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屈氏的起源不少,但是除了楚国的屈氏,其他的屈氏基本上全都已经败落,几不可闻。至于楚国屈氏,身为楚国最强大的公族之一,应该不会在楚王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跑到燕国做大臣。
但也没有绝对,当年吴起之乱,不少公族就逃亡国外,从此下落不明。
故而熊槐听到屈庸这个名字,本能的生出亲近之意。
屈庸感觉到楚王的亲近之意,自然也知道楚国的情况,于是拱手道:“回大王,臣原本也是出自楚国屈氏,只是因为昔日祖上有罪,故而逃亡卫国,至今也有数十年了。”
熊槐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当年吴起之乱,楚肃王杀了七十多家贵族,不知道有多少楚国勋贵逃亡的。
点了点头,熊槐又问道:“卿世居卫国,怎么做了燕国的大臣?”
屈庸应道:“臣之前在各国游历,在燕国的时候,听说燕王求贤若渴,庸不才,前去一试。其后,燕王不以臣愚笨,提拔臣为燕国重臣。”
说着,屈庸又拱手道:“不久前,齐国派苏代前去羞辱寡君,寡君本想向齐国报复,但是因为燕国残败,不是齐国的对手,故而寡君只能忍辱负重了。”
“但,燕国虽然不能出兵攻打齐国,但是与齐国作对的决心还是有的。故而燕王听说楚国伐齐之战正酣,便在蓟都征收了三百匹好马,愿为大王寿。”
熊槐一惊,难以置信的看着屈庸道:“燕王要将这三百匹马全都送给寡人?”
三百匹马虽然不多,但是也是一笔财富,尤其是楚国本身不产马的情况下。
想着,熊槐心里有冒出一个念头。
这个燕王真是一个滑头,在三国围攻齐国的情况下,依旧不肯出兵攻打齐国,做起缩头乌龟,积蓄实力。反而支助齐国的敌国战略物资,增强楚国的实力,这是担心齐国的损失不够严重吗?
另一边,屈庸点了点头,接着微微一笑,拱手道:“大王,不仅如此,而且寡君听说楚国缺马,而大王又喜爱好马,故而敝国已经组织商队前去北面的东胡人哪里购马,只要大王需要,敝国愿意以成本的价格,源源不断的将胡人的好马送到楚国去。”
这···
熊槐顿时被燕王的举动给惊住了。
看来燕王为了能打击齐国,是不择手段了啊。
不过。对于胡人的战马,楚国正缺呢,燕王这是急楚国之所急啊!
想着,熊槐向左右陪同的大臣看了看,见他们全都露出惊喜之色,便大手一挥,豪气十足道:“燕王拳拳之义,寡人知之矣。但是成本价格一词,请卿再勿提起。既然燕王能看得起楚国,寡人怎能让燕王白费一番苦心。故,只要燕王将马送到楚国,寡人愿以楚国的马价收购燕国送来的马。”
说着,熊槐一脸正色道:“而且有多少要多少,只要燕王敢送,寡人全都收购。”
屈庸闻言一脸激动道:“天下皆传大王乃是仁义之君,果然名不虚传。但是,大王仁义,寡君也不能没有表示。臣有个建议,敝国出售给楚国的战马,全都按照楚国马价的八成交易。敝国的一片心意,也希望大王能够接受。”
见屈庸一副诚恳的模样,熊槐点头道:“好,既如此,寡人那就只好多谢燕王的好意了。”
楚燕两国达成交易后,屈庸当天边将燕王送给楚国的三百匹马全都送到楚军大营,然后飘然而去。
事后。
公孙衍将燕国送来的马全都检查了一遍后,回到熊槐身边禀报道:“大王,臣已经查看过燕国送来的马匹,全都是上等的战马,而且全都很健康,没有出现病患。并且,臣已经将这些马另起一营,妥善安置,免得这些马身上有什么暗疾。”
在苏代刚刚访问燕国的情况下,虽然燕王送马的事情,显得合情合理。而且送马的使者又是楚国屈氏一脉的人,以向楚国表示亲近之意。
但是该防一手的地方,还是得防一手。
万一燕王与齐国达成了什么协议,特意将这些有病的马送到楚军大营,导致楚军的战马以及士卒全都染病怎么办?
现在证明是多心了,熊槐这才松了口气,露出一丝笑意:“看来苏代这次真的是把燕王给惹急了。竟然一分钱都不要,就给寡人送来了三百匹上等战马。”
公孙衍深为赞同道:“就算是一只小小的蜜蜂,只要遭到其他人的欺负,也会拼尽性命对人刺出尾针进行报复,更何况是堂堂万乘之国的燕王呢!明面是可以表现出敢怒不敢言的态度,但是暗中的动作,肯定是少不了的。”
熊槐公孙衍的话,熊槐点了点头,随后问道:“犀首所言极是。”
接着,熊槐与公孙衍对视一眼,全都露出疑惑之色,沉默了一下,熊槐问道:“犀首,齐王并不昏庸,苏代也并不愚蠢。明知道燕王对齐国充满仇恨,更对苏代充满杀机,为何还要派苏代前去燕国刺激燕王呢?这不合理!”
