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楚怀王-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诺。”

    一旁的声子见魏军即将赶到滕城,齐国的目的已经达到,大喜道:“滕相,既然魏军很快就会赶到滕城。那么本将这就去安排一番,准备迎接魏军的到来。”

    “将军请自便。”翟强应道。

    看着声子离去的背影,翟强不由沉思起来。

    匡章没来,他麾下齐国最精锐的技击士也没有来,如此,齐魏联军也就只能在人数上压过楚国联军一筹,没有明显的优势。

    这种情况下与楚宋联军决战,即便能打败楚宋联军,自身的损失肯定也不会轻多时,这并非是魏国所希望的。

    魏国位于天下之中,一旦损失太大,其他国家就会来捡便宜,不仅是楚国,秦国乃至赵国,都有可能,甚至,即便是盟友齐国,也会落井下石。

    所以说,此时战争并不可取。

    想着,翟强不禁露出一丝忧色。

    魏国已经出兵,已经与楚国翻脸,这个时候再退回去,无疑是将所有的国家全都得罪了一个遍。

    为魏国计,现在最好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者强硬的逼退楚国,以此来展示魏国的强势,让天下各国都看到魏国的底气与决心,这样,才能在事后拉拢韩赵以及秦国,继而组建联盟削弱楚国。

    思虑再三后,翟强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于是,便开口道:“来人。”

    “是,相国。”一个侍者弯腰应道。

    翟强吩咐道:“派人向城外的楚营投上一份拜帖,就说滕国相国翟强求见楚王,请楚王赐见。”

    “诺。”

    侍者离去后,翟强再次想了想,确定没有遗漏后,便抬腿向外走去,准备出城拜见楚王。

    走了六七步,快要走出宫殿的大门处时,这才想起来,貌似滕君还在殿中坐着。

    于是,立即转身向滕君行礼道:“君上,臣欲去城外面见楚王,不知君上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第四百五十六章 赵国使者() 
    神游物外许久,之前看着声子径直离去,又看着翟强直接向外走去,此刻听到翟强突然开口请示,滕君大感荣幸,急忙应道:“先生尽管自去,滕国的安危,孤就拜托先生了。”

    “谢君上信任。”翟强应了一句,接着一甩衣袖,两步走出殿门。

    城外楚营。

    楚宋联军扎好大营,就在熊槐与宋王协调楚宋两国如何防守的时候,一个将领走进大帐禀报道:“大王,宋王,出使魏国的犀首以及仇先生回来了,此刻正在大营外等候。”

    “犀首他们回来了!”熊槐一听派去魏国的使者归来,顿时大喜:“快请犀首他们进来一叙。”

    “唯。”将领并未立即离去,而是再次开口道:“大王,与犀首他们一起归来的,还有赵国的使者王贲,使者求见大王以及宋王。”

    “赵国使者?”熊槐一惊,对宋王对视一眼,应道:“好,寡人知道了,速速请犀首他们前来。”

    “诺。”

    接着,熊槐对陈轸道:“先生,有劳你去迎接赵国使者。”

    “唯。”

    宋王也对上官大夫道:“相国,有劳你代寡人去迎接赵国使者。”

    “唯。”上官大夫行了一礼。

    不多时,一脸疲态的公孙衍与仇液走进大帐,一同拜道:“臣拜见大王。”

    “两位先生不必多礼,一路幸苦了。”熊槐应道。

    公孙衍闻言,再拜道:“大王,臣不肖,有负大王所托,这次前去魏国不仅未能说服魏王,而且,此时魏国已经命公孙喜为将,率十八万驰援滕城。”

    “魏国出兵了。”熊槐从公孙衍口中得到这个消息,如同心中的巨石落地,不禁一叹。

    接着,熊槐笑道:“犀首不必自责,寡人对魏国出兵的事情早有预料,否则,寡人也不会率领大军抢来滕城与齐军对持。”

    宋王亦开口道:“犀首,先生请起,自从楚王与寡人得到你们送来的消息后,就早已算到有这么一天。魏王狂妄自不量力,不停二位先生好言相劝,这次必定给魏国一个教训。”

    “不错,宋王说的是。”熊槐接了一句,然后开口道:“犀首与先生请起身。”

    “谢大王。”

    待二人起身后,熊槐问道:“犀首,不知你们怎么会与赵国使者一同赶到滕城外,是路上巧遇,还是你们在魏国大梁相约一同来此。”

    话音落下,宋王也目不转睛的盯着公孙衍。

    路上巧遇,这就说明赵国使者本来就是出使楚宋两国的。

    从大梁出发,这就是说明赵使先去了魏国,然后才临时决定出访楚宋。

    如果是后者,其中就有待考察,在大梁中,赵使与魏王说了什么,或者赵魏两国是否有勾连。使者是站在赵国的立场,还是站在魏国的立场?

