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宗明天下- 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毁了。

    名声毁了,虽然也可以做官,但之后十四道的御史定然会专门盯着他寻他的错处。他杨子荣还想着‘赚’些钱补贴家用,若是让御史们盯上了事情就难办多了。

    不说杨子荣,昀芷欢欢喜喜的换好了衣服又来找允熥,允熥却告诉她今日下午不能游玩了,最早也要到明日下午。

    昀芷当然不太高兴,仗着平时允熥宠她闹了闹,允熥好言安抚了她几句,才把她劝下去了。

    下午在苏州府官员的陪同下巡查三个学校,勉励了教授、教喻一番,还和禀膳生员交谈了几句,亲自提拔六个生员入京城国子监。

    这些人当然都十分激动。其一当然是因为得到皇帝的亲自接见激动,其二是因为允熥洪武三十一年下旨将教授提拔为从八品,教喻、训导提拔为从九品。

    允熥看着这些激动不已的学校官员,心中想到,若是在这次出巡的时候宣布提拔他们的品级,恐怕效果会更好。当时一口气颁发的旨意太多,这个可以让天下的官员交口称赞的旨意被淹没在了一堆圣旨之中。

    之后是接见当地的乡老。

    朱元璋很重视地方耆宿作用,设了老人一职,专门处理乡间纠纷,拥有简单的的司法权力。并规定地方官定期举行乡饮之礼,与本地耆宿里老聚会讨论施政得失。地方耆宿甚至可以联名上疏朝廷,保举或者弹劾地方官。

    现在距离开国也没几年,地方上乡老也算是一号人物,并且能担任乡老的最少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出于敬老传统,允熥得比接见官员和学校生员更加和蔼。

    允熥面对乡老首先询问了苏州府的年景如何,又问了乡土人情,还问了对于本地官员的看法如何,最后赏赐了他们一些东西。

    第二日上午接见了卫所的武将。苏州也算是一个重地,所以境内卫就有三个,还有所四个。

    这些卫所中最为重要的苏州卫指挥使允熥也认得,曾国勇,算是郑国公门下之人,洪武十七年晋升苏州卫指挥使,后来又立下功劳得以世袭。

    虽然是允熥外祖家的门人,但他也不会有所偏袒。不过之后在苏州的事情或许还用得到苏州卫,所以允熥温言抚慰了几句,让曾国勇有些摸不到头脑。

    当天下午允熥并未接见任何人,也未去任何地方,在屋子里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之后,需要接见之人全部接见过了,允熥也可以毫无顾忌去游览了。

    第三天上午允熥先去了狮子林,游览一番,还题诗一首: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这可把现在狮子林所属的狮子林寺的主持高兴坏了。狮子林在苏州名胜中的名声远远比不上寒山寺和虎丘,来游览的人也少,他们寺庙的收入也少;而朱元璋并寺之后寺内的僧人又多了不少,所以他们极为苦恼。

    这下好了,有当今诗词大家、当今陛下的诗词,不愁人们不愿意来。

    允熥游览了一番,打算离开时,见到一个有些眼熟的画师正坐着画画,昀芷站在一旁,问道:“这是在干什么?”

    “自然是在画画了。二姐年纪大了,出行多有不便;三姐陪着二姐也没有出来,妹妹就带上了几个宫廷画师,将一路上的美景都画下来带回去让二姐、三姐看一看。”昀芷说道。

    允熥觉得昀芷的心是好的。只是,她们看到画上的美景,恐怕会更加遗憾没有跟随允熥出京吧。

    下午允熥去了玄妙观。为了表示对于佛道不偏不倚,允熥只能去过寺庙后去当地的道观参拜。

    允熥一律是在大殿拜一拜,上一炷香,就从殿内退出去了。玄妙观的道长见到允熥没有题诗,有些失望。但是道观的景色确实一般,允熥还记着的诗词也不多了,得省着点儿用,只能不题诗了。

    第二日上午去寒山寺。其实寒山寺的景色也就一般,只不过当年唐代的著名诗人张继题此诗在此,所以后来的文人墨客多来此装逼而已。

    允熥同样是来此装逼的,所以也题诗一首:

    “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

    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

    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允熥题诗的时候,忽然见到了高启的那一首,忽然想起来高启好像就是苏州人,遂问道:“高启后人可在?”

