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影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影侯- 第4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每天很忙碌,但是隔一段时间他还是要去听听方中愈和其他大人们的意思。

    对于这一位新入朝廷的官员,而且掌控着这么一个强大的部门,那些官员们心里心思还是挺活络的,既不得罪,但也不会太过靠拢,毕竟他们管控制言论。

    朝廷虽然不会严格要求他们做一些什么,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陛下的意思才最重要,就算是他们坚持公正,公平公开,但又牵扯到陛下多少还是要有一些顾忌的。

    监督百官是锦衣卫做的事情,大明宣传部则要更加贯彻的执行朝廷的政策,将朝廷最新的政策向百姓们宣传,告诉他们如何做引导他们按照朝廷的意思扩大化。

    国子监的教育报也发布了,当然是受大明宣传报管辖的。

    国子监的报纸更多的是体现在教育理念和教育书籍的推广之上,对于他们来讲,本来就是教书育人和监管教学工作,各地方的提学,学政如今都非常的忙碌,当然也在朝廷国子监的监管之中,这也是重中之重。

    孩子是整个帝国的未来,因为他们终将会长大,所以确保每一个孩童都接受到正统的大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过程可能还需要很久,毕竟朝廷现在也负担不起来太多的财政支出,只能依靠他们自己多少给一些补助,当然这还需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来。

    因为没有完全做完所有的事情,所以现目前看来还是有一些影响吧。

    “中愈,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对外?”

    建文皇帝朱允炆有些着急了,这一段时间,他已经收到了好几次奏报,那就是边境上并不太平。

    燕王朱棣的领地现在已经全部被朝廷兵马所掌控,甚至是几乎就是一个大军营。

    百姓们不能随意的离开燕王封地,但是却可以自由的买卖。

    再加上士兵们多了,消耗也多了。

    也帮助他们获取了不少的财富。

    “陛下,再等等吧,如今朝廷确实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想要打一场大的战争还有一些力不从心,更何况陛下心里肯定是要解决这个大患的,如果只是一般的骚扰,对咱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方中愈心里其实也明白,朝廷的军队对于边塞之外的军队并没有太大的优势,除了现在经济变得严明,还有一些战法的改变之外,现在也没有太大的优势,毕竟战马没有塞外的好。

    按照之前他们的打算,如果能够改变火枪的运用肯定会是更好的,但是打造火枪需要好的军火将还要有成体系的工业体系。

    而且对于钢铁的用量也是非常大的。

    现目前的技术能够支撑一部分就已经很不错了,要想大量的列装部队,还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不仅仅是改良技术,还有很多方面的影响。

    现在他们还做不到,所以只能慢慢来,方中愈想拔苗助长,但是奈何自己没有那样的技术,只能依靠那些人,给予他们良好的环境条件,让他们做这样的事情。

    “也只能这样,不过朕还是希望你能够在这件事情上多花心思,让他们快速的把这件事情做好,塞外毕竟是心腹之患,太祖高皇帝当年花费了那么多心思那么多的士兵们丢掉了性命,才做到这一步,朕当然也知道太着急了,不好,但是不做又有些过意不去,心里总觉得有些遗憾,所以还是希望你能带你的,大家多做一些事情,为朕分忧。”

    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梦想是有一个阶段性的,一步一步的来才最正常,之前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的担心他的诸位王叔对他的江山有想法,从太祖高皇帝那里把江山继承过来之后,心里一直有一块心病,所以才会那么快的不择手段做那样的事情。

    可是后来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中,他才发现了问题,也知道了那些东西影响到了他们。

    再到如今,方中愈给他提供的那些建议,他无条件的支持,然后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所以从内心上来讲,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太祖高皇帝没有做到的事情。

    所以他的目标就变好了,一直是想做太多跟皇帝没有做的事情,征服塞外。

    太祖高皇帝当年已经把他们赶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也就是捕鱼儿海。

    可是毕竟大明的军队没有长期在塞外和大漠里驻扎,所以当大明的军队退回来之后,前元余孽又很快的占领了在外的地方,现如今发展的也非常的壮大。

    所以对于朝廷来说,他们依旧会收一些,这些年朝廷忙于内部的事情,对外不还是放松了警惕,所以草原上发生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道,百姓们生活的太过安逸了,朝廷官员们也都各自在谋取自己的利益,早已忘记了,在长城外面还有很多的敌人。

