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我去战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星照我去战斗-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政委听了张城的话后才把躁动的心灵平复下来,仔细想想,不得不承认张城的意见是正确的,毕竟现在日军远比八路军强大得多,八路军要以弱胜强赶走日本侵略者的话,还真得按照师长的意见一步一步来,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走。

    众人统一了先进军齐鲁,后进军东北的意见后,便围绕着如何进军齐鲁,建立齐鲁根据地的计划筹谋起来了。

第三三一章 统帅的激动(百票加更)() 
华北方面军在补充了大量的兵力之后,寺内寿一大将的腰杆顿时挺直了不少,其麾下在华北平定作战中更是一举击溃了阎老西的晋绥军,重新占据了太原城。

    对太原的再次沦陷张城早有心理准备,他明白在现阶段的抗战之中,中日之间的实力还是非常悬殊的,现在是日军战斗力最强,气势最盛的时候,在正面战场上,民党军根本就无法抵挡日军的凶悍进攻,他们一个师团的战斗力就足以压制民党一个集团军。

    如今中**队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保住领土,而是尽可能多的消灭鬼子,以消耗日军更多的有生力量。

    就目前为止,常凯申采用的抗日方针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坚持和日军打持久战,以时间换空间,积小胜为大胜,消耗日军的精锐,静待外部环境发生巨变,等候贪心不足的日本作茧自缚,招惹欧美或者苏联,令国际势力能站在中国的这一边,支援中国的抗战。

    结果历史上还真的是出现了常凯申所期待的巨变,日本人心不足蛇吞象,作大死地制定了南下战略,和英米大打出手,导致最后被当世的几个大国联手击败。

    当然,常凯申的抗战策略虽然正确,但中国的牺牲未免太大,南京大屠杀事件,花园口决堤事件,长沙大火事件,重庆防空洞惨剧,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民党军为了抗战所付出的惨痛代价,更可悲的这些惨剧其实很多是可以避免的。

    张城穿越回到这个年代,虽然和民党势不两立,但民党治下的民众却是无辜的,所以张城还是要竭力阻止上述惨剧的发生。

    不过现在张城考虑更多的还是怎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教导师主力带到齐鲁腹地,为此他和政委等师部成员一起讨论了两天,才初步拟定了教导师的进军计划。

    齐鲁本由军阀韩复榘统治,韩复榘拥兵十多万,以如此强大的军力,他本可以拒日军于门外,可就在1937年12月20日,当日军从齐鲁境内突破黄河天堑时,韩复榘公然抗命不遵,弃土而逃,先后放弃济南、泰安、究州等大中城市,一直退到鲁西南的矩野、曹县等地,并继续准备西撤。

    由于韩复榘的不战自溃,一时间使得徐州门户洞开,郑州、武汉等大城市亦受到侧翼威胁,全国为之震动。

    期间,常凯申头号狗腿子戴笠还进一步掌握到韩复榘曾先后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日军津浦路北段指挥官西尾造、日军大特务土肥原贤二秘密接触的情报,企图联日反常,制造齐鲁“独立自治”的局面。

    与此同时,从冀南战败后率部退守河南新乡、濮阳一带的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哲元也密报,韩复榘曾派代表策动游说宋部,提出由刘湘令川军封闭入川之路,韩本人率部撤据南阳、襄樊、汉中一带,希望宋部撤守潼关以西,联名通电倒常。

    常凯申得到有关韩复榘的报告后,勃然大怒。又想起韩复榘曾强夺中央对齐鲁的税赋大权,又在西安事变期间发表“马电”,表示支持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凡此种种,都令常凯申陡起杀机,决意拿韩复榘这个陆军上将和省主席开刀,敲山震虎,以儆效尤,除去心腹大患,并密令戴笠迅速拟制捕韩方案,布置实施。

    之后常凯申以召开抗战军官高级会议为名,将韩复榘诱骗至开封开会,接着使计将韩复榘与十多万齐鲁军分开,戴笠便带领特务将韩复榘逮捕,最后迅速用火车将韩复榘押送到武汉,审判后马上执行了枪决。

    韩复榘被枪毙后确实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消息传扬开后,战场上各地军阀与日军作战迅速坚定起来了,其勇猛之势甚至超过了民党中央军。尤其是出兵最多的川军,更是以最简陋之装备,和日军血战到底,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歌。

    趁着日军和民党军在中原地区激战正酣,此时正是教导师趁虚而入,挺进齐鲁腹地的大好机会。张城和政委两人连夜起草电文,将教导师挺进齐鲁的计划和目标向统帅作了报告。

    统帅接到教导师的电报后,连夜吩咐警卫员赶快将朱老总、叶帅等中央领导找来,他要和老总他们共同商讨教导师挺进齐鲁,建立齐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计划。

