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报行天下-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翻着白眼的老越都快喘不上气来了。我就提了一句,谁知道你憋出来这么一大坨啊?

    真是说你胖你就喘。老子给你扣顶高帽,你就顺杆爬当上了“忠君爱国的模范”,最后还东拉西扯的好像县里欠了你什么似的,这是几个意思?

    我是来收税的,不是来跟你扯淡的!

    因为说的话太多,萧靖也闭上了嘴巴。

    真话假话掺在一起说最好使。刚才的那番话七分真三分假,小远的身世、住黑店被劫等大事都是如假包换的事实;至于小事,就难免要做些无伤大雅的艺术加工了。

    不过,如果有心人真的想查,这番话也瞒不住谁。毕竟报社在浦化镇立足已久,一干人等吃什么用什么,只要在镇子里仔细打听一下便能一清二楚。

    别人不傻,萧靖没指望动动嘴皮子就能唬住人家。准确地说,这只是他表明态度的方式,相当于抛出了一颗软钉子。

    “公子的一番话的确感人至深。”老越面无表情地道:“只是,我只能管管这课税之事,别的事我管不了,请恕我爱莫能助。适才越某所说的收法也算妥当,公子若无异议,这事便定下了吧。”

    萧靖连忙摇头道:“异议当然有。我看老哥是自己人,便不跟您绕弯子了:三成极是不妥,报社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您刚才也听到了,如果要缴这么重的税,我和这院里的人就要出去喝西北风了。我们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将来哪里还有镜报,这不是杀鸡取卵么?”

    老越冷声道:“那以公子的看法,如何课税比较合适呢?”

    萧靖微微一笑,道:“最多半成,不能再多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细水长流() 
半成显然没达到老越的心理预期。他不咸不淡地笑了笑,道:“萧公子说笑了。就算报社确实有不少花钱的地方,也不至于如此不济。区区半成,实在有负公子仁义爱国的好名声,还请再斟酌一二。”

    萧靖讶然道:“足下何出此言?半成已经不少了,一次能收将近二百两银子呢。一年下来,便是两千多两……难道,这么多钱还不足以体现萧某人的一片热忱么?”

    老越皮笑肉不笑地道:“这一点点钱,对报社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有什么值得一说的?公子说起了河东大旱,我听说河东的一家富户还蒙皇上御笔题字“积善之家”呢,为什么?人家毁家纾难,把家产的一大半都换购了粮食来救人,救活了无数灾民,积下了无量的功德!相比他,公子这点又算什么?”

    萧靖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说的。那家人的事萧某也听说了,我对他们非常敬佩;可是,这就表示萧某也要倾家荡产么?只怕未必吧!”

    他昂起头自豪地道:“镜报问世以来为百姓做了多少事,是有目共睹的,我便不再赘述了。天下苍生何止巨万,镜报难道只是京城的镜报?不,它是天下人的镜报!将来,报纸要铺开到大瑞朝的每一个角落,要让“有井水处便有镜报”成为口口相传的俗语。

    不过,这都是萧某的理想。如果税收走三成,漫说是报社的发展了,就是经营都会出现极大的困难。万不得已,为了省钱我们只能少采些消息、少印些报纸,可报纸每少一份,就少了一个能从报纸上得到帮助的人。于我们自己来说,报纸的质量下降不仅对不起读者,还会影响报社的口碑。时间长了,对镜报而言便是灭顶之灾,将来这世上还有没有镜报都要两说了。

    报社和民间的富户怎么能一样呢?人家是个家庭,只要田产还在,再从灾民中招揽些人做佃户,日子先将就将就也就过去了。用不了几年,一家人就可以翻身,甚至能过得比原来更好。

    而报社是个需要经营的地方,要给人发月钱;印报纸、搞合作甚至办招商会,哪个不要钱?老越啊,我说句实话,三成的税对镜报来说就是杀鸡取卵,对你对我都没有半点好处。你也知道报纸的广告税能为官府开辟新的财源,那为什么不让这财源细水长流呢?”

    如果征上去的税真的能足额用在公共治理上,那就算人家开口要两成,萧靖也也认了。可是,鬼知道这些钱被收走后进了谁的腰包,他才不想做那冤大头。

    老越又是无奈又是生气。这人可真是难缠,为啥每次我说出点什么,他都有这么多道道在等着?

