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虽然心里提高了对于撒马尔罕的重视,但是还是轻了。
允熥说道:“算了,先放下西域的事情,我来和你们两个说一下我对于封国官制的设想。”8
第194章 初议分封——官制和朱赞仪()
允熥说道:“算了,先放下西域的事情,我来和你们两个说一下我对于封国官制的章程。? ”
朱楩说道:“要不要把四哥也叫来一起议论?”
允熥说道:“啊,四王叔虽然英勇善战,但是我听十四王叔说了西域的事情后,觉得四叔并不适合为西域地方的统治者,我要另选叔叔或者兄弟为西域地方的统治者。但是现在并未想好,所以暂时不说。”
允熥等说完了这段话,又怕传出去以后让朱棣瞎想,说道:“四叔为当今诸王伯长,将来是一定要实封一个封国的,只不过我想着四王叔并不适合为西域地方的统治者而已。”
这时朱柍说道:“既然陛下要与诸位王弟议论封国的官制,那臣就告退了。”
允熥不在乎他退不退的,既然他自己不愿意在这里待着,允熥就说道:“那十四叔你就回去吧。”
朱柍行礼告退。
然后允熥对朱楩和朱松说道:“我的章程,仿汉初例,封国的亲王重置左右王相府,左右王相有京城任命,品级从二品,左王相为武将,右王相为文臣。其余官职由国君任命。”
“仿照京师设立六部。但是不叫六部,而是称之为六厅,主官称之为仆射,从三品;副官称之为谒者仆射,从四品。”
“厅下设司,官称之为典令,正六品;副官称之为典丞,从六品。”
“地方之官,皆同现大明之官职,从府州起设。”
允熥设计了一个系统的模仿现在大明中央制度的制度,除了左右王相府以外。注意,是王相府,不是王相。
单独恢复王相的官位毫无意义,因为国君可以轻易的绕过这两个职位。必须恢复王相府,让王相拥有可以自己任命的属官,才能够与国君相抗衡,才算是有独立的相权,才能够起到允熥希望的制衡作用。
为什么大明的内阁大学士不能与真正的丞相相提并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独立的相权,所有的权力都从属于皇帝。之所以大学士看着牛逼主要是因为皇帝太懒又不够聪明,碰到嘉靖这样的皇帝大学士就没有多大权力了。
西汉时候,丞相的权力很大,可以选任、废黜、刑赏大臣,可以不必经过皇帝的同意。
也因此,允熥读之后就认为刘备并不是十分信任诸葛亮,因为刘备称帝以后没有允许诸葛亮开府,而是到白帝城托孤时才允许他开府的。而不开府的丞相诸葛亮,未必有司隶校尉张飞的实际权力大。
六厅和六司官员的名称允熥是翻遍了、、、、翻出来的古称,以显示我这是复古,不是创新。
允熥说完了,问道:“二位王叔可对官制有疑问?”
朱楩即欣喜又忧虑地说道:“陛下,你一下子许给我们这许多官职,我们从哪里找这许多人为官?”
允熥说道:“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如果看上了那个现在朝廷的官,和我说,我可能会放人。但是我不会放太多的人的。”
“至于其他的官员,你们自己来找。不管你们是自己在民间寻访贤才,还是出台什么,让贤才主动去找你们,你们自己来办。要是什么都是我给你们安排,那我封你们为王干嘛!”允熥最后的话带有玩笑的性质。
然后允熥又正经的说道:“不过虽然我许出去你们这许多任命的官员,但是你们所封的都是边地,还有很多是当地的土官的地方,一开始应该不需要这许多的官员,除了左右王相府,先把六厅的架子搭起来,下边的司未必需要。”
“另外,以后你们正式封国了,就和现在当亲王不一样了。以后你们就是一国之君,国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你们来负责,可不是现在想管就管,不想管就不管的。”
“如果你们处置不当,酿成封国内的大祸,那朕,是会找别的王叔代替你们的。那样的话,你们不仅会丢掉封国,朕也会有别的处罚。”
允熥又专门盯着朱楩说道:“十八王叔,特别是你所在的缅甸宣慰使司,那里的人忌讳多,稍不注意就犯了忌,一定要注意。对于不服王化的当然要打击,但是也不要无谓的徒毫军力。”
“二十叔所封的东北地方,那里的人忌讳还少一点。”
当然,允熥之所以特意叮嘱朱楩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历史上朱楩是最早被拿下的四个王之一,就算是允炆有所夸大,但是说明朱楩也不是那么干净,要不然全国那么多藩王,为啥拿他开刀?他又不是朱棣的同胞兄弟。
要不是朱楩还算是有些本事,又恰好封到了雲南,允熥才不会让他当这个王的。
允熥又说道:“现在我想到的就是这一点了,还有什么事情吗?”
