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残唐崛起-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ps:

    票,大大们,山海就靠你们了。。。

    感谢战锤之去年战争大大的打赏,感谢往事随缘大大的打赏。山海在此作揖,承蒙关照。

第六十四章 各取所需(上)() 
攻入城中的唐军各部正在全力清剿城中乱党,当然我们都清楚,这个捕匪行动,实际上混杂着诸多的名堂,高仁厚虽然心中不喜,但他也知道,麾下这支军队,虽然顶得是大唐名义,实际上各部都属于不被田令孜待见,也就不等于被朝廷待见的,难免要多多搜刮了。

    而他直属的五千两川兵中,真正的嫡系也不过三千人,想要凭此弹压全军,这未免有点天方夜谭——这年头当兵给的饷钱并不多,用命去战,图的还不是战后的搜刮!

    而既然各部都在搜刮捕匪,高仁厚也只能对自家兵马的劫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既给不起高钱粮,又过于严苛,得罪狠了,哪怕以高仁厚的手段也要忌惮三分。这年头,下克上几乎如同一日三餐一样寻常。

    李承泽坐镇北城,他绕了这么大段路,看起来是吃亏了,然而事实上,陈王军本就约法不许害民,再加上北城贼军众多,所以缴获很是不少。

    而也正因为李承泽恪守原则,陈王军面对其他军队劫掠民人,都十分愤慨,自觉与“大唐王师”划开了分界线,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王师,这也让李承泽不知不觉中收获利好。

    要知道,他以李唐宗室的身份起家,有好处却也有坏处,尤其在军队上,李承泽那是十分愿意自己麾下之军与其他军队分割开来,只认自己,而不会认为自己属于长安禁军的一个分支——他曾十分担心,朝廷一纸令下,就让自己彻底玩玩儿,但如今看来,自己的隔离层计划十分有效。

    所谓隔离层计划,其实就是李承泽逐步理清出来的大唐再造计划的初步阶段,无论是自开国府,还是重组州级权利制度,乃至建立训导监都是这个计划的组成部分,核心就是让陈王治下的文武制度与大唐迥然不同,自然而然的就造成了新旧两局的间隔,利于自己身在旧局,却不为旧局所扰。

    随着一天捕匪行动结束,初步清点之后的所缴获的贼脏顿时让李承泽眉开眼笑,光说钱银一项,就有钱八十三万贯,银二十六万七千两,金二万二千两,折算下来就是超过一百万贯的巨大财富呀!这还没加上珠宝古玩的折现!而粮草方面,虽然比较少,但也足有数万石之多,足够万人大军算上后勤民夫半年之用!

    如此算下,兴元全城财富,怕不下五百万贯之多!

    难怪说天下财帛,扬一益二,管中窥豹,兴元府财帛之富已巨如此,还不知道成都与扬州该是何等富贵,可见传言,所道不虚!

    而仅是兴元府四分之一的收获,就已经巨大让因为迭经战争,而钱包缩水的李承泽感觉到巨大的幸福,如同被砸了个大乐透一样!爽的很呀!

    说起来,李承泽如此收获也算是托了贼军攻破兴元,数十日如一天的大肆劫掠,刮地三尺的福气,否则焉能缴获如此之多?当然这里头,其实里面也有很大部分是王铮掀起腥风血雨后,犒赏稳定叛军的兴元府库里的所存钱粮。

    事实上反倒是普通民人其实已经没什么财货了,都被抢光了,李承泽下令不许扰民,还真是一石若干鸟。。。

    既让民人对比了各部行为之后,歌颂陈王仁义,又因为贼军大掠,所缴获的其实相比于各部可能更多,更让自己军队荣耀更加湛湛生辉——你看,那些个抢民的兵,还算是兵吗?军人应该保家卫国,捍卫民人!

    这也算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当夜晚降临,无论是李承泽还是其他各部汇聚在观察使司衙门之时都笑吟吟的,唯独牛勖的面色很不好看,各部放兵以捕匪之名大肆抢掠兴元府,让本就残破不堪的城池更显颓败,唯独北城稍好,但也仅仅是抹住了一个皮面而已,那里本是贼军大队驻地,已经被祸害的不算浅了,就是建筑完好而已——贼军自己也要住房子嘛。

    而最让牛勖可气的是,今晚的议题,更是在他身上割肉,但谁叫他就是个空头观察使呢?虽然山南各州大部分没有失守,但基本上没什么军队了,剩下的一点兵马右厢各州要防备岭上蛮族,左路的各州要防备吐蕃骚扰,孙正奇则已经被打断了脊梁骨,就象征性的派了五百兵给牛勖,让本来只有一百亲兵的牛勖,声势稍壮,但也仅仅是稍微壮了一丁点而已,不那么寒碜了。

    “如今王贼虽平,然而黄逆还在!我等乃是朝廷虎贲,岂能坐视黄逆还窃据神京,扰我大唐祖宗安宁!末将等不才,愿率虎贲,替朝廷讨平叛逆,中兴大唐!”黄头军都尉郭琪率先出声。

    “所言正是!我等受朝廷俸禄,岂能坐视?只是如今各军别无根基,若要北上,恐怕也需要一二落脚之地呀!山南西道犹大,完全可以设立军镇,进可以讨平黄逆,退可以保卫朝廷嘛!”本是东川镇下右厢都指挥使的陈一丁如此说道,这位一直没什么存在的将领终于吐露心声。

    他们所求的是什么?血战平叛,为求起居八座,节度一方是也!

