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当王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初当王爷-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朝着王玉落的门窗看了两眼。

    小妮子正在秉烛夜读,听到门被吱呀一声打开,王玉落做贼似得将东西藏好。

    朱振转身看了眼床上,见没有动静,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可是她却不知道,一苏杭眼睛正盯着他的背影。

    眼泪忍不住的往外流淌。

    一方面是自己心爱的男人,一方面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却要刀兵相向,她心里如何不难过?

    朱振准备去前院拿行李,却见行李早就准备好了。

    端木雨荷坐在软榻上,抚摸着小腹,面带微笑。

    朱振看着她整整出神,她是一个让自己省心的女人。

    “夫君,此去定要小心。”

    朱振点点头,一把抱住了端木雨荷,端木雨荷想要挣扎继续说些什么,却被粗暴的吻住了。

    “别说话。”

    良久,唇瓣儿才分开,端木雨荷抚摸着朱振的鬓角,“夫君,张士诚虽未您的岳父,但是他也是争霸天下的诸侯,这天下事,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个人感情要放在后边儿,姐姐这边儿自由我来开导。”

    朱振只感觉自己的心里非常的舒坦,有这样的女人,自己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灵凤性格粗了些,玉落不通事事,所以家中还得靠你。”

    张灵凤点点头,示意明白。

    “爵爷。”

    前院里朱振的家丁都已经准备就绪。

    按照当下的习俗,朱振应该收这些年轻的孩子为义子。

    但是朱振总是感觉自己太年轻了,若是跟朱元璋一般收一堆义子,传出去太难听。

    但是拗不过这些孩子及父母的忠心,便允许这些孩子改姓朱。

    虎二亲自带领着他们等候着朱振。

    “走。”

    马蹄声打破了男爵府的宁静,难民们知道是爵爷出征,都主动送别朱振。

    无数人走出营房,默默的看着这个无私守护着他们的男人,一脸的期盼和忧虑。

    从男爵府到军营算不上远,再加上天色露白,道路看的真切,不一会热便快到了。

    夜风呼啸,冰沫子刮的朱振脸很疼,正准备入营,虎二忽然勒住了战马。

    “戒备。”

    虎二大喊一声,家丁纷纷抽出弓箭,或者举起火铳,对准正前方。

    而正前方顷刻间出现了树枝火把,影影憧憧的走出了一支马队。

    火把下是扬宪那张满是皱纹的老脸,面带邪笑。

    朱振凝视着扬宪,冷笑道:“杨大人不辞辛苦,从南京跑到我军山,所为何事?”

    夜风吹得朱振的披风猎猎作响,扬宪年老力衰差点儿被风吹落马下,搞得很是狼狈,好不容易续足的气势顷刻间便没了。

    看着忍不住光明正大笑起来的家丁,扬宪怒道:“我来干什么,爵爷心里势必比我清楚。”

    朱振看着在马背上连坐都做不稳当的扬宪,淡淡道:“我在盱眙,你出了事情,怪我。

    我不在,你若是出了事情,谁负责呢?”

    “你!”

    扬宪伸出干枯的手指向朱振,表情无比的愤怒。

    朱振一甩鞭子,差点儿抽到扬宪的手,吓得扬宪赶紧一躲,摔倒旁边的雪堆上。

    “我们走!”

    一行人直奔大营,扬宪被一群检校从雪堆里扒拉出来,恨恨的看着远去的朱振,表情无比的阴冷。

    “小崽子,咱们走着瞧!”

    “大人,眼下他正是国公手下炙手可热的人物,咱们何必非得跟他作对?”

    旁边的手下忍不住劝谏道。

    杨宪一巴掌抽在那人脸上,教训道:“炙手可热,活着的人那才叫炙手可热,死去的人,就只能是凉了。

    速速给邵大人送信,就说朱振要到了。”

    “是。”

    手下一脸惶恐道。

    “呜!呜!呜!”

    当朱振进入大营的时候,值班的百户立刻吩咐号角手吹动牛角,接着整个军营便沸腾起来。

    朱振下马,迎着常茂和朱沐英说道:“马上做饭,让兄弟们吃顿热乎的,咱们就出发。”

    朱沐英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很明显是他已经锻炼了一阵子武艺了,看了眼睡眼惺忪的常茂,便替他打掩护道:“常指挥已经嘱咐我,让我准备好饭菜了。”

    如今盱眙手下部队增多,便是常茂也做了指挥佥事。

    朱振并没有追究什么,听说常茂这小子跟宛娘终于打破了僵局,有了新的进展,这一晚肯定跟自己一样是炮火连天。

    都是年轻人,自然懂得理解。

    看着生机勃勃的军营,朱振还是很满意的。

    “爵爷,都准备好了。”

