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大文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夫大文豪-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祝兄,我的武艺家传的,厉害得紧,这中京城可没人打得过我,你信不信?”刘绪辽神气说道。

    “呵呵。。没人打得过你?怕是别人不敢真跟你打吧。”祝振国早已猜测这刘绪辽出身不简单,听他吹牛,不免把心中想法说了出来。

    “啊呀呀,你却是不信,你不信,等会见完了这解大家,我非要耍几手给你看看。”这刘绪辽哪里能忍别人不信他武艺高强。脸上气得鼓鼓了起来。

    “哈哈。。。信了便是,信了便是。”祝振国见这刘绪辽耍起了脾气,像是哄孩子一样哄了两句。

    “休要诓我,你就是不信,等见过解大家,非要让你见识一下厉害。”这刘绪辽虽然十六岁上下,脑瓜也算聪慧,却是心性上显得有些稚嫩。这也是祝振国猜他出身非凡的依据。

    两人上得这四楼,却是没有题目了,只有一个丫鬟站在那里,见两人上来,只问:“奴婢请教,两位才子哪里人士?出生何门?师承何处?”

    祝振国哪里不知这是身份审查的意思,这上楼的最后一关就是要么出生名门,要么拜得名师。想来这上了五楼人的身份必然个个不凡。

    门户之见在一个清倌人这里都是这样,可见整个大华天下,可以想象寒门士子想要出头是何其艰难。祝振国若不是有个欧阳正作老师,今日只怕也要恨恨而去了。

    只是祝振国没有去想,要是没有欧阳正做老师,即便祝振国文章锦绣,这大江郡的解元只怕也不是他的,最多前五名而已。

    “大江解元祝振国,师尊欧阳正。”祝振国一脸骄傲说道。

    这刘绪辽更是大咧,只说一句:“中京刘家。”

    这丫鬟听完开口道:“刘公子随我来,祝公子稍。”

    倒是祝振国蒙了,这刘绪辽说一句中京刘家便上去了,自己这欧阳正的学生,大江的解元公还要稍后。

    只是这祝振国不知中京刘家是谁,便是那大同镇总兵刘迪的家族,大江少有的几个边镇大将之一。这丫鬟听了便知道。

    这欧阳正虽然名头甚大,却是在老一辈读书人中名头显赫,被贬到大江十几年,这丫鬟才几岁,即便这丫鬟玲珑,熟知中京各方家族门阀,却是哪里知道欧阳正是谁。

    至于这解元公,大华上下,每过三年就出二三十个,在这中京倒是算不得什么人物,要是这会元公、状元郎,那就另当别论了。这丫鬟还要上楼询问一下才会下来通知祝振国。

    这刘绪辽倒是没心没肺,嘻嘻哈哈便随这丫鬟一道上楼了,还显得格外神气,只留祝振国一个人蒙在原地。看着这不知哪个刘家的不学无术的子弟上了楼梯。

    不一会这丫鬟又下来了,到得祝振国面前,矮身一福道:“祝公子,奴婢怠慢了,还请随我来。”

    祝振国却是一脸不乐意,被人怠慢是真,还是被一个丫鬟怠慢了,哪里还高兴得起来,却也只好随这丫鬟上楼。

    上得五楼,厅中不大,只坐下二十多人,座次却是已经排好,祝振国也自觉的走到满脸笑意对着自己挥手的刘绪辽旁边就坐,却已经是最末尾的席位了。

    倒是最前面解冰语见祝振国进来,却是微微对祝振国一笑,祝振国也回了一笑,也不好多言。心中决心,以后必然要在这中京城混出一番天地。

    坐定的祝振国此时才慢慢打量着这厅中众人,头前坐着的大多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儒士,中下首才是青年才俊,自己坐在这末尾席位上,按年级来说倒是不算吃亏。

    “今日摘星楼诗会已是第三年,妾感谢众位大人赏脸,今日妾只作这陪衬,还请许公主持诗会。”却是解冰语站起身行了礼开口了,今日诗会,这解冰语当真只能算是陪衬,不算主人。许公便是这翰林院大学士许嵩。

    “多谢众位抬举,老夫今日得闲来此,不过只是凑个热闹,诸位当不吝文才,多出佳作。也是多谢解大家宝地招待。”这许嵩是中京出名的老学究,更是这皇上身边不能缺少的笔杆子,地位自然尊崇。却也是对解冰语表现出了一丝尊敬,显然也知道这承平皇帝没事也会来这里坐坐。

    “听许公教诲!”众人都是谦虚有礼,在许公面前,哪里还能无礼。今日很多有幸入了摘星楼来到这里。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奔着这许公来的,不说这许公常伴皇帝身边,谁都知道这许公也是这秋闱出题阅卷人之一。

    “老夫托大,今日就先出一题与诸位,杀虏。”这许嵩身为朝廷要员,出题便与国家大事有关,杀虏便是要杀敌的意思,大约也是指与这北鲜蛮人的深仇大恨,要众人写这爱国诗篇。

    请问公子,你还有票吗?