    高仁厚也有所准备,毕竟这年头武人谁不求这些呢?何况三川如此巨大,裂土设镇,完全没问题啊,而牛勖在一旁听了半天的打哈哈,终于轮到正题了,心气顿时开始起伏,这群王八蛋,当着我这个观察使的面,就开始讨论这问题,合适吗!

    高仁厚看向曹知懿,他虽然理解郭琪和陈一丁,但并不代表他同意,这两人的心性一看就是跋扈无常之人,岂能安心听从朝廷节制?什么为朝廷效力,不过是想在自己地盘上做土霸王罢了。

    但郭琪加上陈一丁两人,兵马几近六千人,其中黄头军三千更是三川之中,首屈一指的精锐,而他高仁厚自家麾下的兵马不过三千多罢了,虽然出自陈敬瑄亲筹的鸦军,也算精锐,但要知道黄头军三千人,不仅精锐,还个个身披铁甲呀!

    虽然郭琪的兵马和驻扎在渝州等地的边塞的黄头军使李鋌比起来有些不如,但也是黄头军去比也不,反正蜀中其他各部兵马,包括高仁厚手下的鸦军,那比起,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高仁厚望向曹知懿,正是想获取他的支持,两人合兵有六七千人,足够弹压两人异议。然而曹知懿却闭目养神,他虽然忠诚大唐,但他班师回朝之后,天知道田令孜要怎么收拾自己,所以他也未尝不想从山南西道划出一片地盘出来,姑且养兵待变——他忠诚唐廷,并非是想要割据一方,只是不想避开田令孜而已。

    叹息一声,高仁厚,只好向陈王求助,但李承泽十分淡定并不表态,他十分清楚,自个儿这个宗室身份是张虎皮,但对于朝廷而言,在外面晃荡则十分碍眼,他有心划地自治,但如今有人做这个出头鸟,他就淡定的跟着捡便宜了。

    所以高仁厚无奈的叹息一声,只得说道:“开镇节度,事关重大,待某先呈报朝廷,容后在议。”

    郭琪嘿嘿一笑道:“如今各部群聚兴元,末将恐怕有兵不听节制,扰乱这一道首府,未免太坠朝廷颜面。况且补给也难,不若各部暂寄各州借食如何?同时也可以逼剿李良嘛!”此时李良逃窜到文州,郭琪却是借此想要先将地盘控制在手,好造成既成事实。

    “正该如此!”陈一丁也笑着回应,而曹知懿和李承泽两人都开始闭目养神,内心默默画圈圈我什么都没听到。。。

    可叹高仁厚初次掌兵,虽已有了名将之风,但他所率领的各部兵马,本就是被田令孜踢出来的,尽心平叛已是难得,还指望他们安心回成都,被田令孜继续收拾,那可就别想咯,至于东川陈一丁,这位大哥那是浑水摸鱼的主,谁不想高升节度,执掌一方呢?

    牛勖倒是蠢蠢欲动,但高仁厚却不能让他发挥——如今变乱才平,再酿成变故那可就不好了,估计造反不敢,但牛勖惨被贼匪流矢击杀,那还是干的出来的。

    “也罢,就来先议议各部借食之地吧!”高仁厚玩了个小手段,既没全部同意提议,但也没有否定各部的真实目的。他以借食为名义,先将各部安抚住,先把各部打发走了再说,不然再起变故,仓促之下,高仁厚凭借三千多兵还真没法收拾。

    而所谓借食就是借嘛,如果朝廷不同意,到时候分散在各地的几部兵马,他以手下兵力,也可分化击破嘛!高仁厚虽然初次带兵,又要替田令孜收拾尾巴,但这番折冲下来,确实也算是比较好的办法——李承泽暗地里琢磨着,心中那个史书上的名将正与眼前之人,渐渐合一。

    高仁厚不可小觑呀!以小见大,高仁厚用兵谨慎,正合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之语!

    ps:

    周日就要开关中卷啦,好期待呀,好期待,第二卷关中血,绝对精彩跌宕,反正我写的很爽!哈哈,第一卷嘛,李承泽确实是有点怂。但怂着怂着,诶,凤州打下来了。怂着怂着,突然雄起了,揍了李良,拿了兴州。。。

    昨天居然有错别字,在此更正,承蒙战锤之全面战争大大的打赏关照。

第六十五章 各取所需(中)() 
高仁厚汇总了各部的要求之后,又客套几句便散会了,李承泽当然最后也跟风提出了自己对兴凤两州的要求,高仁厚倒也没有讶异,毕竟这两地儿,完全就是李承泽自己披荆斩棘拿下来的,今天这个场面,没个说法也不行。

