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扬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欲扬明- 第3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一辈子的幸福,如果不愿意,你就直说好了,无论如此,哥哥也不会把你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

    玉苏幽怨地看了他一眼,两行清泪再一次从眼中汹涌流出,豆大的泪水几乎连成了一条线,从她那张秀美的脸庞上滚滚落下。

    亦不刺不忍看妹妹那梨花带泪的样子,忙说:“好了,好了,你不必难过了,哥哥这就去见汗王,就说你不愿意,有什么罪责,由哥哥一人承担。”说着,他转身就要走。

    这个时候,玉苏突然叫了一声:“哥!”

    亦不刺停住了脚步,回过头来,柔声问道:“怎么啦?”

    “我我我”

    玉苏象是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嗫嚅了半天,最终唇齿之间艰难地吐出了三个字:“我愿意。”

    “什么?”亦不刺大吃一惊,象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样,追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尽管玉苏的眼眶之中还噙着泪花,但是,悲伤似乎被终于做出决断之后的轻松冲淡了,她艰难地挤出了一丝笑容,说:“我愿意嫁给大明皇帝。”

    亦不刺还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追问道:“你说你愿意嫁给蛮子皇帝?”

    玉苏已经恢复了平静,淡淡地说:“是。”

    “你——”亦不刺大怒道:“你是草原姑娘,怎么能嫁给蛮子?”

    玉苏缓缓地说:“大明皇帝不派兵攻打我们草原,不抢我们的牛羊牲畜,还卖粮食棉布茶叶和好多好多东西给我们,他不是个坏皇帝,我愿意嫁给他。我嫁给了他,哥哥也就不会再想要去攻打明朝,我们部落的女人也就不用再为自己的丈夫担心,小孩子也就不用害怕再也见不到自己的阿爸。”

    亦不刺气急败坏地说:“这是你们女人该考虑的事情吗?挤马奶、剪羊毛、打水、煮茶、做饭是你们女人的事情,打不打仗、跟谁打,该由我们男人来决定!”

    玉苏勇敢地迎上了亦不刺那象是要喷出火的目光:“可是,你们男人出去打仗,担心的是我们女人;你们男人战死了,受苦的也是我们女人。部落里的那些寡妇孤儿常年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别人的欺负,日子过的有多么的艰难,哥哥应该比我更清楚。”

    亦不刺被玉苏的话噎住了,过了一会儿,他才疑惑地说:“那你刚才哭什么?”

    “我我舍不得离开额吉,舍不得离开哥哥,舍不得离开草原”说着,玉苏又哭了起来:“伊克哈屯额吉说,大明皇帝参加完我们那达慕大会之后,就要带我离开草原,到大都去。我听说汉人皇宫里的规矩多,一般人进去了就不能再出来,只怕我这一辈子就再也回不了草原了”

    玉苏的话让亦不刺意识到,俺答的大妃伊克哈屯也在这里。那么,玉苏刚才说的那些话肯定是出于伊克哈屯之口,而伊克哈屯肯定是得了汗王的授意,在玉苏面前说了许多蛮子皇帝的好话,更说了许多如果违背了蛮子皇帝的意愿,会给草原、给土默特部带来巨大灾难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心地善良又不谙世事的玉苏就被他们说动了,不惜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委身于蛮子皇帝,以换取蛮子皇帝所承诺的,也是汗王所谋求的所谓“和平”、“幸福”和“未来”!

    想到这里,亦不刺不禁恼怒起来,难怪汗王那样宽宏大度,口口声声说要征得玉苏的同意,原来他早就料定了伊克哈屯能说服玉苏同意!他顾不得伊克哈屯多年来一直将自己当儿子看,用充满怨毒的目光扫了伊克哈屯一眼,对玉苏说:“玉苏,是不是有人给你说了什么,逼迫你嫁给蛮子皇帝?”

    玉苏止住悲声,说:“没有。”

    “你不用怕,有什么就说什么。”亦不刺恳切地说:“阿爸死得早,哥哥既要忙于部族里的事,又要经常随汗王出征,一直没能好好地照顾你,但哥哥对你的爱,长生天可以做证。哥哥不会把你往火坑里推,也绝不允许任何人毁了你一辈子的幸福!”

    玉苏矢口否认:“真的没有。”

    亦不刺却还是不相信,说:“有人惧怕蛮子皇帝的威势,我亦不刺不怕!大不了我们翁吉亦惕部与蛮子拼个鱼死网破!”

    被亦不刺这样指桑骂槐,伊克哈屯再也坐不下去了,忿忿然地站了起来,厉声说:“亦不刺,你知不知道,玉苏就是担心你这样,才答应嫁给大明皇帝的!你若是还是这样蛮不讲理,以后就别叫我额吉,我也没有你这个儿子!”

