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我去战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星照我去战斗-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城最后指出:此次东征战役事关重大,是由统帅亲自指挥的一场战役。因此,我们少纵要继续发场英勇顽强,机动灵活的战术特点,在此次东征战役中再立头功,捍卫我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荣誉,为统帅、为党中央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月20日,统帅正式下达渡河命令,命令各渡河突击队:“先头绝对隐蔽,乘夜偷渡。以坚决、敏捷的速度奇取敌堡,割断电线,控制前进阵地及侧翼掩护阵地,以保证后续部队渡河对援敌作战之有利地位。偷渡被发觉,立即改为强渡。“

    当晚7时,政委率领三师率先从佳县渡口抢渡黄河,由于晋军主力纷纷被抽调到吕梁附近的山区伏击我军,佳县渡口空前薄弱,政委率领三师消灭一个守备连后顺利渡过黄河。

    消息传出,晋军兵力纷纷调往佳县,前去阻击三师,绥德的守备旅同样赶往佳县增援,张城趁势从沟口东渡黄河。

第一七七章 东征战役 下() 
2月20日晚上十点,当绥德守军离开县城前往佳县增援时,张城率领蓄势待发的一师登上早已备好的上百条船只,快速向东岸划去,霎时间,百帆竟发、强渡天堑,场面巍为壮观。

    翌日凌晨两点,一师渡过黄河,趁着夜色的掩护对防守空虚的绥德县城发起了突袭,绥德守备旅主力已经被调开,城里只剩下一个保安团。

    如此战力怎能抵挡我英勇的少纵官兵,特战大队飞檐走壁迅速登上了城门楼,悄无声息干掉十几个守军后,打开城门,主力部队顿时一涌而入,绥德瞬间易手。

    与此同时,政委率领三师东渡黄河之后,对佳县围而不攻,实行围城打援的战术,佳县周围的晋军前往佳县增援,却被三师在半路一一伏击,包括绥德守备旅在内,全都被三师击溃。

    佳县守敌眼看救援无望,在三师强大的兵锋压力下,于21日早上八时向我军投降。至此,仅仅一夜之间,少纵便一举突破黄河天堑,连下两城。

    中午十二点,我军的炮兵部队以及辎重部队顺利通过了我军连夜搭建的浮桥,张城留下一个团留守绥德后,便马不停蹄地向东南挺进,直扑晋军河防司令部所在地——义牒。

    义牒镇是晋军河防司令部所在地,河防司令孙楚得知绥德失守,并有一路红军势如破竹,向着自己的司令部猛扑过来,顿时惊得失魂落魄,心中委实无法决断是走还是留。

    由于红军从北至南分成几路同时东渡黄河,义牒司令部的守军早已被抽调一空前往各地增援,此时城中守军仅有一个警卫营,如何能够抵挡如狼似虎的红军呢?

    孙楚鉴于阎老西对他的提拔之恩,还想再挽救一下,固守待援,可惜自己的部下用脚为他作出了决断,红军还未赶到义牒,警卫营的官兵们便望风而逃,只剩下孙楚和他的卫队几十人独守孤城。

    孙楚一看警卫营都跑光了,自己还留在这里岂不是等死?虽然阎老西对自己有提拔之恩,但也没到为他死而后已的地步吧,啥都不说了,我也逃吧。

    于是我军还未赶到义牒,畏我军如虎的守军便逃得一个不剩,我军便如武装游行一般轻而易举占领了义牒。

    李云龙兴冲冲赶到义牒,却连一个敌人也没有见着,嗜战如狂的他岂能善罢甘休,留下一个营驻守义牒后,李云龙便率领师主力向石楼县城猛攻。

    晋军旅长梁鉴堂获知义牒失守、石楼被围的噩耗,顿时慌了手脚,急匆匆便赶到石楼增援,却不知李云龙面粗心细,围城是伪,打援是真。

    当晋军旅赶到半路之时,遭到李云龙一旅的主力伏击,结果被一旅歼灭大部,只剩五百多人逃出重围。

    石楼守军见守城无望,援兵又被红军击溃,便弃城而逃,我军再下一城。拿下石楼后,李云龙仍不满意,率领一师主力继续向中阳、交口两县猛扑过来。

    阎老西得知石楼失守、中阳危急的噩耗,惊惶不已,迭发电令,急调驻守汾阳、孝义的周原健独立第二旅驰援中阳、收复石楼。

    一招鲜,吃遍天。李云龙再次故技重施,实行围城打援的战术。

    2月23日,当周原健独二旅进至中阳县关上村、刘家坪时,陷入一师主力的伏击圈中,经过一夜激战,号称“满天飞”的独二旅三千余人全部被一师歼灭,自旅长周原健以下三十多名军官被俘。

    与此同时,红军右路大军取得了关上、蓬门大捷,红一军团击溃了晋军在吕梁山区设置的“中间阻碍地带”,取得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战略地位。