    “陛下,请您放心,臣一直没有忘记,锦衣卫,其实已经派了不少人,去北方活动了不少次,已经有源源不断的消息传回来了,陛下,请您放心,如果等朝廷准备好了,臣就会启用,他们,到那个时候,他们所做的事情恐怕比并下派出去大量的军队要更加充实得多,陛下,大明并不害怕战争,所以大明想要获得的一切都将会通过正确的道路去获取战争也是一种方式,虽然如今百姓们还不知晓朝廷的做法,但是只要朝廷发展到一定地步之后,必定需要对外获取东西的那些资源,那些大明没有的矿产,甚至是那些农作物粮食,都将会成为大明对外扩张的原因,臣只希望到那个时候,朝廷里没有太多的阻碍,并下延一新战队城这边那就足够了。”

    方中愈并不是担心什么,只是因为他觉得,有些时候,就算是建文皇帝朱允炆,也不能左右很多大臣的意思。

    特别是当方中愈没有办法以明确的证据来说服其他人的时候,这个时候皇帝朱允炆的支持,恐怕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

    现如今,不管怎么说,朝廷与方中愈之间多少还是有一些利益关系的,那些大臣们支持归支持,但涉及到严重利益的地方,他们也是会斤斤计较的。

    当然像兵部尚书,齐泰,驸马爷梅殷,这样的人来说,他们跟方中愈的私交很好,所以很多方面还是会帮助方中愈的,但帮助归帮助,有些事情涉及到原则上的问题,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

    “真的吗?看来朕果真没有看错你,想不到你的谋划既然已如此之远,朝廷那一帮庸臣,看来朕之前相信你是正确的,恐怕到目前为止,朝廷还没有多少大臣想到了,该怎样去对付草原上的人,他们的胆子已经慢慢的被磨灭了。”

    建文皇帝知道在某些方面,那些大臣们确实是了不起,但是在血性上面,他们却总是抱着一丝幻想,认为敌人不会对他们怎么样,草原上的人无非就是来劫掠一番,然后就离开了大明的国土。

    可是这是大明应该承受的吗?这不是。

    大明的百姓也是人,大明生产的物资也是他们生活下去的必要物品,为什么就一定要被别人劫掠呢。

    不管放在哪里,这样的道理都是讲不通的。

    这是大明,确确实实在战马上有一些缺陷,所以现如今,各种各样的问题,结合起来之后,骑兵变得越来越弱,对外战争基本上都是追不上。

    开国年间,这或许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大明帝国已经35年以上了有些东西早已不是开国连接那样的情况,所以各种问题都有可能出现,这也是为什么朝廷加大力度整顿军营的缘故。

    卫所还没有完全崩坏,只是有一些**,甚至是减员严重的情况,但是现如今朝廷只是加大了对他的控制力度,而并没有完全废止。

    这种制度在目前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啊。

    君臣之间的谈话总是进行的很,因为他们两个能够以平常心来对待彼此,所以这个时候聊到一些内容,就比较轻松愉快了。

    当然,整个朝堂之上,也就是方中愈有胆子这样做,或者说本身是因为他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大明人,所以对于皇权的敬畏,仅仅是因为现目前他所有的一切来自于皇权,而且他也确实见到了皇权的恐怖,但他骨子里没有那一种,完完全全就要把皇权当作生命的道义,所以跟其他人不一样,总是会顾忌一些。

    所以这样的情况就显得非常的正常,因为其他人不具备这种条件,而方中愈具备,所以他没见过皇帝朱允炆之间的谈话就简单了,很是轻松愉快,这也是其他人不敢想象的。

    “这一段时间,太子经常念叨你,而且你教给他的那些东西,确确实实让他开拓了眼界,按照你的意思他们要学的课程还有很多,这些课程终归是要推广下去的,对吗?”

