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我去战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星照我去战斗-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少共师一旅、二旅、三旅,旅级干部由原来的团级干部就地提拔。

    其次,全师十八个战斗营合并为九个战斗团,团级干部设双职,即团长、副团长;政委、副政委;参谋长、副参谋长;政冶部主任、副主任。暂时可以由老一营到老九营级的各营级干部担任团级正职,新1营到新9营的个营级干部担任团级副职,为了不打乱营级编制,各团长、副团长兼任营长,经过战斗检验后,再选出能担当大任的干部上报师部正式任命。

    最后,是我师的兵力分配,在这段时间里团中央和少先大队又为我师补充了3000名新兵,如今我师总兵力已经达到18800余人,我打算撤消新兵团,再向总政治部申请成立一个旅级编制,成立教导旅,将全部新兵编入教导旅中,由陈士渠任旅长。”

    张城讲完后,肖华、张凤鸣、冯文斌和冯少杰四人经过认真的思考讨论之后,基本上都同意了张城的设想,五人又商讨了一会儿,补充了-些好的建议后就初步定下来了。

    研究完少共师编制后,张城和肖华便将少共师的编制调整方案上报红军总政治部,没想到,笫二天总政治部便给了批复,完全同意少共师师党委的意见。

    少共国际师编制经过调整后,变动如下:少共师一旅旅长李云龙,政委刘玉堂,参谋长林永杰,辖一团、二团、三团;少共师二旅旅长丁伟、政委陈中村,参谋长李默然,辖四团、五团、六团;少共师三旅旅长周卫国、政委罗华明,参谋长李大超,辖七团、八团、九团。成立教导旅,旅长陈士渠,政委蔡书彬,参谋长张文龙,辖新1团、新2团、新3团。

    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整适应,少共国际师的编制终于完成,全师官兵立即投入轰轰烈烈地大练兵运动中。

    为做好这次大练兵这项工作,师党委举行了射击,投弹,拼刺、越野、格斗五项大赛。张城也绞尽脑汁,将原时空经过战火考验并成熟推广的解放军六条战术原则抄袭了出来,并在全师官兵推广。

    当张城将六条战术原则提出时,全师上下立刻对张城惊为天人,对他崇拜到了极点。张城心中则是汗颜不已,对林总的军事素养更加推崇了,很明显,这六条战术原则又是张城这个无耻的家伙抄袭自林总的。

    这六条原则是东北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经历无数战争后总结出来的,六条原则分别是:1、一点两面;2、四快一慢;3、三猛战术;4、四组一队;5、三三制;6、三种不同打法。

    在六条战术原则的指导下,各级领导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张城负责各级指战员的培训,讲解六条战术原则如何实际运用,并拿出实际战例为各级指战员讲课。

    肖华政委亲自负责新组建的教导旅的新兵训练,张凤鸣参谋长也带着参谋们四处出动,制作地形沙盘和绘制地图。

    冯文斌处长带领政治部的同志们还写了许多宣传标语,在训练场上张贴着如“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刻苦练精兵,一切为打赢!”“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摸爬滚打锻精兵,千锤百炼造英雄!”等等大字报,为全师官兵的大练兵运动加油鼓劲。

    张城考虑到大练兵运动非常辛苦,部队只练不战的话也极为消磨部队的士气,他想着是不是提前弄个文工团什么的出来。

    想到就做,张城把政治部主任冯文斌喊来,把组建文工团的想法说了说,冯文斌大声叫好,随后张城拿出十几首抄袭自原时空的革命歌曲,要他找人来唱。

    冯文斌并不是一直跟随张城的乡党,不知道张城以前就抄袭了很多军歌,他诧异道:“想不到你还会写歌呀,不会是随便拿乡村小调来糊弄我吧?”。

    张城的脸皮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早已锻炼得比城墙还厚了,他大言不惭说道:“我写的军歌都是经典,不信我唱一小段给你听,就唱这首我的祖国吧!”

