少,越来越小。
无数道目光,不自觉的飘往内院方向,虽然,他们知道什么都看不见。
内院秦永正等心情,也跌落低谷。
如果只是高守随意提出的观点,秦永正可能想都不想,先压一压再说,诡辩第一要素,就是首先气势上要先压倒对方,然后再坚定自信的逐一驳斥批评,不管是否至理名言,都能找出毛病。
他本身就是有这种雄辩之才,白的都可以被说成黑的,只要能自圆其说。他不会在意,西北儒界在暗地里给他的名号其实是“渭州诡辩家”。
昨晚抱月楼尊文轩时,许多名儒聚集,只是评判诗词,他没有跟人争辩,却也发挥诡辩才能。
在高子御的破阵子,力压申玉才的沁园春后,他只轻巧的用一句“文无第一”,便点醒乔老乔怀远,差点扭转局面,强行判定沁园春为诗魁。
只是后来,忞山先生评断的出现,瞬间扼杀了他与乔怀远的意图。
没有人敢无视忞山先生。
然而,这次高守又表明,这个观点已对忞山先生面前说过。
因此,吸取昨天诗会教训,秦永正没有马上开始压制抨击,而是先深思熟虑,再打探一下忞山先生对此观点的看法,然后见机行事。
存天理,这个好理解,无可争议。
导人欲,存天理的前提下,引导天下人的欲念,想法新颖,与大宋目前倡导的修身养性,清心寡欲,虽不算完全背离,但大方向不一样,高守这意思是把人欲比作洪水,如大禹治水般,用疏导,而非堵截。
不过对于这点,就算要辩驳,还需查阅一番典藏书籍,再做计较,且还不知忞山先生对此做何评论。
知行合一,约莫是说,知天理后,同时要奉其行,不知是否可这样理解
恍惚间,高守这个观点,如同一个大漩涡,越往深处想,吸力越大,难以自拔,秦永正竟产生希望高守进行进一步解读的想法。
不对,这怎么可以,高深的人应该是自己,没立即回应已极是被动,哪里还能向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请教?
还嫌丢脸不够?
申家的托付如何交代?
廖刺使与在场诸人会怎么看?
秦永正用自己心中理性的声音,轻易按耐下对儒道追求的理想。
站在廖刺使侧后的罗夫人,水袖轻摆,隐蔽而迅速的伸出手,掐了廖刺使的水桶肥腰一把。
一方面她嗔怪廖刺使耍的心机,请来秦永正为难高守,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廖刺使有所作为。
廖刺使毕竟是主人,气氛变得如此僵硬凝冷,他有责任要出来打圆场,缓和气氛。
廖刺使唇角一抽,吃痛的表情一掠而过,不过他常吃罗氏这招,举止没有表现出太多不自然,他也能领会夫人的意思,心内马上开始组织合适词语,准备发言。
可是不等廖刺使开口,高守率先打破沉默。
“如此良辰美景,谈论这些,兴许扫了大家的兴致,抱歉抱歉。”
高守以退为进,抱拳对众人施了个礼。
应付了秦永正论道攻势的开头小菜,下面该轮到自己赚钱计划的牛刀小试了。
第091章 大宋商业策划者()
后世的高度文明,商家对人性弱点的了解和挖掘,无可比拟,一个个差不多都成了心理学家。
各种宣传、包装的套路,铺天盖地,一个比一个厉害。
即便高守当时只是个普通人,耳濡目染下,也能总结出几个惯用套路。
当然,不同情形,不同客户,用的套路肯定是不一样。
刚才进入杏心园时,就在暗中观察,寻找契机。
见到罗夫人后,高守把握到一个契机。
“罗夫人,请恕在下唐突,刚才见你手上宝光一闪,令在下有目眩之感,不知”
高守把目标对准罗夫人,给出疑惑的神情。
罗夫人咯咯一笑,脱下手指上的戒指,放在手心,呈给高守看:“子御公子看到的,应是这颗蓝宝石戒指吧。”
尾指大小的蓝宝石,正是昨夜王雪如送给罗氏的,罗氏很喜欢,今天就叫匠人镶在一枚戒指上,戴在手指上,方便随时把玩。
“嘶在下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宝石。”
高守陡然瞪大双眼,深吸一口气,无比惊讶与赞叹的夸张表情,毫不掩饰的交织在脸上,挤出颤音道,“这颗绝美蓝宝石,让我仿佛看到江南那无边碧海。”
“碧海?”
“你见过无边碧海?”
人们见高守突然如此不淡定,对着一颗宝石情绪剧烈波动,而大海离西北千万里,人们从未见过,对他们来讲,大海是个神奇的传说,于是大为好奇,纷纷也把目光落在蓝宝石上。
“在下不仅见过,还有幸在碧海扬帆,”高守庄重的点点头,肃然道,“碧海之美,无法用言语形容。”
“在无边无际的碧海,扬帆行船那是什么感觉?”罗夫人不禁捂着胸脯,呼吸有些急促。
“听闻海中有百尺巨浪,一个浪头过去,就能打翻船只,因此海舶货物,极其昂贵。”秦永正忍不住说上一句,也为体现他见多识广。
廖刺使点点头:“对,最贵莫如龙涎香,产自大食西海,一饼可值百缗。”
大食指的是阿拉伯地区,百缗也就是百贯,一饼龙涎香多重,高守却不太清楚。
不过他知道龙涎香,其实是抹香鲸的分泌物,从肠道中排出,其实可算作粪便,这个时代的人,以为鲸鱼就是一种龙,所以称得自抹香鲸的香料为龙涎香,宝贝得不得了。
皇帝经常把龙涎香放在香囊里,随身携带,大臣争相模仿,象征尊贵,有的谏官为了在朝堂喷人时,也能口齿流香,有时候会在嘴巴里含一些龙涎香,而在民间富贵人家,会在茶里添上一点龙涎香。
以上这些,街头巷尾传来传去,不是什么秘密,反正能用上龙涎香,就是一种奢侈。
与前世一样,进口的东西,感觉都比较珍贵。
高守好像又把握到了一个卖点。
“是的,碧海中虽危险,但物产富饶,是一个大宝藏,还有许多神奇之处。”
趁着这兴头,高守又把人们的注意力,抓回到自己身上。
然后,他开始从龙涎香开始,说一段关于海龙王的传说,还有能通人性海豚的故事,神仙居住的蓬莱仙岛,遍地奇花异草,各种美妙离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