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宗明天下- 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在御花园内转了几圈,看着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中灿烂开放着的名贵花卉,总算心情好些了,但也不愿意回乾清宫去批答奏折。他想着妙锦尚未在休养,想着去延嬉宫看看她。

    可他刚出御花园,王喜就在他耳边轻声说道:“陛下,宁国公主殿下入宫了,正在坤宁宫和皇后娘娘说话呢。”

    “二姑?她入宫干什么?”允不解。不过他还是改变了主意,去往坤宁宫。

    坤宁宫内,熙瑶指着宁国公主对文垣和文圻说道:“叫姑奶奶。”

    他们二人已经四岁了也明白些什么了,心中疑惑这个姑奶奶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但并不迟疑的说道:“姑奶奶。”

    宁国公主伸出手摸了摸他们两个小脑袋,笑道:“嗯,好。”然后右手从怀中拿出两个雕刻成小老虎模样的玉佩分别递给他们说道:“姑奶奶给你们的见面礼。”

    文圻一把接过宁国公主递过来的玉佩,笑道:“谢姑奶奶。”文垣却没有马上接过来,而是回头看了熙瑶一眼。

    熙瑶走上前从宁国公主手中接过玉佩塞到文垣的手上,对他说道:“还不谢谢姑奶奶。”

    “谢姑奶奶。”文垣这才说道。

    “不过是两个小玩意儿,不值什么。”宁国公主笑道。

    正说着,就听到有宦官说道:“奴才见过陛下。”

    她们二人忙起来向宫殿门口走去。还没有走几步,允已经走进来,仿佛是不知道宁国公主入宫一般,脸上稍稍露出疑惑地神情,笑道:“二姑今日入宫有何事?”

    宁国公主先福了一礼,然后笑道:“入宫自然是要看看我大明的皇太子和亲王。洪武三十一年姑姑就出京了,从没见过文圻。当时倒是见过文垣,但他当时还小,和现在的样子也完全不一样。”

    允笑了笑,闲聊了几句,问道:“姑姑到底有什么事?咱们自家人有什么不好说的?”今日他的耐心不多,不想和她这么闲扯。

    宁国公主本想让气氛好一些再说,可允既然已经这样说了,她也不能再拖,说道:“皇上,什么时候让景福去国子监上学啊?他的病也好了,姑姑也教训过他了,可以入学了。”

    “现在国子监的人员满额,也没到每年招新生的日子,侄儿也不好安排。等七月份会有一批人从国子监毕业为官,也会再补进一批学生。到时候朕安排景福入学。”允一听是这件事,解释道。但他心里还有些疑惑:这件事有什么不好说的,让她犹豫这么长时间。

    “哦,那这两个月姑姑让景福在家里读书好了。反正现在我也回京了,可以看着他读书,不让他出去鬼混。”宁国公主说道。

    此时天色已晚,允虽然自己家人吃饭时不喜欢有外人在,但也只能留宁国公主在宫中一起用饭。宁国公主也未必喜欢和允他们在一起吃饭,就像她其实未必喜欢在滁州的家中招待允一样。可规矩就是规矩,谁也不敢违背,宁国公主也只能高兴地答应。

    吃饭时宁国公主说道:“陛下,昨日为何会忽然宣布允许世袭武将以世职抵罪?”

    “怎么?不好么?”允淡淡地说道。可他心里却十分不满:外朝的文官也就罢了,你身为皇室的公主也要进谏不成?

    “陛下,这个制度很不错,并且也颇有古风。当年汉高入咸阳,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不正与陛下的命令一样。”宁国公主说道。

    允一怔:“你刚才说什么?”

    “说颇有古风啊?”宁国公主有些奇怪,可还是说道。

    “原来如此!”允笑道。他终于发现了一个批驳文官的办法。

    汉代因为其存在的时间比较长,与周代并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文人所赞誉的朝代。道理也很简单:既然他们存在的时候较长,说明皇帝大多是英明的、制度大多是正确的、官员大多是尽忠职守的。

    而汉代初年正是刘邦制定了‘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的制度,许多犯下除杀人罪以外死罪的人都缴纳钱财或者以世爵抵罪。允完全可以以此来堵住文官的嘴。

    并且允此时还想到了其它的:依照大明的制度,并非仅仅是武将有世职,文官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世职。当然,都是些完全吃闲饭的职位,比如尚宝司丞之类的官职。允完全可以将抵罪世职扩大到文官,并且对于表现良好的文官颁发世职,以化解文官们的敌对情绪。

    允于是对宁国公主笑道:“二姑,你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多谢了。”