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来()
公孙衍想了想,对此也是极为不解,于是,担忧的道:“大王,臣虽然不知齐王是如何谋算的,但是想来,燕国那边应该很快就会出现问题。”
熊槐闻言面色沉重的道:“希望寡人的担忧是错误的吧。”
片刻之后,正在熊槐与公孙衍商议如何预防燕国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时候,陈轸快步走进来道:“大王,燕国那边传来消息。”
“不久前,燕王派人重金前去东胡人哪里买马,结果路上,派去买马的使者遭到袭杀,使者团全部被杀,而用来买马的钱财也被洗劫一空。燕王得知这个消息后,怒火冲天,扬言燕国也不是谁都可以欺侮的。”
公孙衍面色一紧,立即问道:“结果如何?”
陈轸摇了摇头道:“燕王下诏整个燕国,召集军队与东胡开战。”
顿了顿,露出沉重之色道:“大王,燕国各地的探子来报,燕国各地的军队,包括燕国南部对齐国防军,全都在向北部聚集,似乎燕王真的准备对东胡开战了。”
熊槐一怔,随即脸色略微阴沉道:“寡人感觉这件事情不同寻常,实在是太巧了。齐王派苏代前去训斥燕王,结果引发燕王的勃然大怒,不仅暗中以马贩为名特来送马,而且还去东胡人哪里买马,用来支持与齐国敌对的国家。最后,买马的人遭到劫掠,引发燕国兴师报复。”
“这一幕一幕,好似全都安排好的一般,看似合理,实则很有问题。其他的不说,就说买马的人遭到截杀,这就不可能。派出买马的商队或者说使节团,肯定规模不小,知道这只队伍实情的人肯定不会不长眼的前去得罪燕国,不知道内幕的人,肯定吃不下燕国的队伍,更别说将燕国的队伍一网打尽了。”
最后,熊槐停顿了一下,开口问道:“这究竟是齐国的阴谋,还是燕国暗中不怀好意。”
陈轸自从得到消息后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而且,他很怀疑,燕国所发生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是燕王特意安排好的。
至于目的
无疑是让齐国心无旁骛的与楚国决战。
甚至,今天这个到达楚营的使者,也是燕国计划的一部分,目的只是为了不与楚国撕破脸。
就在陈轸想要开口之际,公孙衍微微一叹,而后立即开口道:“大王,现在不管这件事是齐国的阴谋还是燕国的恶意,在事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我们首先所要考虑的不是这件事的主谋,而是即将要面对的齐国北部防守燕国的兵力。一旦燕国正式与东胡人开战,那么齐国北部的兵力必然南下,到时我们就麻烦了。”
熊槐一怔,反应过来,现在楚军的情况进一步恶化这才是真的。
该死!
寡人怎么觉得这是被燕国给算计了呢!
想着,便对陈轸道:“陈卿,立即加大对齐王的劝说力度,让齐王尽快下定决心。还有,密切关注燕国的事情,最好查一查,燕国北部的事情,究竟与齐国有没有关系。最后,齐国北部的军队以及魏国的军队,全都需要注意,寡人可不想在薛地被人团团围住。”
陈轸应道:“是,大王。”
接着,熊槐又对公孙衍道:“犀首,有劳卿进行部署,提前为我们安排退路,一旦情况不对劲,我们立即撤退。”
说着,熊槐目光望向遥远的东面,似乎看见了越国对齐国的攻城,缓缓地道:“此战的目的是削弱齐国,以及消耗越国的实力,更重要的是麻痹越国。至于薛城,从来都不是我们的目的,成故可喜,败亦无忧。现在我们基本目的已经达到,撤退也没有什么!”
