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影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影侯- 第5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少爷说了,那一片地方一定存在,找到那一片地方并不是问题,问题只是时间,也就是说要用多少的时间找到那个地方,这一点还请侯爷多多上心。”

    方晓西说起自家少爷的时候,眼神都是放光的,廖铭在很多人的眼里看到了这些,比如说方家的那些后生们,比如说之前大明幻夜骑的那些士兵们,他们可都是看过这些东西的。

    方中愈是善于创造奇迹的人,当然也许事情本来很普通,但在他们眼里那就是奇迹,因为其他人做不到,至少在方中愈这个年纪做不到。

    “这一点不用强调,就算你不说我也会抓紧时间做的,况且中愈明知道我的心思还派你过来,也就是说希望能干出一件大事,那两样东西就这么重要?”

    他还是有些奇怪的,方中愈之前也提醒过他,其实不需要有太多的麻烦,虽然那上面的东西很多,可有些东西现在他们没办法利用,能利用的也就那几样,既然如此,但还是希望他能够找到的这些东西。

    重要性他当然能够理解,只是没有想到方中愈重视的程度远远比他想象的要大。

    “侯爷具体的情况我也没有办法向你表明,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少爷的意思很清楚,如果那两样东西能够在大明广泛的种植,最后能改变的是大明百姓的生活,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方晓西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是更加的自豪,他已经之前看到过了,匠作师所研究的那些东西在朝廷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种植了,也就是说有了这样的突破其他的东西,在突破也是很简单的事情,在说了,对于方中愈这样的想法,他们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见证了,所以都非常的相信中愈所说的。

    “也就是说不会再存在流民了是吧?”

    廖铭反问了一句。

    方晓西一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反应过来,因为他不知道侯爷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稍微思索以后便神色古怪的看了廖铭一眼。

    怪不得,怪不得少爷对这位小侯爷评价颇高,虽然京师里的其他人都认为小侯爷是一个纨绔子弟,就算是后来与大哥开了都是货站,也不过是小打小闹,完全遮掩住了他的光芒。

    廖铭这个时候考虑的就是百姓啊,因为只要他们吃饱肚子就不会造反,作为上位者的角度上来考虑,这的确是大功一件,所以他也希望这个时候自己能够把那些东西带回去。

    “是的,百姓们能够吃饱肚子自然会把他们小心呵护,也就不会随随便便的离开家乡了,再说了,现如今大明的行业多种多样,他们只要愿意做工愿意做活,总是能够养活自己的。”

    “那就好,那就好。”

    两个人的谈话之所以这么愉快,也与他们的身份地位相关,如果是以前方晓西可能还有些唯唯诺诺,甚至是有一些紧张不安,但是如今他在方中愈身边久了,见过的那些大佬也很多,所以对于廖铭这样的侯爷来说,他已经能够坦然的面对了。

    廖铭本身就是公子哥里面出色的那一类,所以对于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清楚,再加上他们家的爵位失而复得,如今他又远离大明国际,自然是希望能与各方相处好,在作出功绩的同时,又要把之前的关系维护好,所以对于方晓西这样重要的人来说,他也不介意把自己的身段放低一些。

    虽然他没有必要这样,但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嘛,再加上他跟方中愈的关系也不会做其他什么样的事情,跟这些人处好关系,后期也许会有更好的帮助。

    “侯爷这一次反正要迅速,少爷的意思是越早越好,毕竟有些东西弄回国内还需要时间,咱们必须要尽快的对他进行标注,再加上少爷总担心会出现一些什么其他的意外,所以这一次咱们的团队一定要保持最大的警惕性,不要有丝毫的问题发生。”

    “这是当然。”

    廖铭自然也不希望出事,而且对于他来讲,只要他的功绩越大,他们家在大明国土就会越稳定。

    廖家的人能够在这里生根发芽,自然是最好的了。

    方晓西自然也不会轻易的离开这里,方中愈在他来之前的时候就已经告诉他了,一定要长期驻守大明南洲,甚至是在这里建立大明方家的分支都可以。

    所以他来到这里,自然是希望能够在这里成家立业。

    “听说你已经在开始修建宅院了?”