    建文皇帝朱允炆提到的自然是方中愈为太子和他弟弟量身定做的课程,涉及了前世里,九年义务教育中比较初级的科目。

    对于他们来讲,他已经想不起太多内容,但是那些基础性的东西他还是能够想起来的,虽然不能够讲得太透彻,或者说没有能力,把所有的内容都覆盖到,但是只要是能做的,他自然是一直做下去,再加上有行业学会帮助这些都是很好的总结资料,幕僚团队也在一直帮他做的事情,所以编纂出一种比较简单的课程书籍还是小事一桩的。

    所以太子用了那几本书之后,感觉还不错。

    这也是建文皇帝朱允炆提到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

第0679章 家中又来不速客() 
做事还是得有目标的,每个人都有目标,人要是没有目标,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有目的的做事是方中愈现在所奉行的原则,他身边的人也是这样被他影响的。

    听到建文皇帝朱允炆的问话,方中愈并不奇怪。

    之前他确确实实的努力做了不少的事情,也跟手下的人讨论了许久,甚至还亲自去找那些私塾先生和一些老夫子去探讨。

    发现现如今学堂里教的东西还是停留在之前那些文化上,也就是说关于一些技巧性,或者说能让他们在社会上生活的东西非常的少,所以方中愈才有了,要给他们普及一下更多教育的想法。

    编纂教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方中愈找了很多个人一起研究,当然是把他知道的一些东西都说出来。

    然后其他人再根据他所说的东西,然后加以总结和整理。

    当然还有一部分是他之前所做的那些论述。

    时间越久,方中愈忘记的就越多,因为在这个时代,他用上这些东西的情况实在是太少了,所以记忆总是会慢慢模糊的,当你没有长时间的使用一件东西的时候,那个东西可能就会渐渐从你的生命中消失。

    方中愈有的时候会很想念母亲。

    可是他知道现在没有办法回去所以只能在哀愁的时候想念一下。

    教科书的事情,其实现目前来说,他们都支撑得起,无非是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陛下,其实这些事情都很简单,只要有一个统筹的安排就行了,当然更多的还是钱粮,毕竟教育事业是一个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简简单单几天就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所以花费的时间就比较久了,陛下,只要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然后时不时的问一下就行了,国子监那边会把这些都安排下去了。”

    “这是自然,朕相信你说的,有些事情自己清楚,事急不来的,但不做的话真有些觉得对不起太祖,高皇帝,对不起父皇,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只希望能够尽快的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好。”

    这也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心里话,对于别人,他从来没有说过,也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但是对于方中愈他总觉得还是要告诉他一些,毕竟这可能是他唯一能够用朋友的心思来对待的人。

    朝廷这么久了,做事情还是没有能够满足很多人的需要,所以压力肯定是有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那些官员呢。

    朝廷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下面的官员也就越来越忙了,因为他们不仅要不断的学习,而且还要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这就占据了他们很多的时间,不过这也是朝廷从上而下要求的。

    大明的官员们都需要不断的进步,现如今他们之前按照朝廷所发给他们的为官既要做事情。

    现如今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但是现在朝廷没有管的太严,不过新的为官方式已经讨论了很多次。

    这个事情其实也是非常的简单,因为官员们做事总要有一套准则的。

    他们也都能接受,而且现如今这套准则越来越严厉,但是职权划分得越来越清楚,也就是不管出了什么事,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人,负责任。

    所以很多人还是挺喜欢现如今的这套政策。

    虽然在某些个人利益方面,他们被影响了,甚至被剥夺了,但是如果朝廷能够给他们更多的名声和权力,他们自然也是愿意这样做下去的,支持这项政策是他们能够做的最大的事情。

    方中愈现如今都很忙,已经很久没有去给太子上课了,不过之前他的一些心得也不断的交给太子。

    当然还有那些跟在太子身边学习的小孩子们。

    毕竟关注的眼睛太多了,当初方中愈因为这个职位受到了很多的诟病,但是如今虽然没有人再提这些事情,不过既然挂了这个职位还是要去走动走动的,所以他不忙碌的时候还是会去看看。

    建文皇帝朱允炆没有拒绝方中愈教太子什么样的东西儿,其他人也自然不敢多话,连皇帝都默许的事情,他们要是反对的话,岂不是跟皇帝对着干?

    所以有些时候做事啊,不仅仅要看你面对的是什么事情还要看你这件事情后面牵扯到哪些人?有哪些人在这件事情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才是决定你怎样处理这件事情,把这件事情的态度的重要因素。

    这就是一个处事之道。

    方中愈喜欢做实事的年轻人喜欢让那些有能力的人做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炆现在也受到了他的影响,之前朝廷的官员,重要岗位上的官员,年龄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