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宗明天下-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好在朱元璋时期自从正式登基已来因为没有发生过侍卫大规模阵亡的事情,因此对于万一京卫高手不够怎么办这件事情没有定例,所以允熥还可以辩驳。

    允熥说道:“若是从外地卫所招募侍卫,那到底是只招募侍卫本人来京为侍卫,还是把他全家迁来京城的卫所?”

    “若是只调到京城为侍卫,那么与老父老母相隔,有违人道:但是若迁来京城的卫所,那天下的卫所军士都有定数,京城诸卫贸然增加不好吧。”

    “而这些高门大派的俗家弟子则不受此限,若是老父老母无人照顾,还可接到京城,待不为侍卫之时在回本籍。”

    “并且高门大派的俗家弟子也都是家世清白,三代以内无犯法之人,有何不妥?”

    黄柏还要再说,允熥却不愿和他们再辩论了,辩下去可没头儿,所以示意奉御喊退朝。等到奉御喊了退朝,黄柏就不好再说话,只能回去写折子了。

    允熥不怕他们写折子,毕竟折子可以留中不发,所以他在乾清宫打理政务的时候看到了进谏这件事的折子毫不在意,随手扔进了留中的折子堆放的地方。

    但是四辅官也说起了这件事情。暴昭赶在方孝孺说话之前说道:“陛下,若是皇宫之内的侍卫不足,京卫武艺高强的人又不够,倒是可以从这些高门大派招募俗家弟子充为侍卫。”

    “但是最好不要只在武当派一家招募侍卫,几个大派都招募几人,好示陛下不偏不倚。”

    暴昭本人有点儿信佛,所以到不反对从这些佛道门派招募侍卫,但是提醒允熥注意平衡。

    允熥觉得很对,说道:“暴卿说的是,那朕回头就下令,让少林、泰山二派也选俗家弟子为侍卫。”

    暴昭说道:“陛下圣明。”然后就继续处理折子去了。

    方孝孺本来是想进谏允熥不要使用俗家弟子为侍卫的,但是他只是中书舍人,而暴昭是夏辅官,儒家讲究礼法,既然为上位的人已经定下了调子,他再当面进谏就不好了,所以只能退下,下定决心写折子。

    允熥最不怕的就是他写折子了。接下来几天,允熥又收到了一些折子,统统是留中。

    同时允熥下令让杨峰去接收并且试试各派派过来的人的成色。话说少林、泰山二派得知武当派的俗家弟子成为侍卫之后那个羡慕啊!要不是现在大明的言官还算是有风骨,他们肯定拿钱去贿赂官员了。

    所以当让他们二派派俗家弟子去皇宫为侍卫的时候,他们这两派是十分踊跃,虽然下边的有些弟子不太愿意去,但是寺中的长老们还是选择了武艺最好的几人来了。

    这天,昀兰、昀蕴、昀芷她们三个又来找允熥说话。不过允熥倒是不讨厌几个妹妹来找他说话。

    三人正聊着,杨峰走进来回事情,昀兰赶忙拉着两个妹妹躲避到一旁的阁屋中去。

    杨峰说道:“陛下,臣已经试过所有的少林、泰山二派派来的人了,各个都是武艺高强,都和我不相上下。不过二派各有一人武艺在我之上。”

    允熥知道,杨峰说的‘和我不相上下’的意思是比我还差一点,不过也很强了;‘武艺在我之上’的意思是与我想当。杨峰一向是这样谦虚。

    允熥说道:“那还不错。你安排一下,把咱们之前的老侍卫,还有这三派的新来的人打散了重新编组,尽快让他们融为一体。”

    杨峰说道:“是,陛下。”然后退下。

    昀兰她们从一旁的阁屋出来,也行礼说道:“既然皇兄这样忙,我们也回去了。”然后三人也告辞了,紧随着杨峰出了乾清宫。

    然后允熥把四个小朋友叫过来,给他们启蒙。话说允熥已经征集启蒙老师不短的时间了,官员们也举荐了几名不错的儒生来当启蒙老师。

    但是允熥亲自面试了之后觉得都不合适,所以还是他自己在启蒙。

    今天允熥时间多些,所以讲了一个时辰的课,才让她们散去。但是就在宝庆打算收起书本打算跟着敏儿他们一起出去的时候,允熥说道:“宝庆姑姑,你留下一下。”

    敏儿冲着宝庆做个鬼脸,然后赶忙跑了。

    允熥对宝庆说道:“宝庆姑姑,你最近是怎么啦?不仅在课堂上这样安静,就连玩,也不像以前一样了,这是怎么了?”