第一百零六章 刑部尚书() 
第一百零六章刑部尚书

    经过刘绪辽这么一闹,这诗会倒是与往年的气氛差了一些,却也不妨碍正常进行。

    临到诗会快要结束之时,解冰语这个好队友却是又唱了祝振国词,还有意无意把回文诗拿出来翻读了一遍。祝振国又被叫起来作了一首词,酒也敬了几番。

    散场之时,依照座次,许嵩先走,依次各人再下楼,祝振国与刘绪辽二人却是排在末尾下楼。

    “解元公,我今日是不是出了彩头?”刘绪辽直觉得今日自己是得了胜利。

    “你这泼才,以后别说我认识你,哪有你这样作诗的。”祝振国被这个混世魔王折腾一番,心中也是有气。

    “解元公,你这是嫉妒我的诗比你的诗有气势不成?”刘绪辽却是听不出祝振国的心气,心中还觉得这解元公小气。

    “有气势,有气势,以后你就把这诗写下来挂在家**人瞻仰。”祝振国也是无言以对。

    “好好,倒是个好办法,解元公你住哪里?明日我去寻你。”刘绪辽把这馊主意还真听进去了。

    “寻我作甚?”祝振国心中都想笑出来,也是觉得这刘绪辽性格虽然混了些,却是也混得可爱。

    “教你武艺啊,头前还说得好好的,小爷岂是那说话不算之人,男儿重诺,一诺千金。”刘绪辽说得神神气气,直感觉自己是那千古豪杰英雄君子。

    “嘿嘿。。。你还知道个一诺千金,倒是没有白读几年诗书,前面不远大江会馆便是我的住处。”祝振国倒是没有真正嫌弃这个刘绪辽,倒是更觉得此人颇有妙处。

    “好好,明日我来寻你,教你绝世武艺。”刘绪辽心中已经把这个真当作一件事情了。倒是祝振国没有当回事,也没有想学着刘绪辽武艺的心思。

    “回见!”祝振国倒是住得不远,片刻就能到家,先与这刘绪辽别过。

    “那我先回去,明日再来。”说完这刘绪辽也是神神气气的转身就走了。

    紫禁城中太和殿,皇帝一般早朝都此处,大多在乾清宫。今日一早却是在太和殿,显然是有大事要商量。

    宝座之下站满群臣,大礼跪拜口称万岁。

    承平皇帝端坐龙椅,气势内敛,经过两日时间,今日朝议承平皇帝倒是安排妥当了。挥手平身。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太监声音极为尖利。

    “启奏皇上,臣有奏。”说话的是刑部尚书曾大人,这曾大人今年已经古稀之年,在这刑部尚书的位置已经待了十几年了。

    “讲!”皇帝倒是

    “禀皇上,臣年已古稀,近年来身躯不泰,已经难以胜任要职,今日奏请皇上,还望皇上应允臣致政回乡,颐养残年。”这刑部尚书曾大人想来也是承平皇帝安排今日朝议致仕的。

    满场官员听得这曾大人今日致仕,倒也是不觉得惊奇,毕竟年已七十了,也算正常。

    “曾爱卿一生为国鞠躬尽瘁,为臣子之楷模,今日致仕,朕必然要多加封赏。倒是这刑部尚书位置空缺该如何啊?今日也一并廷推一番。”要是平时有要员致仕,必然是要先表彰一番,再商量个封赏他衣锦还乡。今日承平皇帝倒是没有如此,直接说起了空缺之事。

    朝廷职位选拔,一般都是廷推,也就是先由众官员,然后再来商议,最后由皇帝定夺。

    站在左手官员队伍最前头的便是当朝内阁首席大学士,也便是内阁首辅大臣朱廷长。朱廷长此时却是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觉得今日之事有些蹊跷。

    怎么这曾大人刚要致仕,皇帝立马就让廷推,这让曾大人脸面往哪里放,这岂不是表示皇上早就想这曾大人滚蛋的意思。以前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朱廷长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朱爱卿先说个人选。”承平皇帝接着又开口道。

    朱廷长虽然疑惑,却是知道尚书之职极为,肯定要争取一番,也知道只要自己开口人了,朝堂之上也没有人跟自己争。开口道:“启禀皇上,吏部左侍郎余度,历来兢兢业业,为朝堂鞠躬尽瘁,臣以为能担当重任。”

    大华朝廷六部,吏、户、礼、刑、兵、工。最高官员称尚书,副手为左右侍郎,辖下各司主官称郎中,副手为员外郎。这吏部左侍郎也就是现代的副部长。

    首辅朱廷长话音刚落,却是有一人立马出来反对,正是那皇帝秘书翰林院大学士许嵩,许嵩显然也是受了安排,开口道:“禀皇上,臣有一人选,却是再适合不过了。”

