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宗明天下-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略都赞同,朝堂上颇有不同的声音。

    另外他施行的移风易俗,在大路上扔垃圾、泼脏水都成了严禁之事,也同样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呵呵呵呵呵!”乾清宫内的众人忽然听到了这样一连串的呵呵声,大家马上抬起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不过他们即使不抬头,也知道发出这些声音的人是谁:除了皇上,还有谁敢在乾清宫如此?

    苏友学此时离着允熥最近,问道:“陛下,这是?”

    允熥笑了笑,把奏折递给他,说道:“你看这份奏折,竟然说朕律法严苛。”

    苏友学吓了一跳,从允熥手中恭敬接过奏折之后仔细看了看,才知道是大儒宋麟上的奏折,话说的非常隐晦,熟读五经的苏友学也是认真看了一遍之后才明白他在说允熥这段时日的施政有些严苛,甚至隐晦的点了点秦亡于严刑峻法。

    其它的几个中书舍人也凑上来看。看完后王艮说道:“陛下,宋学士所言自然是危言耸听,但是其言语未尝没有道理。”

    “陛下所让巡警管理的事情,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是犯了错就要处罚,不是罚站就是罚银钱,确实有些严苛。这些普通百姓,一日的收入也没有多少,这巡警一罚就是他们一两日的收入,罚站一天也是耽误他们一日收入,确实有些多了。”

    对于王艮,允熥让他到了身边之后就有些头疼。王艮有些才能,不是百无一用的书呆子,若是让他当一个传统官僚是可以胜任的。

    但是在皇帝身边他的思想就有些落伍了,跟不上允熥的想法。

    允熥斟酌着说道:“确实惩罚的有些严,但如果不这样严,他们如何能够记住这些规矩?严法以立信,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允看着王艮还是有些不太赞同,接着说道:“况且,宋麟奏折中说的话就不对,秦国哪里是因为严刑峻法而亡国!”

    允熥此话一出,顿时在现场激起一片抽气之声。在场的人即使有像杨子荣这样心中其实对于儒家的条条框框不很尊崇的,但也是从小读四书五经长大,对于从汉代就已经确立的秦亡缘故深信不疑,所以大家听到允熥的话,都十分惊讶。

    允熥却不理他们,接着说道:“秦国从商鞅变法时就开始实行严刑峻法了,若秦国真是因为严刑峻法而亡,那么为何变法初期秦国国力暴涨?还能够灭亡东方六国?”

    他这个问题一出口,在场本来想出言反驳的人就没话说了。商鞅实行变法之后秦国国力暴涨灭亡东方六国是儒家所不能解释的,只是历代君王都以儒家做门面,不允许挑刺而已。

    过了许久,杨子荣炸着胆子说道:“陛下,那陛下以为秦国亡国的原因是什么?”

    杨子荣知道允熥每次推翻一个观点时都会推出自己的新观点,所以才敢说话。

    他此言一出,大家的目光又都聚集在了允熥身上。刚才在允熥问出那个问题之后,很多人可都低头喃喃自语。

    允熥其实心中在暗自感激杨子荣说出这句话。要是没有杨子荣的话,他自说自话可有些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

    他说道:“朕以为,秦国之所以亡国,一是滥用民力,二是选官不当,三是所托不当,并非是严刑峻法。”

    “在秦国灭东方六国之前,秦国原本是西垂的一个人小国,即使国力不断增加,到了灭六国之前才占据了天下四分之一的地盘,三分之一的人口。”

    “但是始皇只用了不到十年就灭了六国,这样从前懂得秦国之制的官吏人数太少,导致很多派往东方六国的官员并不理解秦国的施政,导致秦国的施政到了底下变了样子,引起变乱。这是选官不当。”

    “至于滥用民力朕不必多说,历朝历代多有总结。只不过朕有一点要说明,秦国所谓的滥用民力还有一点是让内地的百姓戍边。在秦国时候,因为秦国国家领土小,所以内地的百姓可以按时达到边关;但是在秦国一统天下之后,所定下的时间就不足了,导致百姓疲敝。”

    “其三所托不当也不必多说。太史公认为汉武有亡秦之过而无亡秦之果的缘故就是所托得人,为汉昭帝选了合适的托孤重臣。”

    其实允熥认为秦国二世而亡还有第四个原因,就是东方六国当时不适应秦国的这种**独裁文化,很多原六国官僚从心里抵触秦国的政令;若是秦国能够代代出明君,就像汉代初年这样,过五六十年的也就行了,但可惜秦二世太不中用了。等到子婴继位的时候,已是回天乏术。

