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二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岐二公子-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剑锿虼

    不过父王是一定会吃大哥的肉,因为孤已经算到了。

    大哥的肉做成的肉饼,孤自然不会随意找个人给父王送去。孤安排媚儿变化成使者,将肉饼用龙凤膳盒装着,最大限度的保持它的体温,亲自摆到父王面前,谎称此肉饼乃是纣王昨日猎来的獐鹿肉所制。

    父王跪在案前,揭开膳盒,感动道:“圣上受鞍马之劳,反赐犯臣鹿饼之享,愿陛下万岁!”谢恩毕,父王连吞三饼,而后将食盒盖住,不露缝隙。

    “钦差大人,犯臣不能躬谢天恩,敢烦大人与昌转达,昌就此谢恩便了。”说完父王朝着朝歌所在方向跪拜下来,接连磕了八个响头。

    父王,儿知道您一定算到吃下去的是大哥的肉。儿真想问您当时是什么感觉,在媚儿离开之后您又是否啼哭了呢?

    本来这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好计策,既能名正言顺的灭了大哥,又能将父王从羑里救出。好好的事情就差点坏在费仲、尤浑这两个奸臣手中。

    媚儿送完肉饼前去显庆殿回禀的时候,纣王正在与费尤二人弈棋,纣王一听父王连吃大哥三块肉,当即觉得父王是欺世盗名之辈,所谓的能掐会算不过是以讹传讹,便想放父王回家,你道费尤二人是怎生说的?

    费仲道:“姬昌演算无差,定知子肉。恐不食而遭屠戮,只得勉强忍食,以为脱身之计,不得已而为之也。陛下不可不察,误中奸计耳。”

    尤浑则道:“姬昌外有忠诚,内怀奸诈,人皆被其瞒过,不如禁于羑里。似虎投陷穽,鸟困雕笼,虽不杀戮,也磨其锐气。况今东南二路已叛,尚未慑服,今纵姬昌归去,实是再添一患矣,乞陛下念之。”

    纣王一听,不消思考便道:“卿言是也,还将姬昌囚之。”

    帝王心性大抵如此:宁杀错不放过;为保江山基业,宁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

    不过无甚大碍,孤早有预见,此等小人不过是为了报复父王“诅咒”他二人罢了,只需稍加贿赂必会在纣王面前美言,谏言赦父王归国。

    “塔拉拉,塔拉拉……”一卦完毕,孤算得五日后将有陪同大哥去往朝歌的家将归来,到时可十分热闹。

    起先应该是孤听说噩耗,拍案而起,大骂纣王昏庸,手段残忍。而后是南宫适破口大骂,扬言要兵发朝歌,讨伐无道,一时间群情激奋。在这个时候上大夫散宜生出场,力挽狂澜,安定乱局,定下以重宝贿赂费仲、尤浑二人之计。

    五日后,孤踏着轻快的步子升殿早朝,不久后随大哥一同前往朝歌的众家将狼狈跑回,见到孤当即大哭道:“公子往朝歌进贡,不曾往羑里见老爷,先见纣王。不知何事,纣王下令将公子醢为肉酱。”家将位卑自是不晓大哥肉被做成肉饼,被父王食之。

    按照事先想好的戏码,孤该是拍案而起,接着破口大骂。可当孤一听到大哥去世的消息直感觉天旋地转,肝胆剧痛,心头咯血,眼泪止不住的往外淌,就是骂不出声来。

    “大哥,弟错了,弟是在乎你的。”

    “猴儿,你不该死,不该死的。”

    听得大哥被醢尸而死,群臣激愤不已,大将军南宫适最为激进,大叫道:“公子乃西岐幼主,今进贡予纣王,反遭醢尸之惨。痛心切骨,君臣之义已绝,纲常之分俱乖。今东南两路苦战多年,吾等奉国法以守臣节,却是如此下场。当统两班文武,倾一国之兵,先取五关,杀上朝歌,剿戮昏君,再立明主。正所谓定祸乱而反太平,亦不失为臣之节!”

    两边武将及四贤、八俊、三十六教习子姓姬叔度等,齐声赞同:“南将军之言有理!”众文武切齿咬牙,竖眉睁目,七间殿上,一片喧嚷之声。

    孤当时悲痛欲绝,且自己脱离计划,一时间心慌意乱。

    “二公子莫慌,”散宜生奏曰:“且先命刀斧手先将南宫适拿出端门斩了,然后再议。”散宜生此言一出犹如醍醐灌顶,朝堂顿无鸦雀之声,孤也为之一振。

    “不能乱,现在西岐就靠我了,我不能乱,一切还都在掌控中。稳住,姬发你给我稳住。”孤当时在心里这么跟自己说。

    “大夫为何斩南将军?此理何说?”