    亦不刺倔强地不肯认错,他的母亲朝伦却担心儿子触怒了汗王,忙赔着笑脸说:“大妃,玉苏既然已经同意了,就请你代为转告汗王。玉苏一直拿你们当父汗和额吉看,她的婚事还请你们多费心。”

    伊克哈屯的脸上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说:“我刚才就说过,翁吉亦惕部和我们土默特部是一家人,玉苏的喜事就是我们整个土默特部的喜事,汗王和我当然要倾尽全力,在各部王公贵族面前给玉苏办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

    说完之后,伊克哈屯就起身告辞。不过,就要出帐门时,伊克哈屯又停住了脚步,冷冷地说:“亦不刺,你不认我做额吉也罢,但我还是要劝你一句,不做亲是两家人,做了亲就是一家人了,不要一口一个‘蛮子’的,让别人听到了,对你不好,对玉苏更不好!”

    亦不刺闷声应道:“知道了。”

    伊克哈屯走后,亦不刺又再三追问,无论是玉苏还是母亲,都不再说话,只是抱头痛哭,朝伦还不时地将怨恨的目光投向自己,亦不刺又急又气,愤然而去。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大明皇帝要迎娶草原上的明珠、翁吉亦惕部的第一美女玉苏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土默特部,也传到了前来参加那达慕大会的各部王公的耳中。随即,萨满教教主呼图出公开宣布,他亲眼看见一只美丽的五色瑞鸟飞进了明军的大营之中,发出了唱歌一般悦耳动听的鸣啼之声,象是在说:“汉蒙两族永为至亲。”

    所有的蒙古人都相信这么一个传说:远古时代,被称为“蒙兀室韦”的远祖圣人得到了长生天的指示,化铁熔山,冲破天堑阻隔,率领部众走出额尔古涅昆的崇山峻岭,伐木结筏,杀羊做囊,渡过波涛汹涌的额尔古纳河,在长生天的保佑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长生天赐给蒙古人的辽阔而又富饶的大草原,从此过上了富庶的生活。自此,蒙古各部都奉长生天为唯一的真神,各部民众,尤其是各部的普通民众也都尊奉侍奉长生天的萨满教,萨满教的教主更是被视为长生天在人间的使者,在笃信长生天的朴素而虔诚的草原人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没有人敢置疑一位可以自由往来于天地之间,并能直接与长生天交流的萨满教教主。因此,他们都对呼图出所说的话深信不疑,相信这是长生天在祝福大明皇帝与玉苏姑娘之间的这段美好的姻缘,无不为之欢欣雀跃。即便是那些暗恋着玉苏,因而不满大明皇帝如此轻而易举地摘走草原上的月亮的年轻人们,也都相信了这是“天意使然”,只能暗自抱怨自己没有那个福分,能将玉苏姑娘接到自己的帐房之中。

    为了替尊贵的大明皇帝和美丽的玉苏姑娘的婚事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呼图出亲自主持了盛大的祭祀祈福仪式,在土默特部全体部民和各部王公贵族面前,他闭目静坐,虔诚地与长生天进行心灵上的交流,接受和领悟神的旨意。所有的人都屏息凝视,等待着长生天赐下神喻。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呼图出从天上回到了人间,睁开那双空灵彻透,能看穿天地轮回和世道人心的双眼,威严地扫视着所有等待天恩垂赐的子民;他的声音同样空灵彻透且玄机无限,象马头琴琴弦上拖颤而出的尾音,把每个字都清晰地送入人们的心扉:“长生天晓谕蒙古部忠实的信徒们:尊贵的大明皇帝与美丽的草原姑娘的联姻,将给草原带来永久的和平和幸福!六月初三正是最合适的日子,长生天祝福他们!”

    与此同时,刚刚传入土默特部,却因主张生死轮回、善恶相报,鼓吹今生尊佛积善,来世可以修成正果,并宣称诺颜(蒙古贵族)就是前生行善而转生成正主的,与“神”的地位相等;而普通部民之所以受贫受欺,同样也是前世行为之果,因作恶而在今生得到了恶报等学说而在土默特上层贵族中悄然兴起的黄教也开始举办盛大的法会,为尊贵的大明皇帝与美丽的玉苏姑娘的婚姻祈福。“九”为至尊之数,因此,这场法会要持续整整九九八十一天,明朝和土默特部供奉的酥油装了满满的五十大缸,布施的香火钱更是足够在古丰州修建一座喇嘛庙,让各部汗王和民众不禁对这个新近传入的教派刮目相看

第六十六章三道难关(一)() 
(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

    眼下已是六月初一,距离长生天定下的大婚之期六月初三只有三天了,整个土默特部都紧张地忙碌了起来,宰牛杀羊,备下小山一样的美酒佳肴。各部王公贵族都明白,大明王朝和势力强大的土默特部联姻意味着什么,无论心里有何等的担忧,他们也不会放过这个向双方示好的机会,纷纷送来丰厚的贺礼,堆满了玉苏和母亲居住的帐篷,还一直摆到了大帐门外的空地里。

    明朝这边也忙乱了起来,因为事先谁也没有料到皇上此行会有这件喜事,没有礼部的官员随行,身为礼部尚书严嵩之子的严世蕃就当仁不让地当起了总管,调度人手,置办彩礼及安排迎亲诸事。