    众人听了允熥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允熥提出三个理由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儒家视角,所以他们都能明白,并且理由之前儒家历代学者也多多少少提到过,只不过儒家为了突出秦国严刑峻法和滥用民力不多说而已。

    杨子荣等大家都思考的差不多了,忽然说道:“陛下思量,臣所不及也。”然后躬身行礼。

    其它人一愣,也躬身说道:“陛下思量深远,臣不能及。”他们也确实觉得允熥的观点既有新意也是对的,所以真心实意的行礼。

    允熥笑道:“都起来吧。”但是等到他们都起来以后,允熥沉声说道:“朕看得出来,你们对于朕最近的施政有些意见,今日就趁着这个时机,一并提了吧。”8)

第518章 为什么() 
不说允熥现在手里有锦衣卫、镇司,就是他现在手里什么特工机构都没有,从外朝大臣源源不断送上来的奏折就可以看出外朝官员对他的最近的改革是有意见。好在最近的改革都是仅涉及应天府,应天府地位特殊又是黄淮主管,改革才能够顺利推行。

    内朝大臣虽然还都配合,但是心中的疑惑也是藏不住的。允熥见今日提到了宋麟的奏折,决定让他们把自己疑惑的事情都说出来,消除心中的疑惑,把事情都说清楚。

    众人得了允熥的允许,纷纷说自己的疑惑。金善说道:“陛下,清查胥吏,臣是赞同的,取消警察的贱民身份,臣也极为赞同;只是,为何大多数警察都是京卫的军士出身?这样军警一体,怕不是什么好事。”

    允熥说道:“这是因为朕对于警察的要求与之前的胥吏完全不同。这些日子你们也看到了,朕给警察了多少之前胥吏不做之事,做这些事情需要有纪律,而现在的大明,只有这些士兵有纪律,能够干好这些事情。”

    “那之后呢,陛下?等多年以后一般的百姓也可以为警察么?”这次追问的反而不是金善,而是王艮。

    允熥看了他一眼,接着说道:“数年之后,一般的百姓也可以为警察,只要他们能够受得了警察的训练。但是伤残士兵可以为警察不容更改!”

    这些人都大概明白,允熥之所以坚持伤残士兵为警察,是要收买军心,让士兵们以后打仗不必担心自己受伤后沦为无用之人,所以也不会因此问允熥为何。

    之后吴溥说道:“陛下,……”

    解答了几个问题之后,胡广问出了今日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大家最疑惑的问题:“陛下,为何要提倡管仲的施政?”这才是他们最不能理解的事情。

    他们这些人都很聪明,一下子就看出来管仲的施政大多数都是和儒家传统思想格格不入的,允熥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并且在他们看来朱元璋定下的制度除了对于商人、商业过于漠视之外,其它的都还好。儒家虽然歧视商人,但是并不反对适当的商业。

    允熥苦笑起来。怎么和他们说?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马上要发生了?他们回信么?’

    如果之后的历史和之前一千多年一样,他大可以稍微修整一下朱元璋的政策——只要做开海以及在蒙古地区传播佛教或者喇嘛教这两件事,就可以保证大明三百年之内无忧,再稍微支持一下对东北的开发,对西域的进取,之后就萧规曹随即可,不需什么创新。

    但是之后的历史与之前的一千多年完全不同。再有不到一百年,欧洲人就将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并且印度之后也会陷入分裂,成为了英法等国的大市场。在美洲的资源、非洲的奴隶和印度的市场三者促成下,在英国国内已经成长起来的工商阶层的努力下,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的统治者长达一百多年。并且在不得不交出了世界霸权时交给了类似的国家——米国,使得自己不至于沦为三流国家。

    历史上大明陷入了内斗和对蒙古的战争,放弃了这个建立全球霸权绝好的机会,允熥是绝对不会放弃的。况且他还发现了解决蒙古问题的终级方案,还通过将国内的亲王打发出国的方式部分解决了内斗的问题,有足够的力量,为后代争夺世界霸权做准备。

    况且华夏建立全球霸权本就得天独厚。现在大明本身就有相对充足的劳动力,还拥有全世界与印度不相上下的市场,唯一需要的就是丰富的资源。东北地区开发不易,最近一百年恐怕排不上什么用场;但是南洋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和劳动力也不小,足以促成华夏发生工业革命。若是再拥有了印度,那就十拿九稳了。

    可是这些事情没有办法和群臣来说,允熥只能说道:“众位爱卿,你们觉得管子的施政不好么?当时齐国,不是最强大的诸侯国么?”

