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愈发布了命令,让手下人留着他们,去之前遇到那些人的地方等着,只希望能有个机会,找出他们。
那就没错了,北方来的人,能干点大手笔,也能做些小动作,这才对嘛,犯错了,才能改正啊,你不动手,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到底能做些啥呢,中愈很是高兴的,没有对手的感觉,太让人寂寞了啊。
除了已经派人关注的那些奸细,中愈心里很是清楚,肯定会有不少的人再次混进京师来,况且还有另一个问题,京师里有多少人暗中在和燕逆联系,有多少人想双方都讨好,这都很难说,因此,中愈也想知道,进来的人有多大的本事,来了就是有任务的,总不能来游山玩水的吧。
他期待着很多人的出现,比如说上回扔给他两个奸细,指出他不配领导锦衣卫的那个人,他也很期待,为曹大人提供情报的人出现,中愈知道,曹大人能够撑这么久,手里没点别的东西,背后要是没人支持,恐怕他自己都不会相信。
锦衣卫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还留下了多少人,都是些干啥的,掌控了哪些秘密,中愈特别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皇帝还在宫里等待,他的调查结果,冥冥中似乎一直有一双手,在阻挡着他继续查下去,他在想,到底是什么人,有着那样的力量,阻挡着他手下的人继续查下去,这是个隐秘的对手,在这每一场风暴里,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锦衣卫的招牌没有以前响亮,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自从中愈接管北镇抚司之后,这个组织的名声居然更低了,不是他没有存在感,只是因为,中愈本身的光芒太过闪亮,让人们只记住会写诗,会讲故事的方中愈,却已然忘却他是个强权部门的领导了。
中愈自我感觉这样挺好的,做特务,低调才是王道,只要他统领的锦衣卫越不显眼,办成一件事情的可能性就越发的大,当然,也是分条件的。
“先生,您看看,这是应天府尹莫大人和国子监吴司业递上来的题本,里面是对这次演讲的建议。”
京师里皇城中,朱允炆正在冬暖房里接见几位老师,还有六部尚书,这些人都是些国家重臣,建文皇帝将下面呈上来的题本递给方孝孺,让他自己看看,这些事,还是需要大家共同讨论的。
中愈这段时间的奏报,他也看见了,中愈在奏报中,很隐晦的提醒皇帝,当年魏武帝曹孟德在官渡之战中,叛投过来的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在对峙的时候,若是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
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派兵袭扰,火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
消息传来之后,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这是个以少胜多的奇迹。
曹操大败袁绍于官渡,自己这边的人私通袁绍的书信落到自己手里,曹操二话不说,下令一把火烧了个干净,说道:“袁绍强盛时,我自己都自身难保,何况大家呢,烧了吧。”自此,曹氏诸将对曹操也更加的忠心了。
建文帝知道中愈的意思,是想提醒自己,注意一些事情,看着在座的朝廷重臣,朱允炆内心还是挺复杂的,他不想像皇祖父一样,拿起屠刀,对着身边的人,那是违背他自己的道德观念的,所以他还是希望,这些人里面最好就都没事,就算有事也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私下里解决,只是,朝廷的事情,哪里还有小事,他的想法还是很天真的。
这就是人生,总要逼你不断的做出选择,好坏都得自己承担,中愈还是很郁闷的,曹孟德太过奸诈了,一把火烧了干干净净,却留下了千古谜团,他本人是很想知道,到底有哪些人,暗地里写信密投了袁绍,虽然可能也没干什么坏事吗,只是告诉他有这么个意思罢了。
建文帝也曾仔细看过《三国志》和野史中关于这一段的描写,他也知晓曹操不是不追究,事实上,从各种方面来考虑,他是不敢追究的。
曹操心里也很清楚,这件事情一旦追究起来,那就不是一个两个人的事了,只怕帐下诸人,大多数人都说不清楚,毕竟那时候他自己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若是决意追究,恐怕将会引起更大的混乱。
到那时人人自危,人心惶惶,时时刻刻担心屠刀会不会掉在自己头上,最终削弱的还是自己手中的力量,那样根本不划算,所以这笔账曹操算的很是清楚。
