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又说了几句,忽然问道:“张伦与余瑱差事办得如何?”这两个人被任命为了从三品的侍郎。
“陛下,余侍郎办差十分认真、一丝不苟,只是或许因之前一直在地方上为指挥使,有些差事办得不够利落。不过臣以为,随着他对参谋总部的差事越来越熟悉,会越来越好。”作为余瑱的领导,蓝珍说道。
“陛下,张侍郎在总后勤部却十分好。差事办得比臣还要好。”常升笑着说道。
“这就好。”允熥先是对张伦的情况夸奖一句,随后对蓝珍说道:“余瑱毕竟多年在地方,对差事不够熟悉也正常。他有不足之处,你身为他的上官要多多指正,让他尽快熟悉差事。但上次兰州之战他表现的十分好,朕认为他非常适合在参谋本部任职。”
“是,陛下。”蓝珍答应一声。
允熥又问了问李景隆等人掌管的衙门现下情形如何,得到的答案都差不多。
“咳咳。”待问完问题,允熥忽然咳嗽两声,举起手边的茶杯喝了口茶,卢义赶忙走过来续水。
原本已经有些松懈的人马上又紧紧地绷起身子,正襟危坐。每次允熥忽然停顿下来,并且喝水或者咳嗽的时候都代表着他即将说一件重要的事情,众人可丝毫不敢懈怠。
结果当然不出他们所料,允熥确实说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即使他们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但没有一个人猜对了。
“现下工部与内官监掌管有两座钢铁厂,还有许多打铁的作坊。前一阵子工部将造兵器的作坊划拨给总装备部的时候,朕顺便将钢铁厂与作坊都划到内官监名下。”
“朕会下旨,从即日起,朝廷彻底废除铁器专营制度。任何大明百姓,均可雇佣工匠经营打铁作坊。”
“至于现下属于内官监的作坊与工厂,朕打算,命内官监作坊,全部按照市价卖给诸位爱卿的家人。两座钢铁厂,也从内官监剥离出来,直属于朕,单独设立管理之人;厂子改由朕与诸位爱卿合股经营。”
“从即日起,所有官属工匠,一律废除隶属,变为普通百姓,朝廷若是需要征召他们打制铁器或兵器,采用雇佣制,按照市价付钱。不过,”允熥说到这里笑道:“从此之后朝廷除了打制兵器,恐怕也用不到太多工匠。”
“陛下!”在场的所有人都非常惊讶。后面废除官属工匠他们并不在意,允熥说的那句话他们也无暇思考是什么意思。他们只关注了允熥的第一段话:‘命内官监这些作坊,全部按照市价卖给诸位爱卿的家人’,‘厂子改由朕与诸位爱卿合股经营’。
这真的是非常惊世骇俗了。自从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发明盐铁专营制度以来,中国只有两个时候对于盐铁专营有过松动,其一是汉初,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初期;其二是唐初,从唐高祖到唐肃宗即位前。其余所有时候朝廷都牢牢地把持着这两个暴利行业,作为自己的收入支柱之一,从古至今,无一例外。04年的铁本案,超过一百个亿的投资已经投下去,号称要建造超过宝钢的民营钢铁集团,国家却忽然叫停,并且将董事长抓进了监狱,最后以虚开发票的罪名判刑;当地的官员,四名厅级官员被撤职,两名厅级官员被处以党内察看处分。而且,经过反复查证,此案中完全没有腐败行为。并且,最后铁本的厂房、机器和土地被贱价卖给一家国有钢铁厂。
所以徐晖祖等人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高兴,而是害怕。徐晖祖马上站起来说道:“陛下,钢铁乃是国之重器,岂能由臣等掌控,即使臣等只是拥有一部分股份也不成。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其他人也纷纷站起来说道。
“哈哈,”允熥扫视了他们一圈,说道:“你们莫非以为,朕要引蛇出洞不成?”
他加重语气:“朕意已决,这些作坊和钢铁厂的股份,你们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
徐晖祖与其余人等面面相觑:陛下这到底是要做什么?徐晖祖冲蓝珍使眼色。蓝珍无奈,只能说道:“陛下,臣冒昧询问陛下,可是要开放臣等经商?”按照大明的规矩,勋贵和官员本人都不能经商,关系特别近的亲属也不能经商,比如父母、子女、亲兄弟之类的。
“要说允许你们经商也算,但朕只是要允许你们投入几个行当,而非允许你们投入所有的行当。并且之后,”允熥又扫视了他们一圈:“那些朕不允许你们投入的行当,不许再投入,违者朕一定会重罚!”他面前的这些勋贵,除了薛宁之外,都偷偷派出族人或者下人经商。
‘若是能够安心进入钢铁业,谁还愿意投入那些赚的少的行当?只是,这到底报不保准?’众人心下嘀咕。常升因为是皇帝的亲舅舅,被认为和皇上的关系最近,当仁不让的站出来,出言道:“陛下,臣等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你们都读过史书吧?”允熥问道。
众人都点头。作为顶级勋贵,即使是武将出身,也不会和一般武将一样不读书。
“可读过《宋会要》职官一节中有关宰相赵普的那一段?”
