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楚怀王-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是因为张寿的死,而影响到秦魏两国的关系,导致张仪大怒出兵攻打魏国,那就大事不好了。”

    “如今的当务之急,是立即找到杀害张寿的凶手,为张寿报仇,以平息张仪和秦国的怒火。”

    魏襄王立即从张寿之死的消息中反应过来,现在秦国已经和楚国讲和,秦国接下来的出兵方向还没有确认,天知道秦国得知张寿之死,会不会攻打魏国。

    想到这一节,魏襄王急忙问道:“谁是凶手?刺客已经逃走,如今下落不明,轻易之间如何找到凶手。”

    田需摇了摇头,长叹一声,拜倒在地,语气低沉道:“公孙衍。”

    魏襄王闻言打了一个冷颤,猛地摇头道:“不可,犀首不是杀害张寿的凶手。”

    田需急道:“大王,张仪和秦国所亲近的是张寿,秦国和张仪所痛恨的是公孙衍。如果张寿的死,会让张仪恼怒魏国,那么公孙衍的人头,必然能让张仪和秦王欣喜若狂。”

    “如今我魏国以及和齐国交难,如果再同秦国交恶,一旦秦齐两国同时进攻,大王,我们魏国应该如何是好。”

    魏襄王闻言一惊,随即摇了摇头,道:“不可,此事断然不可。相国你先退下,寡人···”

    “大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要是公孙衍乘机跑了,我们魏国就没有第二个公孙衍可以向秦国交代了。”

    魏襄王愣住,呆呆的道:“这···相国你先退下吧,寡人需要考虑一番。”

    “唯。”田需见魏襄王态度动摇,不再强劝,行礼告退。

    田需从魏宫出来,眼中泛着寒光,对一名门客吩咐道:“传我命令,公孙衍在刺杀大臣张寿一案中有重大嫌疑,你立即拿着我的令符,前往大梁令哪里,征调一队大梁守卫,包围公孙衍的府邸,许进不许出。”

    田需的门客接过递过来的令符,大声道:“诺。”

    公孙衍得到张寿死去的消息,顿时大吸一口冷气,张寿的死,顿时令事情变得紧迫起来,留给他运作的时间基本已经没有了。

    田需那个混蛋,肯定落井下石致他于死地的。

    也不知道是谁,居然想出这么一个恶毒的计策,在见不到魏王的情况下,空有一身计谋,全都用不出来。

    有田需那个老匹夫在魏王面前造谣中伤陷害,加上这几年魏王一直对他不信任,尤其是去年面对秦国再次惨败之后,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魏王迫于压力,一旦会杀他讨好秦国的,就算魏王心软,田需身为魏国的相国,极有可能会先斩后奏,先取他的项上人头,在回去禀报魏王,那他公孙衍可就死的冤枉了。

    公孙衍和田需打交道数十年,对田需极为了解。

    公孙衍此时的第一个念头,那就是立即逃跑。

    只是如今他还能跑到哪去。

    天下虽大,但是和秦国敌对的,也就那几个国家。

    几年前才从韩国跑出来,韩国如今是秦国的盟国,而且韩王恨死他了,肯定不能去韩国。赵国朝议上已经说清楚了,靠不住的。

    齐国虽然远离秦国,但是秦齐之战一触即发,如果去齐国,很有可能会赶上这一场大战。

    可是如今楚国态度不明,而且秦楚之间因为巴蜀问题,烽烟密布,秦国爆发第一战的国家,极有可能是楚国,而不是齐国。

    那么究竟是楚国,还是去齐国?

    这个问题以后再考虑,当务之急是先离开大梁,免得成为替罪羔羊。

    魏国大梁宾馆,昭滑得到张寿被刺身亡的消息,思考这一件事对楚国的影响。

    毫无疑问,张寿之死,影响最大的还是秦国与魏国的关系,张寿是张仪提拔上来的人,张寿死了,为秦魏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对于楚国来说,一方面可以将秦国的注意力转移到魏国上,如此一来对于楚国的外交局势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如果秦魏关系破裂,秦国肯定不会再越过魏国,劳师远征攻击齐国,对各国合纵伐齐是不利的。

