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朝伏-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陶德曼轻轻拍了拍杨毅的肩,反而安抚道:“桑尼,任何想走的路总避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障碍,我们既然相信我们走的道路是正确的,当然得坚持下去,才能让别人看到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

    “大使说的是,受教了。眼下苏俄的态度和迹象至关重要,不知大使可有了解?”

    “苏俄的态度已经可以用事实说明了,中苏友好条约签订后,苏俄就马上给中国提供贷款购买武器,而且武器价格都是按出厂价格计算。我已经收到消息,前不久南京、武汉都有苏俄飞行员驾驶着苏俄飞机出现。他们此刻还只是帮助国民政府消耗你们,战况只要有利于苏俄出兵直接出兵打击你们也是意料中事。”

    “大使,我听说苏俄领导人正忙于清理异己势力,在军中尤甚如此,很多中高级指挥员都被秘密处决和关押,恐怕很难短期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吧。”

    “桑尼,凡事有利必有弊,反过来也一样,没有坏到底的事。苏俄这么做虽然很残暴很****,独裁统治对国家肯定是大害,但政治军事决策上却快得很,一声令下一个国家都会马上动起来,让对手无从应对。而国家利益要的是从容面对,不能心存侥幸,只要结果无法承受就要小心应付,尽量做好准备。”

    “大使先生说的甚是,我今天看到了一个现象:前几天,南京城里看到的都是伤兵,今天,我可看到了三五成群的溃兵,可见国民政府军的信心已出现溃散的迹象,不知是否是国民政府军下达了撤退的命令?”那么多生命也不能捍卫国土,人心难免动摇,而自己开初的心存侥幸也始终没有透出过一丝光亮,自己也有些动摇,仗不该这样打的。和别人不同,自己动摇的不是该不该进行抗争,而是对领导民众这样抗争的人。况且按以往国民政府对日的绥靖政策,亲日派拥有很大的影响力,此次战事不利肯定让亲日派拥有更多话语权,那么国民政府依照日方的条件答应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此,我们民族真是一点点被人宰割了,后人那时即使想要抗争也将越来越难,希望也将越来越渺茫。整个民族又将开始被奴役,后果不堪想……。怎么办?必须尽快建立通达国民政府决策核心的桥。

    “桑尼,你的军事观察力很敏锐。没错,国民政府不仅对前线部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惨重的伤亡和匆忙的撤退命令让部队有些溃散,连政府都有些信心不足,开始在酝酿迁都计划,各国政府代表也忙得不可开交。可只有一个国家的态度让我们德日都共同心焦,也是我们调停工作的关键因素。我已经听说了,他们即将随国民政府先期搬迁的军事机构撤到武汉,估计是协调安排对华军援的工作。我准备跟着去看看。桑尼,你应该也很想去跟他们接触下吧?”

    “那是当然,这件事很大,我必须要向海军部报告。但大使放心安排,我有绝对的信心说服海军同意我这么做。”当然,杨毅心里想的跟大使所认为的可就南辕北辙了,自己关心的是苏俄是否有出兵的可能,哪怕有些出兵的迹象对中国目前的溃败、日军的进攻都能产生大大的影响。可这还不是唯一的重要理由……

    真正的关键是:云子事件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意外,这几天杨毅没有跟其他小组联络,也没有走出大使馆,只能从报纸和陶德曼口中了解外面的情况。在昨天的一份报纸上,终于发现了回归祖国的桥:“全民共同抗日,群众热情高涨。……******率****军事代表团赴武汉共商抗日大计……”。

    附图上那个正在激昂宣讲抗日的人立刻让杨毅眼前一热,这不是“伍叔”吗?短短不到一年的邻居生活,他让自己明白了这个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为什么国家久久不能富强,他对未来的憧憬也让自己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振奋,怪不得他们那群人总是能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用生命去捍卫理想。此刻他们那群人已经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他们是我们民族可以依靠的力量,更用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困苦仍不屈不挠,宁可放弃生命也绝不放弃理想的精神证明了他们是我们民族在这场存亡抗争中可以信赖和托付的人,首先是自己这样确定了:伍叔是自己回归母国最可信赖的桥……,武汉一定要去,还要尽快去。惨重的伤亡伴随的却是一步步后退,现在还面临着被人分进合围的危险,国民政府军已经有了溃散的迹象,士兵人心的溃散难免也传染到执政者那里,万一面对兵临城下,国民政府那么一哆嗦,自己可也陪着他们做了民族的第一个罪人了。