    六月初二,朱厚熜任命俞大猷为纳采问名使,张居正为纳采问名副使,前来送彩礼。行前明军带了大批丝绸锦缎、日用百货等各色礼品,都是些蒙古民众日常所需的东西,准备馈赠给各部并赏赐那达慕大会的获胜者,应付这场临时增添的喜事绰绰有余,各色彩礼琳琅满目,令土默特部上下人等及各部王公贵族叹为观止。

    亦不刺终日喝酒,对妹妹的婚事不闻不问,俺答就毫不客气地承担起了操办之责,款待前来的明使和各部来宾喝送亲酒——在外人看来,那是因为俺答正式收了玉苏做自己的干女儿,加之以翁吉亦惕部不足万人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也无法独力承办这么大的一场婚事。

    忙乱了两天,转眼就到了六月初三拜天成亲的日子。草原上的婚礼习俗,拜天成亲前,女方家的亲友傧相常常要出许多题目刁难新郎,题目有文有武。以大明皇帝的尊贵身份,不可能亲自到翁吉亦惕部来迎亲,过文、武两关的重任就落到了随行的官员身上。明朝这边原本打算以两榜进士杨博和江南才子张居正应付文关,没想到俺答早已做了充分的准备,特意选派了土默特一位见多识广、尤其擅长祝颂竞唱的老人做首席傧相,一个多时辰的唇枪舌战,你来我往,把翁吉亦惕部的男女老少都斗败下来。明朝迎亲的各位文武官员被民众簇拥着来到一座新起的五彩帐前,恭恭敬敬地跪了下来:“臣等恭迎玉苏娘娘起驾。”

    “且慢!”有人大喊了一声。

    众人回头看去,只见这几天一直没有露面的亦不刺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长袍散着,露出了壮实多毛的胸膛,手里提着一只硕大的羊皮酒袋,身上更是一股浓烈熏人的酒气,拦在了明朝官员的面前,冰冷的话语里极尽挑战之意:“你们难道就想这么轻而易举地摘走我们翁吉亦惕部的月亮?”

    陪同明朝使者迎亲的黄台吉脸色都变了,刚想说话,却被胸有成竹的俞大猷拦住了,他恭敬地抱拳向亦不刺行礼,不慌不忙地笑道:“国舅爷好!请国舅爷出题。”

    文关顺利过了,接下来一定是武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俺答早有授意,还是因为翁吉亦惕部的人都知道大明皇帝委托帮自己过关的是名震天下的大将俞大猷,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人出题刁难,但亦不刺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跟围猎之时一样,预先准备应付武关的俞大猷和杨尚贤当然要出面迎战。

    亦不刺粗鲁地一摆手:“还未拜天,玉苏还不是你们蛮你们汉人的什么娘娘,我也不是你们汉人的什么国舅爷。我敬重你俞将军是一位汉人中少有的大英雄,不想跟你吵嘴,你也少给我提你们汉人的这些称呼。”

    俞大猷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了,深深地看了亦不刺一眼,不卑不亢地说:“那么,请亦不刺将军出题。”

    “出题?”亦不刺轻蔑地一笑:“是你们汉人的皇帝要迎娶玉苏,不是你俞将军和其他人,他不来应试,我怎么出题?”

    “亦不刺将军此言差矣!”杨博挺身而出,说:“不善将兵者,未必就不善将将;惟有善将将者,方能成为人中龙凤,号令天下,驾驭群雄。昔年汉高祖刘邦一扫群雄,定鼎中原,曾自认理政抚民不及萧何、运筹帷幄不及张良、决胜千里不及韩信,但萧、张、韩三人都南面称臣、奉刘邦为主,其故安在?是以为人君者,不必事必躬亲,只需能识人、用人即可!我等身为大明臣子,受君父之托,为君父效命,这有何不可?”

    若论舌辩之能,亦不刺即便没有喝酒,即便长着十张嘴,也辩不过杨博,正想要再次出言讥讽那个懦弱无能的蛮子皇帝,黄台吉接口了:“亦不刺安答,草原上的规矩,女方出题,只要男方有人能接下来就可以,不必新郎亲自出场。今日既有大明的使者,又有各部的贵客,你不要坏了草原的规矩,让大明和各部笑话我们土默特部。”

    亦不刺狠狠地剜了黄台吉一眼,举起手中的羊皮酒袋大喝了一口,不顾酒顺着嘴角淅淅沥沥地流在自己的身上,然后一抹嘴边的酒渍,对俞大猷说:“你们汉人的皇帝身份尊贵,不能亲自来接受我的考验,派你们这些人代他,这样也行。俞将军,我问你,你知道什么最能显示草原男儿的本色吗?”

    “世人皆知,草原男儿有三艺:驯马、摔跤、射箭。”

    “我就以这三艺为题,考一考你们这些汉人。”亦不刺说:“你来看,那边马桩上栓着一匹野马,或许还是一匹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