    宝庆说道:“没怎么,就是觉得自己长大了,不能和小时候一样疯玩了。”

    宝庆说这个话,要是她再大个十岁的允熥或许会信了,但是看着一名不过四岁的小孩子说这样的话,允熥觉得十分可乐,笑道:“姑姑你要是再大个几岁说这个话也就罢了,现在,我怎么可能信了。”

    宝庆说道:“不管你信不信,就是这样的。并且我也是长辈,不要这样和我说话。”

    允熥看着宝庆一本正经的样子,顿时玩心大起,一把把宝庆抱起来,然后调整角度抱在怀里,笑道:“宝庆姑姑,不要小小年纪就爱充大辈嘛!”

    宝庆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除了亲妈以外从没有人这样对待过她,有些慌乱的说道:“放我下来!放我下来!”边说边手脚胡乱的摆动着。

    允熥过了一会儿把她放到地上,笑道:“这才对嘛!这才是四岁的小孩子该有的情形。”

    然后允熥正色说道:“我知道姑姑是因为那次张太妃说了你一顿,可能还打了你,所以你之后就一直这样老实。”

    “但是姑姑我和你说,小孩子犯错误是平常的事情,只要知错就改就没事的。你以后在课堂之上不捣乱就好,在私下里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

    宝庆看着允熥的脸,说道:“真的可以吗?”

    允熥蹲下身子点点头说道:“嗯。”

    宝庆舒了一口气,后退了几步,然后伸手扔出一个东西,然后只听一声响,又有一个玻璃碎了;而此时宝庆已经笑着跑开了。

    允熥笑骂了一个词:“破孩子!”不过却并不生气。。

    a

第234章 事前准备不敢懈怠() 
又过了两日,上沪县的张知县的请求开始开海的奏折终于到了京城。

    允熥仔细了奏折内容,确保张彦方是按照自己定下的规矩执行的,就批了“准”字,并且以七月二十六日为好日子,确定为正式开海通商的日子。

    七月二十三日,奏折返回上沪县。张彦方把上沪县的县丞、典史、主簿这三个在编的官员,以及班头、捕头、六房吏员等在编的胥吏,还有本月刚刚来到上沪县的市舶司衙门的二十多个官员都叫到了市舶司衙门的大厅,把批答回来的奏折给他们传阅。

    他们一边看着,张彦方一边说道:“诸位同僚,陛下已经正式批答了奏折,三日之后就要正式开始开海了。”

    “这是大明首次开海,允许番国商人来我大明。陛下,和朝廷的重臣都很重视,陛下还和齐尚书、杨侍郎亲自拟定的章程。”

    “所以此事一定不能出现纰漏!如果有了纰漏,那么咱们都落不了好。”

    在场众人都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单单从上沪县关于这件事的折子基本上都是到了京城当天就能批答下来送返上沪县,还有前一阵子扫清海盗的力度之大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大家都敛声听张彦方接下来的话。

    张彦方开始吩咐:“曹县丞、典主簿、许典史,这几日上沪县的与开海无关的事情都交给你们了。曹县丞,若有百姓告状,只要和开海无关的都由你来收状子。”

    被叫做曹县丞的人答应道:“是,县令大人。”

    “典主簿,粮马、巡捕之事你多担待了。”

    典主簿知道大多数的差役都会拨到市舶司那边去,所以上沪县衙这边的人会不足用,所以张彦方会说担待。不过典主簿认为这样要是不出事情反而是自己的功绩,所以躬身答道:“是,大人。”

    “许典史,县里的上下公文、扬善恤贫等事情,都交给你了。”

    许典史答应道:“是,大人。”

    张彦方然后转向班头、捕头说道:“张班头、邢捕头,你们两个这些天就多忙一些吧。现在市舶司那里已经有不少的商家带着货物聚集在那里了,虽然各家自己都带了护卫,但是咱们还是得多巡视巡视。”

    “真要是出了大事,不管是着火还是许多货物失窃,都有可能上达天听;若是番国来的商人,还有影响邦交之虞。”

    “况且,不能总是让卫所的兵丁来值守,那岂不是丢了咱们上沪县的脸面。”

    其实张班头和邢捕头不在乎什么脸面,他们还不是前一阵子得到了福利的吏员,而是没有晋升希望的差役,所以对张彦方的话不怎么感冒。但是他们更不敢反驳知县的话,所以只能说道:“是,大人。”

    张彦方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笑道:“市舶司的差役正在征召,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用了,到那时就不必你们如此忙碌了。”

    “此外,你们若是办得好,本县给你们请升为巡检!我张彦方说到做到,决不食言!”

