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楚怀王- 第4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宋国,宋国国小,宋王与太子贞就差撕破脸面了,宋王还需防备太子贞铤而走险,所以宋国出兵八万,这已经是宋国的极限了。”

    “齐魏两国没有动静!”熊槐皱了皱眉。

    秦韩两国剑指鲁阳,楚国自然可以在鲁阳应对,而齐魏两国依然留有余力,目标不明,这有些耐人寻味了。

    毕竟,同样都是凶恶之狗,不叫的才更危险。同样是剑客,比起已经出剑的人,那个还未出剑的人才更加危险。

    尤其是魏国,齐国还需留下兵力防备燕国,而魏国则不然,现在魏国周围除了他的盟友,剩下的一个是还在暗暗舔伤口的赵国,魏国此时可没有威胁,他完全可以将所有的兵力全都调到南方来攻打楚国。

    想着,熊槐又纷纷道:“陈卿,密切关注魏国,在鸿沟以及河水布下探子,日夜监视,寡人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被魏国偷袭一把。”

    “唯。”

    此时,熊槐面色颇为沉重的道:“诸卿,如今为了应对五国,寡人已经倾尽全力了,若是魏国不出兵则罢了,一旦魏国出兵,而我国兵力被各国牵制,如此,寡人将如何应对魏国来犯之敌。”

    群臣见楚王面色沉重,内心跟着也沉重起来。

    不仅是魏国那边还未出现的大军,而且还包括即将抵达鲁阳的秦韩联军,司马景缺虽坐拥险关,但他手中的兵力毕竟才五万。一旦秦韩联军攻城甚急,鲁阳压力太大,士卒损失太大,将士士气低弱。

    如此,鲁阳那边也会出现问题。

    再加上魏国的可能之敌,楚国的未来十分堪忧。

    此时,司马翦沉默了一下,见群臣全都没有回话,皱了皱眉,再次开口道:“大王,一旦魏军来袭,则叶郡肯定顶不住,如此,臣以为我们有必要从黄国调兵。”

    熊槐闻言,立即坚决的摇了摇头:“不妥,若是从黄国调兵,一旦淮北失守,齐魏宋三国联军趁势杀向叶郡,那么就算将黄国所有的楚军全都调到叶郡,那叶郡也收不住,所以,从黄国调兵的事情,不妥。”

    司马翦见楚王第二次坚决拒绝了自己的提议,心中十分疑惑,而在疑惑解开之前,此刻他连江东的楚军也不再提,而是直接请罪道:“大王,臣无能。”

    熊槐闻言,摇了摇头,然后看着其他大臣问道:“诸卿何以教寡人?”

    “臣等无能,请大王降罪。”群臣全都下拜请罪。

    见此,熊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安抚道:“诸卿不必如此,寡人知道诸卿这几个月来为了应对五国来犯,已经竭尽智力了。

    不过,魏国的事情,乃是关乎我楚国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不提早想出应对之策。既然诸卿暂时没有好的计策,那么诸卿回去后,还请细细思量。”

    说着,熊槐不等群臣回复,然后向左司马司马翦道:“贤卿,常言道有备则无患,寡人不能等魏国聚兵之后才开始应对。是故,贤卿稍后立即从江南调兵,将江南剩下的兵力全都调到宛城,以备不测。”

    “诺。”

    其后,熊槐让群臣退下后,又将陈轸单独找来。

    陈轸回到大殿,见楚王只召见了自己,疑惑的问道:“不知大王找臣来有何吩咐?”

    熊槐笑道:“也没有他事,只是希望贤卿稍后将寡人向群臣的问策,以及我楚国已经筋疲力尽的消息散布到郢都以及楚国其他地方去,寡人想要整个楚国都知道,现在寡人正在为此事烦恼,而且不仅是寡人,连朝中诸公也在为此事烦恼。”

    陈轸一怔,迟疑的看了一眼楚王,他不知楚王主动暴露这等隐秘之事是为了什么,但既然楚王开口,他只好应道:“是,大王。”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议() 
楚国面对五国的围攻,已经竭尽全力,全国每户百姓都已经征召一人,却只能勉强应对现在的困局,而无法应对未来齐魏两国可能的增兵。

    这一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在楚国国中引起轩然大波。

    楚人一得到这样的消息,瞬间便意识到这事对此时的楚国是相当的不妙,而在为楚国的未来担忧的同时,绝大部分的楚人都对此事难以置信。

    毕竟仅仅只是一个郢都就有数万户百姓,一个郢都的人口就占据楚国近十分之一的人口。这种事谁会相信,要知道楚国除了郢都还有重镇鄢城、宛城、陈城(已失)、寿县等等,这些城池人口虽然没有郢都多,但最起码单论城中的百姓也超过万户。

