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我去战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星照我去战斗-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午二时部队赶到了延东乡,此地是少数民族乡镇,当地人口以苗族为主,百姓不是很多,只有几百来户人家。。

    对于红军的民族政策,张城也有所了解,他特意派人找来镇上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通过一番友好的交流,张城耐心详细地向他们宣讲了工农党红军的政策,各族同胞皆为中华一家,天下穷人是一家,欺压穷人的都是地主老财,恶霸头人和反动政府。

    通过张城语重心长的耐心解说,双方相互沟通、了解,老人家们很快便认同了红军。又看到红军宁愿露宿屋檐下,大树下,道路边,也不愿进屋去打扰当地的居民,对百姓秋毫无犯。

    而且红军无论当官的还是小兵说话都极为和气礼貌,尊重当地的民习风俗,双方买卖交易公平公道,因此很快打消了群众对我军的戒备心理,当地的苗族百姓都开始出门来接待红军,对红军极为热情。

第六十七章 攻占资源() 
12月2日下午三时,少共师全体将士到达预先制定的宿营地,所有人都严守红军纪律,丝毫没有惊扰到地方百姓。

    张城眼看当地民风淳朴,老百姓和红军和谐相处,便和政委商量了一下,决定明天在此地休整一天,后天才再度出发。

    部队这一个月以来不是行军就是在打仗,以少共师大部队战士年龄都不满十八岁的身体来说,体力透支得非常厉害。

    虽然在此休整一天,耽搁了追上中央红军的脚步,但也是无奈之举。除此之外,休整还有以下作用:一是为了恢复部队的体能;二是清点部队的伤亡及损耗;三是对伤员进行及时的治疗;四是等待掉队的士兵,使他们能赶上大部队;五是对战斗部队损耗的兵力进行补充;六是加强战士们的思想工作和宣传鼓动工作,使部队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能保持坚定的信仰和旺盛的士气;七是帮扶当地的百姓,帮百姓们打井、修渠,为工农党将来解放当地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为此,张城召集各部主官开了一个师部扩大会议,对长征以来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和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

    会上,政委再次作了重要的动员,他详细地阐述了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这次湘江战役,红军主力虽然受到极大的损失,但我们英勇的红军却突破了民党反动派五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地渡过了湘江,打破了常凯申在湘江两岸彻底消灭我中央红军的阴谋,这说明我们红军是不可战胜的。

    他特别指出我们少共师,不但有力地击破了中央军和桂军的联合围剿,还顺利地渡过了湘江,并且没有遭受大的损失,反而通过谈心诉苦运动不断使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我们即将要到新的地方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然后不断积蓄力量,最终必将推翻常凯申的反动统治,消灭日本鬼子,建设一个空前强大的新中国。

    政委特有的感染力深深地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无奈放弃苏区的痛苦,连日来无休止行军打仗的疲惫,都在政委的鼓舞下一扫而空,全体将领都恢复了良好的精神面貌。

    紧接着,政治部冯文宾主任又针对部队里出现的个别人对革命前途悲观、士气低落的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号召红军各级指挥员和每一个工农党员在这关键时刻特别要以身作则,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始终抱以必胜的信心,带好自己的部队,同志、战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克服长征路上的一切困难,去迎接新的伟大胜利。

    最后,冯文宾提到穿越桂省,经过少数民族等敏感区域的问题。他特别强调了部队必须严格遵守工农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指出我们红军既是工作队,又是宣传队,对当地的百姓实行宣传、帮扶政策。

    而且还强调每一个红军将士都要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违反纪律的一律严肃处理,各部军政领导都要把我们红军的民族政策和纪律要求传达到每一位红军战士。

    接着,张城就部队的有关具体问题作了总结,并对长征途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张城为了解决部队药品奇缺的现状,以及提振部队的士气,决定攻打资源县。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少共师的师部扩大会议圆满结束了。

    资源县位于桂省东北部,风景秀丽,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县如其名,资源县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药材、土特产资源及矿产资源。

    而张城看中的恰恰就是资源县丰富的药材。资源县自古就有“天然药库”之称,中草药材品种多,质量好,药用植物达200余种,其中大宗的药材有杜仲、黄柏、厚朴、天麻、茯苓、金银花、通草、玉竹、续断、前胡、黄桂、白芍、白术、元胡、勾滕、石耳、首乌、女贞子、板兰根、五倍子、桔梗、淮山等20余种,是桂省的药材基地。

    翌日凌晨六时,天蒙蒙亮,张城就率领前锋部队,踏着微微的黎明亮光,静悄悄地出发了。桂东北山区的冬季,并不像北方那般荒凉,绿色仍然是这片地区的主流,山林翠绿,溪水清澈,就连空气都飘散着清香。