    宁国公主不知道她说了什么点醒了允什么,但她看的出来允很高兴。既然如此,她在允思量完毕重新开始吃饭后斟酌着说道:“陛下,姑姑还有一件事请求陛下。”

    “何事?”允说道。

    “陛下能不能允许大姐回京居住?”宁国公主说道。

    “你是说,大姑?”允想了想,说道。

    “就是。陛下,大姐和两个外甥居住在江浦,虽然前年陛下免除了对李善长、冯胜、傅友德等人后人的罪过,但并未允许他们回京,大姐也不敢擅自带着孩子回京。”宁国公主说道。

    “大姑怎么不自己上书请求回京?”允说道。

    ‘她已经被洪武末年的事情吓住了,生怕你是为了安抚大臣才免除罪过,其实心里仍然忌讳,怎敢随意上书?’宁国公主心中想着。

    不过话当然不能这样说,她说道:“大姐现在青灯古佛,对此并不在意。是我想起了大姐,所以向陛下请求。”

    “朕岂会不允许亲人回京居住?在京中重修临安公主府,让大姑回京居住。”允说道。

    =================================

    感谢书友流光缥碧的打赏。rw

第620章 课程与世荫() 
??允是真的忘了他还有一个姑姑,还是年纪最大的亲姑姑还在江浦居住。他每天记挂着的事情很多,况且临安公主在历史上也没有什么能让人记住的事迹,他当年免除了李善长后人的罪过后就就把他们放在了脑后。

    反倒是面前的宁国公主让人印象深刻。允抬起头看向她:历史上宁国公主在得知梅殷的死讯后,闯进皇宫一边哭,一边拉着朱棣的衣服大喊道:“我丈夫呢”,可以说是非常有勇气。朱棣既然已经做了初一,未必不敢做十五。

    允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宁国公主说道:“姑姑,你可愿意去女子学校当老师?”

    “啊?”宁国公主惊讶地喊了一句。她回到京城已经数天了,当然也听说了这个深深地被大家怀疑是皇帝打算为自己或者为儿子挑选妃嫔的学校。

    宁国公主认为允不是淫邪之辈,不太可能为自己挑选嫔妃就设立这么一个学校;但她也不敢确定允是不是有为儿子挑选嫔妃甚至正妃的意图。

    所以她其实不愿意去女子学校教书,在这么一个学校教书有可能卷入她不想卷入的事情中,经历过洪武年间政治斗争的她只想一家人安安稳稳的当官。

    可允已经开口要求了,她就不敢推脱,只能说道:“陛下想让我教什么呢?”

    “姑姑性格坚毅,并且吃苦耐劳,这正是大明的勋贵、官员所缺乏的。”允说道:“现在很多没有经历过开国时期苦楚的二代勋贵都性格绵软,吃不得苦,更不必提这些小姑娘了。朕希望她们能像姑姑一样,性格坚毅,吃苦耐劳。”

    “朕并不是要让她们像姑姑一样可以自己做饭,但是一定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大多数孩子,小时候都和自己的母亲接触较多而与父亲接触较少,由母亲养大;而古人又有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孩子能不能成才和母亲关系很大。若是他们的母亲都是懦弱之人,难保孩子不是懦弱之人。所以朕要让这些女子学校的学生都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允的话虽然很有些偏门,但并非没有道理。也有些古人意识到了孩子的母亲很重要,所以有些商人会让儿子迎娶穷秀才家的女儿,以期能向‘书香门第’靠拢。

    不过宁国公主最早想到的却不是这一点。‘看来他要在这些人中挑选皇后王妃,不是空穴来风。’

    “可我还是不太清楚到底要教导她们什么。”宁国公主说道。‘难道要教导她们做饭?’

    “过几日你首先要教导她们的,是”允附在宁国公主的耳边,说了几句话。

    “陛下,这,”宁国公主十分惊讶的看着允。

    “这怎么了,当年皇爷爷即位之初,奶奶还干过这样的事情,她们难道比奶奶还要尊贵不成?”允说道。

    “她们当然没有母亲尊贵。既然如此,我就去课堂上教导她们。”宁国公主满心不愿,但只能答应。

    允也知道她不会愿意。这纯粹是得罪人的课,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谁也不愿意教。允只能寻找宫里一辈子不出宫的女官或地位足够高不怕那些女学生的人来教。宫里的女官一时半会儿没有找到合适的,正好宁国公主的气质十分符合,就把她派差了。

    “朕听闻姑姑的小女儿今年正好六岁?敏儿今年也六岁,不如让她入宫和敏儿一起读书。顺昌虽然年纪很轻,但朕看他颇有才干,年后提拔他当指挥使。”允说道。

    宁国公主知道,这是允在安抚她,抬举她的儿女来安抚她。但儿子升官是好事,女儿入宫和大公主相伴未必是好事。

    “明洛在家太淘气,恐怕和敏儿不想和。”宁国公主说道。

    “淘气就更好了,敏儿也十分淘气,朕本来还担心她会受敏儿欺负,这下子就不必担心了。”允笑道。

    “那过两日我就将明洛送入宫。”宁国公主笑道。

    ……

    ……

    第二日允上朝,将进谏‘以职抵罪’的几份奏折藏在袖子里,待正事商议完后,他不等其它文官说话,问解缙道:“解卿,你可记得、所言,汉高祖入咸阳如何迅速得到关中百姓的支持的?”