    3月1日,红军左右两路大军于交口县的大麦郊地区胜利会师。张城、政委率部迎接统帅、彭老总、林军团长等红军领导人进入城门。

    统帅随后决定宜将剩勇追穷寇,准备指挥红军主力,东进兑九峪,穿过同蒲路,开赴冀省抗日前线。

    红军连战皆捷,令得阎老西震怖不已,为了遏制红军高歌猛进的势头,他急调两个纵队8个旅共四万多人的兵力,集结于汾阳、交口、隰县地区,准备在交口以西的兑九峪地区与红军主力决战。

    同时阎老西又严令同蒲路沿线晋军加强防守,日夜巡逻,企图将东征红军围堵于同蒲路以西的吕梁山区,聚而歼灭。

    阎老西摆开了阵势,统帅也不甘示弱。

    3月6日——8日一连两天统帅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上分析总结了红军东渡以来的形势,调整了作战部署。

    会议决定:第一期以经营晋省为基本战略方针;我军要坚决贯彻以发展求巩固的原则。目前是普遍摧毁反动基础,普遍发动群众,猛烈扩大红军,各个消灭敌人。

    最后,会议还具体讨论了兑九峪战斗的部署,决定集中我军之优势兵力,在兑九峪一带重创晋军,扫清东进抗日的道路。

    少纵接到中央命令后,张城率部与红一、十五军团密切配合,在兑九峪谷地布置了一个三面埋伏的口袋阵,静待晋军自投罗网。

    3月9日,晋军左翼杨效欧部第二纵队首先向兑九峪以西之大麦郊、阳泉曲推进。晋军右翼李生达第三纵队协同动作,经三泉镇进至下堡、杏野一带,其先头部队201旅连夜进占原庄、罗巴沟一带山头阵地,准备于拂晓时分配合杨效欧部发动突然袭击。

    我军充分掌握敌军动向,3月10日清晨5时,正当晋军埋锅做饭之际,我军三路大军突然杀出,分三面同时对敌军发起攻击,同时张城迅速派出骑兵团快速向两翼包抄,试图切断晋军李、杨两部的联系,将晋军分割包抄,各个歼灭。

    晋军各部仓促应战,负隅顽抗,却被我军打得狼狈不堪,抱头鼠窜,杨效欧见大势不妙,连连迭电阎老西,要求空军增援。

    中午十二点,晋军十余架轰炸机飞临兑九峪上空,对我军狂轰滥炸,我军一时不查,伤亡甚重。

    愤怒的张城急调防空连出击,将骄狂至极的敌机打下三架,令得其余敌机震怖,再也不敢肆意轰炸我军。

    由于红军攻势猛烈,晋军渐渐不支,眼看着就要兵败兑九峪。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统帅接到了延安后方传来的中央军与马家军即将攻打我军根据地的消息,再加上阎老西也拼了老命不断派遣兵力增援兑九峪,统帅当机立断,命令部队撤出战斗。

    阎老西为了保存实力,并未对红军作出追击,也于当晚命令部队撤出兑九峪地区,放弃捕捉红军主力进行决战的计划,将晋军主力集结布防于汾阳、孝义、灵石一带,沿同蒲路和汾河堡垒线严密设防,防堵红军东进北上,等待常凯申援军的到来。

第一七八章 马家军() 
兑九峪战斗晋军全面落如下风,阎老西深感独木难支,无法抵挡红军的强大攻势,迭发电令邀请中央军入晋参战。

    常凯申很快便响应阎老西的请求,从洛阳、徐州、武汉等地抽调近十万兵力,兵分三路,入晋增援。

    同时常凯申还向西北的马家军致电,邀请马家军会合中央军围猎于陕北,并承诺马家军打下陕北的地盘后交由马家军统治。

    陕北虽然贫瘠,但对于一向困窘的马家军来说蚊子再小也是肉,青省主席马步芳率先响应,率领五万步骑从天水出发,沿平凉、镇原向红军驻守的庆阳挺进。

    阎老西见各路大军纷纷来援,便积极调兵遣将,企图配合常凯申的援晋大军将我东征红军围困于晋西一隅的吕梁山区,进而歼灭。

    针对这种情势,红军总指挥部于3月12日在交口的郭家掌召开会议,经过与会干部的充分讨论、研究,会议最后决定我军兵分两路:

    一路由预备队三军团接替少纵的战斗位置和一、十五军团继续东进、南下,牵制中央军及晋军,发动群众,扩大筹款,创立河东革命根据地,积蓄抗日力量。

    张城的少纵则自成一路,回师庆阳,增援红五军团,坚决消灭敢于侵犯我苏区根据地的马家军。

    临别之际,张城特意找来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单的两位警卫员,这两位警卫员是张城的老部下,在赣南时曾经接受过张城组织的特种部队选拔训练,虽然被淘汰出局,但也算是有一些渊源。

