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残唐崛起-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等到他们与李昌言擦身而过,面对着如今正按剑堂上的陈王殿下,以及阶下的朱玫尸身的时候,他们的心中那点唏嘘、野望都纷纷化作了粉碎,那不远处的身影,以后若一道雷霆一般,将他们那藏在心底间的种种臆想、野望的画面,彻底葬送进了莫名的虚空之中!

    那就是四百骑入城,一举平定了李昌言这位豪杰所酿的兵变的真英雄啊!

    而朱玫的尸身,更让无论是不是邠宁镇的将官们心中一震,尤其是诸镇的兵官们,何尝不知道,李昌言的背后站着的诸镇,正是以这位邠宁节帅朱玫为首的?

    然而如今,却已经化为了了无生机的尸骸,这无疑宣告了李承泽的铁血与狠辣!

    落座在庭中的诸将们,甚至不敢直视那昔日在军中并不被高看的宗室子,只因为他们身处这节堂庭前之中,却犹若又在九天之上,无尽雷霆缭绕!

    而那无尽雷霆之上,似乎有一尊辉煌身影,按剑而立,双目无尽精光放射,似乎要照尽看透无尽人心!

    而这尊辉煌身影不是别人,正是李承泽!

    郑畋双眼微眯,将众人百态看在眼中,心中叹然——我大唐,天不亡!竟生陈王!

    我也不知道像我这样的扑街写手,有没有几个书友。。。有的话大家就来群里安慰下我这个可怜的扑街写手吧!陈王国府:126203546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92ks。

一百二十三章 明正典刑 (上)() 
随着诸将毕集,以王处存为首的诸镇将帅,面色越发的苍白,他们事实上到现在为止,都不清楚,李承泽到底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有些心思单纯的,觉得李承泽是想趁此机会一网打尽,彻底吞并这兴平内外的七八万大军。

    有些心思机巧在最初的震惊、惶惑之后,也纷纷开始揣测,这位陈王殿下,恐怕别有谋算。毕竟如今城外还有十几万大军,一旦李承泽在此大起屠杀,将这兴平七八万大军的中层骨干杀之一空,或者杀了个十之五六,对于整个战局而言,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哪怕如此,他们也还是不是的不揣测,是不是要当着这些个中层将官的面,将他们杀了,以此立威,然后吞并诸镇,虽说吞并镇军,而未夺其土,智者不取。但谁知道这关中的诡异局面是不是在这位陈王殿下心中,另有法门呢?

    毕竟,兴平之后就是关中诸镇的乡土,而想要东返两河,也要击破横亘在其间的黄巢大军。

    而西门思恭则完全没所谓的坐在那里,他如今罪莫大焉,虽说北司已经掌控朝廷百年,但那也只是在实力为后盾下的潜规则,而如今很明显,李承泽在实力上,在关中之局里,是无所谓这样的潜规则的。

    而也正如他所想的那样,许多神策的将官步入节堂之中后,其殷勤、热切的程度,比之与李承泽有渊源的博野军还要高,对于坐在左首的自己的老长官西门思恭,则似乎完全没见着似的。

    这其实也不怪他们,神策军一万五千员兵将,在兴平城内的就过半,而且几乎所有高层将领如今也称了阶下之囚,对于这些中层将官而言,一部分是想凭借自己的热切态度,拯救老长官――这是忠诚厚实的一部分,当然也有些是纯粹做戏,毕竟哪个年代都喜欢忠诚的汉子。

    还有一部分,则是惦记上了,兴平之变后,可能的出缺,而对李承泽大肆表忠心。

    至于博野军就更别提了,自打张子游被斩后,这博野军上上下下都被郑畋掌控,但很明显,郑畋没有那么多的亲信人马去掌控博野军这一万人,所以自然而然,就成了凤翔的派系势力掌握着博野军,成了后娘养的军队之后,博野军除了少部分,为郑畋亲信掌控的兵马驻扎在兴平城中的外,其余的人马,跟关中诸镇一样,都奋斗在抗贼的第一线。

    因此,兴平的连连变化之后,对于兴平诸军最利好的而言,就莫过于博野军了。

    事实上,也不负博野军上下所期待的那样,在此次合军大议的排位上,博野军的将官们在排位上,都领先于诸镇、凤翔和神策军,虽然没法和侍卫在李承泽周边的国府将官比,但对于已经受够了气的博野军将校而言,这已经说明时来运转了。

    “兴平之乱,我等城外将校武官,心中揣揣,唯恐此变,动摇关中战局,祸害到国家根基。然而天佑大唐,殿下竟以四百骑平定了兴平乱局,捉获贼首,实乃百年未见之事!我等忠勇将士,为大唐贺!为社稷贺!为陛下贺!为殿下贺!”随着这兴平文武毕集,李茂贞作为如今的博野军事实上的派系首领,自然而然,率先出声。一下就底定了整场合议的调子。

    李昌言,毋庸置疑!乱贼!附从诸人,也是万万有罪!而博野军,绝对是支持殿下的!

