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宗明天下- 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没容他多想,四个人就压着他出去。许班头和赵大骨不敢不走,被推搡着出了院子。

    等他们出了院子,在一旁呆愣愣了半天的谢娘子马上关上了院门,又急忙跑到屋子里细细查看,然后松了口气:“幸好他们没动我的东西,钱财都还在。”

    ……

    ……

    同样的事情在京城城南、城西南、城西的多处地方发生,无数穿着样式奇怪的深蓝色紧身衣的壮汉冲进很多人的院子中,从中抓走了许多人。

    在这些壮汉把人带到应天府的路上,虽然百姓都躲着,但是也认出了几个被抓的人:“这不是我家那一片儿的孙大骨吗?这是被那个衙门抓走了?”

    “苍天有眼,这个姓韩的衙役最不是人,欺负百姓、勒索钱财,朝廷总算是把他抓起来了!远远地流放到南洋才好!”

    ……

    ……

    此时在应天府衙,黄淮高坐在大堂之中,不停的有人走进来对他说道:“府尹大人,中城兵马司的冯差役被抓来了。”

    “府尹大人,南城兵马司的程吏目被抓来了。”

    “府尹大人,江宁县的快班班头×××被抓来了。”

    “府尹大人,……”

    ……

    过了许久,上元县令李贯走进来,对他说道:“府尹大人,整个城中所有的乞丐、流民都已经被聚集到了一起,大约有一千多人。我把他们安置在了城北靠近府军前卫军营的地方,让二三百个刚刚调过来的‘警察’看押着。”他对于‘警察’这个词汇十分的不适应。

    黄淮撂下笔,说道:“好!城中的乞丐都抓到了一起就好。”然后又问一旁的通判道:“该被抓起来的人,还有几个没有被抓起来?”

    通判说道:“府尹大人,一共七百二十五人应被抓起来,现在已经知道抓到的有七百零一人,还剩……”

    “还剩二十四人。”黄淮说道:“二十四个人,大多也应该已经被抓住了,只是还没有押送到应天府。能逃脱的不会有几个。况且就算逃得了一时,也逃不了一世。”

    “不等了,你们几个跟我出去,处置这些人。”

第502章 五城兵马司() 
此时应天府衙的大院子已经被装满了,很多人不得不被放到府衙外面。无数人还在试图说着什么,求这些衣服奇奇怪怪的人放了他们。

    等到黄淮走出大堂,那些原来是应天府的胥吏认识他,马上说道:“府尹大人,为什么抓我们!我们犯了什么错!”

    听到这些人说话,其它原本不认得黄淮的人也纷纷大声喊起来:“府尹大人,我是良民,一不偷二不抢,抓草民做什么!”

    黄淮想说什么,但是周围的声音太大,他自己都听不清自己说的是什么。

    李贯见状示意自己带来、由留用的衙役改编成的‘警察’,这几个人会意,马上亮出手中的棒子敲打起来。其它的‘警察’也马上效仿,总算是让他们安静下来了。

    黄淮虽然对于‘警察’动手有些不满,但是想到他们不动手这些人也安静不下来,也就没有说什么。

    他轻轻咳了咳,朗声说道:“你们这些人不是衙门里面积年的胥吏,就是京城之中的大骨,都是平日里欺压百姓之人,哪里有什么良民!这次本官正是要为民除害!”

    这些人还要再说,黄淮却没有和他们说话的**了,对一个刚刚从锦衣卫调过来的‘警察’说道:“一个个过刑,让他们开口。”

    这名‘警察’说道:“是,大人。”然后指使着其它的警察把他们押到后院。

    这些‘警察’,大多数都是允熥前些日子让上十二卫指挥使统计的伤残士兵,也有部分伤残的低阶武将。

    允熥之所以让他们来当这个‘警察’,一是因为他们都是军户,以前与城中的胥吏素无瓜葛不会心慈手软;二是因为他们从前与胥吏系统完全隔绝,没有这个时代胥吏的坏风气;三是允熥这次,要做的绝不仅仅是清理几个乞丐,或者清理一批吃人的胥吏,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他想做的很多,需要一批懂得规矩、明白遵守纪律的人,而在这个时代军人是最懂得规矩、遵守纪律的。或者说,军人是唯一懂得遵守纪律的。

    黄淮今日从四更就开始忙活一直到现在,有些疲惫,对通判说道:“若是还有警察押着人犯过来,不必告知我了,直接送到后院等着过刑。”

    “若是有其他的事情,除非是陛下的旨意,也一概不管,不许打扰本官。”

    通判应诺。

    黄淮知道,他这么大规模的在京城抓人,‘全城大索’,一定会有很多人不满意。其中上折子的他就不必考虑了,自有陛下应付;可是肯定会有许多官员前来找他当面说话。他才不愿意应付这帮人,所以这样吩咐通判。

    他吩咐完了,转身准备回后院去休息一会儿。下午拿到一部分过刑之人的口供之后他还要入宫面圣,需要保持充足的精力。

    可是他刚抬脚还没迈步,就听到身后传来了呼声:“黄府尹!”

