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错天下-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城门外显得空旷而肃穆,却是自城门始,千余骑兵分两侧而立,手中竖握长刀,形成一条长达数百步的刀骑通道。

    而先时城门外的民众商贩则已避至百步之外,远远地围观。

    朱高煦似乎有些震憾,说道:“十七叔,何需用这样的场面送我,让我如何心安?”

    朱权微微一笑,道:“次番回北平,你任重道远,须得有些锐气和魄力才行,这般阵式,亦是为了给你打劲鼓气。”说罢直直看着朱高煦的眼睛。

    朱高煦真是像打足了气,眼神笃定而坚毅,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待二人二骑缓缓走出十数步,从骑兵通道中上前一骑,正是祝鉴,一言不发地随着朱高煦侧后。

    又走出三百来步,朱权勒马说道:“高煦,我就送你到此,你好自为之。”

    朱高煦笑了笑,道:“十七叔,我以为你还会送我一程。”

    朱权摇头道:“本来是想再送送你,不过我改主意了。”

    朱高煦似笑非笑,道:“我也改主意了,想让十七叔直接把我送到北平。”边说边勒转马头,与朱权相对而立。

    朱权嘴角露出笑意,有意无意地向百步外的数百名樵夫商贩看了一眼,说道:“我以为你不像你父亲,现在看来,还真像。”

    朱高煦笑道:“十七叔,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朱权哈哈一笑,道:“我的好侄儿,十七叔差点信了你!不过,区区五百侍卫对我大宁来说,和羊入虎口没有区别啊。”突然脸色一沉,道:“无论你想做什么,我念着四哥的面上,不和你计较,去吧。”

    朱高煦摇摇头,道:“我说过,我想十七叔送我去北平。”

    朱权双眼一寒,半晌道:“让你走你却不走,那就留下来吧。”然后一声厉喝:“将高阳郡王请回城!”

    话音一落,朱权身后百余护卫精兵霍地拔出长刀,而骑兵通道上的骑兵亦是长刀横划,齐齐指向朱高煦。

上架感言() 
感是感概,基本解释为心灵受到某种感触而慨叹。而感触,其基本解释则是接触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思想情绪。

    按这些解释,我是因为上架而产生的慨叹。

    和许多新人写手(这里悄悄吐槽一下起点,不要审核一过就显示作家两个字嘛,看着就让人脸红)一样,我也有过一本成神的梦想。但事实是,我写完第一本都没有签约。

    不过我有进化版的阿Q精神,觉得完本就是成就,这种成就感让我充满信心地开始这本书的写作。

    目前为止各方面的数据都很差,但我依然有成就感。毕竟,和上一本相比,我签了约、上了架。

    而这一点,是我能够除了慨叹外还能感谢的理由。

    我不知道是哪位编辑让我签的约,但我责编是徐徐,所以感谢他。当然还要感谢从未说过一句话的锐利、虎牙。

    都是历史组编辑嘛,说不定当初签我的是他们呢?

    ——这种无厘头的思维暴露了我对网文的无知。

    不知者无罪。

    不知者无畏。

    原本以为写完一本后,我会风轻云淡、轻而易举、行云流水地写出一个满意的故事。但在无畏思想的作祟下,我似乎又搞砸了……进化版的阿Q精神很强大,这些就不说了,忘了。

    说说立意,这个听着比较高端。

    任何一本书都有自己的主题,都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我想表达的其实和上本书一样,简单地说是个取舍问题。

    人人都有欲望,都有追求。这些念头有些是实际的,有些是虚无的;有些属于好高骛远的,有些属于妄自菲薄的;有些是利已利人的,有些有利已损人的,还有些是损人不利已的……

    脑袋里同时有这么多念头,最后如何作出取舍,其实就是一个正确认识自己、并且战胜自己的过程。

    这就是这本书的主题。

    所以,我无畏地设计了第五安这么一个看似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主角,而不是让他成为带着金手指风光天下的穿越者。

    与第五安相比,李景隆是普通意义上穿越者,但他的缺点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这个似乎不能说……

    当然,人家好不容易穿越一回,总不能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经过血与火的洗礼,都是要成长的……

    好吧,其实这些都不该说,因为与上架没有多大关系……

    那就说一句有关的:上架了,请朋友们多多支持,万分感谢!