朱楩说道:“缅甸宣慰使司太偏僻了,并且当地和东北的土官一样,连流放过去的人,和派过去的郎中都没有,平日里是一个汉人也无,欲震滇西,非有大理府不可!”
朱松也说道:“陛下,一个开原城管什么事?不如把整个辽东封给我。”
允熥先对朱松说道:“不可!王叔的封国只是开原城,和以北的地方,辽东不可封给王叔。不过辽东诸卫可以暂归王叔使用。”
笑话,允熥怎么可能把整个东北都封给朱松?他还打算在东北最少再封一个王的,所以辽东不可能封给他。
允熥又转过身对朱楩说道:“是我考虑欠妥了,不能只给你缅甸宣慰使司。但是要是把大理给了王叔,大理西边儿的孟养宣慰使司,麓川平缅使司,孟艮府,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孟定府,顺宁府,蒙化州都得封给你,那就等于封出去半个雲南了。”
朱楩笑着,说道:“但是这些地方汉人都少,只有大理人多。”
允熥倒不是特别反对,雲南这地方从来没有能靠着这儿起兵干掉中央政权的,更别说半个雲南了。于是说道:“我再想想,过几天再告诉你。”
允熥见他们又要再说,允熥说道:“其他的事情,你们回去和王府属官商议一下,有了章程之后在来和我说。”
朱楩和朱松还是有不少问题要问的,但是允熥这样说了,他们也就告退了。
允熥随后把在京的靖江王朱赞仪叫来。
朱赞仪此时才十七岁,比允熥还小三岁,见到允熥说道:“见过陛下。”
允熥说道:“何必客气,叫我皇叔便好。”
是的,朱赞仪是现任亲王中唯一比允熥小一辈的人。朱赞仪因此也不像别的亲王那样说话拘谨,说道:“皇叔父有何事?”
允熥笑着,说道:“赞仪,你还尚未大婚吧?”
朱赞仪说道:“是的,皇叔父。”
允熥说道:“那现在叔父命你不许私下结亲,叔父将来会给你安排一个好亲事的。”
朱赞仪看着允熥的表情,觉得他明明说的不是坏事,但是为什么表情那么诡异?但是朱赞仪还是只能点头道:“是,皇叔父。”反正他年纪还小,没有正妃也可以。反正还可以找侍妾嘛!8
第195章 新位置()
等朱赞仪也退下了,允熥让人把自己的属官叫过来。 这些日子允熥忙于老朱的丧礼,政事也只是处理紧急的、重要的,压下了许多的政事。
他的这几个属官也还没有来得及任命其他的官职,所以仍然是东宫属官的身份,虽然现在东宫已经没有主人了。
允熥说道:“朕已经决定开始分封。卓敬,朕打算以你为一国的右王相。”
众人听到要正式开始分封,都是一震。然后卓敬听到了他将为一国王相,知道自己劝阻不了允熥的决定,跪下说道:“臣遵旨。”
陈性善却说道:“陛下,是否分封之事,惟有陛下自决,臣等无权置喙。但是官职之设立、封国之大小、国君之人选,陛下还是和臣下商议为好。”
允熥说道:“陈卿,其他众卿,朕今日与二位王叔商议此事,只是初议,只是告知他们要进行分封,并且告知他们分封的地方是西北、东北、西南的边境之地。”
“唯一实际确立之事,就是重立左右王相府,其他的都只是草创,并未确定。”
允熥笑着说道:“这么大的事情,朕又一向自知并非才思敏捷之人,定会与众臣商议细节。”
陈性善退下。
允熥说道:“明日是朕第一次上朝,你们几个都会有新的职位,所以你们明日都上朝。”
陈性善、张数身为属官为的,躬身答道:“是,陛下。”
允熥说道:“虽然明日才正式宣旨,但是朕今日就先告诉你们,你们明日不至于太过惊讶。”
“张数,你为铁岭卫指挥使,兼任辽东行都使司都指挥同知。秦松,你为锦衣卫指挥使。李须虎,你历练的时日尚短,以前又曾在地方,先去五军都督府继续历练,朕以后有大用。”
张数从未在地方任职,允熥让他去地方积累经验。另外,允熥刚刚许诺朱松可以使用辽东的卫所,但是又担心他因为这些卫所以后不归他管,从而不恤军力,所以让张数去东北看着,等实际分封之前他还会和张数说此事。
并且张数已经年过三十,又是张温的长子,能顺利接管铁岭卫的。要不是资历还差些,允熥就打算直接任命他为都指挥使了。
此时薛宁早已经不再监管锦衣卫,常升也不再统领上十二卫了。
“卓敬为王相。杨任,你为户部侍郎。朕打算成立一个单独的衙门管理开海的地方,由户部监管。杨任你以后以户部侍郎兼管新成立的衙门。”
“陈性善,你为中军都督府掌判官,兼任兵部侍郎。”
前边的几个官职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但是陈性善的官职大家都感觉十分诧异。要说陈性善去了礼部就算了,但是竟然是为中军都督府掌判官,兼任兵部侍郎。
这绝对是对陈性善的重用,但是这严重不符合大家的预期。并且允熥说的是‘为中军都督府掌判官,兼任兵部侍郎,’而不是‘为兵部侍郎,兼任中军都督府掌判官,’证明允熥让他以后以都督府的事情为主。
众人都在看着允熥,但是允熥并无解释的意思。众人也就只能跪下说道:“陛下,臣遵旨。”
然后允熥说起了他已经酝酿好,打算于明日第一天上朝就颁布的旨意。
允熥说道:“朕明日除了任命你们的新官职,还有以下五道圣旨。其一,……,其二,……,其三,……,其四,……,其五,……。”
陈性善说道:“这其一、其三也就罢了;其二臣等文臣高兴还来不及,不会反对;其四,新设官职,是不是有些违背太祖的?其五,陛下何必这样重视这件事,在日上朝就提到?”