    这两天一直还正想着怎么劝说陶德曼以察看苏俄的态度和援华情况为由,带自己一起去武汉看看。也只有陶德曼大使代表的德国力量存在,武汉之行才有可能获得日本海军高层许可。本来杨毅还觉得这事还很费劲,既得突出日本人的关切,还得让德国人也上心,还不能漏一点与****接触的心思,这些都综合起来就比较难了……。可陶德曼主动提出来要亲赴武汉,去及时掌握苏俄态度,一切就都迎刃而解。更妙的是,只要有德国人存在,自己去接触****人士也不再困难和引别人怀疑。

    ……

    (本章完)

第76章 伤自己的双刃剑() 
南京的冬天,今年的寒意更甚,看着阵阵寒风把满街的落叶聚拢又吹散,杨毅一种莫名的惆怅涌上来:南京的这个冬天可不好过了。

    “先生,这么冷的天,帮忙照顾一下生意吧。”不知什么时候窜出个身背擦鞋箱的男人,不待杨毅发话就弯腰擦了几下杨毅的鞋,然后才笑容可掬的弯腰候着。

    既如此,也不能对不起人家那几下,擦就擦吧。那擦鞋的弯着腰把杨毅引到了个不碍事的角落,接着就麻利地铺开了家伙事,开始干活。嘴里也没闲着,哼起了江南小调,同时用眼角的余光打量了下周围,一会嘴里的哼歌竟然变成了日语:“长官,大日本海军梅组奉命向您报到,并接受您的指挥。”

    虽然刚才擦鞋的态度,忍不住让杨毅上了心,可江南小调一出来,杨毅才把心放了下去,哼出来的日语彻底把心惊了出去,还连带下巴差点掉了下去。

    这“日本擦鞋的”似乎早有准备,连忙递上鞋箱里备的报纸,“身在异国不得不如此,还请长官见谅。”

    杨毅连忙摇头道:“不不,你做的非常好,说得也很好,我们入乡随俗说中文吧,你手不要停,我看报纸……”

    “擦鞋的”立刻把目光放到了鞋上,同时也没忘了用余光打量着四周,嘴上更没闲着:“长官,下面我转达舰队司令部给您的电报。”

    “长江,深入江防重点,乃我军人之表,精神可嘉,但切记谨慎。菊组已完成使命,以你为重。支那军已经放弃原有防线,全面向南京方面溃散,陆军10军已突破制令线,向南京方面追击,而我海军仍受阻于江阴要塞。望继续努力,南京论功,并关注苏俄态度。”

    报纸也遮掩不住杨毅听到这个消息的痛苦,没有言语,只有些颤动……

    “擦鞋的”迟迟没有听到反应,忍不住道:“长官,长官……”

    杨毅内心痛苦之极,没想到国民政府军的勇气这么快就用完了。可强盗既然进了家,如果只有痛苦,那么所有家人真的就是鱼肉了。“受阻于江阴要塞”、“苏俄态度”倒是提醒自己,“嗯,你继续,我想想怎么回电。”

    “擦鞋的”立刻安静下来,细致地擦起了鞋……

    “回电,南京地势平缓,无险可守,支那军向南京溃散集中,正是歼灭良机,唯有长江可供其逃跑。建议让陆军配合我海军,全力攻克所有要塞,打通江路,封锁住长江江面,以求彻底歼灭支那溃军,避免为苏俄出兵提供支撑。另,德国盟友极其关注苏俄态度,邀我同往武汉观测其态度,极肯批准。”

    “擦鞋的”听的极度认真,可手里却一刻也没有停,只是听着杨毅的回电,擦得越来越有劲。“是,长官,我马上去复电。”

    “时间紧迫,有了复电马上想办法通知我。我们都抓紧吧。”

    (本章完)

第77章 民意() 
看着街上逐渐增多的溃兵,他们已经让惨烈的伤亡抹平了淞沪战场上的豪气和斗志,每个人都带着失去战友兄弟的沮丧和对战事的失望。杨毅很想去安慰安慰他们,他们已经很努力了,而且只有他们是在用生命进行努力,他们已经用生命和鲜血证明了今天的溃败并不是他们的责任,只是一开始方向或许就不对,更重要的是没有及时调整;也很想去鼓励鼓励他们,安乐祥和从来都是要强大的实力来保证的,历史上我们那个朝代不是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才有了安乐祥和,你们还得顶住,你们顶不住我们的安乐祥和就没有了希望。

