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果然不觉得有不妥当之处,笑道:“杨卿果然勇于任事。好。”
说过此事,允又道:“这次朕数年内不会再让你出京为官,所以你打可以将家人从老家接到京中。朕吩咐分给你一套面积大一些的房子作为你的住所。”
“陛下,臣母亲尚在,会将内子留在家乡侍奉母亲,不会让她前来京城,所以不必劳烦陛下为臣特意安排,随意分给臣一户房子就好。”杨子荣道。
但他没想到允马上脸色就不太好看了,沉声说道:“留妻在家乡侍奉父母,自己一人在京城纳妾快活,真是可笑。”
杨子荣不解:历朝历代不都是这样的么?如何今上这样不满意?但他丝毫不做辩解,马上跪下说道:“请陛下恕罪。”
“你起来。”允说道:“朕这也不是对你如何。只是觉得这样很可笑。”
“朕曾听闻前朝有过这样一事:有一女子,知书达理深明礼义,乃是第一等好女子,被唤做烈夫人。因说起年纪姓氏终究无从得知,故以此称呼。烈夫人出身清贵,品貌一流,其夫也是文武全才,二人可谓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儿。二人成婚三年,烈夫人生得一子。正是一家共享天伦之际,其夫中了举人,次年入京参加科考中了进士,留在外地为官,留下烈夫人供奉待她十分严苛的婆母,教养唯一的爱子娶妻成家。”
“其夫外地为官凡二十年,哪里肯受寂寞之苦,早已纳得美妾,跟前儿女成群,二十年后其母病逝方才接夫人来京。合家团聚本是人生之乐,奈何烈夫人再好,二十年奉养之孝亦比不得朝夕相处之妾二十年的情分,兼之后者育得数子数女,开枝散叶,认为她为本家立下大功,遂喜妾而轻妻,日渐冷落。”
“后来这位烈夫人忍受不了夫君常年冷漠以待,更甚者,宠妾下手害她爱子,其夫竟包而庇之,不许她家丑外扬,禁足后院,向外头说她重病在身,不能应酬交际,家中大小事务皆由宠妾料理。烈夫人见爱子四面虎狼环饲,稍不留心便将成其腹中之食,一怒之下,以血书状,拖着残躯敲响了登闻鼓,状告其夫君辜负妻义并以妾为妻等等。鼓声响起,人亦已逝,只留得血状一幅天下皆知。”
“烈夫人当家多年,总有几个心腹,故能逃离府邸,敲响登闻鼓,但是毕竟被禁足多时,饮食极差,已算得是病骨支离,这一状震惊天下,其夫罢职,杖九十,妾赐死,并由其子继承家业,然而妻告其夫,亦是丑事,令其一族多年抬不起头。”
“所谓家和万事兴,夫妻一别经年,互相之间全然不了解,谈何家和?虽然未必定然会致使如此情形,但也必定不会太好。”
“更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先要齐家才能治国,将妻子儿女都丢在家乡,即使家庭和睦,能因此说这人算得上齐家么?”
允对于这个时候的人都将正妻丢在老家侍奉母亲虽然可以理解替自己尽孝么但觉得非常不妥。男人在外地,又是当官的,怎么可能不纳妾?纳了妾常年相处,感情一定比留在老家的正妻要好很多,同时也肯定会有孩子。要是正妻也有儿子,当婆婆的也明白事理还好,若是当婆婆的不明白事理,正妻还没有儿子,家里和睦才怪。所以他十分反感这种情形。
当然,他提出这个道理,甚至不惜编一个故事来阐述自己的道理,也不仅是因为自己看不惯。他为了维护大明的统治秩序极力主张嫡庶之别,主张妻妾之别,当然要反对所有人家中宠妾灭妻的行为,而这样将妻子留在老家的官员的家庭不说全部吧,起码大多数多多少少存在类似的情形,他自然要反对。
第943章 两个嘱咐()
允熥刚走到坤宁宫的院落门口,就听到一个欣喜的声音说道:“爹爹。”允熥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就见到敏儿一脸高兴的跑过来。
允熥一把将她抱起来,笑道:“怎么没在屋里和姐妹们一起玩?”
“女儿本来是在屋里与宝庆姑奶奶、思齐姐姐还有贤琴姑姑一起玩,但到了午时后就坐在门口等着爹爹。”敏儿说道。
“怎么,还担心爹爹不回来不成?爹爹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过?”