    公孙衍见楚王宋王看过来,自然知道他们关心的是什么地方,应道:“回大王,赵使王贲只是臣等二人在路上偶遇,王贲原本是打算去薛城拜见大王以及宋王,结果半路得知楚宋联军杀向滕国,这才改道滕城。

    另外,臣从大梁哪里得到消息,赵国不仅向楚宋两国派出了王贲,而且还向魏国派去了使者富丁。”

    “哦!”熊槐诧异的道:“犀首可否知道富丁对魏王说了什么?”

    公孙衍点头应道:“回大王,富丁抵达大梁时,恰好魏国得知楚宋联军进攻滕城,当时,富丁劝魏国不要派兵插手滕城的战事,但是遭到魏王的拒绝。接着,第二天,魏国从大梁派出三万精锐增援公孙喜。”

    “魏王不仅拒绝了赵国的劝谏,而且还增兵了,这倒是奇怪了。”熊槐心中生疑。

    这究竟是赵国暗中支持魏国呢,还是说魏国打算在滕城下联合齐军与楚宋联军决战?

    不过,无论魏国是怎么想的,魏国增兵一事,正入楚宋两国下怀。

    正想着,宋王的声音传来:

    “楚王,寡人有些担心,或许齐魏两国是想与我们决战了。所以,为防万一,理应立即派出斥候向东南两方查探,以免齐将匡章金蝉脱壳,暗中来袭。”

    熊槐闻言应道:“宋王说的是。”

    说着,熊槐对一旁的景翠道:“柱国,立即派出斥候打探,将斥候的监视范围从三十里扩大到六十里。另,安排士卒加固营防。”

    “是,大王。”景翠应道。

    熊槐说完,宋王便对宋将臧信道:“将军,派出斥候打探西北两面,同样监视周围六十里的地方。”

    “唯。”臧信应道。

    景翠臧信离去后不久。

    陈轸与上官大夫引导着赵国使者王贲走进来。

    “外臣王贲拜见楚王,拜见宋王。”王贲行礼道。

    “免礼。”

    王贲起身后,熊槐笑着向王贲问道:“不知赵王派先生来此有何贵干!”

    王贲此来本是鼓动楚宋联军与齐魏联军开战的,结果,走到半路,楚宋联军就已经杀向滕地。

    眼看主要任务已经轻松完成,王贲并没有因此返回赵国,而是赶来滕城,继续向楚宋两国示好,并鼓动楚宋联军于齐魏两军决战。

    此刻,听着楚王的询问,王贲拱手行礼道:“大王,寡君听说魏国不久前派兵攻打宋国,心中甚是忧虑,故特遣臣来拜会大王,并请大王不要对赵国有所误会。魏国的事情,仅仅只是魏王自己的决定,而与赵国无关。

    不仅如此,而且寡君听到魏国背信弃义的消息后,还对魏王大为恼火,若不是赵国的上郡正遭到秦国的攻击,寡君一定不会袖手旁观。虽然敝国不能对魏国出兵,但是,寡君已经派出使者向魏王施加压力,让魏王不要自误,尽快向宋王以及大王道歉。”

    虽然熊槐已经知道富丁出使魏国的消息,但现在听到赵国的表态,还是心中一喜:“使者尽管放心,寡人自然知道赵国是赵国,魏国是魏国,从未将赵魏两国混为一谈。”

    “如此,寡君也就放心了。”王贲松了一口气,顿了顿,又开口问道:“大王,寡人派臣来此,另有一事相询。不久前贵国用将军景阳换下将军昭应,以致将军昭应在大战中离赵而去,不知是否是敝国招待不周,让将军昭应心中不快,故而请辞。”

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 
    熊槐见王贲出言询问,自然不会提这是对赵国的警告,于是,解释道:“使者勿忧,此事并非是赵国的原因,而是楚国内部正常调换。秦国攻打赵国的上郡,寡人一直都是坚定的站在赵国这边,不会让联军从上郡退走的。”

    王贲听到熊槐的保证,似乎松了一口气般:“如此,敝国也就放心了。”

    就在说话间,一个将领进入大帐,开口道:“大王,滕相翟强来访,请大王赐见。”

    “翟强?”熊槐一怔。

    楚宋联军赶到滕城不久,这个时候翟强来干什么。

    求和亦或者是?

    熊槐想起刚刚公孙衍说的,魏国派出的十八万大军。

    既然魏军已经出发前来此地,那么翟强就肯定不是来求和的,剩下的,恐怕就是宣战。

    想着,熊槐笑道:“使者,滕相来访,想必一定是来恐吓寡人,向楚宋联军宣战的,为了避免误会,不如请使者在一旁暂避,免得魏国会迁怒赵国。”

    王贲一愣,拱手应道:“愿听大王吩咐。”

    不久后,一脸愤怒之色的翟强走进帐中,行礼道:“滕相翟强拜见楚王,拜见宋王。”

    “免礼。”熊槐应着,顿了顿,笑道:“不知先生来此有何贵干?”

