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在明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闯荡在明初-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妈妈,我师傅说,您可以回了,金哥儿就安心放在观里吧……”清风望着眼前身形消瘦的妇人,眼中露出一丝不忍。

    他压根没把王妈妈想留在道观照料金哥儿的想法告诉师傅,因为他知道师傅根本不会同意。

    “您放心,沈家说了会派人来照料金哥儿的,毕竟金哥儿也是沈家子孙不是……”清风年龄不大,却很会揣摩人心思,看着王妈妈把金哥儿寸步不离带在身边的样子,就知道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身边的小人儿。

    “呸……他沈家要是真有这个心,玉娘就不会在归乡途中遭难下落不明,金哥儿也不会有家不能回了……呜……”王妈妈像是被打开了一道闸门,嚎啕大哭起来。

    “说不定这次遭难就是那些挨千刀的见不得玉娘回来,暗地下的黑手,可怜我们金哥儿如今失了母亲,更没依靠了……”王妈妈不管不顾的一边哭着,一边恨恨的咒骂。

    “哎呀王妈妈,这话您可别乱说话,毕竟隔墙有耳……”清风没料到一直沉默的王妈妈竟然会说出这番话,不由得慌了手脚,左右看顾了一下,才压低声音说:“如今是在白云观,我师傅既然收留了金哥儿,就不会让他出事的,您就放心吧!”

    王妈妈这才抽抽搭搭的止住了哭泣,把怀里的小人儿抱紧了些,对清风说:“也是之前曾经听玉娘提到过观主大名,这才厚着脸皮找上来,不然金哥儿如果有个好歹我哪有颜面去见她啊……”

    原来这王妈妈本是太原府人氏,十几年前皇帝定都应天府,他的丈夫见家贫无望,于是变卖了薄田携家带口准备投奔在军中立得战功后卸甲归田定居在应天府的叔父,谁知走到半路遭遇劫匪。

    王妈妈的丈夫舍不得随身携带的财物,与劫匪争执时被杀,可怜她带着一岁大的儿子守着丈夫的尸体哭晕在路边,若不是怀中正呀呀学语的儿子,恨不得跟着丈夫去了才好。

    就在最孤苦无助的时候,一个过路商队中的小姐见她们母子可怜,不但帮她母子把人埋了,还带着她们到应天府寻亲。

    她丈夫的叔父本计划着侄儿卖了家中田产拿着钱财和自己一起合伙做门买卖,却不曾想会遇到这种事情,非但没了做买卖的本钱,还留下孤儿寡母的拖累自己,当下就不乐意了。

    于是没过多久,王妈妈的婶娘就嚷嚷开,说年轻寡妇为了赖在自家不知廉耻的勾引亡夫的亲叔叔,将她们母子轻松扫地出门。

    走投无路的王妈妈当下万念俱灰,抱着儿子就准备投河。

    也是命不该绝,她们母子又一次被人救了下来,而且这救人竟还是之前的那位小姐。

    过了这么多年王妈妈仍然记得当年还是明丽少女的玉娘一脸认真的对自己说:“天道有情,因果循环,我两次搭救与你就是你命不该绝,以后你就跟着我吧,我叫玉娘……”

    想到这里,王妈妈抹了一把眼泪,低头看着自己怀中的孩童,那眉眼可不是和玉娘一模一样吗?只是为什么她们母子命都这么苦……

    “王妈妈您放心,就算不能亲自照顾金哥儿,可你还是可以经常来看他啊!”清风见机劝慰。

    王妈妈没有回答清风,心中更觉悲苦,当年沈家大祸时他们就说玉娘是灾星差点把她逼死,害得她不得不远走避祸,难道如今难道悲剧又要重演?

    当年沈家还有三房的五公子替玉娘说句公道话,可如今又有谁能可怜下这已经失去母亲的痴儿呢!

    “我得想办法,把这消息传递给五少爷……”王妈妈知道现在自己不是悲伤的时候,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抬起头眼巴巴的望着清风。

    “小师傅,金哥儿就暂时拜托你了,这孩子虽然有些……和常人不太一样,可不哭不闹,乖巧得很……”王妈妈说着声音又开始哽咽起来,最终还是一咬牙把怀中的那个小人儿递给清风。

    清风点点头,从王妈妈怀中接过金哥儿,第一次仔细的观察起这个孩子来。

    四五岁的年纪,圆圆的脑袋上戴着一顶瓜皮小帽,唇红齿白,粉嫩的皮肤仿佛轻轻一捏就能挤出水来,唯一可惜的是那双大大的眼睛里却是黑仁多白仁少,两眼茫然的望着前方一声不吭。

    “王妈妈放心,金哥儿在白云观不会有危险……”清风不解,这么一个粉雕玉琢的孩童,怎么可能会是人们口中的祸害?