    十三卦

    2017。5。19

第八十八章 厮杀城门外() 
祝鉴手提长刀,斥马走到朱高煦身侧,说道:“郡王殿下,回城吧。”忽觉眼前一晃,感觉朱高煦突然距离自己近了许多。

    几乎是出于本能,祝鉴心中虽惊,手却不慢,长刀已然向朱高煦劈去。但长刀劈出,却像是劈中树干而被卡住一般,竟是再不能动弹。

    几乎是同时,祝鉴看着一个拳头出现在眼前,然后两眼一黑便倒下马去。

    却是朱高煦在祝鉴说话的瞬间从马背上腾起,左手捏住祝鉴劈来的长刀,右手握拳将其打于马下,而自己则顺势骑在祝鉴的坐骑上。

    此过程不到一个眨眼时间,朱权和近在咫尺的骑兵护卫没有那般好眼力,都是但觉眼前一花,便发现朱高煦已然骑在祝鉴马上,手中提着祝鉴的长刀。

    朱权虽是诧异,但反应极快,口中叫道:“侍卫何在?”同时拔转马头,从骑兵通道纵出。

    回首见百余护卫精兵已扑上前,而原先列入骑兵通道的数十骑兵亦是将朱高煦团团围住,朱权不禁暗暗松口气,喝令坐下战马停下来。

    正在这时,朱权听着身后一阵喊声,见是百步外数百名樵夫、商贩等纷纷上马,手中举着明晃晃的长刀向自己奔来。

    心中再惊,朱权赶紧拍马向城门驰去,口中叫道:“阿扎失里,迎敌!”

    因与朱权等人相距两百多步之远,且朱高煦动作突然,阿扎失里等人并未发现前面有何变故。

    刚刚察觉前方似有骚乱,便见朱权大呼而来,阿扎失里瞬时拔出长刀,高呼道:“泰宁卫的男儿们听着,宁王欲害我郡王安达,我们替安达打架去!”

    泰宁卫军卒都是蒙古翁牛特部,和所有草原上的男人一样崇尚勇士。而高阳郡王的名字在两年前便响遍泰宁三卫,几乎就是勇士的代名词。

    阿扎失里既是泰宁卫指挥使,也是翁牛特部事实上部落首领。此时听得首领一声令下,周围军卒毫不迟疑地拔刀向两侧仍保持着通道阵形的护卫骑兵砍去。

    充当骑兵通道的正是祝鉴手下的宁王府护卫千户所军卒,因侧面而立,更没有及时发现前面变故。听得朱权喊声后纷纷转头看去,不想身前的泰宁卫骑兵突然发难,是以纷纷坠马,瞬时被砍死者多达两百余骑。

    稍远些的护卫骑兵则察觉得早一些,等阿札失里令下,已有足够时间与身前泰宁卫骑兵搏杀。

    几息时间,城门外便是一片喊杀之声,随时有人坠马。有些护卫骑兵得手,又瞟着宁王独人独骑,便策马而去相护。

    朱权不防阿札失里竟然没有一丝迟疑地反叛自己,紧急之中赶紧勒马急停。见城门被尚未出城的泰宁骑兵堵死,便拔马向左驰去,欲从城东入城。

    刚奔得数十步,忽见前方涌出数百骑。虽然一时辨不出是何人,但其装扮甚是怪异,显然不是宁府护卫,于是再拔马向南。

    侧面奔来四十余骑,正是前来护卫的宁府铁骑,朱权伸手向南一指,大喝道:“随我去松亭关!”

    松亭关守将卜万,乃朱权手下猛将,并辖兵一万五千余。

    朱权不知道城内情形如何,但知道眼前情势险危,须得保全了自己,才能以图后事。

    能够在事发突然且又瞬息变化之际作出决策,朱权不愧为善谋之人。

    四十余护卫精骑亦知此时情势危急,听到朱权令后并未勒马减速,而是侧拔马头,顺势转了向,紧随着朱权向南驰去。

    朱高煦一击祝鉴得手,立刻被数十护卫铁骑围住。

    马上作战毕竟与平地上厮杀不同,若是纵马冲锋起来,朱高煦当能瞬时杀出重围。但此时坐骑原地未动,而四面八方的刀声已起,他只得抡刀护住周身,一边侍机劈刺,一边夹马向前。

    前方还有骑兵通道阵百十余步,约计护卫骑兵三百来人。见后方变故,瞬时策马涌来。

    朱高煦接连砍翻数骑,再腾身掠到最外面一匹马背上,正欲喝马冲出,却又被涌回的护卫骑兵围住。

    城门口的泰宁卫骑兵在阿札失里指挥下得手,立即加快速度向前冲去。与此同时,从大宁城两侧包抄而至一千五百余骑,正是从黄皮子沟赶至的十五神甲率领的残元降部。

    泰宁卫两千骑,十五神甲一千五百骑;而宁王护卫一千骑已被砍翻两百余,仅剩八百骑不到。是以,城门外的形势瞬时成出一边倒的局面。

    朱高煦周身的护卫骑兵或被他砍杀,或被涌来的泰宁卫骑兵和十五神甲部牵引,眨眼便只有五、六骑。

    朱高煦手起刀落再砍翻两名护卫骑兵,终于杀出重围。四下打量,见一里外有四十余骑正向南狂奔疾驰,亦是喝马追上前去。

    朱权听得身后杀声渐小,忍不住回头一看,见城门前护卫骑兵越来越少,而泰宁骑兵和叫不出名字的骑兵已占至十之八九。心中既有些后怕,亦有些庆幸,暗叹自己没有丝毫犹豫便决定去松亭关,实在正确无比。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正自叹着天不亡我,朱权眼中又再现一队人马。定睛瞧去,却是数十骑身着蒙古服饰的骑兵疾驰而来。旁边另有穿着汉服的数十人人徒步飞奔,速度竟能与骑兵不相上下。

