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还是别想这个事情。”耿武抿着嘴,劝道:“和郭子鸿比文字功夫,我们只怕是要丢脸的。”
韩馥摸了摸光秃秃的前额,怂道:“那……那就算了吧。”
“主公,这些流民不可驱逐!”骑都尉沮授出列,一脸正气,劝谏道:“主公,这正是取信于天下的大好时机!您要胜过袁本初,就在今日!”
听到可以盖过袁绍,韩馥顿时两眼放光,侧身凑近沮授,催促道:“快说。”
沮授抖了抖袖子,整理一下嗓子,朗声道:“自黄巾酿祸以来,中原之地流民遍地,流离失所者不可胜数,岂在于这十万?若是主公将他们尽数驱赶,只怕要遭到天下唾弃。若是主公将这十万人安置妥当,则天下百姓皆知主公为仁爱之君,必不辞劳苦来投效主公。如此一来,主公便可扬名天下,胜过袁本初十倍!”
“哎呀。”韩馥虽然挺希望超过袁绍的,但他更希望自己能少管点事,连连摆手道:“不妥,不妥!这可是十万人,如何安置的了?”
“可以!”沮授自信满满,他已经想好了对策,献计道:“主公可命流民屯田。自黄巾以来,冀州田地多有荒废,不如就把这些无主田地交给流民耕种。如此明年冀州可大丰收!而流民也可作为兵卒。请主公想想,明年您得到的可不仅仅是数不尽的粮食,还有数十万大军,还有天下民心所向。如能如此,主公必能安邦定国,成就周公伟业!”
“嗯……”韩馥搓着手,嘟囔道:“好冷的天,哎呀,火盆在哪?”
仆役赶紧把火盆端上来,韩馥烤着火,一脸满足,愉悦道:“都尉,你刚刚说什么来着?”
耿武抢先道:“主公,沮大人要您开仓放粮呢。”
“这怎么成?”韩馥把脑袋摇的跟浪鼓一样,连连道:“本官肩负着给盟军供应粮草的重任,如今正在讨董的紧要关头,岂能胡乱开仓放粮?此事就由耿武来处理。”
耿武得意道:“多谢主公。”
沮授气的猛甩袖子,离席而去。
再说荆州,孙坚得到袁术的命令,挥师北上,与刘表军鏖战于襄阳!双方僵持十日有余,依然难分上下。
这时蔡琰命龙三带着黄月英,前去拜会江夏太守黄祖。黄月英与黄祖乃是同族,血缘还未出五服,算是比较亲了。但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说服黄祖,更是要让在襄阳的黄承彦出面说服刘表。
黄祖见到黄月英,说了几句关切的话,心里自然明白了龙三来此的目的。问道:“如今郭将军投降董贼,逆天行事,诸位还要千里迢迢前去投奔?”
龙三正义凛然道:“贤臣不择二主,不论前路如何,我军都要与主公汇合!”
黄忠心里暗叹,这乱世,能有这么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誓死效忠,郭翼必然能干出一番事业。又问:“你们此去,必然遭遇袁公路,其是反董联军的骨干,岂会允许你们过去?”
龙三轻笑道:“这不是正好解除了刘荆州的燃眉之急么?”
的确,此时的刘表可以说是三面树敌,孙坚、袁术,那都是没商量的,他们肯定要打过去,甚至可能收了荆州。比较起来,龙三这边只是要过路,对荆州没有什么图谋。
黄祖思索良久,看着黄月英道:“月英,你要不要回家?”
黄月英眨着眼,笑眯眯的说:“请族叔回报爹爹,女儿不孝,不能膝前承欢。我要随郭将军去,他需要我的技术。”
“女大不中留啊!”黄祖笑着叹了口气,便道:“但你还是要和你父亲见一面,不然我不好交差。”
黄月英点点头,“好。”
黄祖写了一封信快马加鞭送回荆州,但不是给刘表,而是给黄承彦。
黄承彦见了信,立刻风风火火的赶往刘表官邸,劝谏道:“大人,江夏的郭翼军,盘桓已久。不如放他们过去,让他们去南阳与袁公路交战,如此,两虎相争,将军必有斩获。”
看到黄承彦来说好话,刘表用脚趾头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也需要这个机会,让他以此为条件,跟黄家谈谈。
“我新官上任,就碰上多事之秋,实在愧对百姓。如今内忧外患,哪里顾得了这么多呢?”
黄承彦立刻表态:“听闻将军目前鳏居,我府上正好有一位待嫁小姐,可配将军。荆州之事,我必会全力支持将军。”
“哦呵。”刘表开怀大笑,道:“既如此,这件事就全仰仗黄先生了。”
“多谢将军。”黄承彦先谢过了。
刘表又道:“不如把孙文台也放过去吧。”
城外,孙坚接见了刘表的使者,得到了可以通行的凭证。
孙坚阴沉着脸,嘴角挤出一丝笑容,问道:“刘荆州可是也放了郭翼军?”