    “这,陛下,齐国当时确实是最强大的诸侯国,但是在齐桓公去世以后,齐国迅速衰落,之后的齐国国相难以把握住管仲施政的精髓,齐国之后虽然仍是大国,但是不再是天下霸主了。”

    “你们的意思是朕也把握不住管仲施政的精髓?”允熥反问。

    笑话,这个时代,允熥作为亲自经历过后世的人,只要不步子太大扯到蛋,应该可以成功推行改革。

    允熥这话一出,大家都不说话了。再说下去,就是质疑允熥的能力。虽然大家确实质疑允熥的能力,但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允熥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叹了口气说道:“朕知道,依照此前皇爷爷定下的规矩,大明最少可以有三百年的国运,三百年之后就各凭天命了。”

    “但是朕不甘心,不希望我华夏再陷入三百年一个轮回中去,所以朕遍观历代典籍,找到了管子的施政之法,所以决定效仿。”

    “你们放心,朕绝对不会大踏步的改革,只会慢慢改革,如果哪一项不成功,那么朕就会马上停止这项改革。”无奈的允熥只能略做退步。

    得到了允熥的保证,在场的大臣们也就不会再说什么了。大家散开,各自去做之前手里的事情。

    允熥也坐了下来,但却并未马上接着处置奏折。允熥今日终于见到了之前他只是听说,但是并未深切感受过的事情:儒家在华夏深入骨髓的影响。

    就是牛逼如朱元璋,也不得不向一部分他并不喜欢的儒家思想妥协;现在允熥的动作比朱元璋的还大,但是威信还不如朱元璋,感受到的儒家的抵制也更强。

    允熥只能慢慢改造儒家思想,使之适应即将到来的变化。

    ‘从好处想,这也避免了自己头脑一热就上马根本不适合这个时代的政策,也算是有些好处。’允熥最后为了安慰自己只能这样想了。8)

第519章 变革杭州() 
暂时安抚住了群臣的允熥继续他的改革。允熥践行管仲的经济路线,取消了蔬菜、木材等十三种原材料或者生活必需品的入城税,还取消了一些钞关,降低了只是随便做一些小生意的农民或者小商人的负担。

    不过这些没有固定商铺的人入城售卖货物仍然必须在指定的集市,在城外擅自设立的集市也被允熥禁止了。允熥对于商税不要求多高,但是一定要能够定额收到手里。

    他最关心的,还是关税。关税相对于国内的商税,实在是太好收了,洪武三十一年即使只开海了不到半年,也有超过一百万贯钱的税收;建业元年的关税总税收更是超过了三百万贯钱,堪比方鸣谦从金宁带回来的黄金。

    借着宣传管仲的东风,允熥正式施行了差别税制,将一些奢侈品的关税提升到了三成,另有一些商品的价格提升到了两成。

    这些商品都是允熥仔细挑选出来的。三成关税的商品绝对不会因为加了这些关税而销量大减,两成关税的也一样。

    之后,允熥将改革推向外地。不过允熥还是极为谨慎,经过挑选后,选择了杭州作为仿效应天府改革的地方。

    杭州是一个经济很发达的城市,与京城类似,有允熥比较信任的大臣练子宁为悊江布政使,杭州距离京城又近若是有问题锦衣卫随时可以上报,所以允熥选定了杭州为下一个胥吏——警察的试点城市。

    =============================================

    杭州,布政使司衙门。

    练子宁放下允熥的圣旨,高兴地说道:“我练子宁终于不必继续等待下去了。”

    一旁的书吏并不知道圣旨上写了什么,但他通过练子宁所说的话和表情就知道圣旨上的内容对练子宁来说是好事。

    所以他马上笑道:“小的恭贺大人了。”

    练子宁笑道:“你知道是何事了?就恭贺本官?”

    “不管是何事,既然大人如此高兴,那么一定是好事。”书吏说道。

    “怎么说都有你的。”练子宁笑骂道。“不过这次真的是好事。陛下选定了杭州为改革的试验城市。”

    “什么改革?”书吏马上问道。

    练子宁看了他一眼,虽然这个书吏在他当了悊江布政使之后马上靠了过来,但是练子宁知道他多半是杭州最有钱的几大家族之一的人。

    不过此事不需要对杭州城的大家族隐瞒,况且也隐瞒不了几天。练子宁说道:“陛下谕旨,在杭州推行之前在京城的胥吏——警察改革。”

    ‘什么是胥吏——警察改革?’书吏在心中暗想。他并没有出口询问,因为练子宁绝对不会给他解释的。

    书吏随后被派出去干活了,练子宁看着他的背影说道:“不知道你背后的家族到底愿不愿意和朝廷合作了。不过即使不合作也没关系,陛下的手段,我就用不得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