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羊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羊舞-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乙大喜过望,走上前大礼参拜,头磕在山石铺成的院内小径上咚咚作响,高喊:“师父。”。

    中年道人摆手:“够了够了,礼止于九,你磕九个头就足够了,太多了就过犹不及,我可不是你们那皇帝,喜欢看人磕头。”

    陆乙翻爬起来,嘿嘿傻笑,额头上通红一片。

    中年道人怒对还沉浸在思索中的朱达道:“还楞着干什么,快把你小师弟抱过来给为师磕九个头,这礼就成了。”。朱达哦的一声,把商羊舞从襁褓中抱出来,也不管人家还沉睡未醒,用手托住商羊舞的小脑袋,斜斜地俯下,往地上足足点了九下。中年道人终于哈哈笑了起来,示意朱达把商羊舞递过来,双手斜托住商羊舞,越看越得意,毫无道理地想:“老商居然给老子生出了这么个关门弟子,总算没白瞎与他的交情,老商呀老商,你就安心去吧。”。分明是把商羊舞视若重宝,眼中哪还有站在身前的另两个弟子的半点影子。

    捧着熟睡的商羊舞摇头晃首了许久,中年道人才想起身边还杵着两根棒槌,偏心得太过明显,连傻子都心下透亮,道人眼见朱达有些恼怒的嘴脸,不免生出小小的尴尬,认真解释:“你小师弟如此幼小,为师自然那个要多疼他一些。”,说完面容一端:“修行,不过修的天地间的规矩,并利用和修改他们,以前为师只有一个弟子,不免规矩松散些,现在有了三个,当然得守些规矩。”。

    眼见那两个徒弟敛神静听,有些满意地续道:“你们三人以入门先后为序,朱达当然是大师兄,陆乙是二师兄,小商羊自然是小师弟了,你们除了要尊敬为师,还要互敬互爱。朱达要疼惜两位师弟,两位师弟要尊重朱达大师兄。”。说完,向多了两个小弟而心花怒放的朱达眨了眨眼,似乎在说:“看,我对你还是最好的吧。”。朱达自小被师父带大,自然心领神会重重点了点头。

    中年道人仰首向天,久久没有说话,似在回首苍狗般的往事,叹道:“为师的名讳,太久没有人提起,现在的天下,知道为师者恐怕己不足三五之数了,为师其实不是道士,只不过早年的穿着习惯懒得改罢了,记住,为师姓轲名孟,为师这一派没有祖宗,为师是大祖宗,以后你们就是小祖宗了,哈哈哈。。。。。。”。

    陆乙听得师父不过一个散修,就能够一声喝吓退天南观观主天下数得着的强者,不免心生膜拜,自己这师父修行天赋着实惊世赅俗,定是师父太过淡泊才不为人知的。想到师父曾经展露的通天手段,脸上崇拜惊奇欢喜各种表情不自禁地变换,陆乙自幼痴于修行,就好比一个财迷,突然捡到了天下第一宝藏的钥匙,也好比一个久旱的光棍突然遇见一个倾城的美女说偏要嫁给他。实在人生如喜剧啊。

    轲师父见陆乙脸上表情,笑道:“活得久些,会的东西自然就多些,老二,你且说说何为修行?”。

    陆乙这才回过神来:“老二,这是叫我吗?是了,我是二师兄,自然是老二了。”。忙肃然凝神回答:“弟子愚钝,当年耶律金大将军指点了我数月,也没有正经拜过师,对修行见识甚浅,弟子私下以为修行先有妙法后有妙悟,有妙法却不能妙悟成不了大修行者,有妙悟没有妙法,就好比渡河没有舟楫,也达不到彼岸。”。

    轲老师抚掌大笑:“谁说你愚钝,你也相当于散修,为师在你这个年龄炼体都没有成功,你却早就坐照了,哈哈,你这番理解大得我心,不错不错,你现在就是那渡河无舟辑的迷途人,为师就借你舟辑吧。”,

    又转首对朱达道:“修行,修的是人在天地间对天地道的感悟,弱者顺之,强者从之,只有圣人才能以自己的妙悟去改动它们,天地有法在,人间以悟行,悟到极处另生天地之法。所以修行,先要修的就是人道,不通人道,哪能真正明悟天地道,老大,为师传你妙法万千,可惜你从未入过世,那道法还没有圆融成你自己的,就好比为师强行给你填了一肚子山珍海味,你却一时消化不了,这也是为师压住你不准你破境的道理。”。

    朱达恍然,自己因为没有破境这两天对师父大为不满,枉费老师一番苦心,朱达朱达,你连一头猪的智商都还没达到啊。不免心生内疚对自己痛加责骂。老师的一番话,相当于给陆乙指出了一道洞开的大门,陆乙感激莫名,一股豪气自内而外,慨然问道:“师父,弟子只知世上修行有炼体,洗髓,坐照,知命四境,不知这四境之上,还另有境界不?”。