    王妈妈知道自己再怎么不舍,也更改不了要暂时将金哥儿寄养在白云观的事实,好在听玉娘说过白云观观主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所以也只能暂时放下不舍,一心的将五少爷找回来,这样才能真正的护住金哥儿。

    想到这儿王妈妈蹲下身抚摸着金哥儿的小脸,明明知道他听不明白,却还是认真的说:“金哥儿等着,王妈妈去寻你父亲回来,到时候这帮人就没办法再说三道四,说不定还能寻回你母亲……”

    说完双手掩面夺门而出,匆匆离开了白云观。

    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清风怀中的金哥儿小孩仿佛一无所知般没有任何的回应,只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他一直茫然失神的眼中隐隐出现了一丝波动……

    (本章完)

第3章 小草() 
周庄沈氏,闻名天下的富商,发迹于前朝末年,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沈氏举家从湖州南浔迁到了周庄东面的东宅村。

    沈家老太爷沈祐是一个勤勉踏实的人,年轻时来到周庄垦荒开地,辛辛苦苦的劳作并在此娶妻生子,安定了下来。

    除了大儿子八岁时生天花不幸夭折外,其余三个儿子倒是个个聪明活泼乖巧懂事,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倒也舒心。

    等到孩子们逐渐长大成人时,沈家已经置下不少田地产业,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小地主。

    按理说小富即安,可沈老太爷的三子沈富偏偏是个不甘平庸的人,新婚不久就外出游历,好几年杳无音信,就在家人都以为他已经命丧异乡的时候,他却回来了。

    至今人们都不知道沈富在外那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大家只知道他回来的时候不但带着一支装满了财宝的巨大船队,还带回一个神秘貌美的女子。

    接下来的故事就很俗套了,沈富依靠着这批财宝四海通商,很快就赚到了更多的财富,据说曾经苏州府有一半的田地都在他名下……

    老太爷的二儿子沈禄随了老太爷忠厚踏实的性子,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田地家业,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老四沈贵却是个有福的,年纪最小有父兄关爱,并未吃过什么苦,仗着几分精明,帮着沈富处理生意上的事情,日子也算过得顺风顺水。

    最让人看不透的是老三沈富,乱世中能守得一份家业本不容易,可他偏偏长袖善舞四处通商,仿佛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一样,趋利避害很快的积攒了大量的财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是突然莫名暴富,所以沈家接二连三开始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

    先是分家,都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可沈老太爷还在世沈家却分家了。

    就在大家都以为沈家是因为钱财导致兄弟阋墙时,沈家却不声不响的就把家给分了,完全没有因为钱财吵闹,完全辜负了一众看客八卦的心。

    就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沈家翻修了老宅,还在周庄西边修建了新府邸。

    沈老太爷和沈二爷仍然居住在东边的沈府,老三沈富和老四沈贵则搬到了西边的沈府。

    从此之后东沈完全退出生意守着家业祖田过日子,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

    而住在西边沈府的沈富和沈贵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日子过得一日比一日富贵,所以以后人们再提起沈家,统统都不约而同的指住在西边的沈家。

    好日子没过多久,沈家却遭遇了一场祸事,这场祸事不但是沈家由盛转衰的节点,也给周庄百姓留下了久久难忘的谈资。

    话得从沈家发家之时说起,那时朱皇帝刚刚起事没多久,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沈家虽为商贾,但自古政经不分,所以张士诚占领江南时沈家资助了很多钱粮。

    这本也只能算是有求有取的交易:占据一方的豪雄为沈家提供经商的便利,沈家则向其送出供养军队的钱财。

    如果日子就这样过下去,沈家可能会高枕无忧的坐享财富,可惜张士诚胸无大志只想偏安一隅,被野心勃勃的朱皇帝打败。

    就在大家都以为沈家会因此受到牵连被抄没时,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沈家不但毫发无伤,沈富还受皇帝青睐,移居京师。

    有小道消息说沈家之所以避过一劫,皆因在战乱中资助张士诚的同时,也偷偷了运过无数钱粮支持朱皇帝,做过未雨绸缪的投资。

    果然不久之后沈富的二儿子沈茂因为率领苏州五百富户向朝廷供送粮食有功,被破例提拔为户部广积库提举,而沈茂的儿子沈玠则被任命为户部员外郎。

    虽有人不屑沈家这种四处投机的行为,但事实是沈家在新朝站稳了脚跟继续风光,直到十多年那场殃及整个周庄的祸事……

    事情发生得很蹊跷,那时沈三老爷沈富已经离开周庄长居京师,老宅则由沈贵一家照看。

    突然一日,一群武装到牙齿的兵卒毫无征兆的围住整个周庄,肃杀之气瞬间笼罩全镇。

    就在大家惊恐不安不知何故时,有当官模样的人出来说沈家在京城得罪了朱皇帝,所以奉命围住周庄,要细细调查沈家的罪证。

    整个周庄瞬间愁云惨淡,沈家这么大的生意,不说与沈家有生意往来的,单说受其所惠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乡邻也数不胜数。