    朱权自知没有这样的手下,那便多半是朱高煦的人马,于是赶紧策马向东南驰去,意欲绕行南下。

    来人正是第五安与百里会等人。

    既然大宁城已在眼前,第五安便让众人加快了速度,想着早早将北平战事已起的消息告诉朱高煦。

    等走至距离大宁城约四里时,众人见城门外忽地现出骑兵,将原先的民众驱逐开去,在城门外列起通道阵。

    第五安正自迟疑,却听百里会说道:“不好!第五公子,我大哥说过,若是大宁城有兵马异动,则说明他会遇着危险。”

    第五安心下一惊,暗道:“朱高煦可死不得!”口中说道:“事不宜迟,我们加紧赶过去。”说罢招呼古醉等人加快脚程。

    行得一里路,见城门外骑兵通道内涌现密密麻麻的人骑,第五安赶紧让众人停下,眺眼观望。

    不想未隔多时,那边便突然动乱起来,众人不约而同地再度纵身而去。百里会等人策马疾驰,第五安等人则掠身飞跃,不多时便已至城门外两里之处。

    此时已能看清城门外确实是在厮杀,而城墙两侧又同时涌现人骑。

    百里会胯下战马不停,自己抬眼辨认了一会,侧首对第五安说道:“列通道阵形的必然是宁王府护卫,其余则是我们的人。”

    第五安在疾掠之中尚未发现二者的显著区别,但看见一队人马疾驰而来,身上甲衫极是统一,问道:“那也是宁王府护卫?”

    百里会循声看去,道:“正是宁王!第五公子,须得将他拦下来。”说罢策马加速,向那四十余骑迎头冲去。

    第五安等人来不及细问,亦是赶紧迎上前去。

    等双方只有百十步之距,忽见对方侧向调整方向,但速度丝毫未减。第五安行脚踏洛书九宫步飘忽而上,几个眨眼便从侧面迫近,纵身将最后一名骑兵踹下,自己落于马背。

    抬眼看去,见前方四十余骑都是同样的甲衫,唯为首一人身着亲王常服,第五安知其当是宁王,便提气从马背掠起。

    在空中跃出十数步距离后,他脚尖在某人头上一点,再跃出十数步,如此脚不沾地,瞬时便掠至宁王身后。

    第五安在四十余骑护卫头顶飞过,自然被护卫察觉。只是他速度奇快,等护卫惊呼出来时,他已落于朱权马背,顺手将其后背天宗、秉风两处穴位点下。

    朱权在与来人尚有百十步距离时便侧向绕向,所以并未想着如此之快便会被人追上。刚听到身后侍卫惊呼,便感觉后背一僵,然后发现自己的手脚不能动弹,甚至喊也喊不出声。

    与此同时,朱权感觉到有人与自己同乘一马,于是明白发生何事,不由得暗叹:“休矣!”但他随即发现自己还活着,只是身体像是飞了起来。

    原来是第五安知道身后护卫距离甚近,必然会来救宁王。而此时并不确定宁王一定便是害了朱高煦,实不欲过多厮杀。

    所以,点下宁王穴道后,他便将其举了起来,同时跃身而起,稳稳地站在马背上,大呼道:“降者不死!”

第八十九章 玩得挺熟啊() 
正如第五安所料,宁王身后这四十余护卫铁骑虽然惊诧,但毕竟是精兵,一怔之后便反应过来发生何事。纷纷催马扬刀,想将第五安斩于马下,救出宁王。

    不想第五安突然如此,众人怕宁王有事,赶紧勒马减速。

    而百里会、古醉等人见第五安飘忽上前,亦纷纷加快了速度。本来与宁王护卫不过百十步距离,瞬时便拉近到数十步。

    此时宁王护卫突然减速,而百里会、古醉等人则仍是加速,是以很快便冲出护卫阵中。

    宁王护卫被前方第五安所惊,更被后方追上的百里会、古醉等人杀了个措手不及。尤其是古醉等武林豪杰,虽说身手在武林中不见得算是一等一的高手,但与护卫骑兵相比,则是明显高出一截。

    犹如后浪拍前浪一般,古醉等人拍进护卫骑兵阵中。众豪杰手起刀落,刀刀见血。片刻便将宁王护卫四十余骑砍翻二十多人。余下十数人慌而散开,又被众豪杰飞掠赶上,砍于马下。

    说时迟,那是快。古醉等人皆是在飞掠之中收割人命。是以,当第五安喊出降者不死后,四十余宁王护卫铁骑竟是没有停歇一般纷纷坠落马下,血洒尘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