    散宜生回道:“此等乱臣贼子,陷主君于不义,理当先斩,再议国事。”散宜生而后对文武道:“诸公只知披坚执锐,有勇无谋。不知老大王克守臣节,硁硁不贰,虽在羑里,定无怨言。公等造次胡为,兵未到五关,先陷主公于不义而死,此诚何心。故先斩南宫适,而后再议国是也。”

    孤与众卿听罢,默默不语,南宫适亦无语低头。

    散宜生再曰:“当日公子不听宜生之言,今日果有杀身之祸。昔日大王往朝歌之日,演先天之数,七年之殃,灾满难足,自有荣归之日,不必着人来接。言犹在耳,殿下不听,致有此祸。况又失于打点,今纣王宠信费、尤二贼,临行不带礼物贿赂二人,故殿下有丧身之祸。”

    “为今之计,不若先差官一员,用重贿私通费、尤,使内外相应;臣且修书,恳切哀求。若奸臣受贿,必在纣王面前以好言解释。老大王自然还国,那时修德行仁,俟纣恶贯满盈,再会天下诸侯共伐无道,兴吊民伐罪之师,天下自然响应。废去昏庸,再立有道,人心悦服。不然,徒取败亡,遗臭后世,为天下笑耳。”

    孤点头,道:“大夫之教甚善,使发顿开茅塞,真金玉之论也。不知用何等礼物?所用何官?”

    “不过明珠、白璧、彩缎表里、黄金、玉带等身外物。但记其礼二份;一份差太颠送费仲;一份差闳夭送尤浑。使二将星夜进五关,扮作商贾,暗进朝歌。费、尤二人若受此礼,大王不日归国,自然无事。”

    “善。”

    失去亲人,真的很心痛,撕心裂肺的那种。

鬼故事()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相信,坚信。

    五年级的时候,有一篇课文讲的是钟馗捉鬼,当时老师问我们“同学们,你们相信世界上有鬼吗?”

    “不信。”

    只有一个声音说“有,我见过。”说这话的人是我,我是举起手,蹦跳起来说的。

    “哈哈哈……”我的举动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说我是傻子。

    “有,有鬼,我见过的。”我很委屈,我真的见过鬼,就在我们村的烂窑厂。

    为了让我们停止喧闹,老师说:“既然你见过,那就给我们讲讲。”

    那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情了。村里孩子闲来无事免不了去地里摘点东西来吃,嗯,别人家地里的,我们叫做“偷”。

    玉米烤着吃的滋味就很不错。眼看着玉米长高,邻家哥哥们带着我沿着田间小路去摘玉米。

    外面看着挺饱满的玉米,扒开来一看都是白白的,嫩嫩的,完全不适合烤着吃。

    小孩子嘛,没的吃自然就想着去玩,而我们玩闹的地方很特别,一座孤坟——被盗的孤坟。

    回去的时候我们路过烂窑厂,那里也有一片玉米地,里头的玉米颗粒饱满,黄橙橙的像金子。

    “拔!”以衣作兜,满载玉米。可能是过于开心吧,其中两个竟然想拉屎。

    两人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不久就提着裤子冲出来,大喊着:“有鬼啊!”

    我抬头看去,一颗大树上,一男一女一小孩,穿着彩衣,脖子被白绫吊着。身子不是自然下垂,而是横着在空中,三人成一水平线。

    “啊!”吊死鬼,那是吊死鬼。

    我把这件事说给奶奶听,奶奶告诉我说,十里八乡凡是夭折的孩子都葬在烂窑厂,野狗常来刨食。

    “哈哈哈哈……”说完我见鬼的故事,同学们加倍的嘲笑我,老师也说我是出现了幻觉。

    好吧,既然你们都不相信那我就不说了,只藏我自己心里。

    我打定主意。

    而我今天之所以写出来,是因为我又撞上鬼了。

第二十三忆 文王归国来,初见申公豹() 
俗语言曰:“有钱能使鬼推磨,亦使石磨倒推鬼”。

    有费仲、尤浑这两大奸臣在纣王面前游说,纣王不仅放了父王,还加封父王为“文王”特专征伐,赐卿白旄黄钺,坐镇西岐。每月加禄米一千石,派文官二名,武将二名,送父王荣归,赐龙德殿筵宴,游街夸官三日。

    这本是极大的荣耀,父王也感觉十分荣幸,奉旨游街,一时风光无两。

    游街刚满二日,恰巧遇上自军营回家的“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武成王对父王说:“当今宠信奸邪,不听忠言,陷坏大臣,荒于酒色,不整朝纲,不容谏本。炮烙以退忠良之心,虿盆以阻谏臣之口,万姓慌慌,刀兵四起。”

    “东南两处,已反四百诸侯,以贤王之德,尚有羑里困苦之羁。今既已****,是龙归大海,虎入深山,金鳌脱钓,如何不知省悟!况朝中无三日正条,贤王夸什么官,游什么街?何不早早飞出雕笼,返回故士,父子重逢,夫妻复会,岂不为美?又何必在此网罗中,做此吉凶未定之事?”

    为了确保父王能顺利出五关,武成王还给了父王五道出关铜符。

    父王无故逃离,纣王瞬即大怒,当即命雷开与殷破败带领精兵追杀父王。

    父王则一人骑着孤送的小白马,那时已经是七岁的老白马,往西岐方向狂飙,过孟津、渡黄河、到渑池。

    那一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父王回家了。

    祖母太姜兴冲冲地跟我们说:“你们父王回来了,快,快组织百官去迎接!”

