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二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岐二公子-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简介:此乃孤之回忆录孤不管尔等在何处看到且记住本书作者西歧二公子孤算尽天下事肆意纵横可漫天仙圣为之奈何为之奈何孤是寡人怎还会是蜉蝣孤不甘心不甘心不甘心
 94603

第一忆 五岁记事学算卦() 
孤夜里暗起一卦。孤,将不久于人世。一世为人,孤必要留下些什么,以便后人评判功过。

    漫天诸神,孤不怕你们,孤就要死了,用不着再怕你们了!

    孤乃黄帝苗裔,祖父季历,祖母太姜,父王文王姬昌,母后太姬。父王生前侍奉商纣,忝为西方伯侯之长,统领西路二百诸侯,人称西伯侯,乃一方贵胄。

    西伯侯这一尊贵的称号,等父王百年之后便会由他嫡长子继承,而那个人不是孤,孤只是二公子,西岐二公子。父王百年之后,继承西伯侯之位的是孤的亲哥哥,姬昌嫡长子“姬伯邑考”。看这名字就能知道,父王是铁定要将西岐传给大哥的。

    “姬伯”姬姓伯侯邑考。

    不能继承伯侯之位这事孤早知道。在孤五岁的时候,孤就知道,在大哥面前孤只能是个陪衬,也必须得是个陪衬,因为那是父王希望见到的。

    孤记得那是一个冬天,为了写出一篇好字手给冻的通红,不过孤内心是欢喜的,这是孤习字以来写出最好的字,孤欢欢喜喜地将字给父王看,不想父王仅看了一眼,就皱着眉头训斥道:“发儿,些许成绩就得意忘形,回去,将这一篇字抄写五十遍再来见我。”

    “父王,我只是见大哥写了一篇好字得了您的夸奖,今天我扛着冻写了一篇更好的字,为的也是那一句‘后继有望’啊,可您为什么,为什么非但不夸我还罚我?”孤当时心里是这般想的,如今想来却是幼稚的可笑,不过一句夸奖而已,一个贪玩小孩就愿付出了这般大的代价,这难道不可笑吗?

    “二弟,听说父王罚你抄写。”

    孤当时心头一阵厌恶:“也不知是哪个该死的奴才,竟然将这事告诉了这厮,让他逮着机会来嘲笑我。”

    “如此好字,父王怎会训斥你?”大哥看了我写的字,自认不如。

    孤一听这话,当即火起,带着哭腔嘶吼道:“比你写的好多了,可为什么父王夸你却训我,为什么,为什么,我讨厌父王,讨厌你,你给我走,给我走。”孤推搡着就将伯邑考推到屋外。

    “二弟别哭,是大哥的错,是大哥的错。”伯邑考在雪天里向孤认错。呵呵,可笑,他有什么错,错的是父王不是他,他只是循规蹈矩的做一个长子该做的事。可儿时的孤就觉得,是他错了,是因为他伯邑考我才会被父王训斥,我爱父王,我恨伯邑考。

    “姬发,为父是如何教你的,兄友弟恭,你就这样对待你的长兄!”父王见伯邑考被孤轰到了门外挨冻,厉声斥责孤,不以“发儿”称呼,而是叫孤全名“姬发”。

    孤抹着眼泪,将房门打开,哭泣着赔罪:“父王,大哥,发儿错了,发儿不该这么对大哥,发儿错了……”

    “我没错,错的是父王,是伯邑考,我恨伯邑考,我恨伯邑考。”从那时候起孤王开始隐忍,也开始恨我亲爱的大哥。

    若干年之后,当孤成了父亲,做了王孤才知道,错的不是伯邑考,也不是父王,而是孤。父王如此厚此薄彼,不过是不想我跟大哥他日兄弟阋墙。

    家族出一个经世之才是天大的喜事,而同时出现两个却是天大的祸事了,为了姬氏一族,为了西岐百姓,父王只能舍弃孤,也必须舍弃孤。(参考李世民与李建成)

    可是父王啊,当孤明白一切的时候已经太迟了。伯邑考,我可敬可爱的大哥死了,是被孤亲手葬送,做成肉饼送进父王你的口中。

    猴儿,孤错了;大哥,二弟错了。

    父王精通先天演算,占卜之术享誉全国,对此道父王可谓是痴迷非常,每每晨起便会卜上一卦以测凶吉,以验对错。

    “我要是学会了先天演算,必定能讨父王欢心,到时父王就宠我就宠我。”孤那时有了这想法就央求祖母教我先天演算。说起来父王的占卜之术也是由祖母传授,不然父王贵为西伯侯又怎会这世人眼中装神弄鬼的把戏。

    先天演算的鼻祖乃是伏羲人皇,传说洪荒时代风雨无常,民众朝不保夕,人皇就想创出一门预知未来的“功夫”,后来在一个河边见到一只老龟,看到龟甲上的纹路,人皇顿悟了,而后绘出了八卦,创出了先天演算这门“功夫”。