    此时日军已经占领了民党的统治核心——长江流域,另外,华北方面军在补充了大量兵力后又重新占领了太原,日军的下一步目标是徐州、郑州、武汉,可谓是野心勃勃、兵锋正盛。

    但如果按照张城的计划,那就是日军每占领一地,八路军就在日军占领地充分号召群众,发动群众展开敌后抗战,以此来架空日军的统治,让日军的统治只能达到大中城市和铁路干线,而八路军却趁机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以获实利。

    尤其是教导师挺进齐鲁这一战略计划,堪称是神来之笔。齐鲁地处东海之滨,一向都是全国最为富庶的几个省份之一,若能将齐鲁据为八路军根据地,其发展潜力比大西北根据地大多了,尤其是齐鲁人口达到三千多万,轻松轻松就能拉起几十万大军来。

    想到这里,即使统帅一向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也不由得激动起来了,面色涨得通红,犹如喝醉酒了一般。

    再想起张城成为少共师师长以来屡屡创造奇迹,只要他敢想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如今教导师要到齐鲁发展抗日根据地,必定可以使齐鲁大地成为工农党最大的一块根据地,八路军千百倍地壮大起来就指日可待了。

    不过张城率领教导师主力挺进齐鲁之后,其刚刚创建的晋陕绥根据地就要更换领导人了,统帅决定先听听张城的意见,看他是否有合适的推荐人选。

第三三二章 东进序曲 上() 
张城接到统帅的电报后,没过多考虑就向统帅推荐了一个人选,那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政工元帅罗容恒。

    统帅觉得张城推荐的人选非常合适,罗容恒原本就备受统帅的赏识,张城的这个推荐可谓是大公无私。统帅一度以为张城会推荐自己手下的老兄弟的,结果却推荐了和张城没怎么打交道的罗容恒。此举说明张城心底无私天地宽,无愧为一个优秀的工农党员。

    统帅和朱老总、叶帅等八路军总部首长讨论之后,一致同意了教导师挺进齐鲁,建立齐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议,并由统帅亲自起草,给教导师发了一封指示电报。

    电报名为党中央关于八路军教导师挺进齐鲁建立齐鲁根据地的指示,指示中写道:“教导师挺进齐鲁是我工农党自北上陕北后创建陕北根据地的又一伟大创举,若能成功建立齐鲁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仅能大力打击日寇,支援全国抗战,还能千百倍地发展壮大我工农党八路军,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可以起到‘坚强堡垒’的作用,为全国战略反攻和进军东北打下最牢固的基础。”

    中央的指示令得教导师上下倍受鼓舞,接到指示后,张城和政委等人为挺进齐鲁彻底忙活开了。

    可教导师主力要挺进齐鲁,但晋陕绥根据地同样也是教导师的根基,不可轻弃。教导师主力离开之后,晋陕绥根据地必须留守足够多的部队防御日伪军的进攻。

    各部主官得知师主力很快就要开进齐鲁之后,关于谁留守根据地谁去齐鲁的问题争论个不休,人人都争着要跟师长一起挺进齐鲁,不想留守根据地。

    不过张城对此早有安排,为了尽快平息争论,张城快刀斩乱麻,迅速宣布了留守部队的名单,由于根据地一大半地区处于平原草地中,为了防止日军的侵略,骑兵旅首先在留守名单之列;重炮旅由于行军不便,同样被张城留了下来。

    同时,教导师临时管辖的航空飞行团也被一分为三,第一飞行大队将常驻延安,归八路军总部直辖,负责保卫延安的天空;第二飞行大队则常驻兰州,保卫大西北根据地的后方;第三飞行大队仍然常驻包头,负责保卫晋陕绥根据地。

    为了防止日军空袭根据地,防空团同样被拆分开了,一部驻扎在延安,一部驻扎在榆林,一部驻扎在包头。

    装甲旅也没有逃过拆分的命运,由于齐鲁山高路远,坦克部队动静太大,而且又耗油,张城便把装甲旅的坦克部队、装甲部队都留在根据地,并升任卢忠良为旅长,负责指挥装甲旅。

    跟随教导师主力出征的是装甲旅的重型卡车部队,教导师主力出征,需要车辆运输物资,装甲旅的卡车被征调到辎重部队,担任运输队。

    至于原装甲旅旅长李云龙则卸任旅长职务,上调师部,正式履行副师长的职责,负责指挥教导师师直部队并主持教导师的日常工作。

    最后,为了进一步加强晋陕绥根据地的保卫力量,教导四旅、六旅同样被张城留了下来,和三旅一起担当晋陕绥根据地的机动野战部队,周卫国、黄定机、李云强任根据地副司令员,全面负责整个晋陕绥根据地的防御工作。

