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我去战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星照我去战斗-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师长,关于部队的思想工作,你大可以放心。虽然我红军的总体态势是节节败退,但具体到我少共师,则是连连获胜,而且还打了好几个漂亮的歼灭战,相比其他红军部队,我们少共师歼敌大,缴获多,伤亡小,部队的士气非常高昂,而且战士们求战心切,各个都期待立下更大的战功呢!”肖华政委乐观说道。

    张城欣慰道:“很好啊!政委,看来你们的政工工作完成得非常好。那我还是专注于军事指挥吧。针对当前强大之敌人,我想还是从这六个方面着手:

    第一,针对敌人的飞机、重炮,我们继续实行‘坑道’战法,多挖藏兵洞和防空洞,工兵影必须保证工事修建的质量,能做到不惧敌机和重炮的轰击。

    第二,针对敌军特点,各部队要做到有的放矢,充分研究运用适当的战术和打法,不可打硬仗,打呆仗,尽最大的能力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第三,灵活运用炮兵和发挥我们的自动火力,发现敌人弱点,各级指战员要善于捕捉战机,敢于下决心,敢于押出去打,打完之后切记不可贪功,要防备敌人恼羞成怒后出动飞机轰炸报复。

    第四,多建一些伪装工事,吸引敌军炮火,消耗敌军弹药,同时部队要令行禁止,伪装隐蔽之后,要注意提醒战士们不要轻举妄动,以免遭到敌军打击,造成重大伤亡。

    第五,加强观察哨提前预警,侦察营要扩大侦察范围,随时掌握敌军动向。

    第六,防空连要苦练地对空战术,增强防空火力,打击低空目标。”

    众人针对张城提出的六个方面具体战术原则,立即作出针对性部署,对敌人发起的进攻严阵以待。

第二十七章 小松防御战 下() 
九月七日,少共师按照彭老总的命令赶到桐江到小松山方圆三十里内,立即构筑三道防线,以三个旅为骨干的防御阵地进行固守,师直属部队和教导旅充当总后备队。

    在工兵营的专业建设下,各种工事、碉堡以及藏兵洞如期完成,三道阵线也异常牢固,而且阵线与阵线之间,还建设了交通壕,三条阵线交相辉映,张城视察完毕后,彻底放下心来。

    随后,张城命令特战大队不断主动出击,实行夜袭和骚扰,对敌人进行不间断打击,实行疲敌战术。

    同时,命令侦察营不断游离在敌军阵线附近,携带轻便的迫击炮不时地打上一两炮,搞得敌军人心惶惶,不敢尽力修筑工事,破坏敌人以碉堡战碉堡,层层推进的战术。

    九月下旬,敌军五个师的部队整合完毕,完成了进攻的淮备,随时可能对少共师发动突袭。

    张城将战力最强,老兵最多的一旅放在一线阵地,严阵以待。

    九月二十六日,敌军笫27师向少共师一线阵地发动试探性进攻,均轻易被一旅击退。

    敌军第一天的试探性进攻结束了,师党委成员均感觉到明天会有一场硬仗,便令一旅养精蓄锐,做好迎接明天大战的准备,同时命令工兵营连夜在一线阵地多修筑假工事堡垒,并对战壕和碉堡进行加固。

    翌日清晨,四十架敌机飞临少共师一线阵地上空,进行地毯式轰炸。二十分钟后,敌人一百门重炮、山炮、迫击炮又对一线阵地进行三十分钟的炮击。

    眼见少共师一线阵地变成一片火海,目光所及之工事堡垒皆被炮火摧毁。敌军极为胆大地一次性展开三个主力师,三万多人排着密集队形,攻向少共师前沿阵地。

    敌军炮火袭击过后,一旅守卫一线阵地最前沿的是一团,在团长陈正湘的带领下,战士们纷纷跃出坑道,以最快迅速返回阵地,依托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工事碉堡,静侯敌人的来临。

    300米

    200米

    100米

    当敌人进入五十米时,陈正湘大喝一声:“打!”