    “侯爷是的,虽然说规矩还比较严格,但是如今草民在这里也算是立了不少功勋,能够获得一部分土地在土地上按照大明的规划进行修建也是正常的。”

    方晓西也不会惧怕,毕竟他是按照规矩来的,之前所有的一切都申请过向侯爷府报备。

    “不用紧张,我只是问问你在说了朝廷的规划还很明显,如今工部那边也派了不少的工程师的人员过来,他们要对大明南洲的疆域进行一个进一步的划分,所以能够居住的地方自然要进行统一的规划,所以只要你们不违背,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这倒是事实,毕竟当初对于发展大明南洲的时候,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意见,但最后还是形成了统一性的规划,那就是大家都要按照这个来,毕竟要长久的经营,这里把这里作为汉家天下的延伸点,不管对于谁来说,都不会把这件事情办砸。

    “谢侯爷。”

    “不用谢。”

    两个人的谈话非常的愉快,或者可以说方晓西代表的是方中愈的意志,而不是他本人,当然就算是他自己有什么想法,这个时候就算做了方中愈也不会去怪罪廖铭,也不会去怪罪,毕竟身份的间隔在那里。

    毕竟是年轻人嘛,大家都是年轻人,只不过是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才有了身份的差距,但并不会影响他们主动交流和沟通。

    看着这一望无际的沃野,他们心里都清楚,这里以后将会成为大明的重中之重,不管是种田还是发展商业,都需要有大量的人来填充,所以移民会一直进行,有越来越多的百姓会从大明国土来到这里。

    金矿的发掘一直都在进行之中。

    之前送回大明本土的那些人,有一大部分人当然是经过他们的手,至少他们审核过,还交代过他们一些任务。

    虽然话有些有真有假,也不影响什么其他的大方向,毕竟他们说的都是在这里,确实能够发现情况。

    他们都是这样干的。

    朝廷需要有人来建设大明南洲,那么除了一些好的福利政策以外,自然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能够吸引那些人来。

    所以金矿得到金矿就成为了众多的方式之一,有些人在这里发了财就回到了大明国土,离开了大明南洲,当他们到达大明国土的时候,就会得到官方的重要招待,后来他们又将会一路招摇前往京师,这也是之前为什么有很多百姓们看到了从大明南洲回来的人之后,又萌发了前往大明南洲的心思。

    不存在欺骗,只不过用了一些小手段,毕竟百姓们也想过好日子,或者说人性的贪婪在那一刻被激发出来了,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手段去获取一些,现如今大明南洲给予了他们这样的机会,毕竟大明国境内还是要遵守法纪的。

    皇帝朱允文不可能把自己的国家瘫痪,所以他需要用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去付出,大明制定的律法,也是在维护着整个帝国的稳定,他们所有的一切都在往发展和稳定上靠。

    凡事都有个规矩,有个法度并非墨守成规,而是有新的规矩出现,能够让事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朝廷的官员们渐渐的喜欢上这种方式,有的是主动的,有的则是被动的,毕竟老是被锦衣卫和御史们盯着也不是一件好事,就算是那些御史也不得不把自己的手脚处理的干净一些,道理非常的简单他们毕竟是朝廷官员,虽然得依靠俸禄,可俸禄养活不了一大家子人啊,所以便有一些其他的渠道。

    只要这些渠道没有完全触及到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底线自然是不会有人去干涉的,毕竟皇帝也需要有人来做事,他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完全弄的死死的,大家没有了创造力,也就不会推动整个帝国的发展了,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还好的是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这才是整个帝国赖以发展的基础。

第0849章 平静下来见真章() 
    方中愈如今的生活似乎渐渐的归于了平静,毕竟之前她在外奔波很久,如今回到京师反而显得有一些平静的有些好奇。

    在之前整个大明朝廷是统治整个大明土地的重要机构,也就是说他更多的职责是统治而不是管理和服务。

    总之这个词说多了,也就是说必须从上而下的强迫,老百姓们都要按人头来向朝廷缴纳税收,但最后却享受不了朝廷所带来的福利。

    之前甚至有可能上层人士还要对他们剥削欺负。

    但是如今大明朝廷应该是逐渐向一个服务性的机构过渡,当然统治的力量并没有完全消散。

    就算方中愈想做些什么,请问皇帝朱允炆也不会支持的,之前他支持方中愈也是因为皇帝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儒家依然在皇位上,他们对整个帝国的掌控力依然掌控在朱家的手上。

    如果说方中愈真的做那样的事情,恐怕会立马失去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支持,至少现在所做的事情会立马出现波折,甚至是完全停滞下来。