    其实李承泽先前并不知道这场会议的主旨居然是分猪肉,而且还是当着牛勖的面分,看他的样子,貌似也早就知道了。

    原来攻陷兴元之前,各部其实就在暗地联络了,他们基本上不是被田令孜排挤的对象,就是想高升一步的军头,而高仁厚对此也不是不知道,不然他也不会告诉牛勖了。只是没人通知李承泽罢了,毕竟是大唐宗室,如此直白的划地开镇,形同要挟朝廷,还是得顾忌点体面――李承泽手里有几千兵马,真是不爽了,闹起来也很麻烦,这可不是牛勖所能比的。

    回到临时驻地的一座大宅之后,没过多久曹知懿就来求见,李承泽对先前合议之事正在理清头绪,他对朝中的分歧排挤并不了解,但诸将合心戳贼,也算是看的明白,并非是跋扈军镇,然而其中内情却仍看不明白,眼下当事人上门了,他自然乐意接见。

    “殿下可是疑惑,为何我乃陛下家奴,却对郭琪、陈一丁两人裂土开镇的要求不闻不问,甚至最后还顺水推舟,把自己也算进去了?”夜已深沉,稍微客套之后,曹知懿就直言不讳的问道。

    这也是李承泽疑惑的,此时大唐虽然经过黄巢之乱,但如今中原原本附贼各镇都纷纷开始筹划归唐。朝廷也还握有三川之地,各道贡赋也没断绝,无论是实力还是体面,都还在。并没有到昭宗时期那样,朝臣与宦官开始纷纷谋求退路与外镇勾结,生出二心来。

    “或是朝中倾轧,乃至让卿不得不外退暂避?”中唐以后,朝廷倾轧激烈,争斗失败的中官被丢到地方上当监军的也属于正常。李承泽以此发问,也很有道理,同时也算是给曹知懿一个台阶下,他身为皇室宗亲,曹知懿算是他的家奴,但人家手里也有兵,不得不顾及面子。

    “殿下英明!奴婢与田贼多有矛盾,彼辈权倾朝野,胁迫皇帝,竟自称陛下干爹,焉能如此!是以奴婢与田贼势不两立!然而他等势大,奴婢虽然辅佐寿王全力周旋,但仍是难敌,若是奴婢得胜回朝,恐怕必被杀害!”曹知懿有心将田令孜称为田贼,正是想试探李承泽的反应,如是李承泽想抱田令孜的大腿必然不悦。

    听了这话,李承泽哪里还不明白,这曹知懿怕是寿王麾下之人,今天来此正是为了试探自己的立场。他虽然十分欣赏高仁厚,但不可否认的是,屁股决定脑袋,既然穿越成了李唐的子弟,自然跟着寿王走――寿王为杨门所支持,如今田令孜可是没兵啦,杨门却还在地方掌握不少力量!怎么看历史也不会改变,寿王必然要登基成为昭宗的。

    至于自己,在朝中无根无基,凭借手里这点兵马,根本没有半点希望。

    “田贼祸国殃民,乃酿大祸,让黄逆窃据神京,惊动陵寝,真是可恶至极,寡人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已泄我恨!”李承泽厌恶田令孜是真,这家伙确实干了不少坏事,但黄巢能够崛起,何尝又不是大唐如今腐朽所致?朝廷之中,有才寒门屈居下僚,无能世家高踞上位。而朝廷之外,地方为无德武夫割据,人民知藩镇而不知朝廷,知大帅而不知皇帝,稍结小恨就相互征伐,一遇大敌,却各保实力不愿为朝廷出力。

    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李承泽自知身份特殊,今天分赃,其他几人或许朝廷能够捏着鼻子认了,毕竟讨平叛贼,有功吗。但自己身为宗室,坐镇地方,面子上来讲,有点千金之子屈居鄙室的感觉,但里子上来讲,这是忌惮祸起萧墙。若无人力挺,恐怕李承泽所得二州很难落入腰包。

    要知道一旦李承泽违逆朝廷,先前还共同分肉的那些个兵头怕是要挥兵来打了,得了好处,焉能不为朝廷效命?何况还能有地盘分和抢呢?

    “殿下能讨贼收复二州,果然英武!可叹朝廷竟有奸臣,想要谋算殿下,奴婢不才,愿为殿下在朝中周旋打点!”明白了陈王的意思,曹知懿顿时万分恭敬,李承泽连忙扶起。

    “此去朝中打点,焉能无钱?寡人也知寿王睿智,但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寡人此次破贼,所获犹多,等下且取钱十万贯,白银万两,黄金千两以为资本。”李承泽有所表示后,曹知懿当然连称不敢,三退三让之后,曹知懿很有表演天赋的勉强收下。

    这年头,干什么不要投名状啊?钱多钱少不是关键的,关键是态度。这钱,就是李承泽的态度啦!李承泽心里很清楚呢!

    山南消息传到朝中之后,自然掀起滔天巨浪,别的不说,光郭琪就要利、阆、果三州设镇,陈一丁还要巴、蓬、渠三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