    范希尧第二次见识到大军集结,却不似上一次做细作那般惊恐,自然心里说不出的得意。

    相比之下,傅子介的表情则复杂许多。

    早饭很精细,无疑是朱沐英的杰作。

    有馒头,有粥,还有小咸菜。

    因为要行军,不能一次性吃的太撑。

    士兵们都有腌制好的肉肠,挂在兜囊里,路上饿了可以吃一些。

    吃完饭,那些公社的民兵便已经成群结队的到来。

    他们平时属于民兵,在战时要调进部队,担任辅兵和民夫,关键时刻也可以上阵杀敌。

    这次行军,他们需要携带的物资不是特别多,因为朱元璋特别嘱咐过,军山发展时间短,又长期支援应天,若是大规模调动物资,对于雪灾中的百姓来说,是一场更大的灾难,所以朱元璋告诉朱振,此次战役的一切物资,由应天供给。

    天空已经放亮,朱振正准备出发,却见大营前出现一队骑士。

    朱标带着妹妹和郭英冲了过来。

    “妹夫,我差点儿就赶不上了。”

    朱振笑道:“如何,要替国公阅兵否?”

    朱标摆手道:“我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可不敢在军山士卒面前逞威风,此战只愿妹夫旗开得胜,将士们平安归来。”

    朱振心里有些暖,他知道朱标跟自己,还有军山是非常有感情的。

    就说道:“我们会加速进入滁州,补给过后,迅速加入战场。

    听说你也应征了,多多保重。”

    朱标笑道:“我是跟在父亲身边,安全的很,倒是你,别少了胳膊腿。”

    说着看了自己妹妹一眼  ,见她怒气未消,故意扭过头去,不去看朱振,就讪讪的笑了笑。

    朱振点点头,朝着朱标抱拳道:“保重!”

    朱标亦抱拳道:“保重。”

    大队人马出了军营,朱标远远的望着战马上威风凛凛的朱振,眼神坚定。

    “朱兄,早晚有一天,我也有你那么秀。”

第二百四十六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朱元璋大营中。

    朱元璋练完刀后,一边儿自己擦拭着汗水,一边儿听捻着胡须的刘伯温讲解历代帝王得失,今天讲解的是光武帝刘秀。

    朱元璋前些时日看完刘邦之后,又寻来资治通鉴,倒是对刘秀有些了解。

    听刘伯温先生讲解一番,也算是有了不同的见解。

    朱标归来后,知道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便驻足认真听起来。

    见世子殿下也在听讲,刘伯温微微点头示意,继续讲解。

    由于有朱标在场,刘伯温讲的更加浅显了一些。

    等到刘伯温讲完,朱元璋和朱标一起恭送刘伯温离开。

    见朱标一脸回味,俨然沉浸在大魔导师刘秀的伟大事迹中不能自拔的摸样,朱元璋笑着说道:“吾儿很崇拜刘秀?”

    刘秀忍不住赞叹道:“中兴大汉江山,与携手创业的功臣善始善终,这难道不值得孩儿崇拜吗?”

    实际上刘秀崇拜刘秀的天降陨石的操作。

    心想刘秀莫不是也懂得造火炮,或者有上前门投石机?

    不然那天降陨石,也太不科学了啊。

    朱元璋笑了笑说道:“孩子,与臣子相交,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叫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帝王之夜,哪里来的那么多真感情?

    为了帝位,杀了兄长弟弟,囚禁父亲,说明了什么?

    权利诱人啊!臣子可以辅佐你登基,也可以觊觎你的地位。

    所以作为上位,你未必需要那么绝情,但是这种虚无缥缈的君臣之情要不得。

    况且刘秀并非你想那么伟大,不然马援又是怎么回事儿?

    况且在为父看来,刘秀这个皇帝干的真的不咋地!”

    朱标一脸不解,心中暗道:“父亲的心狠手辣,自己早就见识过了。

    所以他说出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这话,他一点儿都不奇怪。

    反正自己将来肯定不能像是父亲这样。

    但是父亲说刘秀不是好皇帝  ,他一点儿都不能理解。”

    见朱标疑惑的表情,朱元璋解释说道:“刘秀出身皇族,又有那么多人支持,却用了十几年才当了皇帝,可见其就算是做了皇帝,也摆脱不了他是中人之姿的事实。

    再说政事上的事情他做的真的很差劲,光武帝担心地方起兵,就解散了文武分制,将军权交给地方太守?

    何其愚蠢!地方都军政合一了,要中央朝廷做什么?