    战士们走在碧绿的山道上,脚步轻快,人人眼里都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显示出少共师旺盛的求战**。

    中午时分,张城率领部队赶到了距资源县城七、八里地的修睦村。他马上命令部队严密封锁消息,随后派出侦察连连长王大彪率领几个战士化装成本地乡民前去县城侦察,其余各部隐蔽待命。

    下午一点半,王大彪几人回来了,还抓回了龙资源县保安团的一名排长。通过审问,张城很快就得知了县城的内部情报:资源县城有居民两万多人,居住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苗族、瑶族、壮族三大少数民族,还有小部分的汉人。县城位于湘桂边境地区,与湘省通道县接壤,是一个药品集散基地,街道药铺林立,十分热闹繁华,经济比较发达。

    县城有两座大门,城墙还算高大,内部驻有一个县保安团,约1000多人,每座城门由保安团的一个连担任守卫。平常守卫极为松散,只是上面说红军要来了,要打土豪分田地,而且还要共产共妻,城里的大户人家都吓坏了,纷纷加强了岗哨。

    情况弄清楚后,发现资源县城并没有什么强大的军队,这对于少共师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于是,张城立即决定速战速决,用迫击炮正面攻破城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拿下资源县城。

    下午两点,少共师战斗部队就已经拿下资源县城了,战斗过程没什么好说的,少共师的炮兵连只是打了两轮跑,从来没有见过大阵仗的守军便举白旗投降了,部队很顺利地袭取了西门,随后大批将士一拥而上,没过多久,城内便暴发出零星的枪炮声。不到十分钟,枪声便渐渐平息了下来。

    张城在大批警卫的簇拥下,一路从容地进入资源县城。此时,少共师已经完全控制了资源县城的局势。由于我军速战速决,进攻凶猛,敌人来不及作出反应便迅速作了俘虏。因此,县城内部并未遭到多少破坏,市面上很快恢复了平静。

第六十八章 小城休整() 
资源县内,各种店铺仍然照常营业,吆喝叫卖之声,不绝于耳。显然当地群众并未被民党反动派的宣传所误导,对红军的突然到来显得很平静。

    张城特意逛了一番药材市场,对市场内的药材之多之全感到非常满意。随后和众将士来到资源县伪政府大楼,和街上的民居相比,政府大楼倒显得极为气派。

    丁伟、王大彪等人早就在此等候,迎了张城等人进来之后,纷纷落座。随后丁伟向张城汇报了战斗情况:资源县保安团除了死伤十多人外,连团长在内全部都被活捉,我军没有阵亡,只有一个小战士冲锋冲得太猛脚抽了筋。当地伪政府官员也统统被活捉,由于我军速战速决,行动迅速,导致他们一个都没跑掉,县政府金库、药库和粮库也都被我军一一接管。

    张城听完汇报非常高兴。于是命令丁伟带两个团立即在城外选择营地,将部队带到城外驻扎,城内留一个团担任警戒部队,维护县城治安与秩序。

    随后张城联系上政委,调来政治部和后勤处的一些同志,命令政治部的同志带一个连去把伪政府民愤较大的官员,以及城内欺压百姓的地主恶霸统统扣押起来,并抄没所有财产。

    第二天,少共师全体将士都已到达资源县城及周边地区。张城与政委决定:全师在此休整两天,全面恢复部队的体能,恢复部队的战斗力,也使伤员能够得到短暂的治疗恢复时间。

    此次攻占资源县城,收获极大,小小的县城其财富却令人震惊。金库内光是黄金就有一百公斤,大洋一百八十多万元,珠宝首饰无数,粮食近四百吨,尤其是张城最为眼热的药材,光是用骡车装,就装了三十大车,还有大量的其它战略物资。

    除此之外,光是从伪政府的县长和保安团团长以及税务局长等官员家中搜出来的银元就达八十多万大洋,可以想象,当时民党的政府官员是何等的贪婪**。

    张城当即决定给每个红军官兵发五块大洋,女同志八块,以改善战士们的生活及并购置必要的个人物品。

    后勤部则利用这里县城内丰富的物资,大肆进行采购,补充长征途中消耗的药品、粮草、食盐、布匹等等。

    部队还组织当地的妇女同胞缝制军大衣军装,编织好后发给新加入我军的新战士,缺少的冬衣和鞋子一律补充完整,直看得那些暂时还不愿意加入我军的民夫俘虏们眼热至极,在得到了他们一加入红军就可以得到这些物品的保证后,当天就有一千多名民夫俘虏自愿加入红军,直喜得政治部的同志们合不拢嘴。全师都陷入了巨大的喜悦和欢愉之中,人人喜笑颜开。