    这么一算,谁会相信楚国就这么一点人。

    当然,得到这个消息的其他国家的人,也都难以置信,做为天下最大的国家楚国,很难想象除了江东之地以外的方圆五千里的国土中,竟然只有区区六七十多万户百姓。

    要知道楚国一直都是号称带甲之士百万,也就是说楚国的百姓最起码也有百万户,就算打个折扣,那也应该有**十万户百姓才是。

    而现在,楚王以及朝中重臣全都告诉他们,楚国其实只有六十多万户百姓。

    不相信。

    楚国以及各国的人全都不相信。

    虽然所有的人都不相信楚国只有这么一点人,甚至连熊槐自己这个楚王都不相信楚国只有这么一点人。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楚国官方的账面上,最起码太府以及司马府的账本上,楚国各县以及各地封君哪里加起来的百姓,就只有这么多百姓。

    这由不得大家不相信。

    这个消息一经确认,楚人得知楚国真的就只有这么一点百姓,顿时举国一片哗然。

    接着,在一些人的提及下,以及一些年纪稍长的百姓的主动回忆下,国人顿时都知道了。原来早在二十多年前,楚王率五国伐秦之后,就曾在楚国接连两次清查楚国的户口。

    而从现在楚国官方的数据来看,显然,当初的那两次清查人口的行动,失败的很彻底。

    于是,在一些有心人的推动下,在楚国面临的艰难的困局下,一股要求再次清查人口的潮流很快便形成。

    就在消息散布的第三天,熊槐就收到了一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郢都中级官员的上书。

    这人上书上强烈要求楚王再次在国中清查人口的。

    熊槐收到上书之后,没有任何反应,既没有开口赞同,也没有开口反对。

    而这人上书后,没有被楚王训斥的消息传出,许多自诩爱国以及自诩有志之士的官员,纷纷开始上书楚王,请求楚王第三次清查人口。

    就在接到第一份上书的第二天,熊槐的王案上就摆满了要求清查人口的上书。

    当然,这些上书的官吏,全都是郢都中低级的官吏,朝中重臣则一个没有。

    对此,熊槐依旧没有露出赞同之色,也没有开口训斥。

    接着,上书请求清查人口的官吏见上书之后没有被楚王下诏训斥,顿时得到了极大的鼓励。

    然后他们一面继续上书,一面开始游说郢都的重臣,尤其是跟户口有关的,负责征税以及征兵的太府司马府,要求他们主动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而不要尸位素餐。

    第十日,也就是秦韩联军强攻鲁阳的消息传来之日,被接连轰炸了五天的新任太府尹金君同、左司马司马翦、右司马邓陵光,在内外的强大压力下,同时进入楚宫,一同请求楚王下诏清查人口,以应对楚国现在的危机。

    熊槐见朝中重臣出面,这次没有继续保持沉默,当然也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而是下诏群臣议事。

    次日朝议。

    左司马司马翦率先开口道:“大王,自从秦韩两国增兵以来,臣昼夜苦思,思索如何才能才能抵挡住秦韩联军,甚至是抵挡住未来可能的齐魏联军。信赖大王神明,信赖上天庇护,臣在观看了司马府的历代文案之后,发现一个很不对劲的地方。

    那就是我楚国的百姓,从宣王开始,数十年来都一直是呈现减少的趋势,直到十几年前,大王大破齐国,从齐国淮北地获取了大量的百姓,并灭亡了越国之后,这才彻底扭转百姓不断减少的趋势。

    可是,不算从齐国掠夺来的百姓,不算越国的百姓,单论我楚国本土的百姓,却依旧呈减少的趋势。

    而这是极为不正常的,虽然天下纷争不断,但纵观北方各国的情况,只要没有遭遇极大的战败,出现国土大量沦丧的情况,各国的百姓基本上都是保持稳定甚至增长的。虽然臣并没有各国的具体数据,但是,纵观百年来的战事,从各国出兵数量日益增多的情况,便可见一般。”

    说着,司马翦面色沉重的道:“而我楚国则不然,臣查看我楚国近百年来的档案,发现除了宣王早年,楚国的百姓一直在增长意外,从宣王晚年开始,我楚国的人口却开始出现下降。

    更严重的是,我楚国战败了失地了,人口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减少。可是,当我楚国获得了对外战争的胜利后,我楚国却出现人口稳定不变甚至人口反而减少的反常情况。

    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所以臣以为,这数十年来,我楚国一定出现了大量的人口流失,不是百姓逃亡为盗,就是有一些贵族隐匿人口。”

    说到这,司马翦突然下拜道:“大王,如今国家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举国之力只能勉强应对当下之局,一旦齐魏两国再次增兵,则我楚国将有亡国之忧。