    “诺!”其实父王回来,孤一早便算到了,只是没说罢了。

    父王能平安归来还要多谢小弟“雷震子”。本来父王已经被殷破败和雷开追上了,是小弟手持金棍,劈倒了一座山峰吓退了殷雷二人,救下了父王,又是雷震子带着父王飞过五关到了西岐地界的金鸡岭,而后回山复命。

    “嗯昂,嗯昂……”父王骑着小毛驴出现在我们的视线,父王本来的白马坐骑已被丢在渑池,小弟那时没能力背着父王又带着白马飞过五关。

    这头毛驴不属于父王,它的主人是那牵毛驴的人,名叫“申杰”。瓜子脸蛋,横生白须,不邪不正,头扎青巾,衣袖宽大,脚蹬麻鞋,背负宝剑。

    申杰表面上是金鸡岭上一位开客栈的生意人,不过孤知道,他是个高人,具体高到何处呢?只需说他另一个名字,诸位就能明白——申公豹。

    姓申名杰,字公豹,姜子牙人生大敌也。是的,只是姜子牙的敌人,不是孤的敌人,认真说起来,他算是孤的盟友。只不过我俩未曾有过盟约,也不曾有过交谈,只是有着共同的敌人罢了。

    孤时常在想,要是当年让申杰在我朝为官,他是不是就不会投靠天庭,会不会就没有后来那一系列的事,父王也就不会死于非命,天下也会太平的更快了呢。

    遥见父王,孤率领百官、弟弟急忙迎上去,拜服驴前道:“父王羁縻异国,时月累更,为人子不能分忧代患,诚天地间之罪人,望父王宽恕。”

    “恭迎主公(父王)归国。”众人齐拜,迎接父王归国。

    见此情此景,父王不由得潸然泪下,哭道:“想昔日朝商之时,遭此大难,不意今日回归,已是七载,青山依旧,人面已非。孤想今日心中不胜凄然,孤无家而有家,无国而有国,无臣而有臣,无子而有子。陷身七载,羁囚里,已自甘老死。今幸得见天日,与尔等复能完聚,睹此反觉凄然。”

    时有散宜生奏曰:“昔成汤亦因于夏台,一旦还国,而有事于天下。今主公归国,更修德政,育养生民,俟时而动,安知今日之里,非昔时之夏台乎?”散宜生虽是书生,可孤以为他是个有谋的勇士,对时机的把握极准无比,不负父王对他万般信任。

    在父王羁縻羑里时,散宜生绝不允许他人说大逆不道的话,等父王一平安回来,就第一个说父王是王者之相,当取天子之位而代之。

    父王听罢面有愠怒:“大夫之言,岂是为孤?实非臣下侍上之理!昌有罪当诛,蒙圣恩而不杀,而七载之囚,乃天子浩荡洪恩。”

    “今赦孤归国,复荷优偿,进爵加封,赐黄钺白旄,得专征伐,此何等殊恩,当克尽臣节,此生绝不敢萌生二心,何得以夏台相比?大夫忽发此言,岂昌之所望哉!此后需慎,勿复言也。”

    “臣惭愧。”

    为给大夫解围,孤近前将父王扶下毛驴,送上撵车换上王服,带着百官与申杰回返西岐。正如大哥所言,父王是西岐之魂,得知父王回来,一路上都是迎接的百姓,真可谓万人空巷,孤听到他们说:“西岐今日有主了。”

    是的,西岐之主永远都是姬昌,孤的父王,而孤只是大周天子罢了。

    “奴,兽笼准备好了吗?”行进间孤王问奴。在迎接父之前孤就让奴为孤准备一个兽笼,不需要太大,只够能装下三只兔子就行。

    “奴一早就准备好了。”奴说着将兽笼从家将手里接过,提在手上,让孤亲眼看到。

    “不错,这大小刚刚好,先打开吧,马上就有兔子来了。”孤话刚说完,就听父王在撵车里哀嚎,大叫着:“痛煞孤也。”

    “停下!”孤立刻命车队停下,一个纵跃就上了撵车,抱着父王,焦急问道:“父王,您怎么了?”

    此时父王面如黄纸,身子瘫软,已口不能言,两只眼直勾勾地盯着孤。“主公!”一时间场面乱成一团,百官不知所措,众兄弟六神无主。

    “来人,取茶汤来!”

    “是,是。”奴手忙脚乱地将事先准备好的茶汤送上来,孤立刻给父王灌了下去。

    “茶汤”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说辞,实际上那是一碗汤药,不过也不是什么天材地宝,灵丹妙药,不过是些催吐的药材熬煮成的药汤罢了。孤一早便算到父王有此一病,病因为何,所以孤除了让奴准备兽笼外,还让她准备了“催吐药”。

    “哇!哇!哇!”父王连吐三口,每次都吐出一快肉羹来,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