    “陛下,汉高祖入咸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之后项羽又极为残暴,所过皆破,更焚毁阿旁宫,残杀秦国降卒,是以关中父老皆归心汉高祖。”解缙说道。

    “约法三章的内容为何?”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朕昨日看,偶然看到了当年汉高祖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的内容,越看越觉得怎么有些熟悉?后来朕想起来,这和朕前几日颁布的‘以职抵罪’很是类似啊。”

    “并且汉代实行二十等军功爵制,各等级的爵位均可抵罪。那朕就疑惑了,为何汉代之制被太史公、司马光所赞颂,而朕类似的政策却被诸位大臣所进谏呢?”允慢条斯理地说道。

    顿时下面有了些反应。有一部分文官和允一样一开始并未联想到汉代的制度科举考试并不考史书,通读历代史书的人并不多此时都哑口无言;但也有一部分人之前就已经联想到了汉代的制度。

    但是在这些人出来说话前,允忽然又道:“夏辅官暴昭、秋辅官郭镇、冬辅官解缙,以及六部尚书上前听旨。”

    这些人有些莫名其妙,包括解缙:之前他和允对答的那番话都是昨晚已经商量好的,可昨天的商量并没有这一出。

    他们饱含着疑惑上前一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夏辅官暴昭、秋辅官郭镇、冬辅官解缙,吏部尚书李仁、户部尚书齐泰、刑部尚书茹,……,自从朕继位已来,辅佐朕治理国家,劳苦功高。今许一子世荫尚宝司丞之职,钦此。”

    =========================

    初,公主闻殷死,谓上果杀殷,牵衣大哭,问驸马安在。

第621章 艰难的训练() 
刹那之间,在场的许多大臣就明白了允熥的意思。虽然他还没有说其它的事情,但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管他们九个人是如何想的,圣旨在前都不能不领,只能跪地说道:“臣谢陛下隆恩。”

    待他们行完礼,允熥又让人宣读了几道诏书,让十几个文臣的儿子可以世袭尚宝司丞等职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文武大臣,俱为国家效力,不宜偏私。所有从二品以上文臣,俱可荫一子袭尚宝司丞之职。”

    最后宣读圣旨的人读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不论文武,俱是朕之肱骨大臣,……,今许世荫文官子弟以职抵罪,钦此。”

    至此为止,允熥的目的已经明白无误,就是要将文官也纳入许袭世职、可以以职抵罪的体系中。

    在场的文官循序分化,能上朝的大多数人都自认为前程不小,大明从二品的官职虽然不多,但也觉得自己多半能当到从二品的官员,将来得到陛下的恩赏许一子世荫,所以都闭嘴了。

    当然仍然有极少数‘原教旨主义者’拒绝接受,不过这些人已经影响不了大局了。

    在解决了此事后,允熥又下旨:禁止武将乘轿,出征打仗时必须骑马,平时可以乘车。

    允熥忘了看的什么书了,说满清后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一些武将出征居然是坐着轿子的,在败退时因为不会骑马被太平天国的士兵俘虏杀掉。允熥虽然不认为大明的军队会发展到如同满清的军队那样——即使是到了明末经制大军起码统兵大将还是骑马的,但有备无患总是需要的。

    允熥的这道旨意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反正这个时候也没有武将会坐轿子去打仗。

    之后允熥暂时没有进一步的改革措施,等着一个月以后,看上直卫的士兵与讲武堂的学生练习正步走、齐步走的效果如何了。

    ……

    ……

    “噼”、“啪”、“噼”、“啪”的声音响起,一个身穿大明正六品武将服饰的人挥舞着鞭子不停的鞭打着一个穿着普通士兵衣服的人。若是往常,即使这个士兵犯了什么错误,其它的士兵虽然或许有幸灾乐祸的、有觉得应该的,但很多人,包括觉得应该的人也多半会报以同情;可今日旁边站着的近百名士兵无一例外,都是对于挨打的人怒目而视,并无半分同情。

    三十声这样的声响过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