那就干脆好人做到底,人情做到底,一把火毁灭了证据,叫大家放心,亦正好来收买人心,不过这一招真的是很奏效。
建文帝自己也很纠结,要是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又该怎么办,他已经深深的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并不好,朝廷大人们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意识到危机已经到来。
他已经不在相信南军如何如何强大了,朝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平叛了,在战争面前,任何时候都需要努力面对,真正的刀光剑影,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他要选择成熟了,成长都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来的。
第0160章 御前会议的安静()
屋子里很是静寂,没有人说话,年轻的建文帝还在思索着要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叛逃,或是暗中的手脚,各位大臣也在翻看着其他与之相关的题本。
方孝孺看完后,也递给了身边的其他大臣,依次传阅,对于这种事情,自己首先发言反而不美,让大家先开口,也给大家参与的机会,这并不是做做样子。
方孝孺现在也意识到了,有些事情,还是要做了才知道,不自己实际做做,光凭脑袋想是不行的,多给别人机会,让别人也有存在感,这会减少许多的矛盾,他也知道,入京三年来,自己以前的做法,就像是傻子,得罪人,还费力不讨好。
礼部尚书程迪,这位老大人,思索了片刻后,站起来率先开了口:“陛下,希直如今所做之事,若是做得好的话,确实是为大明儒学增添了新的可以宣讲的内容。
若是集众人之力,大家解说,讨论,到以后让全国的学子学习,甚至是在科举中体现出来,为朝廷选拔能干实事的官员,保朝廷稳定,实为良议。
既然已有士子建议大办特办,那就在宫外举办,借此机会,让众多的人参与进来,也能检验是否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能否为朝廷所用,一段时间内也能看出来了。”
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明代为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
总结来说,封建王朝中最核心的科举制度就是由礼部负责的,主要职责是:全国科举的举行、礼仪祭祀的各项准备、外交事宜的交接,辞令、对没有先例的典礼进行礼仪制定,所以说,能在这个位置上干的人,都不会是简单的人,更不会是什么都不懂的外行。
陈迪以前在地方上任职,最早的时候为山东左参政,在任期间做了很多好事,出了不少惠政,名声很好。《明史》中有记载说:丁内艰,起复,除云南右布政使,普定、曲靖、乌撒、乌蒙诸蛮煽乱,迪率士兵击破之,赐金币。
建文初,征为礼部尚书(正二品)。时更修制度,沿革损益,迪议为多。会以水旱诏百官集议,迪请清刑狱,招流民,凡二十余事,皆从之。
由此可以看出,陈迪是一位在民政,军事,礼仪,外交等事宜上都有经验的官员,今日,他说出这一番话,众人是没有异议的,毕竟眼光毒辣,办事果断是这位大人一向以来得到的评价。
再者说他们就算是有其他的想法,也不得不承认陈大人说得有理,因为对大家没有什么损失,顶多是方孝孺获得了更大的名声,至少目前,他们没有发现,这会触动他们手里握住的东西,既然没有那些事情,那就没什么问题了,支持一下也没什么影响,还能获得方先生的交情,还是很划算的。
“陛下,微臣支持陈大人的意见,虽说希直先生有意创新,对现有儒家思想加以升华,如今也做了不少工作,但以目前的情况来说,难度还是很大的,毕竟大明疆域万万里,人数众多,很多地方还不能接受完整的教育,甚至不通王化。
既然已经选择采用辩论演讲模式,那就干脆做的稳妥些,学子们有这么个想法,那就依照他们的意思,在应天府内,另外选择地点,要更多的人去看看,人多,传播的就快,能不能成,那就很快就有结果了。”
这是兵部尚书齐泰的发言,他站起来想陛下行礼后,开始了自己的评述,其实对他来说,他还是看的很清楚的,方孝孺的理论,恐怕大都与方中愈有关,所以,他可以说是在支持方中愈,对于这个年轻人,他一直看到的就是惊喜,是的,他一次又一次的给了不少惊喜给他,所以他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还能走多远。