    现在魏国的最需要做的是立即修复秦魏关系,消除张寿之死的不良影响。

    怎么消除,昭滑立即想到了一直致力于合纵抗秦的公孙衍。

    要是魏国干掉了公孙衍,那么秦王和张仪应该做梦也会笑醒,秦魏关系会立即变得亲密。

    公孙衍要是死了,魏国就失去了一个坚定不移的抗秦派。

    这对楚国联合三晋对付秦国不利。

    想到这,昭滑下定决心,公孙衍肯定要被当做杀害张寿的凶手,但是也不能被魏国杀了。

    只要公孙衍被魏国驱逐,那么对秦国来说,张寿就算是死的有价值。对于楚国来说,活着的公孙衍,远远比一个死去的公孙衍要有价值,这天下谁也不会怀疑公孙衍对抗秦国的决心。

    纵观张仪一直以来的外交策略,都是以争霸为核心,具体的策略上,就是亲魏善楚,利用楚魏两国,夺取天下的霸权。

    而秦王利用司马错的策略,率先攻下巴蜀两国,是对张仪交好楚国外交策略的严重破坏,而魏国因为屡次遭到秦国的攻击,以及公孙衍等人的阻挠,一直在合纵连横中摇摆不定。

    所以公孙衍无论是被杀,还是被驱逐,对秦魏两国来说,都是亲近交好的伟大进展。

    就在昭滑思考如何帮助公孙衍逃离魏国时,一个门客走了进来,道:“君上,魏国犀首公孙衍来访。”

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 
“公孙衍。”昭滑听到公孙衍来访,眼前一亮,笑道:“深夜来访,想必是急了。”

    “请,快请犀首进来。”

    昭滑说完后,想了想,继续道:“不,我亲自去迎接。”

    公孙衍见昭滑亲自相迎,目光和昭滑对视一眼,顿时心中明悟,笑道:“公孙衍深夜冒昧来访,实在是打扰了。”

    “哪里,犀首乃是天下国士,深夜来访,在下寒舍蓬荜生辉,是我的荣幸。”昭滑拱手行礼道:“先生深夜前来,不知何以教我。”

    “指教不敢当,只是白日听闻楚国听信巧舌如簧的张仪的劝说,要和齐国绝交,与那背信弃义失德不仁的秦国结交,心中有话,不吐不快。”

    公孙衍面对昭滑,毫不掩饰自己对秦国的痛恨。

    “犀首这边请,昭滑愚钝,还请细说一二。”昭滑一边笑着为公孙衍引路,一边详细询问。

    “如今天下强国,以楚国为首,齐秦其次。但是西秦之地,东有函谷武关,南有汉中,皆是易守难攻之地。因此,各国攻打秦国困难重重,而秦国攻打各国则是极为容易。如果秦国闭关自守,那么只需要精兵两万,其他各国就打不进去,所以秦国被称为西秦。”

    “齐国南有泰山,东有琅邪山,西有清河,北有渤海,也是有四面要塞的金城汤池之国。齐国只需要精兵二十万,守住清河泰山,其他国家也很难打进去,所以齐国之地被称为东秦。”

    “而楚国则不然,西邻巴蜀,东至于海,地域之广,诸国之首。西方与强秦相连,东与齐国相接,北方与魏韩相邻,南有越国之患。”

    “如今韩弱魏衰,齐国自顾不暇,各国围攻齐国之后,齐国必然要被削弱。唯有秦国据关中而拥巴蜀,对楚国已成势胜。所以楚国的忧患,不在其他,唯在秦国。”

    “所以接下来能称霸天下的,不是秦国就是楚国。”

    “如今秦国已经和赵魏韩燕四国结盟,楚国和齐国绝交后,已经被诸国孤立。试问楚国虽然强大,但是能与有其他四国相助的秦国对抗吗?”

    昭滑对于公孙衍的话深以为然,如今楚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盟友,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有事,楚国必然没有其他国家的相助,只会陷入孤军奋战的地步。

    “对于此事,我楚国也深感忧虑,敢问犀首,计将安出。”

    公孙衍听到昭滑询问,知道二人已经谈妥了,道:“秦国兵出函谷关,必然要面对魏韩两国。秦国要想攻打楚国,也必然要越过魏韩两国,只要楚国与魏韩两国中的一个国家结盟,那么在楚国的盟友没有倒向秦国之前,楚国就可以高枕无忧。”

    昭滑点头:“正是如此,可是魏韩两国如今都是秦国的盟友,在各国联合抗秦的关键时刻,岂能和楚国结盟?”

    公孙衍道:“不然,魏国如今有意与楚国交好,我奉魏王之命,将要出使楚国,再次结下先王惠王与楚国结下的友谊。只可惜我对楚国不甚了解,要需要一人引荐。”

    见公孙衍已经提出请求,昭滑不在装糊涂,立即满口答应:“此时简单,我可以立即休书一封给我楚国的令尹昭阳,将犀首引荐给令尹。”

    “如此就多谢了。”

    “今日我和犀首相谈甚欢,何不秉烛夜谈,让我将楚国的风俗介绍一二,待明日大梁城门一开,我等也好一同出城,不知犀首以为如何。”

    公孙衍闻言行礼道:“恭敬不如从命,请。”

    “犀首请。”

    赵国邯郸。

    赵武灵王得到楚国和齐国的绝交的消息,立即召来群臣商议(此时赵武灵王已经从王位上退了下来,自称为君,为了方便,以后都称王)。

    “诸君,刚刚从楚国那边传来消息,楚国和齐国终于绝交了。”赵武灵王笑道。

    楚国和齐国绝交,是合纵各国在外交上的重大胜利,离赵国扶持燕王的目标又近了一步。一旦公子职被赵国送回燕国,公子职将会用什么来报答赵国呢?