使者脸色变了一下,赶紧否定道:“小的不知。”
“先替我谢过刘大人。”孙坚心里基本有数了,同时也想到了一条计策,吩咐道:“程普,明日你率军作为先锋。”
“诺。”
得到通行证,蔡琰立刻率军北上。一路到了襄阳,就在码头上,黄月英与黄承彦父女相见。闲杂人等都离得远远的,就让他们两个叙叙旧,说说话。
刘表站在城墙上眺望,看着郭翼军的军容,连连叹息:“天下奇才,天下奇才!”
蔡瑁现在倒是已经看习惯了,郭翼练兵的确是有一套,什么货色都能被练得威武雄壮。但是打仗不是光靠练兵就能胜利的,否则他也不至于沦落到投降董卓的地步。“将军不必多虑,待我等平定荆州之后,便可北上中原,图谋天下。”
现在你们倒是说话好听了。刘表心里暗骂,要不是你们阳奉阴违,一个小小的孙坚,带着不到三千人,能杀到襄阳城外?说什么北上中原,老子能守住荆州这破地方就谢天谢地了!
在这场行动里,蔡琰也耍了个小心机,把行军的时间推迟,速度降低,拉开与孙坚的距离。孙坚、袁术都要去讨董,这是关乎这帮名门望族的面子问题,在大家图穷匕见之前,他们肯定会把姿态做足,绝不会继续在荆州多做纠缠。
果然,三日后,当蔡琰抵达宛城的时候,袁术等人已经出发去了陈留。蔡琰不再逗留,立刻加快行军速度,一天一夜行军三百里,抵达阳翟城外。
阳翟得到消息,早就闭门不出,高挂免战牌。蔡琰也并不挑起事端,直接前往阳城。这里目前在董卓的控制下。
蔡琰以自己父亲蔡邕的名义,写了一封信给董卓。表明自己的来意,希望可以放行。
而与蔡琰的书信同时抵达雒阳的,还有郭翼的信,内容也是希望董卓可以放行,让他们夫妻团聚,成人之美。
董卓两手一摊,把信丢在桌子上,问李儒:“如何是好啊?”
郭翼手下现在有五千精兵,还有三千多杂兵,加上手底下的将领水平高,守住河内绰绰有余。蔡琰带来了八千多人,其中精兵四千多人,而且附带了郭翼在扬州的整套班子,那可是能在一年内摆平一个州,建造一座城,让扬州万民归心的班底!
这要是让郭翼得到了,那就等于是让他把扬州搬到了河内!这种后果的严重性,董卓压根不敢想!
李儒却斩钉截铁道:“放行!”
董卓开口就骂,“你蠢?!”
李儒坚决道:“夫妻团聚,天下公理,主公没有阻拦的理由。但我们也可以削减其兵力,减少其军需,再把那些工匠都扣押在雒阳,如此,就除去大半的威胁了。”
“当真?”董卓总觉得不放心,郭翼跟他可是老相识,彼此有几把刷子都清楚得很。
李儒点点头,“当真!郭翼火烧河内,早已不得人心。只要我们控制粮草,让他无以为继,他背腹受敌,内忧外患,掀不起风浪。待到山东叛贼平定,主公遣一员大将即可将其剿灭。”
“好。那就照你说的做吧。”
蔡琰也收到了郭翼的信件,让她尽量满足董卓提出的要求,削减兵员,克扣工匠等等。当务之急,是夫妻团聚,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蔡琰把信件往桌子上一拍,朗声道:“夫君说的很清楚了,照董卓说的做!”
争的面红耳赤的龙三与庞德这才消停了下来,彼此颇为不服的瞪了一眼,不再说话。
工匠都被纳入将作寺,兵员也削减了五千多人,并入董卓军。其他的一些小吏,也全部召入朝廷,给他们升了几级官。
当郭翼在温县见到蔡琰时,只看到了三千兵马而已。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只能这么办()
得到郭翼与蔡琰汇合的消息,袁术非常懊恼。无他,在孙坚抵达南阳与他汇合时,曾提出了两个计策。一个是在南阳截杀蔡琰的部队,一个是尾随蔡琰军奇袭阳城与轘辕关。但袁术生怕会盟去得迟了,风头都被袁绍抢了,只等了一天,蔡琰军当时还在江夏郡内,他便不顾孙坚的反对,出发前往酸枣。
从提出会盟,到袁术北上,前后也不过十五日的功夫,诸侯们已经算是用兵神速了。
袁术到了之后,会盟仪式也就正式举行。在酸枣早已筑造了一座高台,袁绍作为盟主,带头登台,慷慨激昂的念了陈琳写的《伐董贼檄》,然后杀牛马,以血涂面,对天宣誓,表示盟约结成!
搞完会盟仪式,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河内郡丢了!