公孙衍拱手行礼道:“唯。”
莒城。
得到燕王已经出兵与东胡人开战的消息,齐王与齐相储子相视一笑。
“相国,既然燕王已经亲自带领燕军与东胡人开战了,那么我们在北部防备燕国的兵力就可以调往南部,这样一来,对楚宋联军的大战,寡人更有信心了。”说着,齐王又迟疑了一下,问道:
“虽然寡人已经决定先解决薛城的事情,但是越国的攻势很猛,纪鄣城的守将接连求援,寡人有些担心纪鄣城会守不住,到时,莒城东部地区的百姓,会遭到越国蹂躏。”
虽然齐王说的地点是在莒城东部,说的对象是百姓,但是储子心里清楚,齐王这是担心越国攻破纪鄣城后,率兵围攻莒城。
万一莒城没守住,那莒城中的齐王就成了天下各国中的一个大笑话。
齐王想要后撤,或者说齐王想要从北部调一些兵力前来莒城,以增加安全感。对此,储子本能的想要拒绝。
储子开口劝导:“大王,三国实力雄厚,我们齐国独自面对三国围攻,顾此失彼,是在所难免的。越国实力弱小,纪鄣城中尚有两万齐军防守,再加上城中百姓,足以拖住越军一段时间。
现在只要我们能说动魏王站在我们这边,然后大举出兵伐宋,为我们齐军与楚国决战创造条件。到时,我们三十多万以逸待劳的齐军围攻二十多万疲惫不堪的楚军,此战必胜。解决了楚国,宋越这两个楚国的帮凶,自然会不战自退,而且无论吃下多少,都得加倍吐出来。
所以说,值此关键时刻,理应下定决心,与楚国决一死战。”
齐王看着储子眼睛中坚定的目光,狠狠的吸了一口气,点头道:“好,寡人这次就豁出去了。”
下定决心后,齐王对储子吩咐道:“相国,传寡人之命,让北地的士卒做好准备,一旦魏国同意出兵,那么北地的兵力立即全都南下平陆,归声子统领。
另外,再次派人前往魏国。魏王不是一直都担心魏国攻打楚国,会遭到楚国的清算吗?既然如此,那就让魏国别打楚国好了。只要魏国愿意攻打宋军,那么寡人愿以十座城池为代价,为魏王寿。”
“唯”储子应着。
齐王停顿了一下,然后迟疑道:“相国,寡人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主将的人选,究竟是选择声子还是选择章子?”
“这”
对于这个问题,储子也不好回答。
论声望论战绩,匡章都比声子高,按理来说应该选择匡章作主将。可若是以匡章为主将,到时主将手中的兵力还没有副将的兵力多,到时匡章颜面难看倒也没什么,储子相信匡章的人品会体谅齐王的。
关键的问题是,储子担心声子到时会不搭理匡章的将令,本来协同作战的齐军,到时变成各自为战,万一被楚国找到机会各个击破,那就完了。
这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上次匡章与声子搅和到一起,匡章调入声子营中做主将,就发生了主将与副将争夺指挥权的问题,最终结果却是贻误战机。
至于让声子为主匡章为辅的事情,储子想都没想过,原因很简单,匡章丢不起那人。
第四百零五章 调离()
“不知大王属意何人?”储子直接将这个问题还给了齐王。
齐王想了想,感叹道:“不久前,在薛地与楚军对持的章子以及在平陆的声子,全都派出人求见寡人,希望能成为对楚作战的主帅。
若是论大战经验以及地位,章子本来是最好的人选。但是西部的齐军一直是由声子指挥,而且声子也与魏国打交道多年,出于拉拢魏国的需要,于情于理,都应该让声子指挥这次的大战。
只是这一场对楚国的关键一战,无故将章子调回,寡人担心章子会不理解寡人,因此而心生不快。”
知道齐王也属意声子,储子便微微点了点头,心中有数了。
只是齐王的顾虑,储子也深以为然。
匡章是齐国宿将,民望甚高,断然没有在决战之时将他闲置不用,而用声子的道理。
所以,要想将匡章调回,得对匡章有一个说法。
虽然最近一段时间里,有许多大臣都在弹劾匡章怯弱,畏敌如虎,拥军不前等等。还有人人畏惧越国的进攻,要将齐国的定海神针请回莒城等等。
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将匡章调回的理由,若是用前一个理由,这只能说明齐王对匡章的不信任,要知道齐威王时,同样也发生了这种事情,当时还有人说匡章准备投靠秦国了,但齐威王依旧保持了对匡章的信任,最终获取了对秦国的胜利。
至于用后一个理由,大臣们无所谓,但对齐王来说是不行的。要是这么做了,肯定会有许多人以为齐王不够沉稳。若是声子大胜还好,若是败了,齐王有匡章不用,而用声子,那齐王的威望将会跌到低谷,战败的责任全都会推给齐王。
但是这些理由不能宣示于人,而且不能让匡章信服。
储子将这些事情全都想了一遍,沉吟许久,这才开口道:“大王,臣以为应该将章子调回防守越国。原因不在于越国而在于楚国。一旦魏国答应出兵,臣担心楚国得到消息后,东面是章子,北面是声子,楚国被包围后,担忧之下会提前逃跑。
所以,大王应该告诉章子,为了稳住楚国,不让楚王提前逃跑,这次便委屈章子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