    黄淮无奈,回头看去。只见一顶两人的小轿停在了应天府衙外面,一个身穿六品文官服色的官员从轿中走出。

    黄淮一看,就认出了这是中城兵马司的指挥成安。这次虽然没有对五城兵马司的官员动手,但是在编的胥吏也抓走了不少,他当然要来讨个说法。

    这样的事情黄淮也不便推给别人,况且整个应天府上下除了他也没有别人知道详情,只能亲自招待。

    二人进入二堂分宾主落座,成安饮了一口茶后就马上说道:“黄府尹,今日下官还在衙门后堂休息,就被告知我中城兵马司的许多经制胥吏被人抓走。这些人的服饰闻所未闻,但是最后都来到了应天府衙。这些服侍奇怪之人可是应天府的人?”

    “是应天府之人。”黄淮说道。

    “那下官只能请教黄府尹,贵府抓我中城兵马司的经制胥吏为何?”成安问道。

    黄淮见他说话还算客气,说道:“不瞒成指挥,陛下旨意,查办京城之中的大骨、团头,以及欺压百姓的胥吏。陛下之旨意甚是严厉,我不得不为。”

    “黄府尹,那为何事前不告知我中城兵马司?”成安语气轻缓,问道。

    “陛下严令,为防走漏消息,事前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此事,所以我也不敢告知于各个兵马司。”黄淮解释道。

    既然是陛下的旨意,成安也不敢再说什么。毕竟,只是抓了一帮胥吏,又都是贪赃枉法之人,他总不能维护这些人。

    但是,“黄府尹,我中城兵马司虽然被抓走的人不算多,可都是一些班头之类,现在想维持京城中城的治安,我司恐怕有些费力。”他说道。

    这件事允熥当然想到了。“成指挥,陛下早已想到此事,特命由应天府的警察负责巡街维持京城的治安。”黄淮说道。

    成安顿时就是一惊。他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究竟只是一时半会儿的让这些现在被称之为‘警察’的人维持治安,还是以后就一直如此了?若是一直如此,那么是不是想要裁撤五城兵马司?

    成安顿时对于这些胥吏的下场完全不关心了,他们哪有自己的官位重要?旁敲侧击的打听五城兵马司的去留。

    可是黄淮虽然清楚允熥接下来想要干什么,但怎么可能现在和他说?只是打着哈哈。

    不一会儿其它四城兵马司的指挥也来了。他们其实出发的时间不比成安晚,只是他们的衙门离着应天府衙更远,所以来的晚些。

    黄淮把对成安说的话又说了一遍,这四个指挥顿时也不关心胥吏的命运了,问起五城兵马司的去留来。黄淮照例是打哈哈。

    这个时候黄淮比他们官位高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黄淮身为应天府尹,正三品,就是放在整个大明朝堂上也是有数的高官;而五城兵马司的兵马指挥不过是正六品,在地方还算不低,在京城不过是小官。

    所以黄淮和他们打着哈哈,他们也不敢逼问,只能在询问无果后各自退下找自己的关系网打听去了。

    黄淮好不容易把他们打发走了,对府丞说了声:“再有找我的,一律挡驾。”就回后堂休息去了。

第503章 公布改革() 
允熥今日在朝堂之上也正式发布了两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是,大概意思就是乞丐、流民不事生产,与国无益,从此之后除非附近发生大灾,京城禁止存在乞丐、流民,一旦发现全部发配边疆。

    允熥对于乞丐是深恶痛绝的,他们不创造任何社会价值,只是社会的负担,允熥两世为人都极其讨厌乞丐。

    更不必提这个时代的乞丐还有各种犯罪分子隐匿其间,华夏古代最接近现代黑社会的组织就是丐帮、乞丐的大骨等,为了保证社会治安,就必须禁绝他们。

    对于这一条旨意,大多数官员都没什么意见。华式封建社会,或者说儒家的理想,就是人人遵守儒家道德规范,国家选拔官员选贤与能,百姓人际关系和睦,老有所终、幼有所养、状有所用,形成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

    不管这个理想是否现实,这大同社会都没有乞丐的位置,身为儒家信徒的当朝官员,自然也不会支持。只是有几个大儒提出,那些年老没有亲人的人成为乞丐或许是被迫,请陛下酌情考虑。允熥考虑到这种年纪大的乞丐送往边疆死在路上的概率比活着到达目的地的概率还大,点点头也就答应了把他们送进养济院。