    赵武灵王心中还有一些期待。

    “大王,如今齐国最重要的盟友楚国,已经和齐国绝交,齐国只剩下一个弱小盟友宋国,实在不足为虑,我们赵国可以乘机和齐国决战,送公子职回燕国,助他登上燕王之位。”公子成建议。

    公子成是赵武灵王的叔叔,在赵国上下非常有影响力,无论是朝堂之上,亦或者是军队之中。

    相国肥义唯恐赵王年轻气盛,被公子成影响,立即出言道:“大王,虽然楚国与齐国绝交,但是齐国本身的实力未损分毫,齐国在燕国依旧留有重兵,仅凭我赵国之力,就算能击败燕国的齐军,恐怕也会损失惨重。”

    “为了燕国,独自和强大的齐国作战,这不符合我们赵国的利益,望大王详查。”

    肥义是赵肃侯留给赵武灵王的托孤重臣,在赵肃侯时,就已经开始主管赵国的内政外交。

    赵肃侯去世的时候,赵武灵王年仅十五岁,外有五国图赵,内有实力强大的叔叔公子成,正是依靠肥义的辅佐,才能坐稳赵王之位。

    不然,以赵国多次发生宗室内战的特性,赵武灵王极有可能会被其他宗室取代。

    这种事情在赵国已经发生了好几次了,昔日赵敬候在父亲赵烈侯死后,就是因为年幼,而被叔叔赵武公取代。

    而赵国的这一次内乱,后来直接导致三晋同盟破产,赵魏韩三晋吊打天下的局面土崩瓦解,也是魏国霸权衰弱的开始。

    其实,赵国宗室内部的纷争远不是赵武公即位这么一点,而且内争一直是赵国的顽疾,早在春秋之时,赵氏就曾因为内乱,而差点导致灭门,留下赵氏孤儿的传说。

    战国早期,赵氏在三家瓜分智氏是,因为赵国是灭亡智氏的主力,而获得最多的战利品。其后,赵魏韩三家分晋,赵氏因为家主赵襄子是晋国的正卿,再次获得最多的收益。

    可以说三家分晋之时,赵国的实力远远超过了魏国和韩国,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借鉴赵国变法改革的魏国,成为战国时期的第一个霸主,而赵国却只能沦为陪衬,究其原因,同样也是内争。

第三十六章 赵国齐国() 
赵国衰弱背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赵襄子在选择赵氏继承人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失误,跟几年前燕国燕王哙让国之子的事有一些类似,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也是五十步笑百步,严重违背了这个时代的继承制度。

    这件事就是,赵襄子在确立赵国继承人的时候,没有选择自己的后人,而是选择了大哥的孙子,导致赵国再度发生宗室战争,赵国的实力就在内乱中严重损耗。

    这还不算,赵国还陷入一个怪圈,几乎每一代都要发生一次宗室内战,导致赵国实力受损。

    赵武灵王他父亲赵肃侯时,曾经发生公子范偷袭都城邯郸谋反的事,他爷爷赵成侯时,曾经发生公子胜与赵成侯进行武力争夺国君位置的事,他太爷爷时曾经发生公子朝作乱谋反奔魏一事(公子朝谋反失败奔魏,接着连魏偷袭邯郸失败,这一连串事件,就是导致三晋同盟开始瓦解的直接诱因,将三晋同盟撕开了一个大缺口。)

    对于赵国的宗室战争,其他各国全都看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赵国成为各国中的一朵奇葩。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对于自己父亲留下的托孤重臣肥义的意见,赵武灵王是十分重视的。

    赵武灵王向肥义询问:“不知道我们赵国应该如何。”

    “大王,我们赵国之所以要立公子职为燕王,就是因为他是秦王的外甥,可以用他把秦国拉下水。如今秦国已经有一半身子陷入水中,我们赵国应该在加一把力,请公子职再次求援秦国,将秦国完全拉入水中,催促秦国尽快出兵,共同讨伐齐国。”

    “另外,魏国因为我们赵国拒绝魏军入境一事,而对我们有所怨言,但是面对抗齐的大是大非,魏国也不能置身事外。我们赵国面临齐国从齐燕两个方向的压力,魏国和我们赵国一样,同样也面临这齐国从齐宋两方面的压力。”

    “所以一方面要说服魏国一同派出使者,前往秦国,催促秦国尽快出兵,另一方面,也要继续催促魏国继续向前线增兵,以缓解我们面对燕国境内齐军的压力。”

    魏国之所以和赵国发生龌龊,是因为赵国想借着各国抗齐的时候吃独食,控制住公子职,打算独自送他回国,以获得确立燕王的收益。

    赵武灵王听着肥义的建议,点了点头,齐楚虽然绝交,但是赵魏两国所面对的齐国,依然还是那个不曾被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