    顿时,前沿阵地前枪炮齐鸣,响起雷鸣般的炮弹爆炸声和暴雨般的机枪响声,一团炮兵连的两门山炮,八门击炮连接连开火,数十颗炮弹同时砸向敌人,十二挺重机枪也不甘示弱,子弹狂风暴雨般扫向敌人,过于密集的阵型顿时让敌军成了活靶子,每一颗炮弹都带走好几人的生命,重机枪更是一扫一大片。

    敌军损失惨重,却不甘被我军赶下阵地,出动督战队,逼迫士兵继续向我一团防守的前沿阵地展开疯狂进攻。并且立即呼叫飞机、重炮支援,十几分钟后,八架敌机飞临一团阵地上空。

    少共师观察哨及时发出信号,防空连分成三个小组严阵以待,对着低空俯冲射击的敌机,用机关枪打出三道提前线,结果敌机猝不及防,三架极为骄狂的敌机自己撞上火力线,二毁一伤,吓得其它敌机慌忙拉开高度,匆忙扔下航空炸弹,也不管是否炸到哪一方就草草飞走了。

    敌军炮兵阵地及指挥所,此时指挥五个师进攻少共师的正是少共师的老对手蒋鼎文,进攻一旅阵地的是其嫡系主力第9师。

    蒋鼎文知道防御桐江、小松山地区的正是少共国际师,可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从蒋鼎文以下,各师师长、旅长、团长、营长各级军官,皆发誓要报将军殿被少共师戏耍的“一箭之仇”。

    蒋鼎文虽然认为少共师比起其他红军的部队要强,但也强得有限,之所以在将军殿作战失利,在眼皮底下被少共师消灭了第29师,都是因为29师被红23师缠住,被少共师趁机偷袭之故。

    若部队堂堂正正地展开来来打,少共师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于是在部队遭受少共师强力阻击之后,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命令第9师不计代价地整营整团地往炮火中冲,誓要夺取少共师的前沿阵地。

    不得不说,民党军的将领纸上谈兵的现象非常严重,他们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经常犯眼高手低的错误。

    美国人史迪威曾经评价民党军是一流的士兵,二流的将领,三流的领袖。言下之意,就是民党官越大的就越不会打仗,就像常凯申麾下的五虎上将如顾祝同、刘峙、蒋鼎文之流,打仗的能力远远不如孙立人、王耀武等人,在民党官兵眼中犹如饭桶一般,但他们却往往身居高位,将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将领压得死死的,民党军的保守和**由此可见一斑了。

    蒋鼎文已经被少共师教训了好几回了,但他仍然记吃不记打,固执地把红少共师等同于一般红军部队看侍,那继续失败也是可以预见的了。

    少共师前沿阵地守卫部队多达2000余人,轻重机枪上百挺,还有山炮迫击炮,自动火器1000余支,弹药极为充足,而且还有师直属炮兵营随时支援。

    另外,少共师基本上是按后世解放军的战术打法来进行训练的,军事素质和技战水平都已超出当代军队,除了武器还跟不上时代之外,即使和当世最强的德国陆军相比,其军事素质也不在其下。

    张城在望远镜中看到敌第9师的愚笨的进攻手段,便立即指示一团团长陈正湘狠狠教训这个骄狂的敌人。

    双方激战到傍晚,一团就打退了第9师十次进攻,最后更是发起一个溧亮的反冲锋,打碎了第9师攻破阵地的美梦,敌军一天伤亡3000多人,被俘500余人。

    一线其他两翼阵地,一旅二团、三团也相继击退敌38师、42师的多次进攻,歼敌近两千,自身伤亡仅百余。

    当晚,从未和少共师打过交道的东路军总司令卫立煌得知第9师伤亡近半,第38师、42师相继惨败,极为震惊,连连惊呼:少共师以一师之力战败我军三个主力师,从未见红匪竟有如此强大之军队,红匪又多一劲旅矣!

第二十八章 红军总后卫() 
翌日,吃过早饭,对红军长征意图早有察觉的张城正和后勤处长冯少杰商量如何加快制作冬装军大衣、棉裤、鞋袜的进度问题。

    突然,警卫员小李前来报告说红军总部一名通讯员跑来通知消息,说中央领导找张城和肖华有事交代。

    张城和肖华商量了一下,随后立即交代张凤鸣参谋长暂时负责指挥少共师,并叮嘱他注意加强警戒,两人就跟着通讯员一道走了。

    张城和肖华骑着大马赶了半天的路,赶到瑞金时天已经有些黑了,张城和肖华一路走来,看到许多战士们在收拾行囊,张城知道,红军长征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进行了。

    主席和几位中央领导住在瑞金的一家大院里,张城和肖华一同进入了**、周总政委、王家翔等中央领导居住的大院。

    中央大院内部严肃紧张,进出的人脸色都是阴沉沉的,没有人发出一点声音。张城心想,是中央红军的接连战败让这里的所有人都失去了笑容吧。

    通讯员直接把张城领到了**所在的书房。张和城肖华一进去,发现屋里已经点起了几盏油灯,但房间还不是很明亮。

    **、周总政委、朱老总都一一在列,最令张城感到惊奇的是相传一向和**不和的薄古同志也来了,张城不敢怠慢,连忙和肖华一一立正敬礼问好。

    **笑呵呵地说:“张城、肖华同志,这次把叫你们叫过来是有个重要任务,由军委的总负责给你们布置吧。”

    薄古严肃说道:“张城、肖华同志,想必你们对红军当前的局势已经有所了解,我军自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以来,由于各方面的种种原因,我军节节败退,根据地也越打越小,已经失去了战略回旋余地。昨天下午,中央政治局召开了紧急会议,为了摆脱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我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决定全军分三路向西突击前进,为了达成战略转移目的,军委命令少共国际师脱离红三军团指挥,归军委直属,担任全军的总后卫部队,在石城地区阻击迟滞敌人最少10天。今天是9月27号,也就是10月7号前,你们要保证敌军主力不得追击我军主力。张城同志,有问题没有?”