“爹爹确实从未说话不算话,但女儿还是害怕爹爹不过来了。”
允熥将敏儿抱紧,说道:“不用害怕,爹爹以后一直陪在敏儿身边。”
“嗯。”
贤琴站在宫殿门口,看到这一幕十分感慨。她父亲朱榑以前就是一个混人,除了对嫡长子略微看顾些外,对于其他孩子都不怎么在意;经历路谢之乱后倒是变了一个人,但却变成了和尚,对原来的孩子更加淡漠,贤琴回去过一次,但朱榑对她也只是嘱咐“务必不能作恶,日行一善”之类的话就没有旁的了。这使得她几乎从未感受过父爱。
“若是我的父亲也能对我这样,哪怕只有一日,也好啊。”贤琴喃喃低语。
思齐就站在贤琴身旁,自然听到了她的话,也动了心思。思齐与她不同,出生前父亲就过世了,出生后因亲娘难产而死被接进皇宫,一直是允熥、熙瑶照顾着,从小倒也是在备受关怀中长大的。但是允熥毕竟不是她父亲,熙瑶也不是她母亲,虽然与敏儿的各种待遇一般无二,但总能从细微之处感觉到差别。所以对于真正的父亲也是充满渴望。
不过允熥马上就抱着敏儿走了过来,思齐马上将自己的思绪丢到一旁。她的父亲不可能再出现,与其盼望这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不如抓住眼前的生活。
贤琴也收起了感慨,迎上去笑着与允熥说几句话,一起走进殿内。
熙瑶与熙怡姐妹已经回来了。若是一般日子,她们多半会将家人一直留到午时,一起吃过午饭后才让回去;但今日允熥说要回来用膳,她们说一阵话就让家人走了。
其中特意嘱咐大哥与二弟:“大哥,现下与武备有关的衙门上下大多在预备对撒马尔罕国的仗,水师看的就松了许多。可大哥万不能懈怠了。其它卫所不要多管,自己的人马一定要好好操练。”
“等着与撒马尔罕国的仗打完了,皇上定然还是要用水师的,到时候见到你的人马最为齐整,定然高兴,不仅大哥能得陛下另眼相看,我们姐妹在宫里也有体面。”
“臣定当谨遵娘娘的教诲。”薛熙冉马上答应着。
熙瑶又转向煕扬:“二弟,你就好好读书,预备着后年的乡试。”
“你可一定要好好读书!咱们家都是武人,只有你一个读书的种子,将来不管是留在朝廷上还是去封藩帮衬着文圻、文垠他们都好。”
“弟弟知道了。”薛熙扬没什么正行的笑道。不过马上就被煕冉打了一下:“对娘娘恭敬些。”
“不碍的。”熙瑶笑道:“虽说依照礼仪要称呼娘娘,但皇上对这并不在意,大庭广众之下注意便好,私下里不用这么严谨。”
又嘱咐父母注意身体,若是缺了什么和她说,从皇宫的内库拨给他们;又想起什么,对煕扬说道:“姐姐听说你媳妇怀孕了?让知易拿些安胎的药,再找太医院的太医去看看,务必确保安全,女子的头一胎最要紧了。”
她们的父母也叮嘱了她们几句话,又嘱咐熙怡好好保养身子,看着时候也不早了起身告退。
熙瑶站起来正要答礼,忽然想到什么,对大哥煕冉说道:“差点儿忘了,皇上吩咐嘱咐大哥,多看看有关西洋的书籍。”
“西洋?”薛熙冉若有所悟,答应一声,躬身退下。
熙瑶随即吩咐下人服侍着熙怡回来,自己先一步返回坤宁宫,将那些无法推迟到明日的事情处置完毕,又吩咐御膳房准备做饭,就听到门口传来声音,急忙起身迎接。
允熥自然是免礼,抱着敏儿与她一起来到膳堂,一边说些闲话一边等着御膳房将午膳送来。待午膳送过来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用膳。
……
……
与此同时李莎儿也在与自己的兄长一起用饭。李继迁与薛熙冉一样,虽然和允熥一起返回了京城,但又在刘家港待了快二十日,几天前才返回京城,给了一个月的假。
李莎儿虽然在返回的半路上已经与兄长见过几次了,但今日一见到还是十分激动,说了好一阵子话,一直到宫女来小声禀报已经到了午时,才派人去吩咐御膳房准备午饭。
李莎儿现在算是正当红的人物,因此御膳房的反应很快,一等的大厨在皇上不在她这里用膳的时候当然轮不到,几个厨艺最好的二等大厨将徐妙锦的午饭做好以后就给她做派人送了过来。
李莎儿一边吃着饭,仍旧一边与兄长说话。“哥,这次的仗打完了,哥你也升到了指挥使,若是再往上升官就不那么容易了,不仅要立功,还要有人照看。我看大哥你也别琢磨着升官了,让继名兄长继续努力升官吧,以后在水师里颐养天年。”
“莎儿,我今年才四十岁,不是六十岁了,还没到颐养天年的时候。”李继迁笑道:“况且指挥使虽然是正三品的官,但也不过管着一个卫,几千号人而已,大明有快四百个卫,一个指挥使的官儿小了点。怎么也要在东海水师里当上一个管带才好。”一个管带在水师里管着几十艘大船,虽然人手不太多可地位却十分重要。
李莎儿自然不愿让继续如此冒险,但劝阻无法也只能任他去了。并且因为他是自己最亲近的亲人,还要为他仔细谋划。