    历史上刘志单在东征战役中于4月14日攻打中阳县三交镇时壮烈牺牲,由于张城的意外出现,他也不知道这一悲剧会不会重演。

    然而性格决定命运,刘志单指挥作战喜欢冲锋在前,很难保证在历史的巨大惯性下刘志单会如原来那般壮烈牺牲。

    出于革命同志的友谊,再加上刘志单为我党我军作出的巨大贡献,张城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位革命元勋步向死亡深渊而无动于衷。

    所以张城以会见老战友的名义接见了刘志单身边的两位警卫员,见面之后,张城严正要求两位警卫员上战场后必须寸步不离刘志单身边,务必保证刘志单的生命安全。

    两位警卫员虽然对张城的命令摸不着头脑,但出于对张城的敬畏与崇拜,纷纷表示坚决完成任务。

    张城见状,这才放心下来。送走两位警卫员,张城命令全军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南下回师庆阳,征讨马家军。

    马家军,是民国时期实际控制甘省、宁省、青省等地的地方军阀,他们以家族、血缘为纽带,起于草莽,兴于乱世,在各种势力间纵横捭阖,一度占据了甘、青、宁的全部及新省一部,几乎控制了我国整个西北地区,是我国各路军阀中硬实力颇为强悍的一支部队。

    马家军主要分为青省马家军和宁省马家军,俗称青马、宁马,青马代表人物以马步青、马步芳为首,宁马则唯马鸿宾,马鸿逵马首是瞻。

    历史上红一、四方面军二次会师后,为了打通西北与苏联的国际线,红军曾经以四方面军组成了西路军执行宁省战役计划,企图西渡黄河进军西北,打通苏联的国际交通线,却没有正确判断当时马家军的真正实力,致使西路军遭致惨败,几乎全军覆没。

    马家军特别残暴不仁,对西路军被俘战士实施了惨绝人寰的迫害,9200名俘虏中只有4000人生还,其余全部被马家军残忍杀害,尤其令人发指的是马家军对西路军女战士的肆意凌辱,和日本兽军别无二致。

    张城每次想起这段历史时都特别义愤填膺,恨不得将马家军消灭干净。但念及马家军强大的实力以及全面抗战即将来临,不想将我军的元气消耗在西北大地上,甚至他还打算向统帅提出建议,打通苏联的国际通道不必走西北可走绥远。

    孰料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张城不想招惹马家军,马家军反而蹬鼻子上脸欺上门来了。

    接到中央的命令后,张城当即冷笑道:“马家军!原以为这次要暂时放你一马了,没想到你们却主动跳出来了。好,好得很!既然如此,就别怪我张某人心狠手辣,为历史上的西路军报仇血恨了。”

    接着,张城命令部队与三军团迅速交接防务,马上于绥德集结,准备西渡黄河,回师庆阳。

    此次攻打庆阳的是马家军的头号人物马步芳。马步芳,字子香,经名胡赛尼。回族,甘省临夏人,时为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军阀马家军的首要人物。

    马步芳为人特别荒淫无耻,即使在**透顶的民党上层中都极为少见。他曾公开说过:“生我、我生者外无不奸。”

    意思很简单,除了我妈跟我女儿外,其他都可以随便下手,故此,部属的妻女,自己家族的胞妹、侄女、兄嫂、弟媳,都难逃他的魔爪。

    据记载,被他玩弄过的女人就有近千人。他曾为了同时霸占一对漂亮的亲姐妹,将该户人家杀死三人。真是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除了荒淫之外,马步芳还特别的残暴,只看他历史上如何残忍折磨西路军俘虏就可略知一二了。

    此时镇原县政府内,临时驻扎在这里的青省主席兼新编第二军军长马步芳正在看着地图,思考着如何攻陷庆阳,进而直扑延安,一举拿下陕北。

    自从红军进入陕北,欲要建立陕甘宁根据地起,马步芳就将红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甘省是他的家乡,再加上邻近青省,一心想做西北王的马步芳早就把甘省当作他的囊中之物,红军却要在这里建立根据地,这无疑触犯到了他的逆鳞。所以当常凯申拿陕北作条件换取马家军的出兵时,马步芳根本就没有犹豫,第一个站出来响应。

    接到常凯申的命令后,他便早早地率领5万多青马主力从天水出发,只一天一夜间就赶到了镇原,并在镇原设立临时指挥部。

    青马主力进入镇原后,马步芳迅速行动起来,不断派出小队骑兵向庆阳方向侦查,打听庆阳驻军的消息。

    陕北就这么大,贪心的马步芳并不想分其他的马家军一杯羹。甘省原本是马家军另一重要人物马鸿宾的地盘,马鸿宾官拜甘省主席,是甘省名义上的统治者。

    但自从“雷马事变”后马鸿宾早已一蹶不振,马步芳更是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只看马步芳连招呼都不打直接驻军天水就可知他如何藐视马鸿宾了。

    至于宁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