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残唐崛起-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仁厚将诸将召来合议,牛勖自然很理所应当的进行了反对:“如今军令已经下达,岂能朝令夕改?如此军威何存?如今兵临城下,王贼主力犹在,大帅且不可轻易动摇军心呀!”

    曹知懿翻了翻白眼,王铮都被逼的自乱阵脚,大肆开杀了,哪怕还有点兵力守城,也最多不过是强弩之末罢了:“陈王贵为天家皇亲,带兵平叛,其心可嘉,我等身为大唐臣子岂能漠视堂堂国王?!何况亲王临战,犹若待皇帝驾临,如此不仅可以大振我军士气,更能让敌军震动,此有事半功倍之效用!”

    其余诸人当然瞧不惯田令孜的人,纷纷附和曹知懿,无奈之下,牛勖不敢继续顶撞,他可不想中了流矢神马的。

    众人商议完成之后,便决定推后攻城时间,等候李承泽到来。而此时兴元城北李承泽正坐在马扎之上,接见两个从兴元府里逃出来的押衙。

    而这两位押衙不是别人,正是昔日暗中放了陈王使团的两个兵司押衙勾事。而这事也算是传奇了,在国府里流传甚广,故而当这两人出示了信物之后,并确定之后,李承泽决定亲自接见两人。

    当两个押司将事情一一道来之后,李承泽顿时都有些不敢相信,在被朝廷大军兵临城下之时,王铮居然还胆敢掀起这等腥风血雨,真是让人惊异不已,果真是豪杰风范,不同反响!

    然而转念一想,若是昔日王铮率主力而来,自己恐怕也走不到今天了,想到此处,他也不禁背后一凉如王铮都这般非同凡响,况乎日后之杨行密,之朱温,之飞虎儿李克用?

    “如今城防是否严密,军心是否可为朝廷所用?”李承泽觉得纵然能凭借金钱与杀戮震慑住一时人心,然而王铮终究举棋不定,一败再败,又被朝廷大军兵临城下,城中岂能铁板一块,真的死战?

    两个押衙勾司相视一眼:“殿下英明,我等能逃出生天,正是因为城中有人暗中相助!”

    李承泽眉眼一跳,知道这事有戏,能放他们出城的必然是看守城门之人,倘若能凭此夺门而入,就可建的奇功!与两人细谈一番后,就让人带下去休息,又歇息了一阵后,全军便加速行军往南而去。

    等到了三月初五,李承泽终于在兴元城外见到这位晚唐最让人可惜的忠义名将高仁厚,在他的带头之下,列阵在旁的文武兵丁们纷纷欢迎李承泽王驾到来。

    如今黄巢作乱,藩镇兴起,然而对于剑南三川而言,自宪宗中兴,经营三川以来,李唐天家威仪虽与盛唐相去甚远,但也威仪犹在。

    此时中国尚未被蒙古入侵,还不兴对君主行跪拜大礼,但怕如此李承泽被这偌大阵势迎接,也弄得心绪不宁,连忙上前将高仁厚扶起,又让众人免礼,这才与高仁厚把臂而行。

    “殿下如此厚爱,微臣惶恐。”高仁厚被李承泽扯着,不知道为什么这陈王殿下如此不拘礼节,但不同于歪歪,高仁厚可不觉得这是礼贤下士,而是无事献殷情非奸即盗,只是他不敢当众闪开罢了。

    李承泽却没想到这么多,只是觉得晚唐难得的忠义名将,怎么也要弄麾下,不说别的,起码不能被陈敬瑄那老混蛋给坑了!

    “我先前得报,还道朝廷以少军而敌大兵,胜负难料,这才亲率大军南下来助战。却不想高大帅精武非常,竟在旬日之间就进围兴元,非泽这等庸才所能逆料呀!”冠冕堂皇的词儿,一波接一波往外抖着,然而高仁厚何等人物?虽然义薄云天,然而却精明非常,连称不敢,推脱不受,这顿时就让李承泽有点尴尬。

    而到了帅帐之后,高仁厚更是不动声色的将手抽了出来,还对陈王作揖抱歉道:“殿下身份尊贵,本该居于上首,然而朝廷以我率军来讨,故而不得不在帅帐之中以军制而居首位还请见谅。”说罢,李承泽就被引到了牛勖的作为对面,居于高仁厚之下。

    李承泽再一门心思自作多情,也知道自己吃了一个不硬不软的钉子,堂堂大唐天家成员,居然成了臣下之臣?

    刘舜臣伴驾而来,顿时不悦,想要发作,一旁见李承泽如此露骨的示好高仁厚的曹知懿却也打了个冷枪:“军中自有规矩,高大帅为宅家亲点的招讨使,殿下还请见谅则个。”

    高仁厚为陈敬瑄麾下大将,自然被视作田令孜一派,然而他为人忠义,又能征善战,一路平叛如风卷残云,各将也都服他。曹知懿本来是想替寿王外交强援,却见的李承泽如此露骨,自然把这样的行为看作了对田令孜的间接示好——高仁厚虽为招讨,但却还不值当天家人物如此亲热吧?

