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染大宋-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始!”

    第一营是骑兵营,人数有一千多人,按照宋朝的军制,一个营只有五百人,但因为将领的缺乏,杨贲只能把每一级的编制扩大一倍,一个营由五百人增加到一千人,一个都的人数从一百人增加到两百人,一个队也从五十人增加到一百人。

    在增加每一级战斗单位的编制的同时,杨贲也特别在意基层军官的培养,但凡有一些出彩的兵士都受到重点关注和培养,在杨贲看来,既然暂时找不到足够的军官和有才能的大将,还不如自己培养,这样成长起来的军队不但战斗力强,而且忠诚度方面更加可靠。

    杨贲不但亲自监督和主持兵士们进行操练,他还和兵士们一起操练,除了队列和进行之外,在操练基础战斗动作、射箭、骑射、骑战方面,他也与兵士们一起进行操练,一方面起到了带头表率的作用,另一方面给兵士们做出一个标准的示范动作,不过在武技方面操练时由毕进主持的,他只是做一个示范的作用,而且这样做他也可以提高自己,让自己的武技、骑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与兵士们一起进行操练给他自身带来的作用是很大的,短短的半个月之内,他就感觉自己原来在基础方面不太扎实,但是通过这半个月与兵士们一起操练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就拿骑射一向来说,在骑射方面以前他的精准度只有七成多,不到八成,但是现在他的骑**准度已经超过了八成!

    兵士们在他的统带操练下,又有系统的加成作用,成长进步得非常快,效果极为惊人,到了十一月初一这天清早,杨贲、周奎、张达、毕进、江凌云等人站在点兵台上看着所有兵士进行操练,周奎叹道:“首领的练兵之法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这短短不到一个月,将士们就已经成长到如此地步,战斗力方面已经与一般宋军不相上下,虽然还不及金军和岳家军,但只要再过两个月的时间,赶超他们不是难事!”

    杨贲也颇为欣喜和欣慰,但是他一想到现在已经入冬,金人高层只怕已经熟知他这支铁血军的实力了,金人上层既然已经察觉到了铁血军的存在并且发现了铁血军的威胁,必然不会再让铁血军安心发展,而且一个小小的襄城也养不活这么多兵马,就算金人不来攻打,他也要向铁血军几个主要首领人物提出转移。

    杨贲叹道:“只怕金人不会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发展壮大就挥兵来攻打我们了!前两天孟浩东派人传来消息说周边州县的金军隐隐有调动的迹象,颖昌方面的金军更是在大肆搜集粮草,看样子颖昌守将撒七要率兵攻打我们了,只是这个时间还不确定!”

    周奎问道:“首领,如果真有金军大队人马来攻打我们,首领打算如何应对?”

    杨贲道:“这件事情我还需要考虑,而且消息不明确,我也无法做出判断和决定,真有等孟浩东送来详细具体的消息,我们才能想出应对之法,我们是迎战还是选择暂且避其锋芒,都得根据金军的实力和进攻方向来做出针对性的应对!估计这两天之内,孟浩东又会派人传来消息,等到消息到了之后,我们几个主要首领再进行具体的商议!”

    听了杨贲的话,众人都有些忧心忡忡的点点头,不过他们内心反而有些安定了,从杨贲这一段时间的说话、行事、武艺、统帅才能方面来看,他虽然年纪轻,但他却是有统带这四千多人的本事,有资格做这个头领!

第128章 是打还是撤?() 
随着入冬的到来,铁血军将士们都换上了新棉衣,棉衣在宋朝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早在北宋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棉花纺纱织布,并把棉絮做成棉被和棉衣棉裤御寒。

    穿上新棉衣的铁血军将士们精神头更足,加上顿顿都能吃饱,又经过严格的操练,铁血军将士们已经脱胎换骨,一个个从农夫彻底变成了杀气士卒、威风凛凛的悍卒!

    十一月初下午,杨贲照例在校场操练兵士们,在营门值守的队官按剑跑过来单膝下跪禀报道:“启禀首领,营门外来了一个姓陈的员外,说是有重要事情要向首领禀报,他手上有首领的信物!”

    姓陈的员外?这一定是陈记客栈的老板陈富贵!杨贲立即马上想到了他,立即对营门值守队官吩咐道:“马上带他来见我!”

    “是,首领!”

    不一会儿工夫,营门值守队官果然带着陈富贵走了过来,陈富贵正要向杨贲见礼,杨贲打了一个手势制止他,然后对张达道:“张达,我有些事情要处理,现在由你来主持操练!”

    张达答应:“是,首领!”

    杨贲把陈富贵带到一边问道:“老陈,你怎么来了?发生了何事?”