    轲老师今天心情很不错,本以为老二是个搭头弟子,料不到又是块璞玉,于是常常笑出声来,这回更是站起身,开心地背手踱了几步,道:“竖子可教,最高妙的境界,若志于修行的人不敢想不敢问,就好比望高山而止步,须知世上最没出息的话就是‘仰之弥高’这类马屁了。管他多高,日日精进,总有翻越高山的一天,老二,你初入我门,就敢问知命以上境,为师很欣慰呀,来来,为师这就告诉你,知命之上有入神,入神之上有成圣,至于成圣之上,唉,老师也不知道了。前面三境你己了解,所谓知命,知天地之法而从之,所谓入神,知天地之法而用之,到了成圣,就视天地为无法,言出法随自己就是天地**了。”。

    朱达是个直接的单纯少年,听完老师的话,提起宣花大斧就要往外走。中年道人微笑不语,陆乙快拉住他,急问:“师兄要去哪里?”。

    朱达道:“入世呀,往人多的地方去,看看人世间是什么模样,长长悟性消化消化道法。”。

    陆乙大惊,转头看老师有何话说

    。轲孟笑问:“这天下哪里人最多?”。

    陆乙敛手道:“自然是晋都与魏都。”,

    轲孟道:“好,那我们就去魏都大同城。”。

    喜从天降,朱达不敢相信,问:“师父和师兄弟都去?”。

    轲孟道:“不走,难道还等神教骑兵明天来围山,为师老了,可打不动架了,大同城有一家卤牛肉确实不错,也不知还在不在。老大老二,去了大同,老二负责服侍我与你小师弟,老大负责挣钱养我们。呵呵。。。。”,想起自己又多了个二货使唤,轲师不免得意地呵呵了两声。

第九章:大同城开在剪刀街尾的酒铺() 
大同城有一条街叫剪刀街,一听这街名,就知道这是升斗小民聚居的地方。跟直通皇城的南大街北大街有本质的区别,北大街多王公贵族,南大街多官吏文人。剪刀街多小商小贩,斜斜的不足五尺宽的两条街道交叉,形如剪刀,卖菜,开饭馆,卖布,卖刀。。。。。。。一群小生意人,加上一群靠这条街吃饭的泼皮,十多个乞丐,就组成了鲜活的剪刀街。

    梁氏卤牛肉店隔壁,有一家烧酒店,开了有八年时间。店主是一个中年人带了三个儿子,其实也没求证过,只听到那店主常常扯嗓子喊老大老二老三,这就很明显只能是父子了,年龄看起来也刚好符合这种关系,最重要那三个儿子对中年人的态度,尊敬而又亲近,据老梁说,有时店主半夜还打发小儿子过来敲门买卤牛肉,说睡不着要就着牛肉喝点酒才行。

    烧酒店今年取名叫“五粮液”,去年还叫“杜康”,反正改了好几次名,也不知店主是怎么想的,本来酒确实是熬制得非常不错,但因为常常改名,自然不怎么出名的,加上位置在街尾,如果不是开在百年老店梁氏卤肉的旁边,这四个不会做生意的蠢蠢的一家人,恐怕得饿死。好不容易有一批老酒棍十分迷恋这家的烧酒,结果人家说做太多酒人累,改限购了,每天只卖五十斤酒,卖完就即刻关门,给多少钱都是一句话打发你:“明天请早”。

    太阳刚探出头,五粮液烧酒店前就排了有十来个人,等着东家开门卖酒。后院,蒸酒房,一口巨大的铁锅被四根粗铁索悬在当中,锅下无灶,当然也不会有柴火,但那锅上的蒸笼却蒸气腾腾。陆乙对锅下的朱达说:“可以了”。

    朱达把双手从锅底抽了出来,对陆乙说:“也不知道师父是怎么想的,非说用烈焰光明掌蒸酒滋味才好,让我练这没用又蠢乎乎的破掌法,再这么下去,我担心师父让我用光明掌烧火炒菜做饭,那还怎么得了。”。

    陆乙接了一勺流下的头酒,尝了一口,赞道:“师兄功力日深,这酒味确实越来越好了,寻常的火侯哪烧得出这种刚柔相济妙到毫巅的酒来”。

    朱达一听师弟夸赞,接过勺子一口倒下,哈哈笑了起来:“光明掌九阴九阳,可熔金石,老子才练出六阴六阳,要不是这是口寒铁大锅,老子可以熔没了它。”。

    陆乙嘿嘿一笑,装了一壶酒就走了,师父正等着呢,可不敢在这拍大师兄马屁而耽搁了。

    轲孟面前摆了一碗豆桨,三根油条,几笼小笼包,一小碟腌制的榨菜丝,甚是满意。看着垂手坐在桌旁等着自己开吃才好动手的商羊舞,笑道:“我本以为你是个修行的天才,没想到你前辈子还可能是个御厨,你昨天说什么食不厌精什么来着?”。