李莎儿绞尽脑汁的想有什么可以提点兄长的,忽而想到一事,说道:“兄长,你要是确实想立功,就多了解了解有关满者伯夷那边的事情。”
“广州的巫蛊大案,虽然陛下最后放过了它,但心里其实仍旧很痛恨其国,只是多半要先对付撒马尔罕所以暂且放过,可将来必定还有仗打。”
“满者伯夷么?知道了。”
第944章 带小孩出门()
允熥与熙瑶等人用过午膳,又问了问熙怡的情形如何,过去看了一番回到寝殿歇了个中觉,下午未时正起来,打听敏儿仍在歇中觉,松了口气对熙瑶说道:“让文垣、文圻过来。”
熙瑶对他的动作略感觉有些好笑,但更多的是感动:当今能有几个男子如此在乎自己女儿的感受呢。
感动过后熙瑶马上派人去将文垣、文圻兄弟叫过来,同时心里暗暗思量:‘文垣与文圻今年都才六岁,不论是考较学问还是教导政事都太早了些,但是瞧着夫君这个样子也不像是要和他们一起玩。’
没琢磨出允熥要做什么的熙瑶心里不安,待文垣他们两个过来后仍旧坐在屋内,听着允熥接下来的吩咐。
不料允熥与文垣、文圻说了几句话,对她一开口就让她大吃一惊:“熙瑶,你去准备三件小孩穿的衣服,不要带皇室暗纹的,就是平常富贵人家的孩子穿的衣服。”
“夫君这是要带着文垣、文圻与文垚出宫不成?”熙瑶万分不敢置信的问道。
“文垣与文圻今年已经六岁,文垚更是快八岁了,也不小了,夫君正好下午有事要出去一次,就带着他们去见见市井。”允熥说道。
“夫君,这,”熙瑶组织了一下语言,才说道:“夫君的意思妾也明白,只是文垣他们毕竟年岁小,还什么都不懂,即使出宫也看不出什么。不如等大两岁后再说。”
“市井的事情,还是越早接触越好。”允熥说道:“将来文垣会治理偌大的大明,文垚与文圻也会治理一藩,世态人情都要知道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爷爷当年就十分注意让叔叔们接触市井。”
“再者,夫君还要去一个卫所让他们见识见识大明最精锐的将士。”允熥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在他们年纪还小的时候就让大明的将士在他们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树立军队的正面印象。小孩时候留下的印象对一个人来说都是最深的,容易对他一生产生影响。允熥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孩子接受他的观点与做法。
熙瑶没有理解允熥的这一层意思,还是有些忧愁的看着文垣,不愿意让他出宫。可她苦劝不听,也只能依照允熥的吩咐准备小孩儿的衣服去了。
不一会儿,文垚也来到坤宁宫,宫女给他们三个换上衣服,允熥自己也换上,带着三个小孩一起离开。
刚走到宫殿门口,就见到思齐走过来,允熥忙停下脚步,左右看了看,又问她:“思齐起来了?”
“嗯,外甥睡不着,所以出来转转。”思齐随即又道:“舅舅这是要带着几个弟弟出宫?”
“嗯。舅舅让他们见识见识市井。”允熥随口答道。
思齐回梁国公府的时候也是由下人带着在集市上转悠过的,因此并不嫉妒;但敏儿除了三年前跟随允熥一起东巡时外,再也未曾在街面上待过,若是知道了肯定会不高兴,所以马上说道:“舅舅还是快些,敏儿也快起来了,若是让她看到可不好。”
“舅舅也明白。”允熥这么说了一句,赶忙让宦官将三个小孩抱起来,一溜烟走出了坤宁宫。思齐在后面看着暗笑不已。
允熥带着他们来到乾清宫,曹行马上跪下行礼。
允熥马上宣布免礼,待他站起来后说道:“曹行,朕已经决定,将府军右卫与府军左卫划定为骑兵卫,由你提调。朕命你兼任府军左卫的指挥使,再加一个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的衔,管着这两个卫所。”
“正好今日是休沐日,朕就亲自带你过去视察这两个卫所一番。”
“是,官家。”曹行答应一声,就要跟随允熥一起出宫。可三个小皇子也跟着一起走出了乾清宫。
待走到乾清门的时候,曹行回头一看三个皇子仍旧跟在身后,又注意到他们的衣服并非是皇室常穿的衣服,顿时大吃一惊:“陛下,这可是要带着三位皇子一起出宫?”
“确实如此。”允熥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意思。
“陛下,三位皇子虽然聪慧,但年岁尚幼,贸然带去卫所肃杀之地,臣以为不太妥当。”曹行马上说道。
“叫官家。”允熥又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