    第二道旨意是,大概意思是应天府作为全国的首善之地,其地方治理事物驳杂,为适应首都的特殊治理,改变应天府的制度。

    允熥的目的其实是想按照自己记忆中后世的制度来重新建立地方政府的制度。华夏古代从秦代开始,对基层的控制是越来越弱,基本上明代跌到了最弱,满清时期反而对基层的控制又增强了一些。

    允熥对于这种情况很不满意,尤其是城市。农村现在允熥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来管理,强行改革没准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决定暂时维持原来的体制;可是城市人口聚集度很高,又没有错综复杂的宗族,应该可以改革成功。

    而之所以只是暂时在应天府进行改革,第一,这违背了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允熥如果公开亮出自己的最终目的,恐怕在朝堂之上会有不小的阻碍;

    二是因为今古社会情况的巨大差别,允熥自己对于自己的改革成功也不是很有把握,就算最后成功了中间也会有不少的弯路;以应天府为‘试点’进行改革,等制度成熟以后再推向各省城、府城、州城以至于最小的县城,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因为中间走弯路导致社会动荡。毕竟,京城有他亲自盯着。

    具体改革措施有如下几条:一,应天府及上元、江宁二县,取消六房书吏,改设治书,为不入流之官员,掌事,从国子监选拔学生为之。

    二,取消一府二县原衙役,增设警察,管理治安、收税、抓捕等事;警察编制暂属于卫所,以后适当调整,不属贱役。

    三,改变应天府各官员职权,今后府尹不再亲自审案,增设府中尉,正五品,以其审案、问案,以推官佐之;京城日常治安,由三名通判负责管理,分别管理城北、城南、城中,辖巡警;以治中分管应天府钱粮,对府尹负责。

    四,江宁、上元二县,县令今后不再亲自审案,提升典史为正八品,审案、问案;增设县尉一人,掌管本县日常治安,辖巡警;以主簿分管钱粮,对县令负责。

    五,革五城兵马司,其负责京城日常治安之事,交由应天一府二县;原兵马指挥,择其最优者为府中尉,兵马副指挥,改任县典史;其余之人,赴吏部选官。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际含义:一是取消应天府基层公务人员的贱籍,二是让基层责权更加清晰。

    按照朱元璋制定的制度,府一级还罢了,州县两级权力高度集中,全部都在知州/知县/县令的手里,同时基层官员、经制胥吏的设置极为简单,导致实际上绝大多数权力,在农村被交给了士绅,在城市被交给了士绅和各种类似于黑社会的犯罪团伙。

    同时还存在大量不在朝廷编制内的‘白身’胥吏,朝廷不给他们开工资,但还是有无数人愿意干,那他们的钱从哪来?只能是从百姓身上剥削。就算是朱元璋也无可奈何。

    允熥读史书看到这种情况后感觉非常不解:朝堂之上的人都是傻子不成?他们难道不知道,在经制胥吏不够的情况下,雇佣大量的‘白身’胥吏,这些白身胥吏肯定不会自己吃自己吗?他们定然会剥削百姓,为何朝堂之上自从取消了秦汉时期的乡亭制度后一直采用这么不可思议的制度?

    允熥在当上了皇太孙之后曾经特意请教过朱元璋,朱元璋当时说:“胥吏之制,实为百姓奉公,……”

    允熥说不过朱元璋,当时只能偃旗息鼓。等到朱元璋驾崩后允熥马上提高了经制胥吏的工资作为过渡阶段的过渡办法,直到现在终于要开始彻底改变这一情况了。

    官员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对待允熥的这个旨意。允熥对于官员最大的变动是裁撤了五城兵马司,但是也做出了妥善安置兵马指挥的处置,至于分了府尹、县令之权,这更是应有之意,他们不会也不能反对。

    只是,陛下一下子取消了应天府的胥吏,恐怕会引起动荡吧。那些干着胥吏活计的人又都是退伍士卒,这恐怕于制度不合。

    翰林院的翰林高凤进谏道:“陛下,胥吏之徒,狡诈无常,先帝在时就多次惩治他们,清查他们倒也是正理。可是自古以来就以胥吏为府州县官衙处理政事,贸然取消恐怕不妥。”

    这时让大家意想不到的一个人站出来说道:“有何不妥?若论自古以来,秦汉之时行乡亭之制,乡长、亭长多以退伍军卒充任,也并未是贱役。陛下此举,正和古制。”

    大家一时间都很惊讶:‘怎么方孝孺会突然站出来说话?他可不是会阿谀奉承之人。’

    等听完了他的话之后,大家恍然大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