    事实上,面的着环立的上百武器齐全的铁甲亲兵,进入前庭的文武将校们都是被收了兵器了,也没人真敢对李承泽有异议,有了李茂贞出声带头,顿时在场众人也纷纷出言附和,一时之间,这前庭之上,都是歌颂李承泽之声。

    西门思恭见名义上自家麾下的神策将官几乎比博野军的人还来的兴高采烈,面色那真是犹若吃了十斤飞翔一般,但如今生死都在李承泽一念之间,又不得不皮笑肉不笑的也出声附和。

    只是他心中百转千回,怨念着,自己也好歹是久经风雨的人,如今却居然落到了这等地步。。。

    然而他一旁的西门君遂却面色复杂的望着李承泽,这位未来的大唐的最后北司忠臣,也正心中感叹着,陈王殿下,还真是有手段,一番雷霆下来,这一时之间,竟然貌似诸军归心。。。

    不过他也知道,这是表面功夫,心道:“这位殿下,竟然有如此心机、手段与盘算,就看他后面怎么调理这兴平上下的中坚力量了。若是真让他得以收拢了这派系盘根错节的七八万大军,或许我大唐,真能有中兴之世?”

    以李承泽的道行当然不会眼下的局面所欺骗,博野军与神策军这两军上下将校、文武们的心思,他当然也十分清楚,事实上这也正合他意,他以四百骑走上兴平这一遭,冒此天大奇险,怎么可能没有揽取大利的意思?

    相对诸镇是乡人守乡土而言,禁中诸军本来就是朝廷自八方召来的青壮所组成,尤其是博野军,本身就是自河北召来的。这些兵士,少了乡土的牵扯,自然而然更容易被李承泽掌控与吞并,尤其是他们事实是朝廷的弃子的情况下,也不怕他们有所反复。

    因此李承泽对于两军的表态,也微笑以回应,顿时就更让两军上下的人心得以安顿。

    要知道,如今西门思恭站错了队,生死不由自己了,郑畋摆明了威信尽失,再加上哪怕郑畋不下台,凤翔的底子已经露了出来,若是两军还不趁早换主君,早晚要粮尽垮台。

    李承泽虚按了按手,示意诸将安静,随后在场诸人就鸦雀无声了。

    李承泽见此,也不禁喟叹,想当初,他初临关中,带着六千劲卒、亲王尊衔以及朝廷谕令都统关中,然而哪里有如今的半分威严?可见,这残唐乱世之中,唯有大威严,大能力,大格局,才能真诚一番事业!

    收敛了心神,李承泽面色冷酷的指着已经断气了的朱玫:“尔等可知,朱贼焉有此等下场也!”

    此言一出,诸镇将校面色顿时一变,犹若惊蝉!朱玫是贼,那么他们呢?!

    李承泽,终究图穷匕见了吗!

一百二十四章 明正典刑(下)() 
“因为朱玫包藏祸心!因为朱玫犯上作乱,目无王法!因为朱玫以为自己可以掌控这兴平上下十万人的性命!朱玫以为,我大唐就没有人了!他和李昌言自以为豪杰,不把朝廷放在眼中,不把郑使相放在眼中,更不把寡人放在眼中!所以他死了。

    寡人亲手杀了他!尔等以为寡人杀的对不对!”李承泽负手而立,面对这兴平上下人等,字字落地可闻!

    这上下人等,都被李承泽这番霸气之话语,给震得心神摇曳,谁都没想到李承泽居然就这样把朱玫杀了,连明正典型都没有,连程序都不走,完全就是莽夫一般就这样将一位大唐节帅,杀了,还是亲手杀了!

    这还是宗室?这还能是宗室?这真的是宗室?心神摇曳之下,所有人心中,到最后,都开始在心中这样闻着自己,百年以来,何曾有一位宗室,居然如此胆大包天!不错,就是胆大包天!

    城外尚有十数万反贼大军,这兴平的大唐阵营里,也是盘根错节的势力,他就不怕有什么后果吗?还是他有恃无恐?!

    有些个心思深沉的不禁的看向了这环立的上百森然的铁甲亲兵,以及回忆起,这一路上被陈王掌控的兴平局面,心中顿时就了然了。

    “我等惶恐!”这诸将也不知道该怎么接李承泽这话才好,好在有激灵的,顿时就把套话祭出来了,瞧着李承泽这般霸气,说点软话也是理所应当的。

    “李昌言都还没死,死了一个朱玫,你们就惶恐了吗?尔等以为,寡人不知道,这兴平风起云涌,还不是尔等心思不定,还不是尔等不知道到底怀抱何等自利之心,而不顾国家,不顾朝廷,不顾我大唐社稷!尔等惶恐吗?尔等对的起我大唐恩泽吗!”李承泽今天摆明了是要将大帅演格,彻底发挥出来,毕竟他如今声威如日中天,不趁此机会收拾军心、人心,那还待何时?