    若是沈家以谋逆之罪被株连九族,恐怕整个周庄将会十不存一……

    于是就有机灵的人准备逃跑,却发现四周早已如铁桶一般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人性的善恶在绝望的境地中尤其被放大,周庄的居民们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偷偷哭泣,还有的人选择了怨恨。

    他们走到沈府门前,先是用各种各样的语言祈求沈府的人出面不要连累乡邻,求而不得就开始用恶毒的语言咒骂,最后甚至有人做起了小动作,希望能够在围捕沈府时立下大功得到赦免。

    可奇怪的是这些官兵只围不杀,如此僵持半月有余。

    就在众人一步步陷入绝望的时候,沈家大门打开了,一个双十年华的女子拉着一个女童缓缓走了出来。

    青黛蛾眉,肤如凝脂,纤纤细腰不足一握,长及腰际的万千青丝只用一根碧玉簪随意挽着,最让人难忘的是那双清澈的眼睛,如一汪清泉竟让人望不到底。

    “我跟你们走,别为难这里的百姓!”女子淡淡的吩咐守在门外的官兵,眼中空无一物。

    于是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突如其来的官兵带着这个神秘的女子迅速消失,多日的围困瞬间瓦解,周庄的百姓一夜间回到原本的生活。

    就在人们都还没有回过神来甚至怀疑这一切是否真的发生过时,确切的消息从应天府传来,原来一切皆因沈家三老爷沈富在皇宫宴席上得罪了皇上。

    据说朱皇帝准备扩建应天城,但由于之前战事频繁开支浩大,根本没有那么多银钱。

    这时沈三老爷主动出钱修筑了聚宝门到水西门这一段城墙,并且比皇帝规定的时间提前三天完工。

    朱皇帝龙心大悦,举行宫宴犒赏有功之人,谁知酒过三巡后沈三老爷的一席话却得罪了他。

    好事者打听清楚沈富对朱皇帝说什么之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原来朱皇帝在宫宴上突然说要犒赏军队,沈三老爷竟然提出愿意为皇上分忧,出资替皇上犒赏三军。

    朱皇帝当时就变了脸色,冷冷的问沈三老爷:“朕的军队上百万,你如何犒赏?”

    “小民愿一人一金,替陛下犒赏三军……”

    朱皇帝大怒:“你一个小小的平民要替我犒劳天下的军队,难道不是收买人心?听说民间有人说你是布衣天子吗,如此说来朕应该诛杀你,以绝后患……”

    这时幸亏马皇后在一旁劝解:“沈氏修筑城墙有功,他不敬天地在真龙天子面前狂妄自大,这样的不详之人自有天收,陛下何必脏了自己的手呢?”

    于是朱皇帝下令,罚没沈家价值百万金的家产,并将沈三老爷流放辽阳,于是才有了之前官兵围困周庄的一幕。

    至于忽然出现在沈家的那位女子,连沈四老爷沈贵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来历……

    就在众人都以为沈家就此败落时,皇帝却出乎意料的放过了沈家。

    他既没有下令株连沈氏族人,收足了百万金后也没有罚没沈家的其他财产。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沈家遭此大难彻底低调起来,可在老百姓眼中却没有半分落魄。

    人们甚至这才醒悟之前完全低估了沈家的实力:沈家哪里仅仅只是江南首富,恐怕暗地里早已经富可敌国了!

    只是得罪皇帝失了圣眷,又坐拥巨大的财富,岂不是砧板上的肥肉任人宰割?

    很多怀揣想法的人起初只是观望,生怕皇帝还挂念着沈家财富,不敢虎口夺食。

    可不久之后就从宫中传出了一件事,说有一日皇帝和亲信闲聊,亲信问为何不完全抄没沈家家财充入国库,皇帝说:“如今天下尽在我手,不说他沈家的财富,就算天下财富都在我掌控之中,我岂会因为这一点小事就折损我身为天子的气度……”

    不管这传言是真是假,总之一些人打消了之前的顾虑,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一些关于沈家的流言也渐渐传开,比如沈家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知道这个秘密就能找到一笔让人难以想象的财富;还比如沈家出现的那个神秘女子被朱皇帝看上,只是那女子是沈三老爷的禁脔,舍不得献给皇帝,所以沈家才遭此大难;甚至还有人说沈三老爷发家是因为手里有一个聚宝盆,朱皇帝就是看上这个宝物才对沈家下手……

    不管怎样,虽然沈家在周庄仍然是说一不二的豪族,可他们手里的生意已经开始渐渐被人蚕食,人们对沈家也不似之前那样尊重,而是怀着一种复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