    商羊舞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呀,师父”。

    轲孟道:“对对,就这两句,明显是吃货追求嘛,也不知你从哪本书看来的,不过,大得吾心。”。

    商羊舞一听修行,立马就蔫了,连食欲都没有了,生气道:“师父说我体内诸窍不通,我用了两年时间还感觉不到体内气息流动,大师兄修行方三日就炼体成功,二师兄花了三个月炼体,我却连炼体的门槛都摸不到,师父你不用哄我开心,弟子现在只想着勤能补拙,积跬步而至千里。”。

    轲孟叹一口气:“师父说你是天才是不会错的,你还未坐照,不知自已体内经脉幽府奇景,修行,就是气息不断改造身体的过程,经脉的宽度,幽府的容量,通了多少窍,这些都是身体的天赋,未修行前,常人的经脉细如悬丝,有天赋的如小溪,天赋万一挑一的如小河,至于那些经脉气息流动如大江大河的,还未修行的人那是闻所未闻,正常的知命也才形如小河罢了。至于幽府,便是这些流于经脉间气息的温养之处,幽府就是气息休养生息的家。好比一个人的家,龙的家是巨大的龙宫,皇帝的家是宠大的皇宫,经脉气息越宽阔宏大,幽府就越壮观雄伟。而诸窍是经脉气息通往幽府的门,门越多,体内的气息就越生生不息的流畅,没有门,气息就不再流动,就成了一个死人。所以,世上不会有连一窍都没有的人,普通人有二三窍,有天赋的有六七窍,十窍以上的,就是最大的天才了。目前流传出来的,神教教宗有十二窍,是已知通窍最多的。”。

    商羊舞道:“师父真是糊涂,你说世上没有一窍不通的人,否则必死,那我为什么就偏偏一窍不通还活蹦乱跳,虽然脸色泛黄,但那是肤色问题。”。

    轲孟怒道:“师父就是要告诉你,你不是普通人,不是普通人那就是天才。”。

    商羊舞只好同意:“好吧,我是天才”,

    轲孟有些烦恼地夹住一个小笼包,一口吞下。这时陆乙走了进来,倒了一小杯酒,献媚道:“师父尝下大师兄今天熬的,好象到六阴六阳的境界了,酒味好了许多。”。

    轲孟滋地喝下,问:“老大今天是不是有些不耐烦用光明掌炼酒?”。

    陆乙惊道:“师弟作证,我可什么都没说。”。

    轲孟哼了一声:“酒劲绵长了许多,那是长了功夫,但这洒满是燥意,定是老大不耐烦练这种没用的蠢功夫了。”。

    商羊舞嗤的笑出声来:“谁说没用了,师父常说一个人炼丹太辛苦,下一次就是大师兄掌炉了,师父看看火侯就好。”。轲孟微笑不语,心道:“老三就是聪明。”。

    旱餐一吃完,轲老师就急急去书房了,最近老三在众典藉里翻出了一本《道德经》挺有意思,不可不细细参详。商羊舞自三岁起,就整日呆在老师的书房,养成了好书成痴的习惯,自从发现商羊舞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能力,轲孟的书房就几个月换一屋书。

    开卷总是有益的,万一能找到解决自己身体问题的书,那就是意外之喜了。自己这种经脉状况,自古不曾出现过,又哪里会有人记载到解决它的方法呢?师父去年发明了一种开窍丹,自己一连吃了三炉丹,也是泥牛入海。倒是书瘾比前世更盛,穿越之前,身体被九条龙炼成婴儿,构造不知起了什么变化,记忆力惊人到堪比一台最先进的电脑。

    如果不是担心老师四处偷书太劳累,商羊舞的速度还可表现得快得多。当然,据商羊舞所知,老师偷来的书是会还的,因为他总是在书架上写上标签,比如:南海擒龙道之书,西蛮大祭师之书,然后严禁商羊舞归错位置。师父的想法很纯朴,既然会及时归还,那就只能算借了。

    去年商羊舞找出一本《南华经》向师父请教,轲师大赞商羊舞有眼光,说这本书是自己没读过的遗珠,当好好参详参详,参详到得意之处,半夜还会携商羊舞去一座山上对月长啸,据说那山在极西之地,山上可以看到世上最圆最亮的月亮。商羊舞才知道,南华经所说的“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原来不是吹牛。师父看完南华经,便让商羊舞按门派归置回书架。商羊舞很遗憾地忘记了自己从哪个书架上拿的。师父面有愧色的把这本书当成了自己这派的传家宝。

第十章:天上掉下来一个贵人() 
朱达打开门不到片刻,那装了五十斤酒的坛子便卖空了大半,酒香果然不怕巷子深啊,小师弟说得果然没错,也不知小师弟的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八岁的小人儿,懂的全是道理。

    一边感叹小师弟的智慧,一边坐在门前台阶上漫不经心地往递上来器具装着酒,小勺一斤,大勺三斤,五粮液烧酒店的信誉是剪刀街数得着的,有酒棍测过无数次,那小勺不多不少一斤一两,大勺三斤三两,店家好象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勺子做大了,酒棍们也都保持沉默,以至于后来去这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