    陈富贵点头道:“是的!东家,我以前不是跟您说过我在颖昌府衙内发展了一个内线吗?昨日深夜,那个内线给我传来一个消息说金人已经决定下个月就准备出兵五千剿灭我军,我听到消息之后急得不行,苦等到天亮才匆匆出城过来向您禀报这个消息!”

    杨贲立即问:“知道具体在什么时间吗?”

    “十二月初一!”

    “消息可靠吗?”

    陈富贵道:“绝对可靠,撒七醉酒之后吐露了一个消息,内线刚好听到了!”

    杨贲心里琢磨了一会儿才对陈富贵说道:“老陈,你现在手底下有多少人,不算打杂的!”

    陈富贵伸出手指算了算,说道:“不算打杂的,一共有九个!”

    杨贲想了想对陈富贵说道:“这样吧老陈,你以这九个人为班底,单独发展出一个专门从事打探消息的细作网,我给你们这个细作网取一个名字,就叫‘渔网’,‘渔网’由你统领,主要目的就是探查金人内部的一切消息,包裹政务、军事、民间物价涨幅起落。‘渔网’的成员要逐渐渗透到金人内部、甚至向金人高层身边发展,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的细作能潜伏在金国皇帝身边!这个难度不小,但你也不要感觉到压力,一步一步来,不要着急!从今以后,你只对我一人负责,不必听从铁血军其他高层的指令,你们渔网收集到的所有价值的消息只能送到我的手上!关于组建‘渔网’所需要的钱财,我会不定期地派人给你送过去,或者你来述职的时候我给你,这里有三千两银票,你先拿出用,如果不够你再找我要!”

    陈富贵退后两步,撩起长袍下摆跪倒下拜道:“富贵多谢东家信任,富贵一定完成东家交托的任务,不辜负东家的信任和期望!”说完恭敬拜了三拜,然后起身接过银票塞进袖子里。

    杨贲点点头,又从怀中拿出一本手写册子递过去给陈富贵,说道:“这是我闲暇时写的一本关于如何组建细作网并让它正常运转的册子,上面有如何在异地寻找适合做交通站的地点、如果寻找落脚点、如何隐藏真实身份、如何培养细作、如何收买、威逼、胁迫、如何为在敌人内部进行策反,细作之间如何进行联络、情报消息如何进行传递等等,上面都有记述,你拿回去好好琢磨,弄懂之后就开始施行!”

    “富贵明白!”陈富贵答应,接过册子塞进怀中藏好。

    “你的身份特殊,我不想让你被太多人认识和记住,这样有利于保护你的安全,若金人或宋廷在我们内部有细作,你的身份很快就会暴露,所以我就不留你吃饭了,你走出军营之后在街面上随便吃一点,然后速速返回去!”

    “是,东家!”

    当晚,杨贲在襄城县衙内召集铁血军高层召开会议。

    县衙内,铁血军的高层几乎都在这里,就连吴桐这个女子医疗队的队长也在。

    所有人都到齐之后,杨贲坐在县太爷的宝座上看着众人说道:“诸位,刚刚得到消息,金人准备在下个月出兵剿灭我们,时间就在十二月初一前后,出兵的主要兵力在五千上下,至于到底有多少是金兵,有多少是厢军,暂时还不清楚!我们必须要尽快做出决定,如何应对金军的围剿,现在诸位都说说自己的意见!”

    张达首先站起来向杨贲抱拳道:“首领,以我军现在的战力,而且兵士们基本上都是没有经历过战事的新兵,如果此次金人出动的女真超过两千,我们将毫无胜算!属下认为我们应该暂避锋芒,从襄城撤走,另择别处之地安身!如果金人出动的女真不超过一千,我军尚可以一战,只要击败这一千女真骑兵,其他三千厢军不足为虑!”

    虽然上次周奎说铁血军在杨贲的操练下进步神速,其战力已经与一般的宋军不相上下,如果再有两个月就可以赶超岳家军和金兵,但杨贲知道这话有些水分,此时铁血军的战斗力还比不上宋军,就算再过两个月,战斗力也达不到岳家军和金兵那种程度,岳家军是经过几年的锤炼才达到现在这种战斗力,不过杨贲有信心,只要再给他三到四个月的时间,他就能让铁血军的战斗力达到岳家军的程度,但是金军显然不会给他这么长的时间。

    就在杨贲脑子里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周奎站起来向他抱拳道:“首领,颖昌的金兵有三千骑,厢军有五千,我推断,如果撒七要出兵的话,带来的金兵应该在两千左右,其他三千人由厢军填补,留下一千金兵和两千厢军守颖昌!如果是这样的话,以我们铁血军的战斗力现在真打不过撒七,我建议我们先暂时撤走,向西撤退,穿过汝州进入西面的伏牛山之中躲藏,待金军退去,我们再出山攻打金人城池!”