大多数人茫然的摇摇头。他们能看过《元史》和《资治通鉴》就不错了,《宋会要》这种东西不要说读过,就连听都没听说过。
但还是有人读过的。“陛下,臣读过。”李景隆说道。他自诩为儒将,闲暇时候读过许多书,恰好看到过《宋会要》这一段。
“背来听听。”
“陛下,臣只记得这么一句:普广立邸店以规利,太祖知其事,每优容之。”
“这一句已经足够了。”允熥笑着对在场的所有大臣说道:“诸位爱卿可明白了?”
“陛下之意是,效仿宋太祖,允许臣等广蓄财富?”耿璇略有些激动的说道。
允熥点点头,站起来一边走着一边说:“诸位爱卿祖上都是为我大明立过大功之人,就算是薛指挥使,兄弟也为大明立过大功。这些先帝与朕都记在心里。大明绝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先帝时国朝初立,百废俱兴,所以钢铁业由朝廷控制,以便使其能够得到快速发展。现下大明已经立国三十余年,若是从先帝称吴王开始,已过四十年。江南之地已经恢复元气,重新变得富庶起来。此时也是让诸位有功之臣享受富贵的时候了。”
“不仅是诸位爱卿,所有的勋贵,都能够投入钢铁行当,雇佣工匠开设工坊,只是朕没有转让工坊给他们而已。若是有足够的钱财,开设钢铁厂也可。只不过开设钢铁厂的投入巨大,一家的钱财恐怕不够,可以几家合股。”允熥不停的说道。
第1248章 让他们发财()
“臣谢主隆恩!“徐晖祖等人都跪下欢呼道。
这对他们来说真是天大的好事!虽然他们都不缺钱,但谁会嫌弃钱多?而且除了蓝家,其余人家都有好多孩子,他们对于自家的孩子要求严格是一方面,但身为父母,谁不想为孩子尽可能多留下一些家财,尤其爵位只有一个,对没有爵位的孩子更要多留些钱。
何况有些人家还有族人(其他人家的族人在元末战死或饿死了),对族人也不能不管不顾,让他们也有个进项还能减轻自家负担。
更重要的是,实行这种政策的宋太祖可是不杀大臣的,前一阵子允熥废了陈桓、张翼等人后可是弄得人心惶惶,他们即使现在看起来没事,也难保将来怎么样;可要是这政策延续下去,他们的子孙后代也都可保无忧了。
不过,仍然有人在高兴之余,保有一丝警惕。‘即使是宋太祖,也并未将铁匠作坊分给手下的勋贵大臣;而且宋代在优容勋贵大臣,纵容大臣经商,但勋贵在朝政上几无说话的余地;可当今陛下却又开设五城学堂,培养我们这些勋贵的孩子,摆明了是要重用,陛下难道不怕不可言之事?’徐晖祖在心中暗想。
他看向允熥,允熥却只是笑呵呵的看着他们,待他们平静下来后又道:“朕不怕你们发财,你们都如同宋代的勋贵世家一般有钱朕不会在意。不过你们要记得:一,这些作坊与钢铁厂划到你们名下后,可要照章纳税,无免税之权。”
“二,朕现下只是允许你们涉足钢铁业,其它行当不得朕的允许不能涉足。”
“三,朕对你们有一个要求,你们名下的田地,要听从朕的旨意,朕让田地上的农户怎么做,他们就要怎么做。”
“陛下,钢铁厂也有陛下的股份,也要照章纳税?”“陛下,臣等必定不涉足陛下不许臣等涉足的行当。”“陛下,想让臣等的农田做什么?”众人纷纷说道。
“就算有朕的股份,也要纳税!不仅如此,内官衙门下辖的皇店,朕也打算让他们纳税。”
允熥首先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但没有做多解释,而是马上又说起了第二件事情:“不仅是你们绝不能涉足那些朕不许你们涉足的行当,即使是你们的族人与下人也不得涉足那些行当。”
“其三,朕之前在开封的时候,与周王世子一同做了一个研究。”他大概说了说那个研究的内容。“朕对百姓不愿种地也忧心忡忡,可朕以为不能由官府强令他们回乡种地。况且现下大明人少地多,朕以为,可以试着改变一下千百年来种地的法子。”
“而且方鸣谦此次回京带回来许多新作物的种子,朕也会将一些种子交给你们,让你们也有的吃,不必总来找朕要。这些种子大明从未有过,农民都没种过恐怕种不好;而恰好方鸣谦带回来的将士中有人种过,所以朕要让他对所有种植新作物的农户进行指导。”说道这里,允熥开了个玩笑:“常卿,等今年丰收了,你就不必来找朕要辣椒和花生了。”