    看着他们如此沮丧,杨毅更是沮丧还夹杂着痛苦,自己身在敌营每一个建议都只能是双刃剑,否则日本人又不是傻子,怎会轻易采纳。可是这双刃剑玩起来,受伤的总是国民政府,淞沪战场面对日本人海陆空多重火力的打击,国民政府还是不断往里填,让那么多生命成为了炮灰,伤亡如此惨重,直接影响到了军队的人心士气,导致今天原有耗费巨资的国防线成为了摆设。日军的节节胜利引发了日本国民的狂热,没有人敢再轻易谈和,和平越来越难了。眼下只能希望各个江防要塞区那些没经历过苦战的部队能像江阴要塞的部队那样,竭力阻挡日军的进攻,消耗日军的资源,日本国内的主和派才能发声,日本人才不那么狂热,才有和平的希望。而自己要做的事,就是尽快架起这座桥。秤砣没有了秤杆,不过是不名一文的生铁,可有了秤杆就产生了力压千钧的力量。“伍叔”他们那群人早已用事实证明了他们是在用生命来捍卫理想。自己做这一切还不是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他们是同一样的人,彼此完全能获得生命托付的信任……

    “擦鞋了,先生。天气很冷,照顾照顾吧。”很大的吆喝声从大使馆门外传来进来。

    杨毅心里嘀咕了一句:“日本人的效率真的是高”,就走出了大使馆,还没走出大门,擦鞋的就迎了上来,“先生,擦鞋吧,包您满意”……。

    “长官,好消息。你的电文直接得到了东京大本营的回复,同意了您的请求。东京大本营已经发布了《大陆命令第八号》:命令中支方面军必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消灭支那政府军。这样攻占南京的荣耀就不仅仅属于陆军了。”

    “嗯,我陪同德国大使去武汉的事情呢?”

    “大本营也有命令,让我们陪同你一起去武汉,及时上报东京大本营。以后我们的工作,天皇都看得到了。感谢您带给我们这份荣耀。”

    日本人的一切都在意料中,反而是国民政府能如何面对没有一丝把握,杨毅心里不禁叹了口气,“就这样吧,赶快去准备,我和大使很快就会出发,你们随后赶来。到了武汉,你们再想办法联系我。”

    “是,长官。我们期待着在您带领下立下不世的功勋。”

    ……

    (本章完)

第78章 德国人做保的桥() 
刚出武汉的码头,杨毅立刻被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惊呆了:中国自古就是个热闹的地方,中国人自古也就习惯了热闹,有了热闹就必然有喧闹,必然有欢笑……,可是眼前的热闹有爆棚的人气,却没有喧闹,没有欢笑,每个人都表情肃穆,全场只有一个声音在大声疾呼:“同胞们,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受够了洋人带给我们的欺辱,他们用鸦片卷走了我们的财富,残害了我们的身体……,现在小东洋鬼子又扛着枪炮来了,他们比西洋鬼子更狠,他们嫌自己国土小、资源少,看上了我们美丽的河山,丰富的物产,想霸占我们生活了五千年的家园,想光明正大的欺压我们奴役我们。同胞们,我们台湾丢了,东四省也丢了,如果我们还不抗争,再往下就是全中国了。如果你有力就请现在贡献出来吧,现在还是为同胞亲人的生存而努力,否则中国完了,你也只是被人奴役;如果你有钱有物就请现在捐献出来吧,现在还是为民族的生存贡献力量,否则中国完了,你有什么也只是别人的,想拿就拿想抢就抢。同胞们,奋起!坚决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保卫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亲人!……”

    全场立刻只有一种声音在回荡:“坚决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保卫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亲人!”接着所有人都掏空了自己的口袋,表、戒指、钢笔……,值钱的东西都往募捐处捐,很快,用来收集钱物所有募捐箱都已经满了,可民众的热情依然不减。刚才大声宣讲的人此刻更是热泪盈眶,不停地弯腰对大家说“谢谢……,请等一下”,最后不知是不是受了大家的热情感染,把身后宣传用的那幅巨大青天白日旗拉了下来,接着就把掏光了自己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很庄重地放在了青天白日旗上,不用说大家一拥而上……

    看得杨毅心里激情澎湃,手也不自禁往口袋摸去……

    “战争要是民意决定就好了……。桑尼,上车了。”陶德曼也被眼前的盛况呆了一阵,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就招呼杨毅上了车。

    车缓慢地移动着,司机忍不住想按喇叭,可被陶德曼阻止了,于是车就像蜗牛一样在人群中缓慢的爬行……

    杨毅自上车后,目光就没有从窗外的人群中移开过。此刻捐献高潮已过,忽然又听到一个老太太喊着“让下,让下,……等等”颤巍巍地往青天白日旗走去。又在众人的肃目中颤巍巍掏出了自己精心包裹的小包,接着毫不犹豫地把所有的钱都抖进了钱海中……

    大家还在感概老太太的义举,没想又传来声“各位老爷、太太,劳烦给让下……”。大家扭头一看,竟然是一个双腿残疾的老乞丐,他拒绝了别人的帮助,靠自己来到青天白日旗前,同样没有一丝犹豫,倒下了自己讨饭碗内所有的散碎小钱。旁边有人忍不住说了句:“你不吃饭了?”。老乞丐似乎才想起自己还没吃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