    这一番话说落地,顿时这上下六七十名将官,都鸦雀无声,王处存面色转换,始终没揣摩到李承泽到底是何种心思,这一番话洒下去,貌似是巩固威权,但貌似又不像是真的要吞并这兴平的人马,故而他本来存着,李承泽剖露野心的时候,来个鱼死网破――这场面上的将官们都死了的话,兴平这七八万人马也算是彻底散架啦,他王处存活不出来,李承泽也别想好过!

    这犹豫下,局面在这落针可闻的情况里,李承泽忽然拔剑而出,顿时看的在场文武眼皮直跳,纷纷垂首不语――小命可就一条,眼下这位陈王殿下,霸气挥洒,自己还是别去触碰这个霉头的好。

    李承泽望着这场面上六七十名昔日在沙场上都称骁勇的将官们都垂首不语,不敢直视自己,他却也没有嚣张再浑,只是持剑一步一趋行,缓缓走向了李昌言而去。

    李昌言似乎明白即将要发生什么,他猛然抬头,仰望着正走来的李承泽,面色勃然大变,那眼神之中,既有着仇恨、杀戮、不甘,也有着怯弱、悔不当初与一丝祈求。

    今天,李承泽并没有身穿银光龙鏊甲,只是一身朱红常服,头戴金冠。然而没有如今晚唐时节的寻常宗室常服那般大袖飘飘,而是窄袖勒身,在煌煌天光之下,李承泽英武从容之气,在这套冠服的衬托之下,英武无比。

    随着李承泽渐渐走近,李昌言,这位一手搅动风云,将郑畋、凤翔上下,乃至朱玫等人玩弄于手掌之中,作为筹码的一方豪杰,那眼中的一丝祈求之意,却越来越浓重,神色也越来越软话,张嘴欲言里,似乎又无尽哀求之声响要吐出声来,然而作为豪杰的最后一丝尊严,却又死死的让他不愿意放下身为堂堂男儿的最后脸面。

    他知道,今天必死无疑。

    因为他看见了李承泽,李承泽那眼神之中的坚毅与深邃,那深邃里,似乎又无尽他看不懂的世界,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繁华、美丽又充满着文明与开化,一时之间,李昌言竟然痴了。

    无数垂首无语的将官们,悄悄的用余光观察着这一位君主与阶下之囚的场面,那无声之间,那步步趋行之间,神念交错,万般情绪似乎犹若可见,看在诸将眼里,既骇然于李承泽那渐成的莫名气势,又伤感于一代豪杰即将面对的下场。

    忽然这前庭之中的场上诸人气息不禁一滞――立场则仗剑站在了李昌言身前半步之处,望着如今被五花大绑,跪在席上的罪人,这位王者忽然冷冷的出声。

    “李昌言,你可知罪?”李承泽轻掷银饮,这把明剑,顿时就入地三分,竖立在地。然而这宝剑与大地的接触的轻吟之音,似乎将李昌言的心神最后的防线击破,只见这位昔日豪杰,忽地双目泪流,伏地不起。

    “千古罪人,李昌言知罪!”

    李承泽望着李昌言,看着这位短短时间内已经泣不成声的大豪杰,面色冰冷,居高临下的眼神里,充斥着不屑与睥睨:“不!你不知道你到底为何有罪!”

    无论是当事人李昌言还是在场文武诸人都闻言不禁一愣,心中微微不解,李昌言不就是兵变犯上吗?这难道不是他的罪名?

    王处存微微眯眼,心中百转千回,他有感觉,李承泽这一手手的布局,即将真正揭开帘幕。西门思恭的眼色,既然有忐忑、畏惧却更带有几分狠厉,或许他明白,李承泽的心,到底落在何处了。。。

    郑畋笑而不语,望着那一袭朱红衣裳。陈王国府门牌号:126-203-546。扑街写手求关爱。

    他期待,这位陈王殿下,到底能出何等与这个时代迥然不同的话语!

    “你以为,你的最大的罪责是因为兵变犯上吗?或者你以为你最大的罪过是没有一箭将寡人射死,而让自己的苦心孤诣,筹划布局功亏一篑?!

    寡人可以告诉你,哪怕你兵变成功,哪怕你真的将寡人一箭射死!你仍是有罪,你或许能在凤翔老死,然而你的名字,必将彪炳史书,必将成为万世唾弃的乱贼独夫!

    成王败寇吗?不是!是因为你,身为华夏武人,大唐军人,吃着老百姓的粮,花着老百姓的税,却不思保家卫国,铲除贼寇,反而一心想着用手下的兵马,为自己谋求高官厚爵!

    看看着兴平城!昨时一夜风火,多少女子因你这生出的变乱而清白尽丧!多少家门因你这一己之私,而惨遭劫掠、灭门之祸!多少尚可安居的人家,因你这无知狂徒掀起的风火,而沦为流民!

    你之罪!罪在不思保家卫国!

    你之罪!罪在祸国殃民乱我华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