    “公子一番说教,越某也都明白。可这是公事公办,容不得半点私情,还请公子多多体谅我的难处。”

    萧靖笑了笑,耐心地道:“此话有理。国家税制何其严谨,您是公门中人,办事也讲规矩,凡事定然有章可循。若没有现成的章程,则应该参照类似的例子,定出个规矩来。就好比这报纸广告吧,它是为商家服务的,按理说应属商税。若仿市税例,则应三十税一,收三成便征了原税额的近十倍,如此高的税率,谁都负担不起。”

    他顿了顿,又道:“萧某与不少印刷作坊打过交道,自然也知道些虚实。我还记得按本朝的税制,印刷书籍是不需要缴税的,不知可否说错?报纸虽不是书籍,却也与之十分相近,毕竟都是印制出来供人阅读的印刷品……既如此,为何老越你一开口就要三成,到底有何依据?”

    这话就说得不很客气了。被人当傻子上门要钱,任谁都会有些怒气。萧靖憋着火解释了这么半天,人家还是不领情,他也只好把话说得直白一点。

    “岂有此理!”老越一拍桌子,怒道:“我跟你好声好气地讲道理,你却百般推脱,真当我是三岁小孩子么?我就不信了,报社怎么可能像你说得这般穷?你可有真凭实据!”

    萧靖淡笑道:“凭据自然是有的。小雅,拿账簿来!”

    侯在屋外的董小雅很快就送来了厚厚的账簿。按说,这东西不应该随便给外人看;可是,萧靖才不在乎,只要你看了以后别再找我麻烦就好。

    老越翻看了一会儿,脸色缓和了不少。

    萧靖对税务的事早有防备,是以报社的账也做得滴水不漏。再加上他本来就是个漏财的大漏勺,邵宁就经常说他“花钱太夸张”,是以报社每个月真的没什么结余。

    偶尔有些意外之财,比如陆家的赔偿之类的,萧靖都把钱财妥善保管好了,并没有算在总账里。

    “您也看到了,我确实没诓您。”萧靖耸了耸肩,道:“光是印刷的费用,就非常吓人。报纸现在有八处合作印刷点,还有自己的印刷作坊。三天一期报纸,一个月就是十期。每一处印刷点都有纸费、料费、人工费、损耗费、运输费……光是这些加起来,就有多少钱?

    再比如招商会吧,您可能奇怪,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嘿,不花钱行么?来的可都是京城商界的大人物,你不搞得体面点,谁来给你捧场子啊?谁舍得给你一个穷小子掏银子?一来二去的,这钱可就海了去了。哎,报社确实有这许多难处,还希望您能体谅……”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诚然,商人本身在大瑞朝没什么地位,可以随便被人搓圆捏扁;可,那些富甲一方的大商人背后都站着豪门贵族,或者说他们不得不依附于这些传统势力。而镜报一直以“商界精英的盟友”自居,用报纸为他们提供了无数的便利和发展的机遇。两者的利益,早就捆绑在一起了。

    许多巨商与镜报关系亲厚,这也是人尽皆知的事。真把萧靖惹毛了,他就跑到招商会上搞个广告位大加价什么的……到时,商人们固然会有怨言,可也一定会有人向上递话,因为这影响了更深层次的利益输送;最后,县里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三成?你也真张得开嘴!

第二百一十八章 皆大欢喜() 
老越当然知道萧靖和大商家的良好关系。

    他这种人经常在县内跑来跑去,早已修炼成了八面玲珑的人精,什么大事小情不知道?

    那些大商人虽然也要给县里面子,逢年过节什么的也少不了各种孝敬,可那不过是为了图个方便。谁都知道“小鬼难缠”,只有县里上上下下各色人等的面子上都过得去,自家的生意才不会受到刁难,这也算是商人圆转融通的本能。

    要是什么时候双方生出龃龉,人家也不怕你。就好比那钟员外,谁不知道他背后有位前途无量的二品大员?他的小女儿还是这位高官很宠爱的妾室,万一你把钟家得罪狠了,都不用钟员外上门,一阵枕头风就能把小小的台安县整得生活不能自理。

    话又说回来,老越来找萧靖收税也不算“捋虎须”。毕竟他萧某人顶多是老虎身边的狐狸跟班的黄鼠狼小弟,实在没什么“虎威”可言,就算要“狐假虎威”,也轮不到他。

    况且,课税乃国之大事,县里结结实实地占着道理。税吏上门收税本就名正言顺,即便有人替镜报说话,八成也不会说“不收税”,而只能说“少收税”。

    老越早就知道萧靖手里的筹码。之所以登门拜访还搞得这么趾高气昂,无非就是想看看对方的底线,再决定之后应该怎么办。

    “公子所言也不无道理,报社确实有不少难处。”他故作沉思地想了一会儿才道:“既如此,越某便让上一步:每月的广告税只抽两成,如何?”

    萧靖心中一动。漫天要价着地还钱,正戏终于开始了!