    张班头和邢捕头顿时就不太一样了,二人躬身再次说道:“是,大人。”声音中多了些认真的感情。

    张彦方转过身对市舶司这些官员说道:“我不知为何陛下会全部都派官员过来而不要吏员,但是既然已经如此,那么你们定不能懈怠。”

    市舶司的官员应诺。

    张彦方又吩咐几句,说道:“今日天色已晚,大家都散了吧。”众人散去。

    这个年代的官府是没有多少保密意识的,所以晚上的时候当地的有心人已经知道了。

    在上沪城外,不过距离上沪县城也不远的一个村子的宅子里,前几日从嘉兴府海盐县过来的萧、陆、段三人,与一名当地人坐在一起,听着市舶司的差役说着话。

    那差役说道:“……,然后张大人就让大家回去了。”

    当地那人身着一身粗布衣服,年纪大约四十左右,也并不富态,但是从偶尔透过粗布衣服看到的内衣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穷人。

    这人听差役说完了,吩咐道:“你下去吧。”同时用眼神示意侍立在一旁的管家。

    管家从口袋中掏出五两的一锭银子,递给他说道:“拿着吧,这是你今日的赏钱。”

    那人又惊又喜,说道:“王老爷,王管家,平日里我就受王家的恩惠,怎好今日还拿钱呢!”但是那手却紧紧攥着银子。

    王管家笑道:“给你你就拿着。这几日张知县有什么话,不管听起来和开海有无关系,都记下来和我们说。”

    那衙役行了个礼说道:“您就放心吧,我就是忘了自个儿的亲爹姓什么,也忘不了张知县的话!”然后又行了一礼退下。

    等他退下了,王管家也躬身退下。被叫做王老爷的中年男子这才开始说话。

    他对三位嘉兴来的人说道:“萧兄,陆兄,段兄,怎么样,打算怎么干?”听他说话的口气,他们之前已经商量过多次了。

    三人中为首的萧卓喝了一口茶,笑道:“王大哥身为地主,家里又有人在朝廷为官,我们当然都是听王大哥的话了。”

    姓王的名叫王仁德的人也笑了,说道:“萧兄这不是寒碜我呢嘛!我王仁德怎么敢和三位相比?”

    “松江府位于长江出口,朝廷前些年查得极严,根本就没得生意好做,船队也不得不散去,只能靠着这点儿种地的收成活着。要是朝廷再不开海,这一大家子我也只能散去了。”

    “嘉兴靠着大海,三位兄弟又常年在宁波,那里礁石又多,三位兄弟虽然不亲自出海,但是驳货的小船也有的是,与海商们生意做得也多,本钱也雄厚。”

    “所以这次的买卖,我是以三位兄弟为主的。”

    王仁德这番话看似有道理,但是对面的三位也不白给,知道他不过是七分真话,三分假话,也不能相信。

    并且他们三个来这里是想正正经经的做买卖的,自古强龙不压地头蛇,为了以后能安生的做买卖,就不能占大头。

    所以三人先后出口推辞。又谦让了一会儿,四人达成协议,王仁德占四成股,萧卓他们三人加一块儿占六成股。

第235章 做什么买卖() 
王仁德这才说道:“三位兄弟,这市舶司的章程咱们也都看过了。依我看,咱们想包圆了海商们的货是不可能了,只能是在大明的商人往外卖的货物上想法子了。”

    “咱们大明的生丝,可是好卖的。只要能在这其中占了大头,以后就享用不尽了。”

    允和齐泰等人定下的市舶司的章程并不复杂,主要是有以下几条:

    第一,即使在上沪县***商和外商之间也不能随便出售货物,只能在指定区域,也就是市舶司专门设立的交易区域售卖,违者没收全部货物,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征税;

    第二,本国商人出售货物给外商,与外国商人出售货物给本国商人,这划为分别的两片地方,不许混着,不能一个地方既能有本国商人出口给外商的商品,又有外国商人卖给内商的商品,这也是为了方便征税;

    第三,税率定为十分之一,买卖双方进行买卖需填写交割凭证,凭证上需要写上总价款,并且按照价款交完税之后买货的人才能把货物带出交易区域;并且如果是有交割凭证的,买货的人发现货物有假,可以带着货物和凭证去市舶司衙门打官司,假一赔十。

    不过这一条主要是对于陌生不信任的店铺和客户之间才有用,能够足额收到税款;等到客户和店铺有了默契,完全可以把价款写的低一些,暗地里补足价款;毕竟,钱容易给,货物不容易搬。但是允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了。后世的让税务机关的人员去查账这个办法,在这个年代只能造就一批大贪污犯。

    第四,只允许卖货的人设立店铺,不许买货的设立收购的摊位,这也是为了方便收税。

    还有其他的几条,总之基本上是防止商人逃税的。

    最后一条是规定交易区域的店铺位置不卖,永远属于国家,五年一租,租金也可以变动。这一条也是为了国家多收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