“呵呵。”众人赔笑几句,但在赔笑的时候已经开始思索允熥适才那番话。他们并不明白允熥三番五次的强调‘他们绝不能涉足那些不许涉足的行当’的目的,但既然陛下这么重视,钢铁行业又是如此暴利,他们也不会触陛下的眉头。
对于纳税之事也同样不解,可他们现下刚刚等于白捡了赚大钱的机会,也不在意这点儿税,现下也不会出言反对。他们真正不理解更不支持的,是陛下要用他们的地。
种地这种事情,千百年来都一样,皇帝陛下虽然也亲自种过地,但不过是象征性的,哪里能与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相比?若是最后出了差错,他们的田地绝收问题事小,反正他们缺一年的租子,甚至出钱养活农户也没什么;可影响陛下的声誉事大。若是文官以此为由弹劾陛下,陛下恐怕也不得不下罪己诏;更何况,文官完全能够借题发挥,趁机对付勋贵,而他们到时候也难以辩驳,恐怕会不得不吐出来一些东西。
“陛下,臣不知陛下要如何改变千百年来种地的法子,但臣以为,万事还是稳妥为先,不如先划一小块地方实行陛下要采用的法子,若是有用再行推广?”薛宁说道。他身为允熥的岳父,说这话比其他人合适一些。
“罢了,”允熥扫视他们一圈,见所有人露出的表情显然都是支持薛宁的,而且也明白他们是为自己好,又想了想决定不再坚持:“朕就命你们每人划出百亩田地,中田上田各半,朕再拿出几千亩皇庄之地,用作实验。”
“不过朕今年对耕种实验田地的农户可给许多好东西。不仅上好的农具送给他们,每家还白送一头耕牛,若是绝收每家朕给粮食养他们一年。等明年推广之时可就没有这样的好处了。”
若是一般的农户,听到允熥适才的条件,恐怕宁愿冒着绝收的危险也要这些东西。上好的农具起码得几贯钱,耕牛更是数十贯钱,一年总收成都没这么多。
但在场的人都不是一般农户,何况好处也不是给他们的,所以齐声赞颂道:“陛下圣明。”没有其它多余的话。
允熥略有些气闷,不过很快调节过来。作为皇帝每日批答奏折见到的堵心的事情太多了,也不差这一件。而且他还在心里想着:‘等今年丰收了,朕看你们怎么后悔!’
他又与这几个人吩咐了几件事情,最后说道:“诸位爱卿,朕还要再嘱咐你们一句,切不可因为钢铁厂和铁匠作坊之事将朝政忘在脑后,大都督府要尽快将差事理顺。”
“而且你们也不必着急,以后朕还会允许你们涉及更多赚钱的行当。朕可是要与你们共治天下的,岂会让诸位爱卿家里穷困?”
“多谢陛下隆恩。”
第1249章 解释()
“官家,您真是对勋贵们太恩厚了,勋贵们能有官家这样的皇上,真是几世修来的福分。”待徐晖祖等人都走了,卢义上前先给允熥斟茶,然后一边捶背,一边忍不住说道。
“哈哈。”允熥笑了几句,没有说话。不仅因为没必要和卢义说,更是因为说了他也听不懂,白浪费口舌。若是此时文垣已经十五六岁了,他定然将文垣带在身边让他全程旁听,之后将这其中的道理细细说给他听;可文垣现下也只有八岁,还是虚岁,也听不明白,只能罢了。
不过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中国政治课本讲烂了的东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从古至今,从中至外,统治阶级永远占有全国总体财富的的绝大多数,任何国家都不例外。如果现状和制度不允许他们这样做,他们就会想办法绕开制度,最终使得规定形同虚设。
允熥已经选定了贵族作为自己统治国家的同盟者,也就是将贵族纳入了统治阶级的范围。重复一遍,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贵族既然已经是统治阶级,他们就必然寻求足够的财富作为经济基础,从而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如果他仍然坚持原本的制度,由国家,实际上就是由皇帝为代表的皇族占有盐、铁等暴利行业,会产生两种情况:第一是他们进入下游行业,利用手里的权力挤压民间商人,从而获得暴利;第二就是与国有产业的管理者内外勾结、损公肥私,甚至自己就成为国有产业的管理者,更直接的牟取利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