    “哦?是何人?许爱卿请说。”承平皇帝也是演戏一流。

    “回皇上,此人便是前内阁学士欧阳正,欧阳正此人公正廉洁,颇有贤明,为人更是刚正不阿,刑部历来明正典刑,正是需要欧阳正这种公正廉洁刚正不阿之士掌管,方能为天下百姓谋得福利。”许嵩一番言语,却是早已经想好的,却是不说大江学政欧阳正,只说前内阁学士欧阳正。也是知道这大江学政与刑部尚书差了几个品级。

    朱廷长心中讶异,这翰林院大学士许嵩历来都是只做事,不说话,今日却开口荐人,的还是欧阳正。这欧阳正是怎么被贬的,朱廷长再熟悉不过了,也知道还有自己一番功劳在里面。

    心中也更是知道,这许嵩虽然掌管翰林院,却是没有什么实权,在高层中并不属于要职,说得再差些,平常也就是修一修典籍,为皇上执笔写诏书之类的事情,今日开口与自己对台,必然是受了支使。

    是受了谁的支使呢?这个问题朱廷长不敢多想,多想下去却是心中发紧,也不再辩驳,只等皇帝裁决了。

    朱廷长心中思绪万千,这十几年来自己倒是没有做什么恶了皇上的事情,一直以来兢兢业业,为皇帝办的差事也是事事完美,至少也是表面完美。

    倒是这朱廷长想得太深,承平皇帝倒是没有觉得这朱廷长有什么不妥,要换了这首辅大臣,只是觉得要给这朝堂多来一股声音罢了,也让他这个皇帝万事都有个决断的过程。而不是一言出,言言相随。

    当然还有一件事情,便是吏治,不然也不会安排着欧阳正掌管刑部,刑部不同于都察院,都察院是言谏,却是没有多少调查取证抓人的能力。刑部却是不同。

    当然这承平皇帝对于吏治也只是想到地方,也没想到这朝堂诸卿。

    承平皇帝看许嵩说话之后也没有人再跳出来,心中也是安心了不少,事情却是比自己想象中的要顺利。只是承平皇帝不知,在场诸位,看到许嵩出来说话,哪里还不知道是谁的意思,怎么可能还出来多言。

    “既如此,便让这欧阳正来掌管刑部,许爱卿拟旨召欧阳正入朝。”承平皇帝就是需要这最后裁决的一瞬间,这样才能显示天子威严,这样才能显示天子权柄。

    许嵩心中倒是欣喜,虽然自己不是这争权夺利之人,否则也不可能在这翰林院做十几年的大学士,早已经要去争一个内阁学士的名头了。但是这欧阳正毕竟是旧友,此番重新获得启用,心中哪里会不高兴。票手上有的都给几张,多谢!、,!

第一百零七章 对号入座() 
第一百零七章对入座

    祝振国今日倒是无事,更是不知道自己一只小小蝴蝶刚到这中京,便引起了朝堂上一番不小的震动。

    此时手上拿着欧阳正给的书信正在翻看,当然看的只是书信封面,这要送达之人,除了认识一个翰林院大学士许嵩之外,其他一个不识。

    倒是要想办法打听一下这些人都是谁,住在何处。

    说来也巧,正在祝振国忧心之时,好枕头却是已经送上门来,正是这刘帅之子刘绪辽。祝振国不认识这些人,这刘绪辽从小就在中京长大,又是高官之子,必然是清楚这些人物的。

    “解元公,忙甚事呢?”这刘绪辽到得祝振国所在小院,却是被铁牛拦住了,大喊大叫几声,小院不大,祝振国听见连忙叫了进来。今日这刘绪辽倒是没有穿那歪歪扭扭的儒士衣服,却是一身紧衣劲装,还带了长刀。

    “你来得正是时候,先帮我一个忙。”祝振国正在看着书信苦恼。

    “今日先教你武艺,全了我信守承诺的名头,其他事情再说。”这刘绪辽倒是一根筋起来。

    “你先帮我一忙,我再跟你学艺就是了。”祝振国倒是觉得跟这刘绪辽学武也玩笑,自己这送信的事情比较。

    “也好,何事要我帮忙?”这刘绪辽倒是乐于帮助祝振国,帮助别人也显得自己的性与能耐大。

    祝振国拿出纸笔准备做笔记,摊开一摞书信道:“我问你几人,你告诉的官职与住处便可。”

    这刘绪辽看着满桌书信,也知道怎么回事便道:“快些问,有名头的我识得,无名小辈就不需问了。”

    “都有名头的,我先问你,这韩阳是何人?”祝振国也不与这刘绪辽费口舌,直入正题。

    “韩阳?礼部好像有个郎中叫这么个名字。”郎中官职倒是不小,在现代来说也算是中央的部委里面的司长,这大华朝廷总共就六部,郎中也算不小的官职了。这刘绪辽倒是清楚。

    “住在何处啊?”祝振国一边拿笔记好,一边又问。

    “大约住在内城东面,官员大多住那里,你去询问一番便知道了。”刘绪辽倒是不觉得麻烦,都有些显摆自己见识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