    我看三国大乱跟刘秀密不可分。

    还有秦汉一直是全民皆兵,可是到了刘秀这里就没有了。

    为什么少数民族在汉朝以后,就屡屡为外族侵略,和刘秀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点,也是我最讨厌刘秀的一点,那就是尊儒,而不是将儒家当成控制国家的工具,你想想刚才先生说的话,刘秀的尊儒,是不是导致经学的解释权落到了世家手中?

    最终的结果反而是造就了弘农杨家和汝南袁家?

    朝廷的思想被别人控制着,那国家能不乱吗?

    孩子,听先生们将史书,别被他们所诱导。

    你要记住他们想要什么,你想要什么,从他们的学问中汲取营养,最后成就属于自己的帝王之学,不然你只会成为儒家思想控制下的书呆子。”

    朱标被朱元璋一通教训,虽然大致听懂了  ,但是还感觉有些迷迷糊糊,怎么先生嘴里的圣贤之君,到了父亲嘴里就一文不值了呢?

    还有父亲对于军政合一的事情是非常抵触的,可见对于朱振的现状,他老人家是不满的。

    可是朱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父亲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排朱振。

    因为这家伙施行的很多东西都太离经叛道了,根本不被当下主流的意识形态所能容忍,所以在朱标看来,想让他发挥最大的价值,就必须给他一块地,让他自己去经营。

    朱元璋见朱标沉吟不语,很明显在吸收自己讲解的东西需要些时间。

    索性自己也不急,便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说道:“前些日子去了盱眙?”

    朱标应道“是的父亲,我还看见了扬宪。”

    虽然妹妹很生朱振的气,但是还不忘让兄长给扬宪上眼药。

    朱元璋点点头,又问道:“那臭小子发兵了?”

    “是。”

    说起此事,朱标有些兴奋,问道:“父亲,咱们什么时候开拔。”

    朱元璋起身一边儿往回走,一边儿说道:“大军运转不易,我虽然亲率大军亲征,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亲临第一线,那是将自己安置在死地,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这是朱元璋给朱标又上了一课。

    朱标连忙点头:“父亲,孩儿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池塘,您和朱振,还有那些学生就像是各种各样的水,早晚有一天会将池塘装满。”

    池塘吗?

    朱元璋看着升起的朝阳,心中不禁豪情万千。

    池塘算什么孩子?

    你要做太阳,照耀万民,你要做大海,海纳百川。

    咱们父子一定要携手并肩,创下万世之基。

    大雪过后,盱眙进入了冰冻模式,那些顽皮的孩子学着北方逃难来的孩童堆起雪人,打起雪仗,而大人们则躲在房屋里烤着火炉摇头。

    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难道要一直靠男爵府养活不成?

    这得多大的无底洞啊!叶兑和茹太素站在田埂间,脸上却浮起几分笑容。

    “瑞雪兆丰年啊!虽然今年大雪造成不少麻烦,但是想必来年是个丰收年,北边儿的百姓的日子也有些盼头了。”

    叶兑望着一望无际的大雪说道。

    茹太素望着眼前的白色,以及在寒风中的老先生,叹道:“爵爷走后,总是感觉心里空空的,也不知道爵爷什么时候回来。”

    叶兑笑了笑,“盱眙太小了,像是爵爷这样的豪杰,不去参与下争霸,也太不对不起这老天爷赐给他的乱世了。”

    因为滁州临近前线的缘故,无数新集结的军队,需要在这里领取物资后开拔,所以滁州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无比的军营。

    朱元璋将邵荣安排在这里也不是没有道理。

    一来邵荣老了,坐镇后方,对他来说既安全,又能获取军功,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二来,这些骄兵悍将,也需要一个老将来镇压,不然不知道他们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一片片早就布置好的营地外,一队精神略显疲惫的队伍正在挺近。

    常茂在应天军方混的时间长,为了表示自己很能耐,自告奋勇去接洽。

    看着常茂得瑟的样子,沐英无奈的耸耸肩道:“这厮就这样,不过在军方,一般人懒得得罪他,几分薄面还是给的,咱们应该能有个好位置,让兄弟们好好休息休息,避避寒风。”

    只是老天爷似乎执意打朱沐英的脸,常茂本来正在和当地的官员交涉,结果忽然抽了对方几个嘴巴子之后,一脸怒气的走了回来。

    “振哥儿,对面那厮说营中已经满员了,让我们自己寻找宿营地。”

    朱振回头看了看那些疲惫的士兵和民兵,就皱眉道:“那么会玩儿吗?

    罢了,我们初来乍到,别炸刺。

    问问他们位置,我们自己扎营。”

    常茂又过去了,这一次看他拿起禹王槊要杀人的模样,朱振就知道这一趟不大顺利。

    谁这么光明正大的给自己下绊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