    牛勖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想不到陈王居然如此纡尊降贵,示好田内相。顿时就觉得曹知懿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他手里没兵,还要指望这群人替自己收复兴元,便连忙惶恐对李承泽致以歉意,将位子往旁边挪了挪,不和李承泽昭穆而对,算是送了个好给李承泽。

    李承泽也明白了过来,这一阵明枪暗箭的,都是绕着自己来的,顿时十分不悦,他虽然是穿越客,但也很明白这是赤果果的在打脸了,顿时对高仁厚的好印象都没了。

    然而高仁厚却也自有苦衷,但话说回来,他压下攻势,等待李承泽已是示好了,却是李承泽自己没掌握好尺度,引发了这军帐内的分歧,话说回来,这也算是李承泽历练不足的缘故。

    军议开始之后,诸人各抒己见,都觉得这兴元城内的局面不过是差临门一脚,一触即溃,没什么打事。李承泽握有奇策,当然不满意就这样轻飘飘的决定了正战,那还有自己什么事?光捡一个功劳,这功劳未免不够,便道:“我南下时,得有奇策,诸位不若一听。”

    高仁厚知道李承泽也是辗转腾挪里,白手起家,生生拿下两州的人物,自己先前为了避嫌又如此打脸,便问道:“还请殿下将此案赐下道来。”

    李承泽也不卖弄,顿时就将那两押司的事情与谋划一一道出,这谋划他早在得知之后就与西府诸将开始筹谋,连夜完善之后,已经七八分可行,高仁厚一听,顿时眼前一亮,这一策略的核心和他先前谋划十分契合,但王铮掀起腥风血雨,让高仁厚的筹划功亏一篑,如今又有机会焉能不喜?

    ps:今天一看,收藏涨了一大截,大大们好给力呀,山海真是欢喜极了。。。这个各位大大们,咱们可以不可以持久一点呢?

    92ks。

第六十三章 王铮覆灭() 
兴元府的陷落,远比李承泽想要的还简单,广明二年(881年)三月四日凌晨,唐军选精锐五百与兴元府东门守将暗合,登城之后,在天明之前,就控制了城门。

    当王铮得报消息调亲兵压着数千兵马援护的时候,大队唐军正蜂拥而入,大部分叛贼见此再难有一丝战意,一触即溃,纷纷逃命去了。

    王铮无奈之下,只能将四面守军,除了西面以外全都收缩到了节司衙门,准备转移。然而却不想弹压城防的王铮亲信叛军前脚一走,后脚剩下的叛军就放开城门,放了唐军进城,顿时三面城墙尽皆失守,上万大唐大军汹涌而入。

    李承泽亲临战阵,指点机要,简单来说就是他率领两营选锋兵汇合招讨主力围攻节司衙门,痛打落水狗,同时坐实破城困贼的大功,同时又命令杨世达率领磐石中营和选锋右营并可用民夫一千,赶快将自个儿的城内驻防区给划下来。

    这倒不是李承泽准备自乱根脚,违反自己所定的军事条例,虽然他缺钱,但也还没缺到马上断粮的地步。而是安史之乱以来,无论是禁军还是镇军,只要攻入城池,则必然要趁机劫掠一番,甚至还闹出不少火拼事件。

    所以到了晚唐时节,藩镇时代也从青涩年华步入了鼎盛中年,各种交战盈利规则也纷纷出台,其中一样就是各自进城之后划片,美其名曰就食驻防,当然若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拿了超出自家实力的地盘,也就不能怪别人要和你打上一场了。

    而李承泽如今军费紧缺,既然打定主意要就粮于贼,自然要把贼军聚集的地方给赶紧占下来,好在那两个山南西道衙门的两个押衙对此一清二楚,所以李承泽并没有随高仁厚大队从东门进入,而是选择从北门进入,虽然时间会晚一点,但谁叫叛军大部分都聚集在西城和北城呢?

    而根据两押衙的情报推测,王铮估计会将西门视作自己的逃生后路,不想和叛贼火拼将本钱折损太多的李承泽当然也就选择软柿子捏了,好在王铮也果如情报推测一样,将西门牢牢掌握在了手里,而放弃其余的两门,尽量保存有生力量,团结核心准备做奋力一搏后,逼退敌军之后,再转进离开。

    然而当李承泽亲临节司战场的时候,却发现恐怕王铮的美好愿望要落空了。

    王铮望着节节败退,军心逐渐崩散的一千五百铁甲精兵,心中已经彻底被乌云盖住,而在铁甲精锐亲信叛军的对面,三千黄头军正从四面八方攻来,密密麻麻,几若疾风骤雨,将诸多叛军从巷战里逼迫出来,团在了节司衙门之前。

    黄头军与南诏多年征战,不仅擅长正面合战,更适应于小团队作战,毕竟崇山峻岭之间,想要展开大部队这是极其艰难的。

    而巷战也是属于小队作战的类别,故而王铮还指望全城接战,凭借精锐逼迫唐军一二,再撤退的希望如今也成了妄想。

    叹息一声,王铮知道自己的盘算落空,将所剩不多的亲信兵马召集在身边,一声不响的就从节司后门而去。王铮本是豪杰,虽然因为一时麻痹沉迷温柔乡中,昏招迭出,但又经一系列败北,而重新捡回了豪杰气度。