    见冯文斌仍然抱以怀疑的眼神,张城也不多话,他张嘴就唱: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一曲唱罢,冯文斌惊为天人,门口也挤满了听歌的战士们。

第十七章 激战将军殿 一() 
时间飞逝,进入到1934年后,红军的形势越来越紧迫,“闽省事变”也迎来了尾声。常凯申双管齐下,以优势兵力击败十九路军主力,并利用收买的手段策反了十九路军一部分将领,迫使“闽省事变”首脑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结果到一月中旬时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逃亡香港,走投无路的十九路军选择缴械投降。

    收编十九路军后,常凯申便将入闽作战的民党军队改组为以蒋鼎文为总司令的东路军,完成对中央苏区完成的大包围。

    民党中央军从东、北、西三面向苏区中心步步进逼,南面则由陈济棠的粤军负责堵截,并对中央苏区进行经济封锁,苏区根据地逐渐缩小,粮食供应也出现问题,形势极为险峻。

    此时,苏派领导人不但控制了中央政权,连军权也受到他们的染指,红军受他们的实际指挥,和常凯申军的军队硬碰硬失利后,红军部队被迫转攻为守,实行以堡垒对堡垒的政策,处处防御,完全失去了主席指挥红军时的灵活机动。

    红军只有防守,没有反击,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从一月到三月,红军主力部队分兵数路,都担负起修筑碉堡进行防御战,妄图依托碉堡守住革命的胜利果实。

    然而苏区根据地受到经济封锁,红军缺乏钢筋水泥,又没有足够的工具机械,仅凭手工浇筑起来的碉堡,又怎能抵挡住民党军的飞机、坦克、重炮呢?

    三月中旬,少共国际师接到中革军委的命令,赶赴将军殿、邱家隘等地,修筑碉堡,防止敌军进军赣省苏区,阻击民党东路军的进攻。

    张城的少共师养精蓄锐数月,对战斗早已饥渴难耐了,一夜就赶到将军殿,将军殿位于闽赣边境,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中央苏区的东方屏障,将军殿-旦失守,民党的东路军则长驱直入,中央苏区的东路防御将形同虚设,对常凯申敞开怀抱。

    认识到防御将军殿的重要性后,翌日上午,张城带领师、旅、团的指战员前去勘察地形,用了-天的时间,把将军殿方圆30里的地形侦察了一遍,并亲自带领参谋绘制详细地图,命令工兵营根据绘制的地图制作沙盘。

    侦察地形回来后张城与肖华商量决定,连夜召开营级以上干部战前会议,布置修筑碉堡工事以及战斗部署。

    晚上八点,少共师的主要干部在一家地主老财的大院里召开了“保卫红军,保卫东大门动员大会”。

    首先,肖华政委作了军事动员报告,指出了将军殿是苏区东大门的重要战略地位,强调了这次保卫将军殿对中央苏区的重要意义,要求部队每个指战员都必须做好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求每个指战员都要坚决执行师党委的命令。

    接着,参谋长张凤鸣对敌情作了详细介绍,分析了敌军这次“围剿”所采取的战略战术,他提醒道:“常凯申总结了以往围剿我军失败的经验教训后,改变了原来长驱直入的作战方式,变为以构筑碉堡封锁线,采取步步为营,节节推进之战略。即每天向前推进一二里,就停下来,在优势炮火掩护下,就地修筑碉堡,构筑封锁线。待碉堡筑成后,部队又向前进攻,推进一二里再次修碉堡,以步步紧逼的战法压缩中央根据地,迫使我军最后进行主力决战,一举击败我军主力。”

    将战斗意义,战前形势都一一向干部们讲解完毕后,最后由张城进行战斗部署。张城决心借这个机会,使少共师每一支部队都经受硬战、恶战的考验,真正把少共师锻造成一支能攻善守,拖不垮打不烂的英雄军队。

    他学习后世解放军老山轮战的经验,首先由一旅李云龙部固守一线阵地,二旅、三旅以及教导旅暂作预备队。然后,在下一次战斗中进行交换,四个旅轮番上阵,让每支部队都有上战场的机会。

    同时,张城为了解决了劣势装备的少共师“能不能守住”的战术问题,结合后世志愿军的坑道战法,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防御体系,特地强调了几个战术原则:

    “第一,要认真修好防御工事,战壕要挖得深挖得牢,能有效防御敌人的重炮袭击,同时要利用本地山多的特点,在山上挖一些猫耳洞,然后以阵地连结起来,形成了一个马蹄‘u’形小坑道。敌人打炮时,战士们就进去隐藏;敌人炮火暂歇,步兵接近时,战士们便冲出来杀伤敌人。

    第二,部队要做好伪装,选择不易遭受敌人重炮打击的地形,修建火力工事和碉堡,尽可能使火力点分散。搞好伪装欺骗,在比较容易遭受敌军炮火袭击的地方修筑假碉堡,以吸引敌军的炮火,分散敌军的火力输出,浪费敌人的炮弹。