允熥说道:“其四之官职,原为太祖曾设过的官职,无妨;其五此事,事关我大明的未来,不必多言!”陈性善等人也只能接受。
允熥又问道:“陈卿,编辑的如何了?”
陈性善说道:“臣等已经编辑到了太祖与陈友谅大战之前。”
允熥说道:“有什么所需,随时与朕说。”
陈性善答道:“是,陛下。”
卓敬说道:“陛下,打算派何人主管其一、其二之事?”卓敬思考之后现他们的官职都和这两件事不搭。
允熥高深莫测地说道:“陈卿,还是你来为。然后,朕会给你找一个非常合适的副手,这个人会帮着你完成这两件事的。”
陈性善说道:“但是陛下,哪有以兵部之官兼管这两件事情的?”
允熥说道:“明日,其四所立之官职,有一个是你的,那就无妨了。”
陈性善心下高兴,但是他平素的操守告诉他不要外表太高兴,所以只是躬身说道:“臣谢主隆恩。”
然后允熥和他的属官处理了不少的积累下来的奏折,直到天快黑了。等到天黑以后,允熥因为他们需要回去消化今日下午说的话,所以并未留饭,而是让他们回去了。然后自己也返回了坤宁宫。
允熥现在有了自己独立的宫殿,就是乾清宫。但是他还是喜欢和家人一起吃饭。
熙瑶当然在允熥走进坤宁宫的大门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允熥来了,然后在正殿门口迎接允熥,说道:“臣妾恭迎陛下。”
允熥扶起她,说道:“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不必多礼。”
熙瑶说道:“陛下,礼不可废,在外面定要全礼。”
这已经是他们的必备‘节目’了。允熥赞同熙瑶对于内外行礼有别的观点,但是他认为坤宁宫的院落内就已经是内部了,所以可以行简礼;但是熙瑶认为只有在宫殿内才算是内部,所以每次迎接允熥都是全礼。
允熥觉得这就好像是夫妻之间的调笑一样,所以每次都乐此不疲。
然后允熥与熙瑶来到殿内,熙瑶问道:“夫君,何时摆饭?”
允熥说道:“再过一会儿,让他们昔时初摆饭。派人去传熙怡也过来。”
“现在熙怡正在怀着孩子,虽说是在孝期,但是孩子重要,给她单独准备饭菜,相信爷爷不会怪罪的。”
熙瑶答道:“是。”然后吩咐身边的女官听乐,现在实际上是坤宁宫总管的人去吩咐御膳房按照允熥的吩咐来预备晚膳。
既然离用膳还有一段时间,那就先不急去膳堂。允熥和熙瑶要回熙瑶的寝殿,半道上遇到了正在一起也向着熙瑶的寝殿走过去的宝庆、敏儿和思齐。
允熥叫道:“宝庆姑姑,敏儿你们去干嘛?”
宝庆她们三个正在走着,忽然听到后边传来允熥的声音,也都忙停步转头。
宝庆说道:“是允熥侄儿啊。姑姑我要去见见小侄孙,所以让敏儿带着去看看。”
宝庆刚刚说完话,想起自己的母妃张美人的嘱咐:“宝庆,你以后见了陛下,可一定不能再直呼其名了,一定要管他叫皇上。”
“现在你的父皇驾崩了,母亲幸得有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