    他自然知道光凭如今窘困孤城之中,光凭金钱和杀戮再难以收拾军心,但他为了不被人缚献官军,落得个千刀万剐之惨,也是不得不为。

    正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他本以为经过一番收拾,还能勉强顽抗一二,却不想一夜里,城头就变换大王旗,全城大乱,再难维持防务,如今唐军之精锐,更让他觉得再无手段应对,山穷水尽之下,只能一走了之。

    高仁厚闻得传讯,得知王铮已经从节司出逃,大手一挥,身边亲兵顿时大吼:“王贼逃窜,尔等还不投降!”

    本还在节节抵抗的叛军精锐闻言,军势顿时一坠,回望节司之上,帅旗仍在,但遮护在后的同袍们却已经逃散一空,再无人影,谁还能不明白?

    不知是谁第一个放下刀枪,片刻之后,上千精锐叛军纷纷投降。

    那些大汉声如洪钟,响彻一方,王铮在逃亡北城的路上乍听此声,面色一变,竟不想唐军居然筹划如此紧密,已经将他团团监控住了,自己的举动竟是被人全都看在眼中,心中一寒,再不敢犹豫半分,狂鞭打马,飞驰而去。

    “嗖嗖嗖!”

    “嗖嗖!”

    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从各个角落里冒出无数唐军弓箭手,纷纷攒射,王铮身披铁甲,然而如此距离之下,一时不防,竟也身被数箭,血如泉涌!

    “杀啊!”就在箭雨止住王铮马队飞奔之时,更有上千人从街道两边杀出,围攻王铮而去,王铮见此,远眺北门,却见的不知道什么时候,那本是竖着的王字旗号,已经换成了大唐旌旗!

    “奈何叛我!”王铮愤怒大吼,一把长槊挥舞的密不透风,十步之内,与战者皆授首!好个威猛大将!

    杀!杀!杀!

    北门既绝,又被箭雨惊吓了马匹,再无飞驰夺门而出的机会,王铮心知自己再无生路,顿时狂性大发,竟使五步之内,再无人甲敢于争锋!

    “哈哈哈哈哈!尔等蝼蚁,焉敢撼。。。”

    持槊狂啸,王铮睥睨围而不攻的兵丁们,然而话语未落,一声闷响,一把利剑穿膛而过,王铮声音顿然止住,他不敢相信的看着穿膛而过的利剑,在背后不是自己的亲信表弟吗!缘何有人偷袭!

    “啊呀!”似乎死到临头,王铮灵光一闪,明白了什么,顿时狂性再发,生生将利剑折断,甩了一个回马枪,顿时将偷袭的人刺穿。

    还在惊愕之中的王铮表弟不可置信,王铮哈哈大笑,鲜血涌出,诸兵将见此心惊,只敢围而不攻。

    未几,王铮生气断绝,这才有胆大的取下了首级。

    主持这一切的曹知懿站在城头之上,将王铮的最后在眼里,也不禁感叹:“真乃豪杰啊!可惜不为国效忠,反而沦为叛贼!可惜!可叹!”

    “终究是莽夫无知,胆敢犯上忤逆朝廷,咎由自取,再有手段,终究难挡朝廷天威。”昔日的王铮首席幕僚,王文兴站在站在一旁谄媚进言,而在他更远处正是原本负责西门防务的叛军将官。

    曹知懿看了他一眼:“尔等筹划不错,王铮授首,亦是有功,本官自会保举。”王文兴与守将听了,顿时跪地大呼“承蒙曹公救命之恩,来日定然效死一报。”

    曹知懿闻言哈哈大笑,一派豪杰气度。然而心中却暗自摇摇头,他可不敢要卖主求荣的人的效死一报,真到那时,恐怕自己也得步了王铮后尘。

    他只是可惜王铮也算豪杰一名,竟然被手下之人,算计到如此地步,连后路都被人早早暗中奉上,竟然还不自知。

    原来王文兴本还觉得兴元府内的军势还可以和朝廷周旋,然而王铮不听其言,对内没有绥靖抚慰。反而大展豪杰风采,大肆捕杀可疑将官,闹得全城腥风血雨。

    这其实本来没错,但看在王文新眼里却是自取死路之道,他本还在筹划如何和城外唐军沟通,索要前程,却不想还没来得及谈拢,高仁厚就采用李承泽的奇谋,里应外合,一举破城,无奈之下,王文新只能草草与曹知懿达成协议,将献城首功,变成瓮中捉鳖,但他总算也求的活命之机会了。

    唯独王铮用自己的性命成了别人的还生草。

    正可谓,豪杰梦沉温柔乡,半入黄泉犹未知。

    ps:

    票,大大们,山海就靠你们了。。。

    感谢战锤之去年战争大大的打赏,感谢往事随缘大大的打赏。山海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