    面露难色的他挣扎了很久,方才艰难地道:“既然县里这么体谅,萧某也不能不识抬举。这样吧,广告税可以抽走一成……哎,这已经是报社的极限了,再多,就真拿不出来了……”

    萧靖非常清楚对方的思路。老越不过是来“吃大户”的,只要自己提出的条件达到了他最低的预期,之后又死咬住这条线不松口,那么对方八成也会认下这样的结果。

    老越对“一成”的提议有点不满。他悠悠地道:“公子,报社的同仁是很辛苦。可恕我说句实话,报社进账也很快,可比那些辛辛苦苦了干了一个月还挣不了几个钱的人强多了……”

    萧靖正色道:“话不是这么说的。您也知道,我的同事很辛苦,我们的收入正体现了他们工作的价值。这是报社应得的钱,不是偷来的抢来的。大家齐心协力用辛勤的劳动换取报酬,不仅要耗费无数脑力,还要面临生命危险……在这点上我的员工和别人并没有分别,为什么要拿来和其他人比较呢?”

    见萧靖神色不悦,老越忙道:“是我失言了。哎,说起来,公子若是能接受两成,以前那些月份的收入咱们就可以一笔勾销了。要是公子只能出一成,只怕少不了要向报社追缴之前的税款。”

    萧靖哂然一笑。

    这人还算有点分寸,没拿报社之前未纳税的事来胡说八道。要说起来也赖他们自己,收税的人都不上门,怪我喽?

    萧靖好歹也是算得清账的人。镜报前前后后办了近二十场广告招商会,就按一场取一成算,最后收下来也是六千两左右的款子。

    补缴税款虽然有点肉疼,可从长远来看却是值得的,至少落个手脚干净。所以,萧靖没打算动用什么关系。反正这一刀伸头缩头都要挨,不如痛快点,省得将来有人翻旧账。

    老越还真是滑头,以前那些税款他也没指望着能收回来,干脆拿来做个筹码,即便空手套白狼不成,也能落下不少好处!

    可惜,镜报不是一锤子买卖。在指望着建立“百年老店”的萧靖眼中,当然还是以后少收些税更划算。

    “没关系,补缴就补缴吧。”萧靖苦笑道:“萧某总算有些朋友,就算眼下报社拿不出来什么钱,先找人借来垫上也还不难,以后挣了钱再节衣缩食地还上就是了。哎,我等如此支持县里,只希望以后不要再来人向报社讨要其它什么款子,我就阿弥陀佛了……”

    老越没想到萧靖居然答应补缴了。他其实还是想要两成,可萧靖愿意补缴也算是个意外之喜,至少他可以很圆满地交差,这绝对是大功一件呀。

    “公子放宽心,镜报现在也算是咱台安县的门面,县里又怎么会和你为难呢?”老越笑道:“这次你我把事情谈好,报纸的广告税也就有了成例。非是老越夸口,以后无论是谁都越不过这个框框去。”

    萧靖点了点头。这真不是人家吹牛,他也听说过当下的做法:对于新增添的税种,大都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征收,再向上报备;最后,由户部统一定下税则,下发到全国各地。正常情况下,已有的成例不会有什么的变动,基本就等于最后的课税方案了。

    一成的税不算少却也不多,以萧靖赚钱的能耐,轻轻松松的就能把窟窿补上。事情谈到现在,才算是皆大欢喜。

    “既如此,我就回去交差了。”老越如沐春风地道:“若没有什么意外,过几日就应该有正式的说法下来,还请公子早早凑齐补缴的税钱才好。”

    萧靖起身送别,道:“眼看已近中午,何不吃过午饭再走?”

    说着,他没等客人答应,便朝着外面高声喊道:“小雅,咱家的饭做好了没?快给老越端碗粟米粥上来,记得要大碗的,稠一些,多放点咸菜……”

    话还没说完,老越就忙不迭地跑掉了。萧靖扶着门框笑了一会又叫来了陆珊珊,嘱咐道:“去把你家运来的东西都卖了吧,全换成银子,过几天有用。对了,之前不是有好多人说想上图片广告么,咱们可以私下跟人谈谈,这事也要辛苦你了,估计得让你忙上一个月……”

    细细交待了一番后,他走向了自己的房间。临关门的时候,他又对着董小雅喊道:“小雅,再来客人就麻烦你了。本社长要做一件……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第二百一十九章 鸿雁传情() 
萧靖这一进屋就专心致志地躲在了里面。

    中间除了去了两趟厕所,他再也没现过身,连午饭都没顾得上吃。

    第二天一早众人差不多到齐的时候,油光满面的萧靖终于又出现了。他的眼圈有点发黑,一看就是一宿都没合眼,不过好在精神还算不错。

    跟大家打了声招呼,他嘿嘿一笑对秦子芊道:“子芊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