王匡带着部队来响应会盟,结果被人偷了老家,众人于情于理,都应该帮他把地盘抢回来。何况会盟就是为了讨董,郭翼就是董卓部下,更没有推辞的理由。
曹操便率先提议。从陈留、魏郡两路出兵,夺取河内,立下第一功!曹操列出三条必胜的理由:第一,郭翼火烧河内,民心尽失。第二,蔡琰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必会拖累郭翼军。第三,董卓克扣军饷,扣押兵员,与郭翼间隙不小,不会派大军支援。有此三条,河内必能拿下!
“诸位意下如何?”袁绍直接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众诸侯,曹操是他的部曲,他直接决定,有私心的嫌疑。
事关自己安身立命的地盘,王匡率先站出来,言辞恳切道:“诸位大人,鄙人在河内有威望,得民心,只要渡过黄河,不出三日,必可夺回河内,兵临雒阳。届时与诸位大人一齐进攻,必能诛杀董贼,匡扶汉室。”
“好!”
“理当如此!”
诸侯们纷纷表态,支持出兵河内,助王匡夺回地盘。
“好!”袁绍见大家意见一致,便吩咐道:“孟德,你将兵三千,随王大人去河内。你与郭子鸿乃是旧识,应付起来也方便。本盟主在此为你们擂鼓助威!”
“诺。”
随后袁绍又命令道:“诸位,事不宜迟。今日我等便进军河南尹,直取雒阳!”
“是!”
诸侯们各自回营,纷纷率兵西进。
袁术对于由袁绍当盟主这件事情,心里十分不爽,一路骂骂咧咧回营。
孙坚劝谏道:“将军,不如我军抢先一步,先立下首功,也好扬威!”
“嗯。你带五千兵马,打头阵,这首功算你的。”
“诺!”
孙坚带上人马,没有选择随大流往西走,而是从袁术驻兵的封丘出发,往南走。不过五日功夫,便拿下了中牟、开封两县之地,打出了气势,打出了风采,立下了盟军的头等大功。袁术顿感脸上有光,在诸侯面前也长了不少气焰。
在袁术、孙坚取得大胜之时,曹操、王匡这两人却被堵在延津县的榆林镇动弹不得,郭翼军的工事就在对岸,他们却找不到渡河的机会。黄河虽然处在枯水期,但依旧是河水滔滔,此地又恰逢黄河流入华中平原,正是一往无前的流域,想要顶着对岸的火力渡河,实在太难。
曹操看着对岸的营寨,哈哈大笑,冲身边的下属说:“郭子鸿移民四十里,在黄河岸边筑城,只待明年开春,河水上涨,稍有不慎,便是千里洪水,这些百姓都是死路一条。看来郭子鸿也不过是浪得虚名!”
一旁的夏侯惇、曹仁等人纷纷称是,黄河水的泛滥他们倒也见过,这座新城,十有八九要成为一座坟墓。
王匡却不关心这些,他着急的是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夺回河内。只要地盘拿回来了,到时候把百姓迁回内地即可。
“孟德可有良策破敌?”
曹操摇摇头,叹息道:“除非采取奇袭,连夜渡河,否则难于上青天。”
王匡现在最不想听丧气话,这可是他的地盘!正欲发作,却听到一人开口。
“我有一计。”
曹操回过头,发现是自己的人,便问:“元让,你有什么主意?”
夏侯惇指着对岸说:“郭子鸿显然早就预料到了我们要从延津渡河。我们不如率军绕道!听说郭翼为了安抚遭受火灾的百姓,已经到了朝歌城。我们便借道魏郡,从黄河北岸,直达朝歌城外,郭翼后方不稳,只要我们在牧野获胜,便能一举将其击溃。”
“妙计!”王匡听了顿时眉飞色舞,急忙道:“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出发。”
这次的战役是由王匡做主将,曹操是协助的,既然主将作出了决定,他也就只能服从安排。毕竟这是人家自己的地盘,一个外人不好多嘴多舌,以免被人觉得用心不良。
夏侯惇见曹操神色有些不自然,便低声问:“主公,此计不妥?”
曹操摇头叹息,反问道:“元让你与郭子鸿素不相识,但也应该听说过他的事迹。你可知他南征北战攻无不克,靠的是什么?”
这个事情夏侯惇还真不知道,他以前就是读书、射猎、当小吏,就没进过朝廷。对于郭翼这种起步便是九卿的高官,他也只是听过流传的事迹而已。
“龙骑营!”曹操可是在雒阳亲眼见过龙骑营的,面对董卓的西凉骑兵和吕布这种猛将,他们游刃有余,处于绝对优势。若不是当日他们是轻装奇袭,而是大部队推进的话,现在相国府的主人应该姓郭,不姓董。
“龙骑营有骑兵一千五百人。自郭翼平定凉州起就已经编制成军,在扬州之时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