    杨贲看向毕进,问道:“毕将军,你认为呢?”

    毕进想了想,起身抱拳道:“首领,末将以为周将军和张将军之言有理,我军实力不足,暂时还无法与大股金军抗衡,只能选择保存实力,暂避锋芒!”

    杨贲摸了摸脸,又看向范斌,问道:“范先生,你有什么意见?”

    范斌起身拱手道:“首领,无论是天时,还是从地利上来说,形势都是对我们不利的!现在进入了冬季,金人常年生活在东北苦寒之地,严寒对于他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但对于我军兵士来说,就无疑要大大减弱我们的行动能力和战斗力,因此到了冬天,金军的战斗力就会发挥到极致,这是对我军极为不利的事情!从地利上来说,我军处在金人势力的包围之中,如果只是颖昌的金军攻打我们,我们倒还不需要太过担忧,大不了打不过就跑,但如果是汝州、南阳、颖昌三处的金军围剿我们,那我们就危险了!好在我们有人和,金人占据中原不久,又施行残酷的统治政策,不得人心,我铁血军是抗金义军,所到之处必然会受到各地百姓的欢迎,以我们现在的实力确实不宜与金人正面硬抗,但若一仗不打就撤走,这将大大弱了我铁血军的威风,会让各处百姓和有识之士认为我铁血军不敢与金人交战、害怕金人,军中将士们的士气必然也会受到影响!”

第129章 先下手为强!() 
杨贲此前在心里早就有了计较,这一仗无论如何都要打,不管输赢,若一仗不打就率军撤退,不但会让民间对铁血军大为失望,而且也会让铁血军的将士们失去信心,一支军队若不敢打第一仗,那这支军队一开始就丧失了锐气,从上到下,从将军到士兵,从今日后对会对敌人畏之如虎,这杨贲绝不允许的。

    杨贲问道:“范先生,依你之见,这一仗该如何打?”

    范斌拱手道:“请首领恕罪,在下暂时还未想到什么好办法!”

    杨贲无奈,只得看向其他人,目光在高离的身上停下来了,他问道:“高先生,你一向有高见,你如何看待此事?”

    高离伸手捋了捋稀疏的胡须,微笑着道:“正如范先生所言,这一仗一定要打,至于怎么打,就要看首领的决心了,是与颖昌来的撒七大军硬抗到底,还是只发生小规模接触战就撤走?”

    杨贲指着周奎、张达等人说道:“刚才周将军和张将军都说了,以我军现在的战力和实力根本无法与大队金兵硬抗,我军目前只能是打一仗就撤走!”

    高离紧接着追问:“撤往何处?”

    “暂时撤往西面的豫西山地,然后再见机行事,若金将撒七率军紧追不舍,我等可以在山区与之周旋,金人大多是骑兵,在山区行动不便,至于那些厢军,我们铁血军自然不惧!兵家之事,没有固定的套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存乎一心也!”

    高离听后摇头道:“撤往豫西山地之事,在下并不看好!之前中原各地忠义军都在山区活动,而金人派兵把守重要关口和交通要道实施封锁,使得各路忠义军无法筹措到足够的粮草和军械物资,实力日益大减,被困在山区动惮不得!如我军也效仿之,必重蹈他们之覆辙啊!”

    杨贲笑道:“高先生多虑了,我军若要撤往豫西山地,情况与各路忠义军自然不同,他们藏身之山林都在金军的势力范围之内,金军可以任意对他们进行包围封锁,如今陕南全部由宋军控制,关中之地也有宋军胡世将的行营右护军于金军对峙,我军想打就打,想撤就撤往关中、陕南之地,而各路忠义军却不能随意撤走!”

    其实杨贲还有一个关键点没说,在自己的地盘上与敌人打游击战的关键若是没有百姓的支持和掩护是绝对不行的,中原各地的忠义军说到底实际上都是一些土匪出身,这些人哪里会和百姓们搞好关系?打家劫舍已经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周围百姓们对他们的恨不必对金人少,自然不会支持和掩护他们。

    高离拱了拱手坐了下去,没有再说什么。

    “吴先生和严先生,你们二位有什么意见和看法?”

    吴世昌拱手道:“首领,老夫处理一县之政务倒是有些经验和心得,在此等谋略大事上,老夫就不擅长了!”

    严致尧拱手道:“首领,如今的形式是敌强我弱,暂避风波乃是明智之举,在下也赞同先撤退,待羽翼丰满之后再与金人周旋!”

    这两人说了等于没说!杨贲开始沉思起来,周奎和张达等将领是从军事的角度来分析,到底是要打还是要撤,高离是从政治上来考虑的,范斌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