    经过一番权衡后,跟随张城挺进齐鲁的主要战斗部队有一旅、二旅、五旅、七旅、以及八旅,再加上师直部队,总兵力超过七万多人。

    这么庞大的部队当然不可能一股脑儿全往齐鲁那里赶,得分批进军才是。根据张城设想的齐鲁五大抗日根据地辖区,张城把部队分成五部分,分批从榆林出发,向齐鲁大地进军。

    在教导师干部会议上,张城宣布了进军命令:“一,教导师分批挺进齐鲁之后,教导一旅在泰安,莱芜一带以及沂蒙山区开展敌后战争,创建鲁中抗日根据地,辖区范围南迄峰县,北至博山、临朐,东起沂水,西到莱芜、泗水,军分区司令员为陈正相。

    二,教导二旅向泗水、滕县等地区挺进,领导及收编鲁南的抗日武装力量,创建鲁南抗日根据地,辖区范围枣庄、临沂以及苏省江北地区,军分区司令员为丁伟。

    三,教导五旅进军鲁东南地区,创建鲁东南抗日根据地,辖区范围包括北起胶济铁路,南至陇海铁路,东临黄海,西界沂河,军分区司令为张文龙。

    四,教导七旅进军胶东、蓬莱,收编当地的敌后抗日武装,创建胶东抗日根据地,辖区范围包括胶东、蓬莱、烟台等沿海地区,军分区司令员为杨紫。

    五,教导八旅进军冀东南、鲁西北交界处,创建渤海抗日根据地,辖区范围东临渤海、西枕津浦铁路,北至天津、南跨胶济铁路,军分区司令员为邓骅。

    最后,我再提一点要求,各部向齐鲁进军时,一律夜间行动,昼伏夜出,务必确保大军过后不留痕迹,不给日军抓住尾巴的机会。你们都听清楚了吗?”

    “清楚了!”即将出征齐鲁的同志们兴奋地大喊道。

    散会之后,张城又把会议形成的决议发送到八路军总部,统帅马上就回了电报,向张城叮嘱道:“同意你部的进军计划,选定进军方向后行动一定要迅速、隐蔽,不可给日军提前发现你部的行动踪迹,以免横生枝节。另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进入齐鲁之后可不必事事请示,战机到来时一定要勇于出击,全力争取胜利。”

    统帅的电报让张城感动同时也压力倍增,自己穿越以来虽然战无不胜,取得了无数的辉煌战绩,可一直以来都是在统帅的羽翼下作战的,如今自己即将独镇一方,是否还有能力带领部队无往不胜呢?

    不过想到自己怎么说也是熟知历史的穿越者,再加上在后世学到的先进战法,消灭华北日军不敢说,带领教导师独霸齐鲁大地还是绰绰有余的,再说经过自己蝴蝶翅膀煽动后,八路军比历史同期强大十倍不止了,就算自己此时不幸光荣了,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遗憾。

    想到这里,张城反倒是心胸坦荡了,我本赤条条来到这里,消灭了这么多的日本鬼子,早就够本了,还怕个球啊!

第三三三章 东进序曲 中() 
进军齐鲁在即,张城的工作量陡然加重起来。在榆林呆了不到两天,和妻子话别之后,又返回延安将挺进齐鲁的详细计划当面向统帅作了汇报,接下来张城的工作便是巡视晋陕绥根据地以及跟罗容恒同志进行工作交接,在离开之前对晋陕绥根据地作一番安排。

    对于接下来挺进齐鲁的各项准备工作,张城并没有再插手,而是全部由政委和后勤部长冯少杰负责,目前后勤部门的工作非常繁重,教导师主力出征在即,必须要带走足够的武器弹药、粮食药品等等物资。

    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根据地今年的春耕工作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历史上两年后华北大地将发生惨绝人寰的大灾荒,虽然张城已经打定注意必须杜绝花园口决堤事件的发生,但世事难料,现在多储备粮食总没错的。

    临别之前,除了根据地的安全防御之外,张城最重视的就是粮食储备问题了。今年河套平原的开发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了,有了近两年的开荒经验,如今生产建设兵团对于荒地的开垦更加得心应手,从华北大批逃难过来的百姓极大地解决了根据地人手不足的问题。

    同时,边区政府为了应对华北地区愈演愈烈的难民潮问题,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大量工作,严厉控制粮食价格,大力打击黑心粮贩发难民财,并惩治了大批趁机抬高物价的不良商贩。

    为了接纳越来越多的华北难民,张城还指示根据地各地政府大肆囤积物资,在各地城镇大力修建仓库、粮库,初步形成了晋陕绥根据地的粮食物资储备系统。

    另外,张城还把在历次战斗中伤残的专业军人安排到根据地的乡村担任民兵干部,训练当地民兵的军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