    知府向宝说道:“陛下,高季迪后人在其被先帝处死后,迁居城外的青丘。”

    允熥思索片刻,说道:“当年有小人向先帝进高启谗言,致使高启被处死,甚为可惜。今朕为其平反,许其家人入国子监读书。”

    高启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又是吴中四杰,在江浙一带影响很大,赦免他的罪过可以争取这里的士子之心。

    并且高启当年被处死完全是无妄之灾。洪武初年有人诬告当时的苏州知府魏观有反心,高启给他写过文章,所以高启被牵连处死。这样的罪过就可以赦免。若是其他的罪过,允熥就不敢随意赦免了。

    下午去了太湖边上欣赏太湖美景。允熥还雇佣了一艘大船和昀芷她们在船上荡游太湖。伴晚回城之前,允熥仍旧题诗一首:

    “野坫投荒三四间,渡头齐放打鱼船。

    数声鸿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

    第二天上午去了虎丘。虎丘的景色也很美,但是允熥离去之前却并未题诗。他实在是想不起来有关于虎丘的诗词了,其它记得的写景诗词也都贴不上,所以只能罢了。好在之前允熥已经写过了三首诗词,至虎丘写不出来众人倒也理解。

    之后允熥又游览了苏州其它的美景,虽然并未再题诗,但为之后苏州的名胜留下了无数的传说。。

    a

第540章 昀芷微服与宣锦衣卫问话() 
允熥就这样在苏州城游玩了数日,为后世留下了无数传说,也让导游们的导游词充实了不少。

    一直到九月十二日,允熥来到苏州府的第七日,这一天伴晚允熥走进行在,对昀芷说道:“苏州城中有名的景色都已经看遍了,明日为兄就不出门逛了,你若是还想出门,吩咐曹行给你准备护卫。”曹行是这次护卫副统领。自从战以后允熥对曹行极为信任,这次特意将正在后军都督府当都督佥事吃闲饭的曹行调过来为护卫副统领。

    “找曹行?我看他自从出行已来心情也不太好,虽然事情很利索,见到我们也很恭敬,但就是能看的出来心情不太好。”昀芷说道。

    允熥当然知道他为何心情不好。曹行虽然少了一条胳膊,若是小兵自然只能退伍了,但作为武将,还是高品格的武将,仍然可以继续为将。曹行虽然残疾了,但身残志坚,想要继续为大明效力。他身份也够,又立下过大功,就是外出为都指挥使分量也够;可允熥却非要将他留在京城。

    允熥想了想,强扭的瓜不甜,曹行现在这样,强留在京城又有何用?遂吩咐黄路道:“你去对曹行说,过了年朕就派他到边关为将,给他加骠骑将军衔,至少是一个总兵。”

    然后转过头对昀芷说道:“你再去找他,他的心情就好了。”

    昀芷大概也明白怎么回事,却也不多说,闻言说道:“既然如此,明日妹妹想看看苏州府的集市,听宫中苏州府出身的宫女说过,苏州城的集市非常热闹,还在京城的集市之上。”

    “可是集市不比名胜,若是大张旗鼓的去,就没得看了。所以妹妹想让皇兄允许妹妹微服去看集市。”

    “这,”允熥很犹豫。公主微服出宫,让文官知道了还不使劲上奏折?他也无可辩驳。

    但是,允熥可一直想要践行男女平等的,就这样不平等了?

    允熥思量一会儿,问道:“你身边可有会武的女官?”

    昀芷听允熥这话分明是要答应了,忙高兴的说道:“有的!”

    “那,皇兄就许你微服逛集市。但,身边时刻不得离人,另外着曹行点出行的侍卫中懂一点吴语的人护卫。”允熥说道。

    “妹妹记得了!”昀芷说道。

    “还有,贤琴和宝庆年纪太小了,不得跟着你出去。”允熥想了想,又道。况且若仅仅是昀芷一人逛集市人们未必会联想到公主,但若是一个半大姑娘带着两个小姑娘,太惹眼了,被人联想到公主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那,让她们两个单独出去逛集市呢?”昀芷想再为她们争取一下。

    “不可!宝庆和贤琴都才六岁,小孩儿心性万一做出什么,怎么得了?万万不可!”允熥说道。

    昀芷见此,也不再为她们争取了,向着给她们准备殿阁走去,琢磨怎么和她们两个说此事。

    允熥吩咐完了就不再关心,返回寝室。他洗了个澡,又换了一身衣服,来到书房。

    黄路对他说道:“陛下,当地的锦衣卫为首之人来了。”

    允熥点点头说道:“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一个年约三十许人、身体健壮的男子走了进来,见到允熥后马上跪下说道:“臣锦衣卫千户衔、苏州锦衣卫主事冯先章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话说锦衣卫虽然演变成了一个特工机构,但编制是属于上十二卫。既然是卫所,那么各级军官就有定数,虽然因为上直卫的身份编制大,有十个千户、五十个百户,但锦衣卫人也多,所以正值官位十分抢手,一般分驻一省的主事也不过是一个百户的官职。这种时候具有华夏特色的加衔制度就可以起作用了,各地的锦衣卫主事都会得到加衔。这个冯先章就是千户的加衔。

    允熥和他答礼完毕之后,也不废话,直接问道:“朕问你,苏州知府向宝此人如何?”