    这不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都想看到的结果,所以方中愈现如今制定政策都非常的轻松。

    朝廷的官员现在就是要稳固整个朝廷体系让所有的官员们在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时,又要有为整个帝国创造创新发展做准备。

    每一天早朝结束之后,大臣们都会回到自己的衙门办公,如今新部门大多在离皇宫不远的地方重新修建官衙,所以会显得一些区别,毕竟与那些早早的富阳来说,水泥建造的房屋看起来有一些不伦不类。

    但是那些房子却冬暖夏凉,让有些人实在是有些羡慕,之前那些抱怨的人,如今反而是支持的一批人。

    建文皇帝朱允文如今其实是非常轻松的,但有一点他是没有完全放弃的,那就是朝廷官员的贬谪和升迁。

    毕竟为了维持整个帝国的问题,他必须要知道一些大的岗位上那些官员到底是什么人,如果他真的连这些都不了解的话,那整个帝国可能随时都会处在崩溃的边缘,他这个皇帝也就没有必要当了。

    所以他经常要花费一些时间去接近一些这些可能离开京师的外传,毕竟那些人离开了之后想要再回来恐怕还得花费很长的时间,再加上如今事务繁多,大家也不可能全部都齐聚京师这样低效率的行为是整个朝廷所不能允许的。

    朝廷官员在这件事情上也非常的看重,毕竟能够离开京师贬值的可能性不太大,更多的是因为地方上需要这些在京师里有着充足经验的人去地方上锻炼,毕竟地方事务复杂,而且小事居多,从小事中也可以看出一个官员到底值不值得培养。

    在印刷术快速发展之后,li卜其实对于每个官员的档案都在大家整改,从他小时上得学堂到如今如何进入朝廷,又做了哪些事情,基本上都有总结,毕竟之前的答案可能归类的不太合理,但是如今他们也在充分的利用档案学对自己所管理的档案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总结。

    国子监开始对整个大明帝国的知识体系进行总结,毕竟他们之前担任着整个帝国教育的教学责任。

    所以那些做学问的人也不得不出来做些实事,毕竟如果一味的脱离实际,他们迟早是会被抛弃的,这些人现在愿意越来越认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虽然说可能会被抛弃,可要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被抛弃的话,多少是有一些丢脸的,毕竟大家都还是要脸面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之前特别被文臣们喜欢原因就是那个时候他非常的亲近文臣,也就是那些儒家学派的大人。

    这并不是罪过,罪过的,只是他把那些人太看得太重,所以将整个帝国带入了险境,所以在平叛战争结束之后,他就已经改变了对整个文臣体系的态度。

    官员们也明白了皇帝的改变,但是因为前面事情是做得不好,所以大家说话的时候也没有体系,至少现在他们更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做事情来改变皇帝心中的态度。

    皇帝和那些文臣进行辩论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听而不是去反驳,因为他知道跟那些思维僵化的文臣做口舌之争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毕竟朝廷需要这一帮人,但不是非他们所不能。

    皇帝也非常的清楚,这些人如今依然让天下的学子们敬仰,所以他并没有取缔,这些人甚至说他更希望儒家能够学习改变和吸纳更多的文化,毕竟现在天下之变大家都看得清楚,如果连他们都能够学习的话,将会带领天下百姓和学子们走向更遥远的地方。

    儒家并不是一天一夜就形成了,而是吸收了众多的东西,百家理论。

    所以儒家吸收之后还是能够做得挺不错的,虽然后期他一直限制人的思想,甚至是把别人固定在一个地方,所以这一点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都不喜欢的。

    当年姚广孝用儒家学说和佛家学说相结合才说服了燕王朱棣,可是后来在燕王朱棣兵败的时候,他就已经被方中愈逼死了。

    自那以后倒是没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做,毕竟儒家能够吸收的东西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最后带来的麻烦反而更多。

    建文皇帝朱允文如今身边有司礼监,然后有一大帮秘书,所以说皇帝对外的圈子并没有完全禁锢的,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这些事情把自己的精力节省出来,然后去处理国家大事。

    内阁并没有出现。

    七人议事制没有完全的成为大明现有的状况,所以文臣们还在争论议事长的职位。

    就算是建文皇帝,朱允文一直督促着他们,他们也没有想把手中权力交出去的想法,所以这个岗位一直都在等待着,可他们心里都清楚,等皇帝不耐烦了的时候,这个岗位就意味着有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