    那只老龟后来成了截教门徒,道号“龟灵圣母”,据说仓颉当年能顺利造出文字也多亏有它帮助,奈何上天不公,如此大功德的神龟最后却被一大群蚊虫吸干了精血,只剩下一副龟甲。那副龟甲事后被孤收起,供奉在祠堂,享受香火,孤也借助着神甲的力量算到许久之后的未来。

    祖母不似父王只疼伯邑考,在众兄弟中祖母最心疼孤,孤到现在还能清楚记得祖母那慈祥的模样。祖母一听孤要学卜卦之术,当即就答应了,嘴里还念叨着:“学了好,学了好。”孤当时没当回事,如今想来,祖母是早就算到我日后多灾多难,需得学这先天演算来趋吉避凶,与天斗,与人斗,与神斗。

    原本只是想学了先天演算讨父王欢心,却不想孤在这方面极有天赋,孤也对它很有兴趣,就连祖母也夸赞孤说:“发儿的资质比之你父王更胜一筹。”

    “我比父王还厉害,哈哈哈。”初得此称赞儿时的孤自然心中欢喜,不过转念一想“不行,要是父王知道了该会生气的,对,我不能比父王优秀,我要紧随着父王。”就是从那时候起,孤学会了藏拙。

    “父王,孩儿今日开始跟祖母学先天演算,祖母还夸我呢。”

    父王用他的大手拍着孤的头,言道:“是该学,是该学。”果然,大人要比孩子承受的更多,不仅要担负起一个大家,还要在孩子没长大成人前,承担孩子的一切。

    细细想来,那段学算卦的日子,是孤一生中最充实,最快乐的日子——有一个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身边还有家人。能见到父王,能听见琴声。

    学着父王的样子,孤每日晨起便占上一卦,测算今天会发生些什么,明天又会发生些什么。一开始错处多多,甚至于是没有一处是对的,但孤始终坚信祖母说的“发儿小小年纪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仅仅比你父王差一些而已。”

    “塔拉拉,塔拉拉……”夏日的那个清晨孤又占了一卦,卦象显示“日晴,鹊鸟飞头过,邑考夜鼓琴。”

    “一定又算错了,伯邑考怎么会跟喜鹊一块,他可不配。”收拾好心情推开新一天的房门,就听见“喳喳喳”的鸟叫声,孤抬头一看,竟是只双眼乌黑、翅若祥云,尾羽绚烂的喜鹊。

    “来人,把那颗大树给本公子伐了!”孤一气之下,指着不远处的百年老杉木命人伐了。

    喜鹊啊喜鹊,哪里不好做窝非到我门前碍眼。

    “轰隆”老树应声而倒,就因为这一声巨响,惊动了父王。

    “发儿,你为何伐了那颗老杉木?”

    “那杉木长在孩儿门前,不仅阻了孩儿前进的去路,每日还挡了和煦的晨光,洁白的月光,是以孩儿就命人将它伐了。”孤自然不会将自己是因为一时恼怒,才会命人伐木这一事实说出来。

    “胡闹,那树的年岁比你祖母还大,岂能因你一己之私就夺了它的性命!”父王拍案而起,厉声呵斥于孤,气得不轻。

    “不,父王你别生气,孩儿是听说杉木做琴甚好,尤其是百年的老杉木,孩儿就想伐了老杉木,给大哥做一把好琴。”孤当时福至心灵地,想到这么个理由。

    大哥跟孤喜欢占卜术不同,他自小便喜爱音律尤痴鼓琴,天资更是非同一般,小小年纪就有大家风范,那琴音一出真叫人如痴如醉。奈何,如今已成绝响,而且还是孤亲手割的弦,断的琴。

    “哦?还算你有心,做琴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我会命人制作,你且下去吧。”

    孤小心翼翼地退出房间,心中怒火狂烧“伯邑考,为什么一牵扯到伯邑考,父王就那么大度,不仅不生气还夸我有心。伯邑考!伯邑考!”

    如今想来,孤当时可真是幼稚的可笑,凭父王的演算之术,怎会算不到这些许小事,必是一早就准备好了斫琴师就等着杉木倒下,不然不过才月上柳梢,大哥焉能盘坐在杉木树根上鼓琴予孤听。

    “大哥,二弟好后悔,当时没认真听你鼓琴。”

第二忆 五凤鸣岐山,天意始归周() 
晨起一卦完毕,“奴”方进来为我洗漱。“奴”是服侍孤的小丫头,她没有名字,她的职业就是她的名字“奴”只属于孤一个人的奴婢。

    “奴,自今日起我吃素。”

    “是,二公子。”奴明白孤的意思,从那之后的一个月里我没沾过半点荤腥。孤不喜欢二公子这个称谓,可孤不能让“奴”称我发公子,反而奴不仅要称孤为二公子,还要大声的说,最好每次都让父王听见。

    “父王,母后,孩儿向您问安。”一进屋,孤就暗自观察父王神情,发现父王同往常一般并不曾有半点兴奋。

    “发儿,来,到母后跟前来。”母后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孤虽然只是二公子,可却是母后亲生的两个孩儿之一,至于其他的几十位兄弟,都是父王侧妃所生,母后自然对孤宠爱有加。

    “父王,敢问最近可有大事发生?”既然从父王脸上看不出端倪,孤只好试探着问问。

    “嘭嘭……”孤心跳的很快。是的,孤当时既紧张又害怕。孤超越父王了吗?若是超越了父王,父王会不会生气,会不会不喜欢我?