    而就在全师都兴高采烈的时刻,张城却保持着绝对的镇定,静静地坐在指挥部里观看墙壁上挂着的地图。

    对地图上的每一个战略要地都做到心中有数后,张城开始整理、分析侦察部队送来的各种敌情资料,此时他已经得知桂军除派出一个师的兵力远远地吊在少共师的后面,保持着半天的距离,不主动追击我军,也不放弃对我军的监视。

    民党的中央军是不敢派军队进入桂省来追剿红军的,因为桂省狼兵是出了名的“彪”。所以,少共师在桂省境内唯一的敌人只有一个桂军,白崇喜也许是深为忌惮少共师强悍的战斗力,并没有直接做出攻击我军的举动。

    不过,根据侦察营查出的情报,为了能赶紧逼离我军出桂,白崇禧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使出了下三烂的“嫁娲之计”,派出许多桂军小部队伪装成红军,对当地百姓进行劫掠,试图煽起桂省民众仇视红军,迫使红军无法在桂省立足。

    此时,张城结合目前现状以及历史上的资料,已经判断出中央红军很快就要进入湘省的通道县。因此,张城决定结束两天的休整后,立刻赶赴西北,与红军主力会合,继续保护中央红军长征。

    湘江战役后,坐镇南京的常凯申对于未能在湘江两岸彻底消灭红军是感到极为震怒的,他并不认为红军有多么强大,而是由于民党内部出了问题,才导致放生了红军。

    当时,连外国的领事馆都已经判断红军进入了绝境,覆灭就在旦夕之间。可就是处于绝境中的红军竟然从民党五十万大军的夹击中脱逃了。

    若不是有人暗地里“放水”,怎么会出现这种离奇的结果。常凯申立即怒不可遏地给白崇禧一连三封电报,严厉指责桂军出工不出力,导致红军咸鱼翻生,并诘问白崇禧给他一个“合理的交代”。

    谁知没几天白崇禧就鼓捣出一部名为七千俘虏的电影记录片,作为给常凯申的交代。影片极尽宣扬桂系武化成果,以“纪实”手法,煞有介事地揭示: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3日红军经过桂北期间,所谓“赣省红匪倾巢西窜,犯扰富、贺、兴、全、灌等县边境,号称10万;桂省军民戮力防剿,毙匪数千,俘匪7000余人,获匪步枪五六千支、轻重机枪五六十挺,为红匪空前未有之最大损失!”

    影片中又活灵活现地以“防剿红匪”、“剿匪战利品”、“红匪之欺骗”等为序列,摄入了:“红匪焚烧华江东村瑶寨”;“在兴安县收容的被俘红匪”;“四集团军总部政训处长潘宜之对被俘红匪训话”;“被俘人员衣不蔽体,发给棉衣”;“夺获红匪的步枪、轻重机枪”;等大量贬低红军,抬高桂军的内容。

    最后还以“红匪发行的纸币和银元”以及“打倒压迫士兵的白军官长!”、“废除田界、焚烧田契借约,打倒地主,打倒资本家!”“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等一系列红军标语,作为影片的实证。

    原本只是一部无声纪录电影,后来白崇禧为了加强实战气氛,还勒令影片导演增添了“匪逃我追”的战斗场面。真是极尽搞笑之能事,常凯申看了之后哭笑不得,对白崇禧的无赖也深感无奈,最后对桂军的指责只得作罢。

    常凯申能对白崇禧网开一面,但是对脱逃的中央红军却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他严令手下的参谋人员不断地给他推算中央红军到底还剩多少人?

    最后推算出来的结果是红军主力应不足四万人。不过对接连给民党中央军造成极大杀伤的红军总后卫少共国际师的伤亡情况竟然作不出准确判断,甚至连少共国际师的去向一时也未弄清。(桂军被少共师胖揍了好几顿,这等丢人的事自然不会大肆宣扬)。

    少共国际师只是红军的偏师,不足为虑,常凯申也懒得多对少共师伤脑筋。于是,他又调兵遣将,布置陷阱,针对进剿中央红军。

第六十九章 力挽狂澜() 
常凯申已经算定中央红军的下一步动作必然是向北经湘西与贺隆的红二方面军会合,他接连下令,不断督促湘省军阀何键在通往湘西的必经之路上修筑工事,结果仅仅用了数天时间,湘军就在苏区边境上修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