    翟强闻言清了清喉咙,然后酝酿了一下情绪,大声道:“楚王,这话应该是臣向大王询问才是。此处乃是我滕国土地,二十里外就是我滕国都城,楚王宋王率领三十多万大军来此,不知意欲何为。”

    “···”

    面对翟强的咄咄逼人,熊槐并没有开口。

    率军来滕国,虽说是楚国提出,目的是为了魏国,但是,毕竟楚国与滕国牵连不大,这种口舌之争,还是交给宋国为好。

    果然,宋王听到翟强的话,立即对惠盎使了一个眼色。

    惠盎点了点头,出来道:“先生此言差矣,此处何以说是滕国,分明是我宋国的领土,不久前被齐国声子率军强行夺了去,此刻,我楚宋联军来此,乃是为了收复故土,驱逐齐军。宋国的土地上,我楚宋联军自然可以来,可以往,可以去,可以留,无需向任何国家进行任何说明。”

    “故土?”翟强声音徒然增高到:“惠子,滕国之先乃是文王之后,武王之弟,滕国是武王亲封的侯国,至今已有七百余年,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滕国的封地,什么时候变成宋国的领土了。”

    “就在几年前。”惠盎一本正经的道:“滕国为我所灭后,滕地就是我宋国领土了。”

    翟强冷笑道:“那么现在齐国驱逐宋军,复立滕国,这里依旧还是滕国的土地,而不是什么宋国故土。”

    “不然。”惠盎摇头道:“宋国攻打滕国是有原因的,三百多年前,齐桓公召集宋滕等国盟誓,说各国相互亲近,不能堵塞河流影响他国农事,结果,十年前,有一条从滕国流向泗水河水干枯,这就是滕君违背盟誓,肆意对他国进行打击的罪证。”

    翟强全然不信道:“河流干枯这么大事,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惠盎幽幽的道:“先生远在魏国,对此事不知,可以询问滕君,一证真假。”

    “···”翟强愣了愣,开口道:“就算河流干枯,可能也并非人祸,可能只是天灾罢了,难道宋国就能以此吞并滕国吗?”

    “当然不能。”惠盎接着道:“两百多年前,晋楚齐秦率领天下各国盟誓,小国要尊敬大国,并且各国相互通商,不能私设关卡,以堵塞道路,否则,其他国家就可以出兵惩罚,直到国家灭亡宗庙断绝为止。

    滕国位于齐楚两国之间,却不朝拜楚国,而且,滕国位于商路要地,却私设关卡,阻塞商路,让齐宋两国不能交流。故而,敝国请示齐楚两国之后,得到齐楚两国准许,这才依照盟约吞并了滕国。

    自此,滕国就是我宋国的领土。”

    这时,作为宋相的上官大夫开口道:“我宋国攻打滕国,可是经过齐楚两国同意,这才出面教训滕国。否则,滕国的宗主齐国不开口,小小的宋国哪敢进攻强大的齐国的属国呢。”

    “这···”翟强本来还有心反驳,但是一听宋国搬出齐国,顿时哑然。

    一强一弱之间的对话,自然是谁的刀利就谁有道理,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但是旗鼓相当的二者对话,自然是谁的嘴利就谁有道理,师出有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才是正道。

    现在,翟强突然发现他说不过惠盎,面对惠盎的歪理邪说,竟然无法辩驳。

    顿了顿,翟强想起齐魏联军,这才有了底气,依然强硬的道:“就算滕国有错,就算宋国伐滕有齐楚两国的支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宋国就可以灭亡滕国,就可以杀害滕君。

    滕君乃是天下闻名的仁义之君,我听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像滕君那样的贤者,怎能身死国灭,宗庙不存呢。宋国就算攻破滕国,也应该只是告诫滕君,然后退兵回国,怎能就此灭亡滕国呢。

    齐国之所以将宋军从滕城中驱逐,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宋国在滕国一事上,所作所为超出了齐国的底线,齐国想要让宋国敲打滕国,而不是让宋国灭亡滕国。如今滕国复立,正是表明了齐国的态度。”

    惠盎嗤笑道:“这天下有实无名的人不少,有名无实的人更多,那滕君声名在外,号称天下一等一的仁君,这样的仁人君子,按照天下的看法,只需五十里地,就足以自保了。但是,滕国的土地百里,面对我宋国大军,仅仅坚持了一月,城破国亡,这不就是说明滕君的贤名实则有名无实,没有得到滕国百姓的拥戴吗。

    况且,我听说真正的仁君,必定会使百姓富裕,各有所依。但是,宋军进入滕国后,发现滕国富则富矣,然富在滕君。滕国百姓不过是果腹而已,而滕国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