    “启禀陛下,向知府实乃君子,对苏州府的教化之事十分关心,还曾经亲自去府学为生员讲课。此外,苏州府这些年的钱粮也是毫无拖欠。”冯先章说道。

    这两句话当然是对向宝的称赞。但冯先章说了这两句话之后并没有其它的话,允熥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向宝除了教化和钱粮之事以外一无是处。

    “那刑名,他是如何处置的?”允熥问道。

    “启禀陛下,都是推脱给师爷。”冯先章说道。

    ‘现在才大明初年,就已经有师爷这个职业了?’允熥感觉很不好。

    要说师爷,明代之前历朝历代也不是没有,但都是大官才会雇佣师爷当做智囊;可是大明因为朱元璋大规模减少了官员人数,使得地方官员数目很少,各地的掌印官除非是朱元璋、海瑞这样的工作狂,否则都要自己花钱雇佣师爷替自己干活。以至于到了满清,在官员数量足够的情况下还有很多官员会雇佣师爷。

    允熥之前在京城改革,有一个目的也是想让掌印官的工作少一些,省的雇佣不在编制之内的师爷。

    允熥赶忙问道:“向宝雇佣了几个师爷?苏州府其它的官员,不管是下属各县还是府里的佐官,可有雇佣师爷的?”

    “启禀陛下,向知府雇佣了一个师爷,帮助他处置刑名、治安、钱粮等事。苏州府内的其它官员,均无雇佣师爷之事。”冯先章说道。

    同时他在心中暗道:‘向宝还能雇佣几个师爷?就以正四品官的俸禄,还要负担一家老小的生活,雇佣一个师爷已经很吃力了。苏州府的各县掌印官的俸禄根本雇不起师爷;府同知没必要雇佣师爷。’

    允熥心下稍缓。可见此时雇佣师爷还只是特例。但也要引起注意,等到雇佣师爷的风潮起来以后就难以阻止了。

    ‘推动府州县官制改革看来已经刻不容缓了,必须尽快实施。’允熥想到。

    既然向宝是这样的官员,那也没必要在意了。找个借口任命他为京城的某个清水衙门的主官,打发了他就行了。

    ‘不过若是他不愿意怎么办?他可是有过力辞通政使的前科。如果那样,就任命他为副都御史,他总该愿意了吧,一般这样的大臣都愿意当御史。’允熥想着。

    之后允熥又问道:“府同知左贵宝为人如何?”

    “启禀陛下,左同知自从到任已来,甚少为事。臣不晓得。”冯先章说道。

    ‘果然和朕猜测的一样,尸位素餐的官员,过几日找个由头免了他。’允熥想到。

    “那苏州府的两个附郭县的知县呢?”允熥又问。

    冯先章顿了顿,说道:“吴县知县白文选的风评甚好,为人周正,只是也不太愿意沾惹刑名之事;长洲知县慕天颜的风评也不错,虽然及不上白知县,但也深得百姓支持。”

    嗯?白文选也就罢了,这个叫做慕天颜的知县,竟然在县内的名声也不错?真是奇怪。按理说以他的名字,应该是一个十分喜好拍马屁的人呐?

    ‘或许是因为知府向宝为人正直不吃马屁,而其他官员也不值得他拍马屁,所以表现的一本正经。’允熥想着。

    允熥既然对于慕天颜有了固定的印象,就不会随便改变。

    他又问了冯先章几句有关于这几个官员的事情,最后问道:“这苏州府内,产业最多的商人到底是哪一家?”

    “启禀陛下,苏州府内产业做多、买卖做的最大的商人当然是城西的李家。”冯先章说道。

    “这李家产业如何?”允熥问道。

    听了允熥的问话,冯先章心下惴惴不安。他作为苏州府的锦衣卫主事,虽然现在身份并不公开,不过稍有势力的人都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因为锦衣卫偌大的声望,虽然在允熥命令下锦衣卫转变了工作职能,不再直接插手事物,但大家还是很害怕锦衣卫。更不必提他加了千户衔,正五品,在苏州府仅次于知府和三个卫指挥使。

    所以本地的大户人家都会给他一点儿孝敬,尤其是商户。李家身为苏州第一大商家,未必怕了他一个地方的锦衣卫主事,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每年三大节都会给他孝敬,其它节日也有一份礼品。

    若是陛下想要除掉这李家,万一牵扯出来他收钱的事情,可就完蛋大吉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