    故,臣左司马翦冒死以闻,请求大王下诏清查国中人口,寻找逃亡在野的盗贼,并下诏让朝中以及各地贵族上报家中附庸数量,清查贵族隐匿人口,以渡过这次亡国危机。”

    司马翦话音一落,太府尹金君同,右司马邓陵光同时出列,然后一左一右地在司马翦身侧拜倒:“请大王清查人口。”

    殿中群臣许多人都变了脸色。

    其实早在十天前楚王拒绝了司马翦从黄国调兵的提议,然后让大家回去思考如何应对各国的时候,就已经有许多人在思考楚王的用意了。

    而大家刚从宫中离开,郢都中就开始冒出朝议的留言,那时,许多大臣就隐隐有些明白楚王的意思了。

    楚王想要对贵族的隐匿人口动手了。

    毕竟,做为楚国之君,楚王才拥有国中最多的探子。郢都出现大规模的流言,不是许多大臣联手,那就一定时楚王自己让人散布鼓吹的。现在群臣可以确认自己没让人散布谣言,那结果就很明显。

    而后果不其然,郢都的风潮开始向隐匿人口吹去,现在,太府尹、左司马、右司马竟然在朝议中正式提出要清查贵族的隐匿人口了。

    此时,群臣相互看了看,然后又将目光投向屈原,见屈原没有反应,又将目光投向屈原的党羽,而后见他们都没有反应之后,众人又疑惑起来。

    难道这事不是屈原这些人鼓动的?

    顿了顿,咸尹范环率先出列道:“大王,左司马之言乃是亡国之言,请大王万万不能听从。”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抚() 
范环先贬斥了司马翦,然后才痛心疾首的向楚王拜倒:

    “大王,五国全力来袭,大有不败我楚国誓不罢休之意,当此之时,我们理应上下一心,共抗五国。此时此刻,国中大小贵族,无论是封君还是各地贵族,全都听从大王的诏令,尽起家中丁壮,在前线与五国厮杀。

    正是因为大王与国中贵戚百姓上下同心,这才得以用一国之力,抵挡住了五国疯狂的进攻数月之久。

    现在大王听信谗言,以为国中贵戚背叛了大王,暗中隐瞒百姓人口,还要派人清查国中贵族,要将他们治罪。

    这等消息一传出去,这让各地的贵戚怎么想,这让正在前线与五国厮杀死战的将领怎么想。”

    说到这,范环接连以头抢地三次,泪流满面的道:“大王,若是事有不协,齐魏两国再次出兵,而我楚国却无兵可用。

    那时,臣虽不才,愿率族中男女老幼一同奔赴前线,即便全族战死,身死族灭,也万死不辞。

    臣只求大王不要再这个时候,对正在前线为大王为楚国而战的贵戚起疑。”

    昭常闻言,亦出列拜道:“大王,不仅是国中的贵戚,还有国中的百姓。

    之前大王为了抵抗五国,已经下令从国中的每户百姓中征兵一人。国中百姓闻五国来袭,听到大王召唤,即便刚刚才被征发回乡的百姓,也都听从了大王的诏令,服从大王的征召,愿为国而战。

    现在大王因士卒不足,而怀疑百姓为了逃避租税,而刻意隐瞒人口,并决定清查国中的隐匿人口。

    这消息传到前线,臣担心无论是前线的将领,还是前线的士卒,都会担心家中老幼而无心战事。

    如此,为了区区一些还不知道多少的隐匿人口,而至前线数十万大军而不顾,这不正是亡国之举么。”

    昭常一说完,群臣全都反应过来。

    是啊,国中隐匿人口逃避租税的人可不是只有贵族,就算普通百姓也会为了躲避人头税,为了躲避徭役军赋,而刻意隐瞒家中的人口。

    虽然普通百姓家中最多也就只能隐瞒一两个男丁,但毫无疑问,隐瞒人口这个顽疾是普遍性的,不仅事关贵族,而且还会波及普通百姓。

    若楚王真按司马翦说的在这个时候进行人口普查,一旦前线···也无需前线哗变,只要前线消极避战,那楚国就真的可能要亡了。

    此时,群臣还未开口,那边昭常只是稍稍停顿了一下,向楚王拜了两拜道:“若是大王真的因为前线兵力不足而担忧,那臣也愿与咸尹一般,愿率全族男女老幼奔赴前线,为大王为楚国而战。”

    这话音一落,已经反应过来的群臣,纷纷下拜道:“大王,臣愿与左尹咸尹一般,率全族男女老幼奔赴前线,为大王为楚国赴死,请求大王不要听信左司马的亡国之言。”

    群臣异口同声的话瞬间汇聚成一股洪流,直冲熊槐心田,然后散落在大殿中,好似回音盘旋,久久不散的样子。

    此时,熊槐看着殿中长拜的群臣,眼睛微微有些侵湿,感叹道:“寡人之前常说众志成城,以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