    张城和肖华两人对视一眼,均感到心中的沉重,不过任务已经下达,没有价码可讲,两人同时立正报告说:“少共师坚决完成任务。”

    **接着说道:“张城同志、肖华同志,之所以把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你们少共师,并不是军委将你们当成弃卒处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少共师善打运动仗、善打巧仗,我们军委研究了少共师成立以来的大大小小数十场战斗,发现你们少共师武器精良、弹药充足,而且战术打法灵活,将士得力用命,战斗力极为可观,因此一致同意由你师担当全军后卫,阻击敌人的追击部队。

    如果你们无法完成任务,在红军主力进入战略转移时,民党军的重兵集团就会直接攻入我们腹地,使我们没有喘息之机,战略转移就很可能成为一场溃败。因此,你们务必将敌重兵集团拖在石城十天时间,为我军主力的战略转移赢得时间。

    另外,你们要注意,打仗一定要用脑子打,不要一热血上头,就不管不顾,把部队拼光了。完成任务后,你们迅速沿我军行军路线追赶主力。当然,考虑到任务的艰巨性,如果你们不幸陷入敌人的重围,军委可以允许你们自主选择突围方向,另行开辟根据地或打去游击。张城同志、肖华同志,你们明白了吗?”

    张城、肖华异口同声道:“报告主席,坚决执行命令。”

    周总政委说道:“张城同志,你是少共师的军事指挥官,关于这场阻击战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张城心头正是翻江倒海一般,一是想不到穿越而来,死命的煽动蝴蝶翅膀,最后还是让少共师走上老路,担任全军的后卫部队。

    二是深感任务太重,历史上红军长征后,少共师担任后卫部队,在石城阻击民党大军,结果少共师几乎全军覆没,大部分年轻的战士光荣牺牲,长征过后,少共师兵力大减,最后被取消了编制。

    长征之前,张城也曾经设想过自己率领少共师阻击敌人,掩护红军主力的重任,但真的让他承担这个艰巨任务的时候,张城心中不也产生了一种被当作弃子的感觉。

    不过他很快又把这个有些阴暗的想法抛诸脑后了,早期工农党人是有大大小小的毛病,但有一点是很值得称赞的,那就是胸怀广阔,很少人有私心。就如和**几乎水火不容的薄古同志,不用讳言,他对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在红军的危急关头,他也能主动让贤,让出了总负责的权利。

    张城想道:“军委估计还看中了少共师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了。我可不能把21世纪普遍自私自利的思想带到充满牺牲精神的革命队伍中来。而且民党军各自为战,内耗严重,还远远称不上现代军队,自己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以自己现代军事思想武装起来的少共师,又有历史先知的优势,不要说是民党中央军,就是日本鬼子,照样把他们干趴下了。而且就算自己时运不济,把部队玩脱了,自己也可以率领特战大队突出重围,利用穿越优势,以特战大队为基础,迟早也能打出一片天地来。”

    想到这里,张城回答道:“报告周总政委,我的指挥向来没有固定的思路,一切以随机应变为第一要务,所谓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先动。至于初步想法是留一部分兵力坚守阵地,先集中力量,给进攻积极的民党军来个迎头痛击,然后派出小部队伪装成敌军进行破坏,不断骚扰、迟滞敌人,使敌人彻底混乱起来,待敌人陷入混乱之际,再寻机歼敌一部,进一步迟滞敌人。

    一旦敌人集中兵力围攻,我军则发挥灵活激动的优势,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并伪装多股部队佯动,让敌人摸不着我军主力动向,我军突围之后,可寻机攻打敌人的后勤基地,以战养战,并达成围魏救赵的战略目的。完成任务后,我军相机突围。如果有可能,我们会尽快追赶主力部队。如果无法追赶主力,我军可能会伪装成敌军,向闽西地区突围,吸引民党中央军回援,待敌回援后,我军将钻入闽西山区再与敌人周旋。”

    **点了点头,说道:“这个任务交给你们,我们算是放心了,记得一定要追上我们主力部队,我对你们有信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