黄子澄和另一位兵部尚书茹瑺,工部尚书郑赐,看了看发言的两位大人,又彼此看了一眼,最终选择了沉默,是的,他们并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做过多的事情,京师里发生的事情,他们也大都有所耳闻,对于大明报,逊志报的宣传,他们也看过,觉得那些思想过于张扬,或者是说目前不太合适,不过不得不说,大明报这样的广告的宣传工作确实是很好,听说连苏州,镇江这样的城市里,他们的分部也做得很好了,都可以同时发布了。
虽说大家都是学习的程朱理学,朝廷也就程朱理学做了规范,可是并没有要求大家不能有自己的理解,不能做出阐释,可是,修儒意味着门墙,当不能立新时,守旧就是唯一的选择,著书讲学,教化万民,谁都想做,但是真正有胆子,有勇气做这事的人很少,至少他们几个就不敢。
最最重要的是,这,很可能发展成为党争,所以那就暂时不发言吧,先看看。
吏部尚书张大人,没有说话,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一言不发,脸上也看不出什么表情,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建文帝似乎也明白众人的担心,看了看诸位大人,扭头对张大人说道:“张卿,不知此事,你有什么看法?朕,想想听听你的意见。”建文皇帝的态度很是平静,现在的他,除了上次听闻父亲的死有猫腻后愤怒了以外,平时还是会很仁善的。
额,张大人似乎是刚睡醒,晃晃悠悠的站起来,拱了拱手,“陛下,恕老臣直言,希直若是有意开拓,传播思想,教化万民,老臣是支持的,只是,还是希望陛下与诸位大臣多考虑考虑,多准备准备。
民间不比宫里,人数一多,安全怎样保证,出了事情责任谁来担,可能随便有人起哄,人多了,就是个大麻烦。
朝廷科举命题行文皆有定制,若希直的思潮深入人心,影响颇大,朝廷是否有能力控制思潮的爆发带来的影响,是否会影响朝廷的统治,对于这大明的江山社稷,是祸是福,都难以把控,所以老臣建议,还是慎重些好。”
这,老成之言啊。
第0161章 一起拍拍马屁股()
众人面面相觑,这是今日御前会议的第一个反对意见,倒也不是强力反对,意思就是还是再看看,不着急,反正现在报纸上也在宣传,先试试水,看看风声再说,要是有什么问题还可以拉回来,方便解决,如果太过着急,花了时间,出了问题有可能就弄不回来了。
建文帝看了看老大人,说道:“老大人老成之言,实为良议,朕知道了,那不知其他诸位大臣的意思是?”
众人一听,这是不满意了,看来陛下还是希望尽快办理啊,他们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现在推动这件事情的到底是方孝孺还是建文皇帝。从现在发生的一切,怎么看,都似乎皇帝的可能性更大了,只是,陛下有这么着急吗,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这种脱离自己把控的情况,让他们有些难受,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首脑人物,掌控着各个领域的人,突然被这样的情况打乱了心。
安静的空气下,似乎在不断地吞噬着屋里的人们,气氛有些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
又过了一会儿,户部尚书王钝带头打破了沉默,朗声说道:“陛下,既如此,臣建议辩论讲演大会还是按期举行,毕竟在此之前皇上明旨已下,方先生又准备这么久,京师百姓也都知道。再加上大明报,逊志报的竭力宣传,现在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况且各地游学的士子监生都来到了京师,大家也都期盼能够听一次讲学,若是此时临时取消,那就难以向天下人交代。
既如此,那就着令各部衙门,做好辅助工作,巡捕衙门,京师卫所的兵马,严加巡查,以防不测,既显示皇恩浩荡,金口玉言,又能宣扬陛下仁名,先生治学严谨之道,岂不美哉?”
这话说完,王大人退回自己的座位,众人都瞅了瞅王大人,心里都在盘算着,这是个讨皇上喜欢的人啊,平常没发现啊,怎么突然觉悟这么高了,这弯转的让人始料不及啊,众人也觉得王尚书似乎和以前不一样了,这感觉就像是自己阵营里的人,突然就是别人手下的人了,替别人说话,总感觉这是有些背叛了,只是自己又该如何。
这,罢了罢了,话都到了这个份上,不表态看来是不行了,皇帝的脸色也有了些舒展,今天皇上的意思越发明显了,皇帝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乾纲独断了,虽说还没有太祖高皇帝那样的功力,可这表现着实不像是之前那幅采纳众议,多方咨询的小皇帝了。
“臣附议。”也不知是谁首先应答了一声,在这安静而又空旷的房里,似乎显得越发的大了。
屋子里响起了一片附议的声音,个中苦涩也只有这些大人自己体会了,建文帝舒展了眉毛,笑了笑:“既然如此,承诸位盛情,就辛苦方先生了,讲学辩论按时举行,地点由应天府择优地而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