    “莫非发儿你算出了什么?”父王定睛看着孤,眼神中有一丝的惊异。

    “孩儿只看到一片迷雾,迷迷蒙蒙的看不真切,故而向父王讨教。”这是孤一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而今果然用上,一切都毫无错处地进行。

    可尽管一切尽在掌握,孤依旧紧张。

    “为父只看到百兽奔走,喧腾不已,至于个中缘由依旧朦朦胧胧看不真切。”说这话的时候,父王明显有些失落。以父王先天演算术造诣,一年之内任何事都不该看不透,算不明,这会儿可能会想是不是由于自己忙于政务而荒废了卜卦。

    “孩儿告退。”孤急忙离开父王住处,孤怕,怕自己抑制不住兴奋,在父王面前手舞足蹈起来。

    “我超越父王了,超越父王了,在先天演算上我果然比父王更有天赋。”父王所说那百兽喧腾缘由孤能算的一清二楚,这意味着孤在先天演算一道的造诣已经胜过父王。

    那一年,孤十岁。

    三日之后,父王登殿早朝宣布一则命令“自即日起,凡我西岐子民持戒十五日,不杀生,只吃素,每日焚香沐浴,十五日后随百兽往岐山朝拜圣兽——凤。”

    话说天地间有四大圣兽:龙、凤、麒麟、玄龟。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异常珍稀,非偌大机缘不可得见。凤更是最难见到的圣兽,传闻他鸿前麟后,燕颔鸡喙,蛇颈鱼尾,鹳颡鸳腮,龙纹龟背。羽备五彩,高四五尺。其翼若干,其声若箫。不啄生虫,不折生草。不群居,不侣行。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翱翔四海,遗世独立。

    最最重要的是“凤天下有道则见”。

    宣布斋戒命令时,父王异常激动,甚至于热泪盈眶。作为一名兢兢业业的君主,还有比自己治理出大昌之世来的更让他激动的吗?

    底下人说你是千古明君,万古帝王,那可能是阿谀奉承,即便是真心话也只能当讨好的话来听。可凤不一样,他不会说谎,也不屑说谎。多少年了,自黄帝先祖之后,凤竟又在西岐出现,还有谁能否认西伯侯是一位明君?

    很奇怪,凤不曾出现,可全城人的表现却好像看到凤似的,兴奋、欢喜、自豪。想来这就是父王为何能让凤再现人间的原因吧。百姓都知道,西伯侯算必准,所以百分百信任父王,而父王也全心全意为民谋划。政通人和,君民一家,治下大昌。

    “嚎嚎嚎……”“汪汪汪……”“哞——哞——哞……”“咩——咩——咩……”十五日之后,西岐城中一切猪狗牛羊狂躁不已,城中响彻兽叫成了兽城。

    “解放围栏、枷锁,释放一应兽类。”随着父王一声令下,城中鸟兽冲出家园集体奔往岐山。

    “主公有令,西岐城民焚香行走,随百兽赶赴岐山,朝拜圣兽。”命令一下,城中无论男女老幼皆持香,浩浩荡荡地前往岐山,祖母太姜也在孤与大哥的搀扶下,随着父王前去朝圣。

    凤再现人间,照祖母的话说“即便还剩下一口气,也要前去朝拜一番,这可是我儿的功德啊。”

    “奴,医师可曾找到。”

    “二公子,照您说的,奴在僻静巷找到了他,就在您前面。”奴指着队伍前方一个身穿补丁衣的中年男子说道。那是孤命她找来的医师,不是给人治病的那种医生,而是专门医治兽类的“兽医”。

    西岐城中百兽喧腾,岐山之上更是万兽欢腾,鸟兽虫鱼无不激动非常,叫声连连,声音简直嘈杂到刺耳的程度。

    索性孤早有准备,将丝带揉成团塞进祖母耳朵,老人家年纪大,可经不得吵闹。看到祖母满意且欣慰的笑容,孤就知道这个办法还是不错的。

    突然间,叫声停止,闹腾归于寂静,只剩下风吹树叶以及流水声,万兽围在一颗硕大的梧桐树四周,保持着十米的距离,不敢逾越半分,万兽仿若人一般低下头颅,曲膝跪倒。

    随着父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西岐人持香而拜,面露虔诚。年幼时的孤妙微抬起头,向着梧桐树瞄了一眼。

    梧桐树高而葳蕤,想来也只有它那洁白的躯干才能容得下圣洁的凤吧。“呼——”一阵风吹过,掀开了繁茂的树叶,孤看到了自出生以来最美丽的羽毛,炫彩而不失圣洁,色杂而不失高贵。

    “唳!”一声凤鸣便见得凤冲天而起,孤也得此一窥凤之全貌。凤果真如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