    第三,部队要建好观察哨,对敌军的炮击、轰炸或进攻要做到提前预警,能让部队有效躲避敌人的杀伤战术。

    第四,部队要积极采取防守反击的战术,不能只防守,不反击。要充分发挥我军运动战、夜战的优势,选派突击敢死队,在夜晚时轮番对敌人进行袭扰战术,冷枪冷炮战术,要让敌人一刻不得安宁,透支敌人的精神和体力,为我师的全面反攻做好充分准备。

    第五,部队使用兵力要适当,留有足够的预备队。阵地防守时兵力尽量分散布置,不能太集中,以防被敌军重炮集中后造成大量损失。

    第六,充分发挥我师的自动火力优势,我师机枪多、冲锋枪多,弹药充足,各部队在防御之余,要适当地发起反冲锋,以机枪、冲锋枪开路,给敌人造成大量杀伤。反击过后,要做到快速回防,不能贪功,以免被敌军的重炮咬住。

    第七、部队各级指挥员要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灵活机变的打法,要选择适当的战术,不能打死仗,打呆仗,一切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为作战原则,要记住存己在先,杀敌在后,如果哪个部队造成大量损失的,及时部队打了胜仗,一样也要受到处分。

    第八、师部直属部队要积极投入战斗,工兵营协助各战斗部队修好工事,所修工事一定要经得起敌军重的考验;师炮兵营要集中炮火,支援步兵作战,同时要做好伪装隐蔽工作,多修假炮台,不让敌军掌握我军炮台位置;辎重营要充分保障战斗部队的武器弹药与作战物资的供应。总之,全师将士要排除万难,不怕牺牲,完成中革军委交给我师的任务。大家有没有这个信心?”

    “坚决完成任务!”与会干部全体起身站立,大声吼道。

    张城环视全场,重重地点了一下头,满意道:“很好,散会!”

第十八章 激战将军殿 二() 
翌日,少共国际师全体官兵立即抓紧时间进行战前准备,挖战壕、筑碉堡、布电台,忙得不亦乐乎。

    作为师领导的张城他们也没有闲着,师党委五人也都分了工,到各战斗部队进行督促检查工作,严格把关。

    张城来到一线阵地,一旅旅长李云龙和工兵营营长林建设正抓紧时间组织战士们修筑碉堡与战壕,附近的老百姓也闻风而动,听说打土豪、分天地的红军要在这里打白狗子,都自带干粮和工具前来帮忙,有的石匠还将自已家里储存的石料都贡献出来,为红军建设阵地添砖加瓦。

    阵地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战士们有的挖战壕,有的挖深洞,有的筑碉堡,百姓们帮助部队运输石材,妇女同胞为部队的同志们做饭,所有人都干得热火朝天。

    李云龙、林建设远远地看见了张城,连忙赶了过来,张城指着那些正在与战士们一起修筑工事的老百姓对两人说道:“民心可用啊!李云龙、林建设,为了这些可爱可敬的老百姓们,我们少共师一定要打赢这场战斗。

    “坚决完成任务!”两人异口同声答道。

    “很好,你们两人陪我到各阵地看看,一起检查修建好的工事是否牢固、达标,决不允许豆腐渣工事出现,每一处工事都关系着战士们的宝贵性命”。

    张城三人边走边谈,到达每处工事前,张城都要停下来仔细察看;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吩咐工作人员纪录下来,发现个别不合格的工事,立即命令战士们返工重修。

    张城还特地对工兵营的林建设强调道:“猫耳洞的质量一定要严格把关,顶层至少要保证土层有三米厚,坑道里有条件的要尽量用铁板支撑,没有铁板则用三块以上的木板重叠在一起,坑道口还要继续加固,至少要保证有三个以上的出口,同时还要做好伪装。”

    叮嘱完林建设后,李云龙伺机向张城详细汇报了整个阵地的防御布置,以及火力点碉堡的布置阵型,张城听了比较满意,并提了些建议;比如重机枪火力点位置要灵活,比如一个重机枪点,可以构筑三个以上的重机枪阵地,打完之后必须迅速更换位置,让敌人找不到我师的重机枪火力位置,使敌人的定点袭击落空,李云龙连连点头,并保证一定照师长说的办。

    1934年三月下旬,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发动了孤注一掷的围攻。强大的攻击兵团集中在东、北两个方向上,其中东路军共十六个师又一个旅和两个团,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